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导向下高校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2022-11-26 06:38杨雪
科学咨询 2022年16期
关键词:导向职业能力

杨雪

(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四川阆中 637400)

进入新的世纪,国家社会快速发展,专业性技术人员的实际需求量明显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推动了高校教育的发展。高校为了更好地培养专业人才,使其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应该积极地探索以学生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方案。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分析,在高校稳步发展的进程中,学生的职业水平并不理想,合作能力较差、职业道德素质低下等问题频现,加之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大大提升了就业的难度。这需要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在高校学科教育中,着重坚持以学生职业能力为导向,不断反思教学的目标和教学的理念,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强化学生们的综合能力,确保高校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输出人才[1]。

一、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导向价值简述

现阶段,国家的技术工人供需市场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不对称性,主要是制造业技术工人与市场需求不符,加之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需要存有差距,使得相关问题更加突出。高职院校中,呈现出的师资及其他资源紧张问题,影响到学生们职业素养的培养,学生不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给后续的就业造成了明显阻碍。面对相关的情况,高校教育应该将职业能力培养导向作用加以分析,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联合学科分类的细化,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已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实际需要,目前社会对劳动者的职业能力也提出了严格要求,学生们的职业能力培养受到关注。高职院校开展的各项工作均应该将职业能力培养作为方向,结合企业的需要加以分析,严格按照相应标准落实人才培养对策,确保相应的工作进展更加顺利。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还应该在教学活动安排上展示导向价值,促使职业技能的培养体现出实际效力,当教学任务完成后,根据多元化评价的方案,使得社会发展需要和企业用人需求均能得到满足。行动导向也被称作是实践导向,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新型教学思想,在行动导向的指引下,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广阔的提升空间,在现阶段高校教育中成为了备受瞩目的焦点。

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导向下高校语文教学的要求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

人才培养就是高校学科教学中的首要任务。人才培养方案是依照人才培养标准以及培养目标等的发展规律,针对于培养过程、培养方式等进行的总体设计,属于学校维护教学质量的核心教学文件,因此,应该着重体现出稳定性。方案的定位应该相对精准,交由权威部门依照专业和学科情况做出充分调研之后制定出来。高校语文作为基础性的学科,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应该具备相对规范的计划,结合学科的基本特征,坚持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导向作用,确保人才培养更加到位。

(二)课程体系设置的要求

专业定位应该接受认真、全面的研讨,将国家职业研究专家的理论作为重要的指导,在严格遵循相关课程构建思想的基础之上,保证课程体系符合学生知识结构和市场需求。应该落实好具体的社会调查和专家论证工作,针对社会人才的基本需求情况展开全面细致的分析,将人才培养的知识需求和职业素质等视作分析主体,提炼出可靠的指导方向,做到有的放矢,以免随机设置课程的问题出现。很多学校随机设课的情况较为严重,这对于学生们职业能力的提升十分不利,甚至影响到社会对学生和职业教育价值的认同。需要依照学校的基本情况,寻找到强化专业特色的内容。

(三)专业核心课程的要求

高校教育中,应该重视学生们的职业规划,坚持从工作需求的角度分析,让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更加合理,符合学生的基本职业需求,科学梳理课程与岗位的匹配程度,设计出能力发展的基本顺序,让课程开展过程拥有科学的依据。高校语文教育中,职业规划应该符合实际的要求和标准,同时结合学科教育的基本需求,让相关的工作开展更加到位,真正达到理想化标准。学生进入到课程体系学习的过程中,即是职业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依照真实性的学习理论,选取合适的小项目和模拟项目将其分解为多个学习任务,这样可以循序渐进地推进整体的学习进度[2]。

(四)教学内容上的要求

学科体系应该重视逻辑思维,对于教师来说,知识本身就是系统化的,但是对于学习者而言,知识是离散性的,并不是连续的。学习者应该对所学习的内容加以吸收,在全部吸收之后,才能明确和工作实际结合的知识点,在经验体悟和知识点重构的时候,打造出完整的知识体系,这个过程相对复杂且漫长。过程性的知识重点是将形象思维作为重点,在学习的过程中,基本是借助于情境和任务打造出对应的知识体系,通过系统化的学习,让认识知识并运用知识所需的时间合理缩减。一体化课程改革让教师以及学生得以同步发展,真正地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转变,需要正视职业能力导向,对相关的教育思维加以改革,以此适应实际的课程需求。

(五)学习内容上的要求

语文学科对于高校教育来说占据着重要地位,应该重视相关学习内容的要求,明确其对于学生长远发展的影响,采取科学化的手段,促使高校语文教育成果更加显著,满足职业能力培养需求[3]。在职业能力培养的导向作用下,高校课程教育不再是单纯的学科知识传授,更看重就业的导向价值,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作为基本的目标,让学生们在实际学习的时候,真正掌握基本技能,培养一定的职业意识。高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涉及到的内容十分复杂,教师应该重点关注课程内容的合理编排,结合学院和专业当前的师资情况加以分析,考虑专业的基本规划,分析确定培养人才的具体方向,在不断总结和回顾的过程中,选取重点的学习工作任务。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学生的理论知识结构和工作知识结构相吻合,才能在最大的程度上让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培养。

三、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导向下高校语文教学的策略

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职业能力的培养受到了高校的重点关注,坚持体现职业能力培养的导向作用,科学使用高校语文教学策略,促使学生的职业水平得到明显的提升,真正地强化职业能力,为自身的长远发展和进步奠定可靠基础。职业能力培养阶段,高校语文教学实践中需要遵守相关的规则,重视学科的基本特征,依照实际的教学标准,制订针对性策略,促使学生们的职业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相应的职业素养得以稳步提高。

(一)重视职业道德,合理融入职业理想教育

职业道德对于个人从业有着较大的影响,职业理想也是督促一个人在岗位上不断奋进的重要动力。高校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同时适当融入职业理想教育,应该科学利用教材中的人文性和思想性,落实好科学合理的训练、引导,让学生的职业道德稳步提升,树立起远大的职业理想。比如,在教授《自由激情塑微软》的相关内容中,教师应该科学引导学生了解微软文化,明确人才选用的基本要求。经过科学的指引,让学生感受到微软企业的文化内涵,使得学生逐步树立起职业理想,在职业规划中定位自己的追求,为后续的发展做出清晰的规划,使得学生可以真正地实现自我的发展。如学习到《训俭示康》时,还需倡导学生重视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行,逐步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4]。在学习《获得教养的途径》时,让学生明确综合素质提升的方法。通过一系列的指导,使得学生真正树立起职业道德,拥有远大的职业理想,保障身心健康同步发展。

(二)优化教学方式,锻炼学生们的创新思维

新的时期,应该合理地运用新的方法。对比传统教学来说,新时期的语文教学应该着重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显现出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自主思考、互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可靠的学习实践,将自身的潜力充分释放,深化对于所学知识的认识,科学使用学习方法。还需重视教学方式的合理变革,坚持着职业能力培养的导向作用,落实对学生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比如,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积极地组织辩论赛活动,让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得到有效的提升。辩论活动的开展,多是通过小组合作展开,其中涉及到正方和反方。每方的成员都应该合理配合,将思想以及意见及时交换到位,实现有效的分工和协作,保证每个人均能发挥出自身的角色价值,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辩论活动开展中,能够让个体创新思维有效地集合起来,形成富有集体力量的学习氛围,彰显出集体力量。还可适当地运用主题活动,让学生得到有效的锻炼,比如“学生打工的利与弊”“专才和全才的各自社会竞争力”等。让语文学习和实践有效地结合,同时还能够与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联合到一起,锻炼学生的探索意识,让学生在动手和动脑的同时,真正地提高职业认知水平,也能在辩论赛中强化创新思维[5]。

(三)丰富实践内容,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为让学生的职业能力明显提升,同时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高校语文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真正地让他们投入到体验中,展开语文的深化学习和实际应用,提高就业竞争水平。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适当鼓励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在科学使用语文教学素材的基础上,全面了解学生的校内生活和校外实践,积极展开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比如,将环保作为主题,教师们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低碳生活”的主题实践中,通过科学地运用信息技术资源获取信息内容,提高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依照他们的生活情况,探索出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和实际方法,倡导学生结合自身,在身边的小事入手,践行低碳生活和环保举措。当低碳策略制定之后,学生会主动参与到一些实际的行动中,教师倡导学生关注环境,了解低碳生活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基本行为素质。也可组织学生走进生活,在参观游览的过程中,真正地掌握一些要领,学会表达和撰述,如写导游词和产品说明书等,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

(四)注重语文素养,强化职业能力训练力度

为保证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应该在强化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之上,对学生展开相应的职业能力训练工作,保证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水平。企业需要员工拥有相对理想的写作能力和策划能力,同时还应该具备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等,结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导向作用,应该重视学生应用型素养的培养,依照市场的具体需要,关注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和基本素质的提高。为了保证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得到明显提升,应该结合市场实际需要,坚持着“订单式”导向教学,强化学生的听说读写素质和综合能力[6]。比如,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应该通过合理地模拟招聘情境、组织学生进行招聘问答等方式,让学生的听说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还可以组织学生积极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即席发言”,让学生在尚无准备的情况下,鼓励学生根据主题和内容展开有效的交流和互动。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可以设置出专门的应用文写作主题,让学生参与到“求职信和简历”的写作学习训练中,依照具体情况,让学生准备求职所需的真正简历。也可适当组织学生参与到“评说喜欢的文学人物”活动中,鼓励学生广泛阅读的时候,依照自身的实际喜好,让思想转变为语言表达出来。

四、结束语

坚持职业能力培养的导向作用,让高校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拥有更为适宜的思路,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基本需求,确保学生后续的发展更加理想。高校语文教学中,需要结合社会实际加以分析,运用可靠方案,稳步强化专业素质,跟随时代的潮流趋势,改革并优化教学方法,实施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策略,强化对学生创新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以便提高学生的职业水平,让社会和国家拥有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支撑,为国家的强大发展和社会的稳步前进做出积极的贡献。

猜你喜欢
导向职业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建材发展导向》理事单位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偏向”不是好导向
职业写作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我爱的职业
犬只导向炮
五花八门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