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方法探究

2022-11-26 06:38曾令美曾猛
科学咨询 2022年16期
关键词:分类管理沟通交流管理工作

曾令美,曾猛

(1.贵州省林业学校,贵州贵阳 550201;2.云南民族大学,云南昆明 650031)

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减小管理工作的难度;不良的管理方法将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甚至心理健康产生重大的影响,严重的将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加剧学生的叛逆行为,给学生的成长和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负面效应。在长期的观察和研究中发现,分类管理方法是解决管理问题的有效方法,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特征、不同学习需求和就业情况进行分类管理,能够有效避免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达到较好的效果。

一、新时代背景下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中职学校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体系发生了重大变革,传统的班级管理理念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人们的思想意识是一切问题的本质源头,教育是改变人的思维模式的重要方法,教育管理理念决定教育成果,也决定着我国人才建设的基本格局,这也要求教育理念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更新迭代。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正确价值体系,适用于社会建设的应用型人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举措,中职学生正是这一强大群体的主要推动力。创新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

二、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通过组织建设、制度管理、教学管理、活动管理,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创新班级管理方法,进一步激发班级运行活力,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意义重大。一所好学校一定有一群优秀的班级管理者,其管理方式一定是合理的、可执行的、科学的、具有实践性的。新时代背景下的中职学校由于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入学人数的增加导致了管理难度加大。除此之外,中职学生大多处于青少年时期,无论是自主学习、人际交往、身心发展都不够成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毅力,导致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困难。加强新时代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实行分类管理,优化传统的管理制度,提高班级的管理水平,才能更好地促进学校发展。

三、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缺少分类

我国中职班主任的管理模式缺少分类,主要体现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中职学校的学生思维发散,活泼好动,学习需求不同,兴趣爱好千差万别,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较强,但和普通学校的学生相比缺少自主学习的能力,对理论知识的兴趣不大,意志力低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出现的问题,与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经济水平、父母婚姻状况等有关,其中家庭对学生的教育和成长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我国现阶段中职学校的管理,缺少与学生家庭的沟通交流,班主任对学生的成长环境、经济水平、父母情况不够了解,并没有和学生、家长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因此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上往往不够精确高效,甚至会因为不了解情况导致工作出现错误。个别家长自身行为习惯和落后的思想意识,这些负面因素很容易传染给学生,从而给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带来严峻挑战。班主任在管理学生时应更加积极主动地了解学生,将不同性格、不同类型的学生分门别类,从而更有利于开展管理工作。

(二)班主任的分类管理意识不够

班主任的分类管理意识不够也是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主要问题。班主任是学校和家长联系的桥梁,班主任分类管理意识的强弱,是一个班级集体是否能够良好运行的关键。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分类管理意识不够也和生源有很大的关系,大部分中职学校的学生文化课成绩不够理想,自制力差,热衷网络游戏,经常让教师感到头疼,因此,有很多老师认为中职学校的学生属于“差生”,没有学习的潜力和天赋,从而不愿意在这些学生身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就很容易造成中职学校教育的“恶性循环”。新时代下的中职学校肩负着培养参与社会建设、推动社会发展的人才的重要任务。有关调查显示,我国个体经济的主力学历大多是中高职,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参与者。中职班主任的分类管理意识急需提高,加强班主任分类管理意识的建设是促进中职学校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完善我国教育体系整体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班主任的分类管理的能力不强

中职班主任除了分类管理意识不够,还存在着管理能力不强的问题,很多中职学校的班主任缺乏与时俱进的思维模式,在学生管理的工作中依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按部就班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的今天,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无论担任什么职务,传统的思维模式已经不适用今天这个高速发展、形态各异、文化多样的时代了。管理工作也不例外,传统的管理模式较之适用于今天的新的分类管理模式更加简单,执行起来也比较方便,但死板、僵硬、缺少变通的负面因素,在实际的应用中很容易导致工作失误,给班集体和学生个人带来损失。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在15~19岁,这个阶段的学生各方面都不够独立、成熟,需要班主任进行引导,管理思维是意识形态,管理能力是实际应用,是班主任开展学生工作的重要能力,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相辅相成,二者缺一不可,班主任既需要具备与时俱进的管理意识,又需要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四)中职学生和外界社会的影响

除了家长对中职学生性格、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影响,社会环境也对学生身心成长影响极大。人是社会人,无法脱离社会而存在,每个年龄段的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的影响。中职学校的学生正处于学习成长的关键时期,正是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阶段,也是塑造人格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开始具有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分类管理的方法正是管理这一时期学生最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学生获取外界信息更加方便,面对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网络上的暴力、不健康的内容,很容易受其感染。当自身面对问题时常以自己的性格脾气来解决,存在暴力倾向,因此,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导致班主任管理工作开展的困难。

四、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方法

(一)加强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能力

加强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能力是解决中职校班级管理问题的有效方法。班主任需要明确自身所担负的责任,树立科学的管理观念,提高管理能力。班主任在管理学生时应运用分类管理的方法,深入了解学生家庭生活背景,对不同性格特征、不同生活状况和不同学习需求的学生(升学和就业、特长的培养)进行分类管理。这样不仅使管理工作能够更加充分展开,还可以给班级里的学生营造一个更加和谐友好的学习成长环境。除此之外,班主任要想具有良好的分类管理能力,还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强化自身的各种能力,给学生树立终身学习榜样,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针对日常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纠正,及时弥补工作漏洞,不断充实提高自己,才能够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管理工作,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和坚实的依靠。

(二)制订明确的分类管理制度和奖惩规则

制订明确的分类管理制度和奖惩规则是管理好集体的有效方法。依靠制度和规则运行的团队出现错误的概率永远是最小的。班主任在管理学生事务时应当制订明确的分类规则,按照规则严格执行。因为如果只制订方案,不把方案付诸实际中,规则和制度只会是“纸上谈兵”,毫无实际效益,因此,班主任在管理学生工作时,不仅要考虑到制度的可实施性和科学性,还要考虑到制度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制订切实的解决方案。除此之外,班主任还要制订明确的奖惩规则。众所周知,科学的奖惩制度能够激发人的上进心和荣誉意识,能够使班集体更加团结,目标更加一致。班主任制订奖惩规则要结合时代的背景,制定适应新时代社会教学体系的制度是制度制定的关键。

(三)提升和学生交流的能力

沟通交流能力是班主任对班级工作进行分类管理的基础能力,在学生事务的管理工作中,沟通交流的能力尤为重要。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在15~18岁的年龄段,这阶段的学生心理不够成熟,部分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往往不会主动和教师沟通交流,对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常常憋在心里,严重时还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这就需要班主任具备沟通交流的能力。班主任应主动学习沟通交流的技巧,保证在与学生沟通时不使学生产生逆反和排斥的心理。还应该主动学习“年轻的”知识,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化解与学生之间的代沟。除此之外,班主任还要具有爱心,尤其是对学生本身,现阶段中职学校有的班主任在管理学生事务时缺乏爱心,这不仅会加剧管理工作的开展难度,还会使学生对班主任的管理产生抗拒心理。班主任用心关怀学生,定期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不同表现行为分门别类管理,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加强与任课教师的联系是解决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方法。

(四)加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班主任是班级班风的制造者,也是班级凝聚力的主导者。班级凝聚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班级班风学风的优良与否。凝聚力强的班级在学生事务的管理工作上比较顺利,凝聚力弱的班级管理起来往往十分吃力,想要解决管理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加强班级的凝聚力。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学生社团活动是加强班集体的凝聚力的有效途径。

班主任可以定期举办学习活动,或以班级为单位举行体育活动,鼓励学生全员参加。学生的成长不是封闭的,而是一个开放学习的过程,集体活动是最能培养感情,激发凝聚力的途径之一,举行班级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加熟悉班集体,能够树立班级荣誉意识,强化学生团队意识,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融入班集体中。除了班级活动,学生之间的友好关系也有助于加强班级的凝聚力,班主任以身作则,不以外貌和家庭条件取人,是加强班级凝聚力的有效方法。

(五)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班主任应鼓励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积极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和特长,并鼓励学生针对这些优势深入发展。首先,教育多元化发展是新时代背景下的主要趋势,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也是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其次,中职学校的学生思维发散,兴趣爱好广泛,班主任如果一味压制学生的这种思维,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针对这一现象可以发现,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是班主任管理好学生的有效方法,也是新时代下中职学校教学方式的重要革新。班主任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性格特征,进行“分类管理”。通常而言,喜欢音乐和舞蹈的学生性格活泼,喜欢美术或文学的学生性格较内向,班主任应对较内向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使学生获得关爱感和集体荣誉感,从而使学生具有班集体的归属感,是管理学生事务的有效方法。

五、结束语

中职班主任在学生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引路人,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大的影响。中职班主任不仅要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接受新的信息,在与时俱进和不断进取中重视自己的工作,从各方面总结工作经验,在已有的管理基础上形成科学的分类管理思维模式,建构适用于科学发展的分类管理知识结构。班主任提高管理能力是推动班级更好发展的有效方法,也是我国现代化教育体系的有效践行。只有班主任加强管理工作的深入研究和践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建设培养更多人才。

猜你喜欢
分类管理沟通交流管理工作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医疗设备质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行业党建工作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基于会计师事务所党组织与党外人士沟通交流的研究
面对面沟通交流 实打实解决问题
加强沟通交流 强化互动联动
分类管理 综合施策 全面提升党员教育管理水平
“她”架起人大工作沟通交流的桥梁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四川省实施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的研究
对西部医学院校教师进行分类管理的思考
优质冬枣周年管理工作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