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中职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研究

2022-11-26 06:38刘锋景
科学咨询 2022年16期
关键词:管理工作中职班级

刘锋景

(湖北省工业自动化技师学院,湖北石首 434400)

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管理工作一直是整个教育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对中职学生管理工作要想有所创新,首先就要了解这部分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当前管理工作的具体情况。

一、重要性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方方面面的积极推动,既有科研工作对各个领域的探究与创造,亦有基层工作的实践操作。有的贡献完成在实验室中,有的贡献完成在办公室内,还有的贡献完成在日晒雨淋的露天之间。这使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是单方面的,大家都挤在一个层面里就会造成人才的供给失衡,影响的是整体的发展,而这种整体发展的停滞势必也会影响个人的生活。中职教育培养的多是基础技能操作方面的人才,虽然相对简单,但却至关重要。做好中职教育,管理好中职学生使其成为国家建设的可用之材,是中职教育的职责,亦是国家赋予中职学校管理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

对每一位学生来说,他们的潜力各不相同,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不仅能发挥自己的最大价值,也能够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贡献出积极的力量。处于中职年龄段的学生,他们的行为习惯、人生观还没有完全成型,需要外界给予其正向的约束和引导,而由于所学内容性质的原因,对中职学生的管理也不能像高中学生那样以高考为中心展开。实行多元化、人性化的管理是中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必然趋势。

可见中职学生的管理工作完成情况既是国家建设的需要,也是学生自身的需求,对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特别是在中职学生招生面临扩大化的当下,每一位教职人员都要积极探索良性的管理,使中职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

二、现状

中职学生管理工作如此重要,那么现在的学生管理工作开展得如何呢?笔者通过调查走访了解到如下情况。首先是学生层面。当前我国的中职学生基本以中考没有考上高中的学生为主体,这些学生自身缺少对自己的要求,对未来没有规划;很多学生家庭比较复杂,家长无暇顾及孩子,使学生在心理形成了自暴自弃的念头,以抵御外界的束缚或封闭自己来掩盖其内心的自卑;更有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属于班级乃至学校的“问题学生”,长期处于被教师放弃,被其他同学认定不会有所作为的地位……这些混乱的局面,为中职学生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很多制定好的规则制度都无法顺利推行,管理工作与学生成了彼此对立的关系。

其次是教学方面的管理。因上述的学生情况,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也是明显不足,很多学生都是抱着“混个文凭”的心态来学习,有些家长在认知上存在偏差,觉得孩子上了中职是没有什么用的,带着只是找个地方让孩子待两年,大一点再安排工作的心态,因此,要想完成基础职业技能的高质量培训对教学管理也是难上加难。其他的基础性课程管理就更是无从下手,课上聊天、睡觉、玩手机现象屡禁不止,久而久之,教师讲课与学生上课形成了两个互不干扰的阵营。这为中职学生的管理工作又添了一道屏障。

最后是教职工的思想认知方面,有些教师只专注于眼前利益。对学生的培养只从单一的专业角度出发,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没有长远规划,不给学生做创造能力的训练,这样虽然实现了短期的学校就业率问题,但是学生的发展也被限定,遇到问题不会主动思考,对于学校的长期声誉产生不良反馈。在管理工作中中职学校的教职人员缺少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面对不听从管教的学生一律采取束缚与强制措施,这也使得管理与学生形成了对立关系,这种关系严重阻碍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还有就是教学上,教师缺少灵活机变的课堂掌控能力,使其所传授的课程枯燥乏味,本来就对学习兴趣缺乏的学生更是加剧了对学习的抵触情绪。教学效果的不尽如人意更使管理工作缺少抓手。

通过上面的叙述我们了解到了中职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虽然有很多需要改进提升的地方,但是很多教职工作人员一直在不断地探索与研究,特别是随着素质教育的持续推进,针对中职学生特点的管理工作的创新实践也在施行,笔者根据自己的调查与一线工作实践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

三、创新措施

(一)强化思想教育,树立对未来的信心

中职学生因为其在中学阶段所处的环境及周围对他们的认知而使得他们内心对自我产生了否定,这种否定有的表现在外面,比如很多中职学生在着装、行为方面刻意模仿成年人,标榜自己与其他同龄人的不同;有的则是潜意识地否定,虽然也在积极地学习,但是并不认为这些学习会对自己有什么帮助,对身边的人和事漠不关心。面对这样的情况,在管理上首先要做的就是强化学生的思想教育,摆脱自卑心理,让学生感受到作为一名中职学生的自豪感与责任感,真正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只有学生将自己界定好了,才会配合学校的管理,使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都得到提升。

基于此,中职学校要尤其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课程,变换课堂形式向学生展示积极健康的思想内容,将学生所学的专业课程与思政内容结合在一起,多开展实践课程;建立师生互动交流机制,提供网络与现实的沟通平台,方便学生与教师之间交流。交流过程中,教师要以尊重学生为基础,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和他们成为朋友,管理学生不是为了束缚他们,而是通过合理的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展翅飞翔。教师在与学生沟通中处于主动和主导地位,这使一些学生会有心理压力,因此,在网络上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很多不好意思当面交流的问题可以放到网上。教师通过网络向学生展示的不仅是作为朋友的关心和帮助,还有作为师者对学生在职业教育方向的引导,让学生意识到每一种人生都有各自的精彩,不论哪一个时刻开始努力都能收获更加美好的明天,让学生在这种潜移默化中逐渐对未来有一个具象化认知,树立起努力学习赢得美好生活的信心。校内设置心理健康服务中心,这一项服务不是针对前来咨询的学生,而是针对所有的学生,即学校定期地为学生做好心理方面的建设,针对学生入学时段,分为开学初、学习中及毕业前期。有需求的还可以多增加,切实地利用心理咨询,而不是形式化。

(二)创新教学模式 ,多形式学习实践

中职学校的教学要紧跟着时代潮流,新课标中对教学目标达成的规定同样适用于中职学生。中职教学虽然以实践为主,但是仍然要开展多形式的学习实践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对专业领域的求索精神是所有中职教育课程的根本目标。

教学模式不能再是传统单一的灌输了,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自己摸索和发现,特别是一些操作类课程,利用好多媒体的虚拟机械操作,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来操作模拟设备,小组之间探讨研究,不断调整,只有在实践中得出的结论才会令学生印象深刻。以提问推进教学进度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形式,课前教师要学生准备关于本节课内容的问题,给学生设定难住老师的问题就会有相应奖励,这样促进学生自主搜索探寻问题,教师筛选有价值的提问后进而引导学生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每问一个问题,都是他们在相关资料的检索中完成的,也为他们巩固所学内容提供了帮助。学生之间相互教与学则能够激起他们的竞争意识,班内每个学习小组各自带着教师提前分配好教学任务来上课,允许学生提问,这样授课小组在准备时就更要用心,各个小组讲解过后教师负责最后的检测,这也是对教学效果的检查。学生互教互学是完全由学生主导的课堂模式,最后的检测以哪个小组所讲内容大家完成得最好来评定胜出小组。对即将毕业参加工作的学生来说,除了对专业领域的操作纯熟,就是要学会到用人单位去应聘,遵循什么样的礼仪、怎样回答面试官的提问等内容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模拟应聘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的应聘情况,学会做好各种临场应变。在实践中这种模拟是学生最乐于参与的课程内容之一,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像演小品一样去完成。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高涨了,教学效果自然提升了,当学生塌下心来学习后,其他的管理工作开展也相应地更为顺畅。

(三)教室即工厂,建设独特的班级文化

中职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是中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良好的班级文化能够促进学生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的进步,有利于整个学校的文化氛围。结合中职学校的特点,可以将整个班级作为一个工厂来进行文化建设,各级班干部对应着厂内的各个职位,班干部的职责就是服务好本班学生。如班长作为厂长,负责管理全局;体育委员可以作为厂内的安保;学习委员为办公室主任,负责厂内的工作进程,也就是学习情况;纪律委员为副主任,负责厂内的行为管理……每一位学生就是厂内的职工,职工根据表现可以在相应的晋升机制下实现职位晋升,管理工作岗位则是竞聘制,这样促使在岗的管理人员存在危机意识从而尽职尽责。而根据不同的表现,也像工厂一样设置奖惩制度,有优秀员工奖励,亦有违纪违规员工的小小惩罚,定期对工厂内各项工作作出展出,展出内容可放在班级文化墙上。这种独特的班级文化,不仅是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同时也让学生提前体验到了工厂的工作模式,为将来适应工厂生活奠定基础。

班级文化除了学习、纪律,也像工厂一样设置学生的课余生活,这与学校的整体设置息息相关。中职学生精力旺盛,追逐潮流,因此要多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满足学生不同层面的需求,这样才能避免学生过分沉溺于网络游戏等不利于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的活动上去。如可以开展各种知识讲座、体育竞技赛事及歌唱朗诵等活动,让学生旺盛的精力有一个正确的出口,使管理工作更顺畅。

(四)明确学分制度,实现学生自我管理

中职学生虽然身高已经达到成人标准,但由于年龄偏小,他们的心理并不成熟,自我管理能力非常薄弱,这种情况需要管理人员在思想方面的教育引导,也需要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实现自我的约束与管理,很有效的措施就是实行学分制度。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表现都可以积累学分,每个学年度以学分的多少来评定优劣。在专业学习上学校可以定期组织专业操作技能大赛,多种样式的机械操作能够将学生课堂上所学内容在学期中有一个展示的平台。在比赛中可以分成学生组和教师组,教师在竞技台上的纯熟操作,对学生接下来的学习也起到促进作用。

学分的积累还可以通过上述的班级文化评比中获得,这种学分的获得是集体制的,这样每个学生都对班级负有责任,加强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这样也使学生的管理工作层级化,以班级为单位的管理工作更能有效地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此外在课余活动中的表现也可以为自己积累额外的学分,在与教师的交流中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样可以获得积分,多种积分累积方式可以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与调动积极性,在努力获取积分的过程中,学生也就实现了自我管理。

(五)提升教职工综合素质,完善学生评价体系

中职学生的管理工作,离不开各级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提升教职工的综合素质,才能在引导学生思想、学习中起到积极作用。定期组织教职工进行学习培训是中职学校的工作日程之一。教职工的学习内容涵盖较广,有专业技能方面的,只有教师的专业技能过硬,才能更好地传授给学生,特别是中职学校中对基础设备的操作,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掌握市场上最先进的操作方式,才能使学校的教学内容紧跟时代;还需要学习管理技巧,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不是特定的一部分教师的职责,而是所有教职人员形成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中职学生的心理方面最容易出现偏差,因此每一位中职教职工都要掌握适当的青少年心理知识,方便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做出及时、正确的引导。

如果教职工素质提升了,那么在面对学生时就不会采用单一的方向来评价学生了,设置多元的评价体系对于学生的管理工作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课上积极主动、操作认真谨慎、进步提升、团结同学等都可以作为评价学生的着力点,这些评价内容与学分制度紧密结合,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也让他们从初中教育阶段以学习成绩为唯一评价标准的思想认知中解放出来,了解到每一个层面都有价值,有些价值甚至超过学习成绩。

总之,做好中职学生的管理工作,要根据不同时代下青少年的不同情况做出调整,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育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创新的精神,了解到中职校内的学习是起步,而不是自己终身职业的依靠。

猜你喜欢
管理工作中职班级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班级“无课日”
医疗设备质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班级“四小怪”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班级英雄
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初探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