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的思考

2022-11-26 06:38陈丽婷
科学咨询 2022年16期
关键词:整体教学活动法治

陈丽婷

(电子科技大学实验中学附属小学,四川成都 611730)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整体教学的积极意义

(一)有利于完善学生知识体系架构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学习基础,在讲解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尝试利用单元整体教学的方式,对不同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归纳,将同一类型的相似知识融合在一起,以单元整体教学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知识体系。在组织和实施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对单元整体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让不同知识点能够紧密融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够借助已有知识,学习未知的道德与法治内容。此外,在对知识点进行整合归纳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将复杂的知识变得更加系统化,学生在接触道德与法治内容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消化和吸收知识点。

(二)有利于拓展道德与法治教学资源

丰富的教学资源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在运用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点进行梳理,并且对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资源进行拓展和延伸。除了教材内的相关素材,教师还可以自己引入课堂外的素材,比如贴近现实生活的实际案例,以及学生感兴趣的动画视频,这些素材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资料。在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驱动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不再局限于枯燥乏味的知识传授,而是能够以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行引导。此外,单元整体教学本身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特点,在分析和讲解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能够进行适当的延伸和拓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为教学资源的拓展提供保障。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

道德与法治本身是一门充满德育内涵的学科,在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充分发掘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独特的德育价值,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下,教师通常只关注对学生知识技能的灌输,很少对学生道德品质进行专门的教育和熏陶,这就导致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德育功能丧失,学生的道德品质成长无法得到积极的推动。在运用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将相近的知识点进行整合,从而带给学生更加多元且直观的学习体验,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受到教师的感染,从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汲取营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整体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单元整体教学的认知不够深刻

教师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引路人,当前,许多教师对单元整体教学的认知不够深刻,导致单元整体教学活动缺乏有效性。在应试教育思想的长期影响下,许多教师习惯以说教的形式讲解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将教学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分数,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感受,教师对单元整体教学缺乏深入研究与思考。许多教师错误地认为单元整体教学就是按照单元顺序逐个单元进行讲解,再通过单元复习的形式巩固知识,这样的理解方式缺乏深度,无法对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进行有效指导。此外,许多教师在对单元整体教学进行阐释的过程中,选择的教育素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材内容占据较大比重,缺乏适当的拓展和延伸,这样一来学生无法将现实生活和道德与法治知识相结合,无法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过于被动

以学生为主体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基本要求,但是目前许多教师在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地进行教学调整,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于被动。受到应试教育环境的影响,许多初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同样带着浓厚的应试教育思想,只是为了提高分数而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忽略了对道德与法治内容的不断思考与探究。学生通常习惯听从教师的安排,很少主动积极地探索知识,在参与单元整体教学活动时,学生也只是被动地记笔记,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能力容易受到限制,单元整体教学的基本教育目标难以落到实处。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整体教学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开放性原则

培养学生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注重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遵循开放性原则,让学生能够在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下进行大胆的思考,并且主动将不同课程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单元整体教学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两个方面,从教育内容的角度来看,教师所选的教学素材应当呈现多元开放的特点,以立体化教学材料感染学生,确保教学材料本身具有较强的探究性,让学生能够凭借自身的独立思考解决学习问题;从教育方式的角度来看,教师应当合理地设计教学流程,将教师讲解与学生独立思考紧密融合,确保学生能够以活跃的思维思考问题,以开放自主的姿态呈现问题。

(二)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重要驱动力量,在运用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着重对学生进行兴趣的引导,遵循趣味性原则。这就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初中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合理地把握教学流程,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和贴近现实的素材影响学生,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独特魅力。此外,教师还应充分结合学生的成长规律调整教学思路,选择动画、漫画等形式的教育资源,尽可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育价值。

四、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分析

(一)基于单元主题合理设置教学目标

明确的教育目标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单元整体教学有效实施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为此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单元主题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充分考虑到目标的全局性和层次性,确保目标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教师一方面需要对道德与法治教材进行剖析,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确保教学目标能够起到较强的指导作用,让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单元整体教学活动落到实处。

1.教学目标设定应具有全局性

教学目标的全局性主要体现在教育目标本身的设计范围,教师应当基于新课改下的三维目标理论,从不同角度对教学目标进行设定。从知识和技能的角度来看,设置教学目标时教师应当思考如何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道德与法治相关的知识技能。从过程和方法角度来看,教师应当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关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学会自主学习以及探究性学习,确保学习活动本身具有较高的效率。从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维度来看,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当充分考虑到道德与法治本身的德育内涵,重视对学生情感的引导,确保教育活动能够发挥较强的德育价值。

2.教学目标设定应具有层次性

单元整体教学本身具有连续性特点,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到单元整体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设置具有层次性的教育目标,从不同层面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引导。以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在集体中成长》为例,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教师应当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且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对教学活动提出要求。基础的教育目标在于帮助学生了解集体的含义,让学生能够认识到集体的力量,在集体活动中发光发热;更深层次的目标则在于对学生情感的引导,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树立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学会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间寻求平衡。具有层次性的教育目标,能够对教学活动进行指引,确保单元主题教学落到实处。

(二)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合理选择教育素材

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够确保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整体教学顺利实施,为此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合理地选择教育素材,一方面需要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整合,另一方面也要紧密结合目标,对课外资源进行拓展,确保学生能够获得更加丰富全面的学习体验。

1.对教材资源进行整合

教材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依据,在整合教学资源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剖析,确保基本的教学目标能够得以落实,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以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师长情义》这一单元为例,教材中主要从师生关系和亲情两个角度着手,呈现了大量丰富立体的教育素材,在整合教学资源时,教师可以从尊师重道以及尊重长辈两个角度着手,引导学生进行深刻的思考,让学生学会如何与教师和长辈相处。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面对教师和长辈的谆谆教诲,许多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基于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在整合教学资源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引导,避免讲道理式的知识灌输,而是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

2.积极引入生活化元素

道德与法治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紧密关联,在组织单元整体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引入生活化元素,让现实生活与课堂教学紧密融合。在深入剖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基础和前提下,教师需要联系现实生活选择教育资源,将生活案例与学生的实际经验作为教学素材。同样以《师长情谊》这一单元为例,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将学生经历过的真实事件带来课堂,由教师牵头分享一件在与学生相处时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引发学生的回忆与情感共鸣。这样一来,师生之间共同的回忆和经历能够成为教育的资料,学生能够联系现实生活,更加深入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要点。

(三)采用趣味性教学手段落实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1.积极构建道德与法治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模式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应当思考如何将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紧密融合,让学生能够凭借自身的力量解决道德与法治的各种学习问题。以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崇尚法治精神》这一单元为例,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首先需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让学生能够利用微课进行课外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思考法治精神的本质内涵,让学生能够主动探究“作为一名初中生该如何培养法治精神”。在明确的学习目标指引下,学生能够在课外时间进行独立的思考与学习,通过阅读教材内容以及观看微课,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则应基于学生的实际学习体验,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能够反馈自身的学习情况,并且结合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思路,以提高单元整体教学效率。

2.通过合作探究提高学习效率

合作学习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以合作学习的方式共同解决道德与法治的学习难点,让学生能够在团队协作的基础上加深知识印象。在明确的分组分工基础上,教师需要根据单元整体教学的目标,布置清晰的探究任务,让学生能够围绕特定的任务进行讨论。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维护国家利益》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国家总体安全观的概念进行探讨,思考作为一名初中生该如何维护国家安全、建设祖国。基于教师的指引,学生能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并且在互动讨论的过程中联系自身的经验,发表观点和看法,然后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关于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宣传活动中,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主动积极地探索知识。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开展单元整体教学,这是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教师必须基于学生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素材,并且对教学方法进行大胆创新和优化,通过高效率的单元整体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猜你喜欢
整体教学活动法治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探究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治护航 让“游河南”更惬意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