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2022-11-26 06:38柳爱军
科学咨询 2022年16期
关键词:责任意识法治道德

柳爱军

(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良邑中学,甘肃平凉 744699)

随着法治社会的建设不断发展增强,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也要融入德育树人的思想理念,在具体的学校培养中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意识。而初中阶段也是学生形成正确学习习惯和道德观念的关键阶段,在这一时期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要将责任意识与道德与法治教学之间的关系进行充分的分析,并在资源挖掘的过程中促进二者有效融合,展现责任意识的深刻含义,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提高。

一、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重要意义

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包含很多内容,综合性很强。责任意识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实践教育意义,需要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渗透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

学生从小学步入初中的阶段,身心以及思维都有着很大的变化,需要在标准的课程化教学中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规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责任意识。教师要将责任意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针对学生的具体学习需求以及生活环境制订准确的教学目标。另外,在素质化教育的发展之下,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可以促进德育教学的有效开展。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进行充分的渗透,为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型人才奠定基础。

(二)有利于进行良好的学风建设

学习环境及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在良好的学风建设中,才可以对各学科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掌握。只有通过学生群体的素质提高,才能通过集体化形式对学风进行建设。而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可以将其有效地应用到具体实践环境中。只有每个学生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可以充分带动其他学生进行学习。在良性的带动之下可以使班级学风建设得到有效提高,并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产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为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进行更完善的铺垫。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在初中阶段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能力的学习,还要让学生掌握更多为人处世的技巧能力。只有树立良好的责任意识才可以在交流与沟通中得到大家的认可,并且在社会实践活动当中的合作学习中能够充分体现出责任意识的培养力度。而在学校的学习中,可以通过责任意识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并逐步建立起更加完善的责任体系,在温馨和谐的环境中,展现出学生互帮互助的优秀品质。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积累为步入社会以后各种交往能力的提高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由于学生的自律能力较差,因此,需要通过教师的不断敦促才能够更加积极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责任意识,可以让学生在充满责任感的情境下更加主动地进行学习。在提高主观能动性的同时,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摆脱传统教学中的机械式强制学习,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并且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将这种责任意识内化为自我意识,强化个人责任意识的同时也可以提高集体荣誉感。

二、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责任意识培养的现状

虽然教师注意到了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但在具体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教师及时发现并进行纠正。首先,在初中阶段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维意识,对一些事情会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但由于学生身心尚未成熟,所以在思考过程中会出现过于偏激的现象,导致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缺少良好的责任意识。由于教师缺少对责任意识培养的准确教学认知,无法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规范化教学培养。其次,由于责任意识培养的教学机制不够完善,学生能进行知识培养的时间较少。有些教师认为在初中阶段,文化课才是要学习的重点,因此,忽略了道德与法治教学,从而无法在普通的文化课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并且在教学中的课程设计不够合理,对于其他意识能力的培养占有重要的教学比例,造成教学的不均衡性。最后,由于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只是对意识能力培养的理论化知识进行引导,并没有将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导致责任意识的培养缺少实效性的实践探索。

三、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具体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创设情境化教学环境

为了改变传统教学中对责任意识教学的不足之处,需要教师积极地转变教学观念,利用更加创新性的手段将责任意识的教学理念渗透到课堂当中。首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引导者与参与者。要求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水平,并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能力。只有教师拥有良好的责任意识,才可以在教学中为学生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而为了加强教师的道德素质建设,学校可以定期举办教学培训以及教学评比活动。教师可以在不断地学习中掌握更多的教学技巧,并且可以通过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借鉴分享教学经验,更好地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设计与教学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另外,为了让学生可以通过更加形象化的学习形式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教师还需要通过创设情境化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中更好地发挥出自身的优秀品质。[1]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环节对“如何看待生命的意义?”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实际情况并结合生活对问题进行交流与讨论,在进行问题回答过程中可以对生命的含义有着更多不同的认知。并且从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可贵,从而树立起珍爱生命的责任意识,并且在珍惜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爱护他人的生命。更好地体现了责任意识的高尚性,并且促进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利用提问教学法,树立责任意识观念

在课堂的教学中,不仅要通过教师的理论讲解进行知识的吸收与分析,还要在学习中通过提问的形式帮助学生及时进行学习的反馈。还可以进一步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以更加完善的教学管理模式从教材内容中提炼出更多关于责任意识的教学内容。教师也要对提问的设计进行精心的安排与整理,使每一个问题都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学生在思考中遇到的问题。为了确保教学的有序性,在课堂的各环节教学中都要融入提问教学的深刻性。[2]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理解权利义务”时,在课前预习环节教师就可以进行问题的铺垫,引导学生更加快速地进入课堂学习。比如向学生提出疑问:“在生活中你了解哪些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在这些权利与义务中初中生如何能够正确地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 通过这些特定的问题设定,学生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对问题进行思考,在充分的联想中逐步建立起系统化的责任意识体系。另外,提问教学不只是让教师对学生开展一系列的问题思考,同时学生也要敢于向教师进行大胆的提问,将自身的疑问及时地阐述出来,方便提高教学效率性。教师可以更加灵活地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目标,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节奏掌握责任意识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科教学的效率。

(三)利用现代化技术,挖掘课本资源

由于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因此需要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对其中的深刻含义进行有效的引导。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在各个阶段的教学中都融入了信息化元素。所以要求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也要利用现代化技术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将责任意识变得更加形象、具体化。另外,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需要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更加深入的资源挖掘,找到更多关于责任意识培养的教学内容。还要利用信息化元素将课本资源与课外知识进行有效地融合,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掌握更多关于责任意识的学习内容。[3]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法律在我们身边”时,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在课本阅读中找到法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对法律知识进行准确的认识,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放映一些与法律相关的案例的具体视频,将更多的真实案例展示给学生。例如关于吸食、贩卖毒品触犯了哪些法律?在触目惊心的案例观看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对学生产生一定的警醒作用,还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责任意识。在生活中遇到这些问题时可以进行良性的劝导及举报,并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突出了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实效性,并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通过生活化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责任意识

道德与法制课程的学习,最终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可以将其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对于日常的教学渗透也需要教师将生活化理念融入其中,并通过多样性的实践活动,突出责任意识的教学目标。[4]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走进社会生活”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社会化的教学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可以充分地体现出学生的责任意识,还可以将学生所学习到的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到社区敬老院慰问老人,帮助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陪老人说说话。让学生可以充满责任感地做这些爱心活动,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责任意识。另外,对生活的教学探索不仅需要教师的重点引导,而且还需要通过家庭教育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有效的渗透。因此需要通过家校合作的形式共同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家长可以通过开放日的活动定期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也需要通过亲子互动的形式共同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这样不仅便于家长参与到学校教学管理中,而且能够在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责任意识的提高。

(五)在课后练习中落实责任意识的教学情况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不仅要在课堂中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还需要在课后的练习和巩固中将责任意识进行更好地落实。要求教师在课后的教学设计中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个性化发展的特点进行分层教学,这样才可以使责任意识有针对性落实。[5]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在集体中成长”时,为了更好地体现集体性的重要意义。教师首先要对集体对象进行分层,对于学习能力较强并且可以灵活运用责任意识的学生可以分为一层,而只是能简单地通过集体活动展现出自身的价值的学生可分为一层。这时教师可以利用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通过集体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通过互相帮助的形式在充分带动之下发挥出责任意识的突出性。并且在集体活动中可以相互借鉴彼此对责任意识的理解,让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他人的责任心,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不断地转变成为自身的责任意识。另外,在学生进行课后练习完成之后。教师也要通过分层评价的形式更好地完善教学机制,在科学化的点评中展示出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责任心,在平等化的学习环境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责任意识。需要教师积极地转变教学观念,将更多的创新型教学手段应用到课堂中。[5]首先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责任意识,这样才可以起到良好的模范作用。另外还需要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丰富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进一步促进责任意识的趣味性探索。最后,还要通过分层教学的形式将责任意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在具体的实践中落实责任意识,从而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能力的提高。

猜你喜欢
责任意识法治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高校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治护航 让“游河南”更惬意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