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对基层医院围术期的影响与探讨

2022-11-26 20:21黄勇陈爱明吴冬霞
当代医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麻醉科全麻例数

黄勇,陈爱明,吴冬霞

(清远市清城区人民医院麻醉科,广东 清远 51150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主要通过飞沫呼吸道传播及接触传播[1],传染性强。疫情发生后,医院防疫压力骤增,而麻醉科手术室是医院的洁净中心和多学科手术枢纽平台,一旦污染后果不堪设想。有研究[2-4]报道,高风险取医院采取了关停手术室或仅做急诊手术等临时措施。而低风险区基层医院围术期管控力度各有不同。但基层医院防疫物资和技术力量均偏薄弱。基于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疫情早中期基层医院手术麻醉实施情况,旨在探讨与思考疫情对基层医院手术麻醉的影响与围术期抗疫,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麻醉科手术室2020年1月26日至2020年2月29日5周时间完成的手术麻醉例数与类别。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回顾性统计并分析各科室各类别手术、麻醉的数量和占比。

1.3 观察指标 统计总手术例数、急诊手术例数、限期手术例数、择期手术例数、门诊手术例数,每周手术例数、插管全麻例数、静脉全麻例数、腰硬麻醉例数、臂丛麻醉例数、局麻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数据输入Excel表中进行描述性分析。

2 结果

2020年1月26日至2020年2月29日共完成手术140例。第1周(1月26日至2月1日)9例,第2周(2月2日至2月8日)32例,第3周(2月9日至2月15日)25例,第4周(2月16日至2月22日)36例,第5周(2月23日至2月29日)38例。其中外科38例,骨科51例,妇产科45例,血透室6例;择期手术42例(其中外科15例,骨科19例,妇产科7例,血透室1例),限期手术63例(其中外科11例,骨科30例,妇产科17例,血透室5例),急诊手术35例(其中外科12例,骨科2例,妇产科21例,血透室0例)。门诊手术20例(其中外科11例,骨科1例,妇产科8例,血透室0例)。插管全麻17例,静脉全麻18例,腰硬麻醉61例,臂丛麻醉7例,局麻37例。2020年2月共132例,2019年2月共199例。

3 讨论

湖北省武汉市监测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后,各省市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由于本市处在低风险区,各术科均开展了手术。麻醉科手术室作为多学科围术期协调的平台科室,既要配合完成手术又要把好防疫关口,存在较大压力。回顾1个多月的手术麻醉开展情况和防疫实况,梳理对照后,作为低风险区基层医院的麻醉科管理者有以下体会和思考。

第一,面对突如其来的传染性疾病,基层医院防疫物资短缺,医护人员防御能力薄弱,手术室非负压环境存在引发交叉感染的风险。基本上缺少N95口罩、护目镜、防护面屏、正压头罩等2~3级防护所必须的医疗物资,2级防护很难常态化。通过这次疫情,需加强感控物资的储备和负压手术室常规化建设。

第二,回顾性分析疫情早中期的手术麻醉情况,首先业务量整体明显下滑,2月份同期下降33.7%。但细分后发现,很多择期、限期手术仍在开展(105例),占75.0%。分析原因为,疾病限期治疗需要,以及非常时期群众恐惧心理对定点收治医院刻意回避,基本上首选基层医院就诊(低风险区通常指定地市三级医院定点收治)。再次提醒管理层医改下的基层“突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性。

第三,在需要麻醉下开展的103例(73.6%)手术中,插管17台,其中发热患者3例,医护人员克服物资困难,基本上是戴外科口罩+自制防护面屏下工作,所有手术病例均不是COVID-19,但由于未核酸检测,医护人员心理仍承受巨大的压力。麻醉科手术室是医院洁净的多学科手术平台,各术科人员流动性大,配合程度各异,管控难度也很大。早期也呼吁建议只开展急诊手术,严把入室关口,最大程度减少“疑似患者、密切接触者”导致的灾难性后果。回顾前3周最严峻时刻的手术分类情况,1、2、3周急诊分别占77.8%,15.6%,28%;非急诊分别占22.2%,84.4%,72%。可见,除第1周外,非急诊手术占比较高,说明警惕意识不足,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前,各科协作依从性、统一认识、行政干预等方面在基层医院还需加强。

第四,在工作流程上,麻醉医师密集学习国家卫计委下达的关于“新冠病毒肺炎诊治”的各版本方案,也一开始就关注“新青年麻醉”,网上查找下载来自武汉协和医院等前线总结的手术室麻醉工作流程指引、建议共识等围术期专业指导性意见很强的资料[5-11],结合本地本院情况实际进行演练、培训。组织全科同事线上参与各种围术期“战疫”学术讨论网络视频会。通过深入学习,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护人员的恐慌心理和压力。且采用弹性化排班,错峰上班,降低被感染率,使医护人员得到充分休息,以增强免疫力和值班战斗力。事实上,每一次的突发事件一开始均无章可循,这就更加考验医护人员的领导层如何做到指挥清晰、分类指导、精细防控。

第五,基层医院麻醉科在仪器设备硬件方面相对落后很多,要求麻醉科主任和护士长平时需多与院领导沟通,争取人力物力的支持重视。例如面对本次疫情,气管插管全麻均在可视喉镜下完成,减少了感染风险和插管恐惧压力。这一点得益于平时工作中保持对麻醉科建设和发展,主动向院领导提出支持重视很关键。

综上所述,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对围手术期影响显著,同时,也对基层医院麻醉科建设和围术期感控均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挑战,医护人员必须在疫情中反思,在反思中汲取经验教训,然后成长,以防在未知的突发事件再次来临时能从容应对。

猜你喜欢
麻醉科全麻例数
导师制联合进阶式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来源的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成效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对不同细胞类型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临床特征的分析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骨科全麻围术期腹胀便秘的中医护理方案效果评价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视频宣教对全麻患者麻醉术前焦虑及配合程度的影响研究
市属三级综合医院麻醉科医师人力配置实践与分析
盆腔灌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基层医院麻醉科工作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