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圆融 引领学生深度学习

2022-11-26 07:15卓莲凤
成才之路 2022年33期
关键词:数学能力深度学习小学数学

卓莲凤

摘要:数学教学中引入深度学习机制,教师可有目的地引入思辨话题,开启思辨学习进程,组织学生各抒己见,在争辩中求同,在共识中存异,实现思维的自然升华,自然接纳数学认知,形成数学能力。思辨圆融,需要在和谐气氛中展开思考和讨论。教师利用更多辅助手段创设思辨学习情境、推出思辨内容、优化思辨组织、延伸思辨训练,能够为深度学习程序顺利启动创造有利条件。要追求思辨的圆融性,教师还需要做出创新探索,传授一些思考方法,组织一些交流活动。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辨圆融;深度学习;数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33-0093-04

深度学习为学科教学注入动力,教师教学应对策略要做改进处理,从更多角度、更多方向做出积极探索,引领学生借助思辨学习活动,成功启动学习思维,形成深度学习认知能力。思辨,是一种思维运动,而且是互动性学习,属于思考中的辨析,带有深度学习意味;圆融,是指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学与学的互动交融,追求的是信息共享,实现合作共赢。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引入思辨圆融内容,能给学生提供深度思考的机会,以赢得学习先机。

学生对思辨性学习比较熟悉,教师要做好情境设置,为学生个性展示创造条件,促生内驱动力,建立崭新思维碰撞实验场,以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形成学习亮点。教师思辨情境设计,这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教学生成资源,需要加以合理利用。

1.设计问题情境

教师深入教材展开研读,形成思考问题,为学生提供思考的动机,这是最为适合的教学设计,能够对学生形成多点触动,以调动其学科思维,在问题探索中求同存异,实现思维的驱动升级。教师要整合设计,以顺利启动深度学习引擎。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和平移”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展示一些剪纸,并提出问题:大家看过这些剪纸作品吗?仔细观察这些图案,也可以用手折一折,看看能够发现什么?如果让你进行剪纸操作,你能够剪出什么样的图案呢?学生开始观察剪纸作品,对图案特点做细致分辨。教师继续引导:什么是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你能够剪出对称图案吗?学生开始深入思考和互动研究,并尝试实践操作。教师跟进观察,对学生操作表现做点评,鼓励学生从对称这个角度展开思考,自然建立对称认知。学生开始研究图形特点,借助剪纸操作进行感知体验,对对称图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教师展示剪纸作品,对学生视觉产生冲击。学生对这些剪纸作品比较熟悉,也喜欢进行剪纸操作,自然能够积极回馈。学生互动研究,对对称图形和对称轴产生有形认知,确保学习维系在更高水准之上。

2.设计辩论情境

情境教学法有更广泛的应用,教师可根据学习内容利用情境特点进行设计和组织,推出思辨任务,建立思辨情绪场。学生对直观性、趣味性、互动性学习情境有特殊感觉,如课堂辩论等。例如,在教学“长方体认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利用生活实物进行展示调度,并推出辩论话题:有人说长方体和正方体外形特点都相同,除了棱长有长短之分,其他地方都是相同的。你赞同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学生积极响应,深入思考并回答。有学生说,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长方体不仅棱长和正方体有差别,在面上也有差别。有学生不以为然,认为正方体应该是长方体的特例,二者没有本质上的差别。

教师利用学习情境展开调动,让学生主动操作和思考,思辨气氛活跃。教师结合学生不同意见,设计辩论活动,能为学生阐释个性观点提供机会,为学生学习内化创造条件。思辨是思考和辩论组合而成的,教师引思,学生辩论,二者有机结合,形成丰富学习契机。教师针对布设,让学生自然进入到学习核心,让思辨学习自然发生,符合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学生进入思辨学习环节,教师跟踪服务不可少,为学生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推出适合的思辨任务,创造良好学习环境,这对有效激活学生数学思维有重要促进作用。学生思维比较灵活,教师抓住其关注点做文章,能够提升对接性,让学生主动思考、互动辩论,顺利形成学科认知能力。

1.筛选学习目标

教师设计学习目标时,要对教学内容做深度研究,考虑多种制约因素,提出适合的学习要求,让学生能够轻松达成目标,这对锻炼学生数学思维有重要促进作用。例如,在教学“分数加减法”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设计的学习目标是: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能够利用分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生活问题。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开始对计算方法进行研究,课堂气氛活跃。教师要深入学生群体之中,对学情进行梳理和归结,在科学分析中做出应对,指导学生进行思辨活动,对学生思维情况进行科学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案,确保深度学习自然发生。教师教学调动自然和谐,能使学生在实践性学习中形成数学思维。

2.推出思辨任务

学生对思辨性任务有特殊敏感性,教师需要做创新设计,让学生自我反思,在反思中啟动学习思维。例如,在教学“数据的表示和分析”这部分内容时,教师给学生布置的学习任务是:这里有一张某城市两年空气质量达到优良情况的条形统计图,细致观察,说说哪一个年份空气质量最好。学生进入思辨环节,课堂气氛热烈。有学生认为,空气质量好,就要看这一年空气达到优良的天数有多少,天数多肯定空气质量就好。也有学生说,从图上就可以看出哪一年的空气质量好。教师利用任务展开调动,能为学生带来更多思考和讨论的机会。

教师推出思辨任务,学生回馈主动,在充分酝酿、讨论、争辩、归结中达成学习共识。学生对思辨活动有特殊情结,教师心有灵犀展开设计,启动效果显著。在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考虑学生思维基础,针对性布置学习任务,或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实验活动,以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学生对话题讨论比较热衷,教师在组织学生展开思辨活动时,要对学生学习思维特点有所了解,以提升教学设计的适配性。比如,对于数学案例的列举,教师要做好筛选,尽量推出学生比较喜欢的内容,或进行美化处理,给学生感官带来一定冲击。这样,学生参与思辨活动的主动性会更高,学习效果会更好。

1.突出学习主体

在组织学生展开思辨性学习时,教师可征求学生意见,或让学生自行设计质疑问题。这可以创造更多的思辨契机,引导学生展开深潜式学习,其效果更为显著。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展示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和归结,设计问题,启动思辨活动。学生接受任务后,都能够主动展开学习和讨论,设计许多质疑问题,如:如何对平面图形做分类处理?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点?梯形有什么特征?有些路口标记“限高4.5米”是什么意思?怎样测量梯形的高?如何确定平行四边形的高?学生提出的问题涉及多个方面,教师要做具体梳理和归结处理,形成问题集锦,组织学生挑选有价值的问题展开集体讨论。学生对相关问题有自己的认识,自然能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深度学习程序自然开启。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独立思考和互动讨论,能够得到更多启迪,让深度学习自然展开。思辨性学习具有互动交流特点,教师让学生设计思考问题,能为思辨学习创造条件,为进一步启动学生学科思维奠定基础。

2.投放思辨任务

教师利用训练题目做调动,能够为学生带来深度思考的机会,形成激发动力。学生对集体性研学活动比较感兴趣,教师对此需要有理性分析,综合考虑学生学习特点,展开个性指导,成功激发学生思维,形成崭新的学习起点。

在组织思辨活动时,教师需要对学情有准确判断,针对性设计研学任务,推出思考活动,促使学生在创造性学习中建立学习共识。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开展实践活动,在实际操作中促生学生思辨思维,深化学生学习体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1.优化合作学习

2.组织实践训练

数学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教师精心筛选,适时投放训练任务,可以对学生形成多点触动,创造更多学习成长点。学生对实践性学习训练任务有较高认同感,教师组织学生深入生活展开观察、操作、归结、分析,主动展开学习探究,能够创造更多思辨学习契机。例如,在教学“确定位置”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将学生带到操场上,让学生利用目测的形式,说说校园建筑物的相对位置。这个任务看似简单,其实不然,不仅需要先确定参照物的位置,还要利用坐标进行位置设定。在对位置进行描述时,还需要说出比较精确的数值,如多少米、多少度,还有方向。例如,相对学校大门来说,教学楼在偏东北方向20度的位置,距离大门大约120米。学生尝试展示思路,研学进入意见交换环节,其学习体验丰富起来。经过多轮次的展示,学生对位置确定方法有了更准确的把握,学习活动获得圆满成功,实践训练顺利高效。

教师推出典型案例做引导,给学生带来更多深度学习的机会,也给学生带来更多思辨机会。学生交互活动需要对观点做分辨,而实地观察和判断能为学生交互活动观点的分辨提供帮助,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学生学习思维具有差异性,教师设计数学实践任务时,针对学生学习要求进行匹配设计,能成功调动学生学科思维,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实践中建立学科能力基础。教师是学科教学主持者、服务者,需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唯有全面优化设计和组织,才能形成崭新的学习起点。

教师对训练任务进行反復筛选,针对学生思维启动现实进行对应设计,组织更多鲜活的实践活动任务,学生回馈主动,训练效果显著。学生对实践操作性训练任务有更高期待,教师要对教情和学情有科学分析,推出更多适合的训练任务,对接学生思维进行调动和激励,能够形成学习动力。

1.延伸学习视野

如线上讨论,这是比较典型的思辨活动形式。学生对网络学习有不同期待,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展开设计,设置一些网络交互任务,要求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交流,能提高学生活动参与度。例如,在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一些组合图形进行具体观察,寻找面积计算路径。这样,学生对组合图形有了更清晰的认知,能够顺利找到组合图形分解的路线。为提高学生观察组合图形的能力,教师可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深入到校园之中,开展生活观察活动,根据教材内容,找到一些组合图形,利用测量工具进行具体操作,计算出面积。校园中组合图形资源比较丰富,学生开始寻找和测量,其操作具有深度学习特点,获得的学习体验更为深刻。学生没有出校园,便能够参与实践活动,这是比较适合的设计。

2.对接社会生活

教师科学设计对接社会生活任务,组织学生进行深度研讨,可以形成思维启动力。学生数学思维一旦被激活,就会爆发惊人的力量。对接生活现实展开思考和讨论,能使学生的生活经历和认知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其学习思维会进入高频互动环节,在深度学习中形成学科能力。例如,在教学“用方程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设计一些对接社会生活的训练题目,提交到班级进行集体讨论,看谁设计的题目更贴近生活,更有应用价值。学生对设计训练题目并不陌生,但大多没有参与过集体评选活动,面对这样的要求,心情会比较紧张。一段时间后,学生放松了紧张的心情,经过一番思考和设计,推出一些优秀的题目:小米与小明去图书馆读书,小米读的页数是小明的3倍,小明比小米少读了30页,小米和小明各读了多少页?甲、乙两地相距960千米,两辆车同时相向而行,速度分别是75千米/每小时、85千米/每小时。问:这两辆车需要多少时间相遇?教师对学生设计题目做梳理和评价,并挑选优秀设计做重点推介,让学生进行计算。

教師组织学生深入到生活和社会环境之中,对一些学习任务进行创意探索,能为学生创造深度思考的机会,启动学生创造性思维。实地观察和测量、设计对接社会生活的训练题目,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关注,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操作,激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法效果得以显现。学生大多没有丰富的生活认知积累,教师成功启动学生学科思维,能让学生在研究学习中形成思辨认知。

总之,教师组织多种形式的思辨学习,学生回馈会更为主动,师生互动会更为和谐。在布设训练任务后,教师需要跟进观察,及时进行学法支持,确保训练程序顺利打开。只有这样,才能达成更多和睦和谐,赢得思辨效果。深度学习与思辨活动有更多对接点,教师推出学习任务,让学生自然进入思辨环节,能够为学科教学注入动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深度学习是一种学法应用,更是一种学习态度和学习意识成长,教师要做好创新设计和组织,借助思辨机会做融合推演,让学生在主动思考和良好互动中发展学科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孙玉梅.用数学思辨引领学生深度学习[J].河南教育,2021(08).

[2]石惠临.在数学教育中提升学生思辨思维的策略[J].福建教育, 2021(13).

[3]洪立芳.利用思辨活动,促进儿童数学思维持续生长[J].小学教学研究,2021(05).

[4]孙增良.小学数学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21).

[5]尹鹏.数学思辨:走向理性的数学学习活动[J].安徽教育科研,2021(31).

[6]张军.思辨圆融,学生数学思维生长的新路径[J].数学教学通讯, 2020(31).

Speculation and Integration Lead Students to Learn in Depth

Zhuo Lianfeng

(Yangzhuang Old Area School, Wuyishan City, Fujian Province, Wuyishan 354312, China)

Abstract: Deep learning mechanism is introduced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Teachers purposefully introduce speculative topics, start the process of speculative learning, organize students to express their own opinions, seek common ground in argument, and reserve differences in consensus, so as to realize the natural sublimation of thinking, naturally accept mathematical cognition, and form mathematical ability. Thinking and discuss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a harmonious atmosphere. Teachers can creat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he smooth start of the deep learning process by using more auxiliary means to create speculative learning situations, launch speculative content, optimize speculative organizations, and extend speculative training. To pursue the flexibility of thinking, teachers also need to make innovative exploration, teach some thinking methods, and organize some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Key words: primaryschoolmathematics; rationalandharmonious; deep learning; mathematicalability

猜你喜欢
数学能力深度学习小学数学
构建“卓越课堂”,提高数学能力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创设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