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绘画中运用中国画构图的研究分析

2022-12-06 22:02
陶瓷 2022年5期
关键词:中国画陶瓷绘画

邱 剑

(嘉兴市山重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浙江 嘉兴 314000)

无论是中国画还是陶瓷绘画,都是中国的一种传统艺术,它们代表着我们民族的高贵艺术内涵。中国画是从现实世界出发,将自己对于景物、绘画的独到见解融入到作品中,其中也包含了作者的感情,可以说是源自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这也是陶瓷绘画的艺术特征。所以,把中国画构图融入到陶瓷绘画的创作之中,既能增强其艺术魅力,又能提高其实用性。

1 中国画构图在陶瓷绘画中运用的分析

两者是用线条与笔墨的表现来进行景象的描绘以此增强艺术的感染力,进而把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境界升华,带给观赏者美的体验。

中国画属于传统的绘画艺术,而陶瓷绘画属于装饰类绘画艺术,二者在这一点上存在一定的区别。但是现在,随着中国陶瓷绘画的不断发展,吸收了很多中国画的艺术特点,因此,中国画和陶瓷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在构图和画法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通过运用线条和笔墨进行景象描绘渲染增强艺术感染力,升华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境界,给欣赏者带来美的感受。

1.1 散点透视构图法的运用

中国画和陶瓷绘画都非常注重构图,这也是不同于西方绘画的一个显著特征。在图画绘制方面,中国画和陶瓷绘画都是采用散点透视法,而散点透视法则是中国画和西方绘画最大的区别,它在画面上加入了许多可以移动的透视散点,使得画面构图更加平衡,充满了灵动。散点透视法可以很好地反映出中国画和陶瓷绘画的艺术效果,从而保证把中国画构图融入到陶瓷绘画的创作之中。

1.2 留白增加艺术的想象空间

在中国画中,留白是表现画面内容和情感的重要手段,它的核心是使作品的构图达到均衡,并赋予欣赏者充分的想象,使作品具有更高的意境。现在,在中国画中,留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描绘人物、风景、山水时,可以增加画面的感染力。将留白运用于陶瓷绘画中,不仅赋予了陶瓷绘画的艺术气息,而且又提高了陶瓷绘画的艺术效果。科学地使用留白法,可以使作品的感染力和意境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从而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

1.3 墨色层次感的差别

中国画的特点是用笔墨进行绘画,它的特点是可以通过笔墨颜色的层次感表现情感,而墨色层次感在景物的形状、距离和大小上都能够得到较好体现。墨色层次感的区别属于中国画的基础,在陶瓷绘画中虽然不会应用墨色,但是可以通过某种染料表达层次感。例如:在青花瓷绘画,一般都会用到蓝色进行勾勒,虽然和中国画中的墨水有很大的区别,但都是通过浓淡来区分出色彩的立体感,这样保证中国画构图在陶瓷绘画上的应用。

2 中国画构图法则概述

中国民族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里,中国画构造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将其精髓融入到绘画之中,以各种形式呈现。在中国,中国画构图法运用于陶瓷绘画的主要表现:

2.1 布势

中国画在构图上非常注重“置阵布势”的原则,它具有“远观其势,近观其质”的特征。所以,在中国画的构图前期,画家要按照画面的核心来进行势的布置,这样,画的整体才会更好,如果布置不合适,就会显得凌乱,没有任何的意境。

2.2 主宾

中国画在构图上非常重视主宾的相互关系,即主体关系要充分地表现出来,客体要为主体对象的表现提供必要的支持,将主体作为这幅画中的焦点,用最直观的方式表现了作品的艺术手法。

2.3 取舍

在中国画的构图中,选择材料的取舍是其首要的工作。取舍尺度掌控分寸的拿捏,是取舍恰到好处的关键。如果素材太多,就会造成画风的混乱,不能突出画作主体,喧宾夺主,如果素材舍弃过多,则会导致政府画作缺乏颜色、难以突出主题。

2.4 疏密、虚实、空白

在中国画的构成上,以疏密、虚实、空白为最重要的构成方式。一副好的作品,不是以点为密,就是以面为为疏;要么以面为密,以点为疏。这种虚幻和真实的结合的创作手法,能够让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淡者为虚,浓者为实,疏者为虚,密者为实,动者为虚,静者为实。此外,作品中的“留白”更是重中之重,它可以留给观者更多的想象力。

3 中国画构图在陶瓷绘画中的运用研究

从整体上分析中国画不难发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全部在于此。古人有句话说的好,画的精妙之处就在与它的知与不知之间。在鉴赏中国画时,要了解其构图之美,方知其所表达之意。中国画的构图是一种广袤而又玄奥的艺术,本文着重对其在陶瓷绘画上的运用进行剖析和探讨。

3.1 天人合一,造就了中国画在构图上的和谐之美

“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而“天人合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体,对中国画构图也有所影响,对于陶瓷绘画的影响更加深远。文人雅士,创造出了中国画和陶瓷绘画的诗情,古代中国的士大夫们,都是能三步成诗、并能成为传世的楷模。在诗歌和绘画中,表现出了一种幽美意境,歌颂美好生活。

而在古代,陶瓷工匠大多擅长诗词歌赋,在制作瓷器的时候,会将这些诗词和绘画的美好表现在瓷器上。中国古代,所有的陶瓷绘画作品都有自己的文化主体,而陶瓷绘画作品的布局都是以此为中心,这些文化主题都是文人墨客的艺术精神,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艺术魅力。有的瓷器上还有题刻,题刻融汇古今诗词典故,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文化内涵融为一体,成为一张民族的文化名片。

3.2 虚实结合,诠释中国画构造以及陶瓷绘画的空间意识

“虚”和“实”看起来是相互冲突的,但是它们在中国画构图上,能够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使陶瓷绘画作品呈现出美轮美奂的陶瓷艺术。“虚”和“实”在哲学范畴里代表着宇宙观,而中国《易经》里面介绍的是一阴一阳。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阴阳结合,在中国画中,讲究运用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布局手法。

4 中国画构图应用于陶瓷绘画中的重要性

随着世界各国间的文化交往日益加深,将西方绘画应用于陶瓷绘画的现象也日益增加。改革开放后,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往日益密切,中国陶瓷艺术种类不断增多,并产生了水彩画、水粉画和油画等艺术形式。虽然西方的绘画给中国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由于中国独特的艺术特征,它在中国的发展中仍然占据重要的位置,究其原因,就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和旺盛生命力。虽然中国画在陶瓷绘画上的应用有限,但是它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

国画大师对陶瓷绘画的深刻影响,使得中国画的构图方式在陶瓷绘画中源远流长。中国画构图之所以可以运用于陶瓷艺术的创作中,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们有相似之处,而且它们都属于中国传统艺术。中国画构图经过了无数年的发展,经过了历代国画大师的不断探索和完善,如今已形成一个极其完善的体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西方绘画对中国画的表达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然而,中国画仍然使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绽放出了灿烂的光芒。

中国画构图在陶瓷绘画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主要原因是年长的大师级别工艺和美术传承者,在陶瓷绘画中占有主要地位,而这些大师都有着非常好的国家传统文化素质,在书法、绘画等方面有较高造诣,他们在陶瓷绘画中较为看重中国画构图应用,对中年和青年陶瓷绘画艺术家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与此同时,平常百姓并不认同具有西方风格和现代感的陶瓷绘画,大部分民众还是倾向于中国传统陶瓷绘画作品。此外,在收藏界里,收藏者们对古代瓷器的喜爱程度越来越高,并且由于受到了这个文化的熏陶,中国画构图被广泛地应用于陶瓷艺术之中。中国绘画的艺术根基会影响陶瓷艺术的形成。陶瓷绘画作品中运用中国画结构,能够发挥很好的融汇作用。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许多老一辈的陶艺艺术家都倾向于中国画,而我国的传统艺术以中国陶器为主体,又对中国画的应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从陶瓷绘画诞生之初,中国画构图方式就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以中国画构图为基础的构图体系,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和浓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多,在陶瓷绘画作品上应用中国画构图,最大的意义在于对中国传统和对中国画的理解。

但是当今很多陶瓷绘画作品往往会忽略这个重要的环节,把庸俗化、程序化变成了“中国画构图在陶瓷绘画上的“代名词”,而没有将中国画构图与陶瓷艺术相结合。因此,要使中国画构图充分地表现在陶瓷艺术上,创作者必须先对中国画的意义进行精确细致的理解,同时要具备较高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此外,在陶瓷绘画中也要注重中国画构成的灵活运用,不能抄袭他人的灵感,力求做到最大限度地保持对传统的尊敬,在此基础上不断革新,并使之具有鲜明的生命力。当然,现在中国画构图虽然在陶瓷绘画的发展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但是在二者融合上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需要认真的分析和及时解决,作为艺术创作者必须要有足够的文化修养和洞察力,将中国画构图与书法、绘画与诗歌等等相互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系统,促进中国画构图在陶瓷绘画中的应用。

中国画构成,在陶瓷绘画的创作上深受匠人喜爱,并快速普及,使其为陶瓷作品增添了一种文化和艺术气息,为其艺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文化艺术表现手法有很多,为何中国画构成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工具应用在陶瓷艺术中呢? 主要在于中国画构成和陶瓷绘画在表现形式上有着相同的特点,而且无论是中国画构成,还是陶瓷绘画,都是中国文化意蕴的具体形态。中国画构成的发展有上千年的发展历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经受了时代的洗礼,逐渐发展成一套较为系统化、成熟化的艺术理论体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陶瓷绘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5 结语

总之,中国画构图讲究的是精致优美的结构,独特的构图形式,使其在艺术的表达方式能让人感觉到高雅的美感。中国陶瓷举世闻名,是中国民族骄傲的民间技艺展示。而在陶器上的精致彩绘,则是技艺中最具代表意义的一种,它有着独特的、优雅的民族艺术特征。将中国画构图融入到陶瓷绘画的创作之中,既能丰富陶瓷艺术的表达方式,又能陶冶欣赏者情操,更能体现中华的深厚底蕴和中华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

猜你喜欢
中国画陶瓷绘画
丰谷秋歌(中国画45cm×33cm 2022年)
中国画
《远方》中国画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陶瓷艺术作品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