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沟通的“三不”原则

2022-12-11 21:42扬州大学幼教中心季旭萍
幼儿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嘉嘉三不共育

扬州大学幼教中心 季旭萍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可见,良好的家园共育应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平等合作的基础上,只有教师积极争取、家长主动参与,才能达到良好的共育效果。分析话题中的案例,背后折射的是家长和教师对“共育”和“合作”的认识,也反映出家园双方沟通的质量。家园沟通需要这么“较真”吗?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很多时候,在家长工作中,教师仅凭一腔热情和一味坚持并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家园沟通中要坚持“三不”原则,即“认真而不较真,一致而不一样,反思而不反目”,这样,家园双方才能共同建设合作的有效渠道。

一、认真而不较真

认真是对待生活或工作的一种态度。诚然,案例中的教师工作态度之认真是十分值得肯定的。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多机会巩固和迁移幼儿园的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她设计并布置了需亲子共同完成的“作业”,分享了教育经验,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课程、明确教师布置这一“作业”的意图,以期得到家长的配合。当发现嘉嘉未能按时、按要求上交“作业”时,教师认为有必要和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于是便要求孩子提醒家长主动与自己联系。这一做法看似很自然,其实方式上并不合适。让孩子传话给家长,本就让自己处于被动的位置,且连续两次让孩子转达教师的要求,似乎有一种穷追不舍、非要弄个水落石出的感觉,这样反而让双方尴尬,而且很容易引起家长反感,使其产生抵触情绪,影响其参与家园合作的积极性。我觉得案例中那位搭班教师说得不错,别那么较真,效果达到就行了。

教师对待工作的态度要认真,但与家长相处和沟通时不宜较真。面对家长不配合的情况,我们不能只凭孩子一句无心的转述就下判断,而应多倾听家长的想法,更要学会换位思考和“冷”处理。案例中,或许这一次确实是因为一些突发状况,嘉嘉的家长未能配合到位,或许是这一次嘉嘉的家长对教师的“作业”要求有不同的观点。对此,我觉得教师不必刨根问底,不妨给家长一点时间和空间,尤其嘉嘉的妈妈也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对于这个问题应该会有自己的思考。教师可以再找合适的机会主动与嘉嘉妈妈进行真诚的沟通。无论是当面交流还是通过电话或网络联系,都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沟通时不必纠结于此次事件孰是孰非,而应多倾听家长的心声,了解家长的需求,争取家长的认同,让家长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相信“以诚感人者,人亦以诚而应”。认真而不较真,不仅可以促使家园双方沟通顺畅,也可以让家长感觉与教师之间的相处是愉悦的,真正激发家长参与家园互动的热情,从而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二、一致而不一样

案例中的教师出发点是好的,她期望幼儿园的课程活动能够延伸到家庭,为孩子后续的学习与发展打好基础。可是,令教师始料未及的是,平常各方面表现都较为突出的嘉嘉这次未能按要求上交“作业”,而后期补交的“作业”也未能体现嘉嘉的水平。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不能一味地对家长问责,而应认识到无论是不是亲子“作业”,完成“作业”的主体都应是孩子。教师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以后应该怎么做?从而强化孩子的任务意识和主动性。另外,布置亲子“作业”时,教师要考虑不同家庭的情况和实际需求,不能规定班里所有孩子必须按照统一的要求完成任务,这样往往会束缚孩子的创造力,最后上交的“作业”千篇一律。教师要学会求同存异,做到一致而不“一样”,即允许孩子用不同的方式去完成“作业”或呈现“作业”。比如,既可以提交自己绘制的“藏宝图”,也可以介绍自己和爸爸妈妈一起玩的有关标记的其他游戏,还可以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认识的其他有趣的标记,等等;提交的“作业”既可以是一张手绘的图,也可以是一件手工作品、一张照片、一段音频或视频等。倘若孩子未能按时提交“作业”,教师要给孩子时间,可提醒孩子继续完成,强化孩子的任务意识,让孩子学习自我管理。有了这样的思考,教师处理问题的方式会有所变化,更关注每个孩子基于经验的自我表达,而不会再纠结于孩子的“作业”是不是按时、按“要求”上交的问题了。

三、反思而不反目

学会反思是《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对教师专业能力的基本要求。面对家长不配合的情况,教师不能一味地认定家长教育观念有问题,对孩子的教育不重视,对幼儿园的工作不支持。教师更应从自身寻找原因,多角度地思考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是我们的专业引领不够,未能让家长充分认识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性,还是我们的要求不够合情合理,没有考虑孩子的个体差异,没有顾及家长的想法和感受。嘉嘉妈妈是中学教师,同为教育工作者,相信她能体会到家园共育的重要性。案例中的教师判断,嘉嘉妈妈或许已经意识到教师是知道了她对这次“作业”有不同的看法且配合得不够,才要求进行沟通的,所以嘉嘉妈妈选择了回避矛盾。这一判断有一定的合理性。教师明知道家长这样避重就轻地给予回应是为了避免矛盾,就没有捅破这层窗户纸,让矛盾白热化,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其实,面对分歧,如果家园双方都选择退一步,家园合作就前进了一大步。有时学会暂时搁置争议,等待合适的机会再沟通,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总之,面对分歧,教师首先要进行自我反思而不是选择埋怨、指责甚至与家长反目,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和谐的家园关系,形成更大的教育合力。日常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家长,他们个性不同,有着不同的学业背景和思想观念,对教育有不同的观点,对此,教师要给予理解,更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工作方式,与家长一起成长。

家园沟通是一门艺术,需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和策略。在非原则性问题面前,教师要坚持做到认真而不较真,事事“顶真”不如偶尔“糊涂”;一致而不一样,学习变通,灵活对待;反思而不反目,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寻求自身专业成长。这样,或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做事要认真,处世不较真”,这样才能真正走进家长心田,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进一步形成家园合力,积极为孩子营造宽松、和谐、愉悦、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嘉嘉三不共育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三不”男人滚远点儿
我要我的“钓鱼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