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整合性问题突破教学难点
——以《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为例

2022-12-11 10:46文|朱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2年11期
关键词:语段飞天维度

文|朱 慧

四年级下册《千年梦圆在今朝》是一篇略读课文。编者在“导读提示”中指出:“默读课文,说说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是怎样逐步实现的。”这是解读这篇课文的重要抓手,也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怎样实现呢?这不仅需要学生对课文表面信息进行吸收和悦纳,更需要穿越内容信息的樊篱,把握其背后所蕴藏的内在机制。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尝试和思考。

一、梳理罗列维度,明晰“飞天”历程

这篇课文的题目是《千年梦圆在今朝》,这就决定了作者必须要以相应的顺序,有条不紊地介绍“飞天之梦”的逐步发展过程。回到“飞天梦是怎样实现的”这一核心问题,教师就需要对课文介绍的内容进行梳理,以集中化、概括化的方式,将一篇文章浓缩为最为典型的认知模块。鉴于此,教师不妨设置两大教学板块。

首先,范例引路,明确梳理维度。“飞天梦是怎样实现的”,不仅要对中华民族的飞天发展史的具体过程有所了解,还要对与其相关的内容做到了然于胸。教师可以选择课文首次介绍的“万户飞行探索”作为范例,要求学生自由默读课文,关注作者围绕着“万户飞行探索”分别描写了哪些内容。学生在阅读中发现,作者除了描写“万户飞行探索”的具体探索过程,还补充了其他的信息和资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归类,如“传说,我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利用火箭上天的人”就交代了飞行探索的具体时间和人物;“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极大地震撼和鼓舞着人们”就点明了万户首次飞行探索的价值和意义。

其次,由点到面,明晰发展进程。作者对后续进程的描写,是否也依照时间、主要事件和价值意义这三个维度展开呢?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带着这一问题,展开对后续内容的深入阅读。这一环节的自主性阅读带有鲜明的目标指向,不仅是要读懂和理解,还对作者描述飞天进展过程中具体内容的类别进行有效划分。学生在阅读、比照中发现,作者每次介绍不同阶段的飞天进程,都涉及到时间、事件和意义这三个核心维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依照这三个维度,将相应类别的内容集中呈现,并相机填入表格(见表1):

表1

归类式的整理与汇总,有助于发挥文本内容之间的联系,强化语言信息的合力,这对于提升学生感知与解读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纵观整个教学体系,教师以梳理主要事件为抓手,从扶到放,彰显范例引领的效能,既让学生感知了文本的主要内容,又把握了文本的内在结构,形成了对课文的整体把握。

二、深入洞察根源,开掘“飞天”缘由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课文在描述中华民族飞天发展史的过程中,并没有将介绍的维度只停留在最原始的信息层面,还交代了推动其过程发展的内在根源。凭借四年级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他们并不能明确洞察这一部分内容。

教师可以借助第一板块学习所得引导学生再次深入阅读,并探寻思考:课文在介绍飞天发展过程中,在交代时间、事件、意义之外,还写了哪些语言,将其圈画出来。这一层次的阅读不再是一般意义的汲取信息、了解信息的阅读,而属于排查信息类阅读。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理解这些语句表面的意思,更要洞察其与飞天发展过程之间的联系。

语段1: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不断地尝试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语段2: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语段3:毛泽东主席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的第二年……

语段4: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

教师随着学生的圈画、交流与回答,将这些语句集中出示,通过指名朗读课文,先了解这些语句的表面意思,然后探寻其表达方式上的共性:哪些决定性因素使得我们中华民族在飞天事业中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有了明确的方向,才能从轮廓认知层面把握这一类语句的共同点。如果需要深入洞察飞天事业快速发展的内在缘由,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以对比的思维,探寻这些语句之间的差异,从而更好地明确每句话背后所指代的具体方向。

教学语段1 可以将介绍的方向确定在炎黄子孙的维度上,让学生认识到“千年梦圆在今朝”与炎黄子孙超凡脱俗的想象力有着直接的联系,是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不断尝试、不断实践的结果。教学语段2 需要明确,时代需要英雄,航天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先行者。正是由于有着像万户这样不屈不挠的探索者,用自己执着的追求和探索性精神,为中华民族飞天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教学语段3 可以从国家政策扶持层面,认识到飞天事业的发展与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以及党中央的英明决策有着直接的联系。教学语段4 可以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航天人,团结协作、坚持不懈的可贵精神。

重新回归编者在“导读提示”中设置的核心主问题:“默读课文,说说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是怎样逐步实现的。”通过上述两个板块的教学,教师不仅引导学生借助文本内容,梳理并了解了航天事业发展的轨迹,还洞察了内在缘由,将学生的思维从文本表层引向了内在认知的深度。

三、推进信息交融,拓展“飞天”成就

航天事业属于尖端的科学技术。中华民族一路走来的飞天之梦,绝不仅仅是课文中所罗列的这些内容,纷繁复杂,内容众多。教材编者也在“导读提示”中指出:“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鉴于此,查阅资料,丰富文本内容,就应该成为教学这篇略读课文的重要一环。但教师必须要重新扭转自己对资料搜集的认知,要从单一的拓展中走出来,丰富资料搜集的多维性价值。

首先,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前的预习板块中,明确资料搜集的方向和重点。如我们在载人航天和探月等相关领域还取得了哪些成绩呢?学生在交流和研讨中认识到,可以延续着作者以时间为序的构思规划,明确资料搜集的基本方向。其次,教师要多维化运用搜集的资料,使其作用最大化。教师可以先将学生搜集的资料,依照相应的阶段,设置在课文所介绍的不同内容中,与文本的内容构建成为更为丰富的体系。随后,教师可以借助拓展之后的内容,组织学生与课文原文展开对比性思考:既然搜集的资料都与课文内容以及主题有着紧密联系,为什么作者不将其全部写进课文中呢?或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而不写我们所搜集的内容呢?在深度对比之下,学生对作者所选择的内容就有了更加深入的洞察:“这些内容都是对应时间段中最具有价值和意义的成就,要么是开启了航天事业的新局面,要么是取得了划时代的价值和意义。相比于其他内容而言,作者所选择的事件更具有典型性,而如果全部都写则又显得过于臃肿。由此可见,课文中每一个时间节点的选择,事件的遴选,都与最后所揭示的意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作者精心考量之后的慎重选择。”最后,教师可以利用搜集的资料作为素材,组织学生依照课文的语言风格,对素材进行整合和调整。作为一篇介绍航天事业发展史的文章,作者所运用的语言简洁洗练、雄浑而富有质感,但搜集而来的素材有着不同的路径,也可能源自于不同的文本内容,所展现出来的语言特点也是各不相同。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资料内容不变的基础上,对语言进行重新调整。而对语言的调整,不仅需要学生深入阅读材料,把握文本的内容,还进一步夯实了对于“飞天梦逐步实现”这一过程的深入理解。

阅读教学需要设置整合性问题,既辐射整篇课文,又贯串整个课堂。教师需要依循学生内在的认知规律,对整合性问题展开全方位、立体化的解读,从而有效地突破文本解读的特点,助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

猜你喜欢
语段飞天维度
飞天之梦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浅谈低年级语段仿写的指导策略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飞天
飞天探月,永不止步
飞天之路
光的维度
人生三维度
依存消解、一致性计算与浮现和语段计算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