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畜禽重大疫病的防控措施

2022-12-13 08:21李晓明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2年7期
关键词:流行病学畜禽疫病

李晓明

(昌乐县畜牧业发展中心营丘畜牧兽医站,山东 昌乐 262400)

最近几年,我国的畜禽重大疫病时有发生。比如,以蓝耳病为主的传染病给我国大概八成的规模化饲养场造成严重的损失,其中大概有三成的饲养场损失非常惨重,年出栏率在50%以下。而且实际饲养生产中时常会发生动物传染病感染人的报道,如果防治不及时就会导致人感染死亡发生。这些都会给我国畜禽疫病的防控造成困难,所以基层疫病防控人员应该了解当前畜禽疾病的防控现状,结合实际制定和实施对重大疫病的防控方案,避免饲养场遭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确保养猪业有序发展。

1 建立并执行流行病学调查制度

1.1 建立并完善流行病学调查制度在畜禽饲养生产过程中可以建立以省、市动物疫病预防机构以及科研院校作为依托,以各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机构作为工作的监督执导,以乡镇动物疫病预防机构以及规模化的饲养场为实施主体的动物流行病学调查网络,制定并完善动物流行病学调查制度,为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1.2 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机构负责制定本区的流行病学调查计划在对畜禽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应对调查作全面记录,并收集相关的资料,配合做好相应调查记录的统计分类以及汇总工作。乡镇基层的动物疫病监督机构以及规模化的饲养场应该将提供真实详细信息以及资料的任务落实到位;而省、市动物疫病监督机构和有关科研院校则应该针对调查记录负责加以总结和判断,并且开展必要的分析。这样能够确保对饲养地区实际畜禽疫病的分布以及流行情况加以掌握,同时要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而制定控制预防动物疫病的有效方案和措施。县级基层的动物疫病预防机构在制定有效的控制预防畜禽疾病的方案和措施的时候,通常都可以参考省市动物疫病预防机构以及有关科研院校的经验和建议,并且根据实际生产中出现的情况而针对具体的预防控制大方向采取及时有效的调整。

1.3 实施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在畜禽饲养过程中,可以通过组织座谈会、走访乡镇防疫人员以及兽医的方式,询问了解饲养地区畜禽免疫接种以及畜禽临床常见且多发疾病暴发和治疗的状况,同时还应该全面记录每种疾病的流行时间以及患病动物的患病症状和病程及治疗用药情况。在走访饲养生产规模比较大的场户时要查看其实际制定的免疫程序,并且了解动物群体的免疫状况。通过查看用药记录、询问驻场兽医可以了解畜禽饲养场疾病的发生情况,同时配和做好相应的调查记录。

2 建立长效动物疫病监测机制

2.1 制定免疫抗体检测计划在畜禽饲养过程中,建立长效的动物疫病监测机制,首先就是要求各地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应该结合饲养当地的实际生产情况而制定免疫抗体检测计划,实时了解饲养当地免疫抗体的实际水平。需要加大检测力度并且扩宽检测范围,使免疫抗体检测常规化、制度化,要求各地的基层兽医实验室保证最少每个季度开展一次免疫抗体检测工作。

2.2 开展畜禽疫病的针对性监测不同饲养地区的基层兽医实验室开展动物疫病监测工作,不能只针对强制免疫病种,还应该是根据饲养地区的实际畜禽饲养生产规模、饲养管理水平以及畜禽的免疫情况而全面的进行监测。开展的动物疫病监测工作应该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应该根据每种动物的不同的品种制定相应的免疫计划,实行符合生产的免疫抗体检测工作流程,有助于更好更真实了解饲养地区畜禽的免疫情况以及实际免疫水平,同时配合找出免疫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根据实际掌握的情况,实施针对饲养地区的畜禽种类的免疫防控。

2.3 动物疫病监测要求对动物疫病的监测工作应包括对典型的病例进行实验室检测、临床诊断以及现场的病理解剖,力求掌握生产中的第一手资料并对其准确分析与判断,为防控和治疗提供依据。

3 制定科学合理的动物疫病防控措施

在畜禽饲养过程中,做好流行病学的调查以及疫病的监测工作,可以充分了解饲养地区畜禽实际的发病规律,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支持。实际畜禽饲养生产过程中,还应该根据本场畜禽疫病的流行规律而制定符合实际生产的免疫计划,从源头上控制畜禽疫病的发生,可以有效降低畜禽感染疫病以及疫情的流行扩散,进而实现预防以及控制动物疫病的目标。

如果畜禽发生疫病感染,可根据已开展的流行病学调查的相关记录,以及动物疫病的监测记录,并且结合患病畜禽表现出的临床症状,对动物感染的疫病做出准确的诊断,并制定准确有效的治疗方案。在畜禽饲养生产过程中,做好关于重大疫病以及地方流行性疾病的防控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并保证社会的公共卫生安全,对消费市场的动物性食品提供安全保障,可推动畜禽饲养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所以,在畜禽饲养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关于重大疫病以及地方流行病的预防控制工作,这也是目前我国畜牧从业人员的首要任务。

4 当前畜禽疫病流行的基本情况

4.1 畜禽疫病的种类分析据相关报道可知,对我国畜牧业产生危害的畜禽疾病大概有1500多种,主要有以下几类:(1)畜禽传染病大概有202种,其中细菌病111种,病毒病约80种,真菌病11种,已消灭的有2种,即牛瘟和牛肺疫,已基本控制的大概51种,流行范围广且具有较大的危害或具有潜在的危害性的大概38种。(2)寄生虫病大概有908种,其中具有严重危害性的大概20种。(3)代谢性中毒疾病大概有61种。(4)内科、外科以及产科疾病大概有223种,经济动物以及蜂病大概65种,而实验动物疾病有100多种。

4.2 畜禽疫病危害损失分析畜禽疫病严重制约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据相关统计可知,我国某省份的仔猪、小鸡、小鸭、小鹅每年因死亡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大概2亿元。全国的鸡死亡率在20%~30%、猪死亡率在10%~12%、牛死亡率3%~5%、而羊的死亡率则在7%~9%;但发达国家猪的死亡率可以控制在5%、鸡死亡率大概在10%,我国每年因为病死而造成畜禽养殖业的直接经济损失大概260亿元,同时每年因为疾病而造成的畜禽生产性能下降、产品质量降低以及产生的饲料浪费等情况,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800亿元,每年用于防治畜禽疾病的经费高达100亿元。

4.3 引起重大疫病的主要原因最近几年,国外暴发流行的某些畜禽疫病也会不断的向我国蔓延扩散,新传入的重大疫病同样对我国的畜牧业产生严重的威胁,所以当前的防疫形势比较严峻,比如最近这几年传入我国的鸡产蛋下降综台症、禽流感、猪呼吸生殖道综合症等多种疾病,都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畜禽饲养生产。

目前,我国原有的主要畜禽疫病在实际流行的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异的情况,造成免疫预防效果下降,常见的比如猪瘟、鸡新城疫、鸡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等都会在流行中出现一定的变化。近些年,疫病的发生大多呈现混合感染,但是我国在联合疫苗的研制方面明显要落后于生产实际。一些重大的疫病在消灭以及控制方面的进展比较缓慢,有些疾病原本已经被控制但又有抬头趋势,综合防治措施的执行力度不够,常见的有血吸虫病、猪囊虫病、马传染性贫血、猪瘟、新城疫、布鲁氏菌病等。我国在畜禽疫病防治以及研究方面投入的资金不足,造成临床中的防治工作明显落后于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大力开展关于重大畜禽疫病防治关键技术的研究,对畜牧业甚至是国计民生都会有重大的影响作用,尤其会影响人们的健康状态,有控制畜禽疾病的发生和蔓延并且减少相应的经济损失利于,可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保障我国畜牧业高速、持续、协调发展。

5 畜禽疫病防治和研究与国外的差距

5.1 兽医传染病方面国外对发病以及免疫机理的相关研究已经进入分子水平,而我国则仍然处于细胞的水平;国外对核酸探针等诊断技术的相关研究也已经进入到实际应用的阶段,对抽检未致死畜禽的病原有比较高的检出率,而我国则处于这类高检出率的诊断技术研究的初始阶段;国外已经能够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制出幼畜腹泻疫苗以及口蹄疫疫苗等比较高效的兽用疫苗,其中犊牛和仔猪腹泻的疫苗已经相继的投放到市场中,但是我国对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水平尚处于基因表达的阶段。

5.2 兽医寄生虫方面针对寄生虫开展的基础研究,我国仍然停留在种群、生活史以及流行特点的调查层次上,而国外则已经进入到行为与生态学、生理生化、遗传特性和流行规律的电子计算模拟等技术的研究水平,并且也取得非常明显的进展。针对相关的诊断技术的研究水平,我国仍然处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1SA)和血凝、血凝抑制(HI、HA)等比较常规的技术层面,但是国外已经通过采用单抗、核酸探针和分子链酶切技术(PCR)等,建立起更为灵敏并且准确的检测方式。在治疗寄生虫的药物方面的研究,国外已经将控释和缓释技术在新一代的药物研制上加以应用,其产品也已投放在市场中,但是我国则仍然停留在试验的水平上。对寄生虫病疫苗的研制,国外已经成功地研制出棘球蚴病的基因工程疫苗,而且也获得了血吸虫等寄生虫的特异性基因工程表达多肽,建立起多种寄生虫的基因库,但是我国在以上这些方面都还没有理想的研究成果。

5.3 兽药方面我国目前还是处于以传统剂型为主的比较初级的阶段,造成部分的生物制品处于长时间依靠进口的状态。

6 畜禽重点疫病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我国规模化的畜禽饲养过程中,应该将疾病检测以及免疫预防和高效药物这三大关键技术作为畜禽疫病综合防治的重点工作内容,以猪、鸡、牛、羊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同时建立非洲猪瘟、禽流感、蓝舌病等新发疫病的特异性诊断以及预测预报技术;针对规模化饲养生产过程中猪呼吸道传染病、鸡免疫抑制等疾病的疫苗以及多联疫苗的相关研制;针对消灭猪瘟、新城疫、马传染性贫血病和马鼻疽等病的相关技术措施进行研究;开展对于安普霉素、氟喹酸类等新兽药的相关研制,通过将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互结合的方式,重点针对畜禽重大疫病的预测预报技术进行研制,建立起具有特异性、敏感性、快速且简便的诊断检疫技术,将新疫苗、新兽药及其他综合配套技术融合,有效促进我国兽医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

为了实现以上的生产目标,就必须争取获得国际资助或与国际相关部门进行合作,比如在生产中可以通过考察、技术交流、学术讨论等多种形式对国外的先进技术进行吸收和引入。

猜你喜欢
流行病学畜禽疫病
昆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调查
儿童医院临床分离多重耐药菌的流行病学分析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辣椒疫病危害大 及时防治有办法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中医药防控生猪疫病取得突破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