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2022-12-13 08:21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2年7期
关键词:疫病防疫养殖

王 龙

(玉溪市新平县平甸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新平 653499)

做好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是保证我国畜牧业稳定发展的根本,如何有效开展动物防疫工作,是每一位防疫人员都应当思考的问题。本文简要阐述了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并指出了目前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供参考。

1 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基层从业人员的动物防疫意识不强

我国的畜牧养殖业主要分布在农区、牧区和城乡结合部,多以中小规模和散养为主。受当地经济和文化教育水平的影响,大多数畜牧养殖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不高,也未受过养殖技术培训,不仅没有进行科学养殖,而且对一些防疫措施也不重视,没有认识到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导致基层的动物防疫工作存在许多问题。(1)防疫人员没有按规定对养殖区域进行实地调查,不了解辖区内的动物养殖与疾病流行情况,不重视动物防疫工作的落实,从而降低了动物的防疫质量,导致动物的发病率增高。(2)有一些防疫人员没有摆正对防疫工作态度,工作不积极,操作不规范,使防疫工作成效不理想。(3)有些养殖户缺少长远的目光,只对动物进行短期防疫,没有做好长期的打算,不能配合防疫工作人员,制约了防疫工作的开展。

1.2 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整个动物防疫工作中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只有给防疫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先进完备的基础设施,才能保证防疫人员顺利开展工作。而目前的现状是,一些动物防疫站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工作环境艰苦,资金缺乏,基础设施缺乏或破旧简陋难以维护,严重影响动物防疫工作的有效开展。

1.3 基层兽医流失严重

兽医是维护动物健康,保障畜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由于我国的畜牧养殖业主要分布在农区、牧区和城乡结合部,这些地区比较偏远,经济也相对落户,基层兽医的防疫任务量大,薪资福利低,专业知识和技能更新过慢,又缺少学习和提升的机会,所以,很多优秀的毕业生和高技术水平的人才不愿意投身到基层工作,好多在岗人员也因为薪资福利、子女教育等问题影响转岗离开,人员流失十分严重,乃至于个别乡镇都没有专职人员负责动物防疫工作,导致日常防疫工作也很难有效开展。

1.4 动物防疫技术落后

在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由于没有先进技术的支持,导致了整个动物防疫工作缺乏准确性,采取的防疫措施缺乏针对性,导致防疫效果不好,严重的会延误疫情控制,引发更大的疫情风险,进而影响整个兽医群体的公众形象。由于我国的兽医医疗技术不是很先进,而且在实际生产中还有很大一部分单位为了节约成本,会选择一些成本低以及一些已经淘汰了的检验技术,使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不能得到有效保证,会影响防疫政策的制定和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1.5 缺少完善的动物防疫管理制度

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是动物防疫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的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现状是,一些基层防疫站工作比较混乱和随意,既没有建立科学合理完善的管理制度,也没有严格有效的工作流程,工作任务不明确,责任不清楚,奖惩机制缺乏,严重影响了防疫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进而制约了防疫工作的开展,降低了检疫工作可信度。

2 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

2.1 加强动物疫病监测和防控

我国是人口大国,对畜禽产品需求的增多和质量的提高,推动了畜牧养殖的规模化发展。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养殖数量的增多,动物疾病发生的种类和发生频率也在增加,由于养殖密度很大,一旦发生疫病,其传播的速度很快,尤其是重大动物疫病的暴发,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还会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极为重要。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点在于防和控,基层防疫人员对动物的日常防疫工作应有效落实,在前期对各地养殖场进行排查,调查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并进行实时监控,同时要对当地的一些流行性疫病进行摸底调查,对一些季节性的疫病进行提前预防。当发生动物疫病时,基层兽医和防疫人员应当对当地动物疫情进行控制和扑灭,迅速缩小疫病传播流行的范围,将动物疫病传播流行范围控制在最小,疫情处置做到“早、块、严、小”,对疑似重大动物疫病要及时上报给有关部门。

2.2 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的前提是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作保障。只有建立健全有关动物防疫工作的法律法规和相应的制度、标准和流程,才能使基层的动物防疫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1)要加强政府机关对动物防疫工作的财政保障,动物防疫工作不仅防控动物疫病和维护养殖业发展,还防控人畜共患病,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和生命健康。其防控成效的好坏直接关乎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一定的公益属性。政府应将其纳入财政预算,对基层畜牧兽医站和防疫站的基础设施建设、人员薪资福利和现金防控技术及疫病治疗方法的引入给予保障,确保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2)政府还应组织和选派畜牧兽医方面的专家和高水平技术人员到基层指导防疫工作,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动物防疫意识,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动物防疫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选购和维护防疫基础设施及设备,传授先进的畜禽养殖和疫病防治技术,更新基层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提高技术技能水平,进而促进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成效。

2.3 提高动物防疫工作效率

目前,为了提高养殖效益,基层规模场的养殖密度都很大,如果动物防疫工作不到位,一旦发生流行性疫病,将很难控制其传播和流行,会给养殖企业造成非常巨大的损失。所以规模场必须高度重视动物防疫工作,并将各项有效的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尽管大多数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都有一定的规律,而且可以通过疫苗接种提前预防,但免疫保护不是100%的,会受疫苗质量、动物体质、操作规范程度、环境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另外还有一些没有疫苗防控的疾病、一些病原突然变异和突然传入的外来疫病也要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可见动物防疫实际上就是中医所讲的治未病,在疫病发生之前真正做好预防工作,包括加强饲养管理、提供优良的养殖环境,提供营养丰富均衡全价的日粮,适时做好疫苗接种、药物预防和生物安全防控,做好病死畜禽和养殖粪污的无害化处理,保护好生态环境。例如,在中国西部地区,如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以及一些动物疫病的发生。大多时候是在秋冬季节,当地防疫人员以及疫病预防中心,应在9月中旬左右开展动物疫苗的接种工作,同时还要做好生物安全防控措施。防疫人员还应当对已免疫动物加施免疫标识,建立档案并做好记录,对每个养殖户饲养畜禽的疫苗接种情况进行记录,确保养殖户的畜禽都能有效防疫。

3 优化动物防疫工作的措施

3.1 加强防疫知识宣传教育,强化防疫意识

经过调查显示,流行性疫情的发生,与养殖户的动物防疫意识缺乏有直接关系,加之养殖技术和专业知识缺乏以及个别养殖户的侥幸心理,不重视日常防疫工作,一旦发生疫病,将快速扩散,在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应当做好宣传教育,增强从业人员的防疫意识,营造基层配合防疫工作的社会范围,通过广播电视等多种途径,大力宣传防治的重要性,做好动物防疫法宣传工作,以及进行相关的讲座,发放防疫宣传单等方法,增强社会的普法意识,从而提升养殖户的自我保护意识,引导民众自觉做好动物防疫工作。

3.2 加强基础防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动物防疫工作条件

动物防疫工作条件是保证防疫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条件主要包括检验室环境以及防疫工作检测仪器等设备,以及相应的检查技术一个良好的检测环境,以及精测的检测仪器,可以使防疫工作能够快速高效地完成,同时还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失误率,确保检测结果可靠。

改善动物防疫工作防疫条件,一方面需要相关部门投入资金,加大防疫监测实力及监测仪器等的投入,另一方面还需要防疫人员能够学习新的动物防疫工作知识,以及相关设备的技术使用,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带动基层来达到人人防疫的标准。与此同时,我怎么还应当保证饲养区的消毒物资储备,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防疫工作,保护饲养场地的生态环境卫生是防疫工作的最有效方法。

3.3 改善畜牧工作环境,加大动物防疫工作投入

从目前的就业情况来看,大多数人对兽医这个行业带有“有色眼镜”很多人对该行业的认同感不高,再加上薪资待遇,及工作环境恶劣等,这使得很多毕业生不愿意加入我这个行业,为此,为了提高社会对这个行业的认同感,应当从加大福利待遇改善工作环境等方面入手。

一方面,加大对动物防疫的经费投入,将控病,监督等工作补贴纳入到专项补贴中,将工作环境改善以及设备检疫,设备更新等作为工作重点,同时,重点加大村级防疫员补助力度,从而调动防疫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另一方面,加大兽医防疫培训力度,增强职业归属感,作为战斗在一线的基层动物防疫员,它们的质量将直接影响防疫工作好坏,因此应当加大对一线防疫员的业务培训,增加其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3.4 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为防疫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会涉及到许多的检测设备以及药物。这些设备的先进程度以及药物的先进程度,对提高基层防疫工作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采用不同的设备或不同的药物,所起到的防疫工作将会截然不同,我国在基层动物防疫工作领域采用的技术,并不算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为了保证防疫工作的治疗,应当引进先进的技术与设备,从而保证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能够高效进行。

3.5 建立动物防疫工作的保障体系

(1)政府要将动物防疫工作当做公益事业来抓,将顺利开展动物防疫工作的经费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中,要改善基层动物防疫机构的工作条件;(2)加强制度建设,为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制度保障;(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工作需要积极引入先进的疫病诊治技术和先进的仪器设备,助力防疫成效的提高;(4)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一线防疫人员的薪资与福利待遇,加强对在岗防疫人员的培训工作,吸引和招聘高水平专业人才,保障动物防疫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3.6 构建疫情情报告制度,严格认真执行

疫情报告制度严格进行,可以有效地促进防疫工作的进行,应建立一个完整的防疫体制,能够经过建立设施完备功能完善的动物疾病预警系统,要建立基层动物管理网络,将防疫工作进行数字化智能化。要对重大动物疾病好防疫工作,完善突发情况的应急方案,从而做好疫情工作的准备。

3.7 做好检疫和消毒工作,提高动物生活环境质量

为了防止疫情的扩散以及病毒的流行,就必须做好检疫消毒工作,居然可以在病毒暴发前期就及时地将其发现并剔除,从而做到无害化处理,同时还应当对污染场地的地方进行消毒灭源,从而有效地防止病毒的传播,实施定点交易,定点检疫以及定点屠宰的制度,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动物的生活环境质量,对每个区进行划分,并定时定点消毒,这样才能很大程度上提高消毒效率,保证动物的安全。

猜你喜欢
疫病防疫养殖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豪华防疫包”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辣椒疫病危害大 及时防治有办法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中医药防控生猪疫病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