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物防疫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2022-12-13 08:21王丽霞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2年7期
关键词:畜牧兽医疫病

王丽霞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 农安 130200)

畜牧养殖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畜牧养殖模式由传统向集约化规模化转变,养殖规模和养殖数量快速增长,动物疫病的发生也呈现了上升趋势。如何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重要性的宣传,不断引入和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及疫病防控方法,提高动物防疫人员和养殖人员的防疫意识,树立健康养殖绿色发展的理念,提高动物防疫水平和疾病防治水平,以确保养殖场户的经济利益,促进畜牧养殖业稳定发展。

1 动物防疫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1 动物防疫的意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动物性食品的数量和质量需求都有了很大提高。过去那种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也难以抵御市场风险,不利于畜牧生产结构的合理调整。畜牧兽医机构不健全、法律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和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为了促进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应不断改革完善畜牧兽医站的基础设施,增强卫生站的建设能力和服务功能,对促进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动物防疫的主要内容基层畜牧兽医站动物疾病防控任务重难度大,工作内容也更加复杂琐碎,因为它需要对目标区域内的动物进行定期有效的监测和控制,并对控制情况进行记录和评估,以便更好地排除动物发生疾病的可能性,为后续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兽医还应评估该地区的疫苗接种水平,包括接种疫苗的确切时间、地点和剂量,以便全面了解该地区动物的日常状况。记录的信息可以为动物防疫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可用于分析该地区动物的整体进化,提高团队预防动物疾病的能力。除了加强基础畜牧业疾病预防工作的深化和更新,还要根据畜牧业生长情况,不断引进新的疾病预防方法,提高防疫质量。为确保有效防控动物疫病,基层兽医要深入开展各部门开展的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不断提高动物疫病防治水平。

2 基层动物防疫存在的问题

2.1 基层防疫技术力量相对薄弱在动物防疫过程中,涉及到多学科的知识和人才,要求很高。但是,由于基层工作环境相对艰苦,工作条件差,薪资和社会福利水平相对较低,造成基层防疫站人才流动和流失严重。我国农村的动物防疫工作仍然采用传统落后的方法,村级防疫队伍老化、专业知识缺乏、后备力量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此外,在偏远山区交通困难阻碍了防疫人员的工作。部分养殖场免疫规划不科学,疫苗保存不当,导致免疫抵抗力不合格,给畜禽养殖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2.2 大多数动物防疫工作都流于表面目前,影响动物防疫工作的主要因素有:(1)有关部门经费投入不到位。政府对畜牧兽医防疫体系建设有诸多规定,划界与资金预算不符,常导致资金链断裂,导致畜牧兽医防疫体系建设停滞不前。(2)基础设施不完善。由于基础设施陈旧,设备老化严重,畜禽养殖场渗漏严重,一些边远地区难以进行有效控制,不利于畜牧业发展。(3)畜牧兽医防疫站人员职能分布不均衡。由于部分畜牧兽医防疫站工作人员相对较少,多为集体活动,职能分工不均,问题问责不清,仅靠科学的畜牧防疫管理是无法实现的。

2.3 缺乏动物防疫知识在畜牧业发展中动物防疫工作直接关系到畜禽养殖的产量和质量,关系到养殖人员的经济收入。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但是,目前我国基层兽医站防疫人员还存在许多不足,在发展过程中,还经常出现一些问题,不利于防疫工作的全面开展。比如有的防疫人员没有根据农区实际情况开展防疫工作,没有对区域环境进行调查,更没有对疫病进行具体分析。知识的缺乏阻碍了疾病预防工作的全面开展,防疫人员的专业能力有待提高。疾病预防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任务也比较大,不少员工没有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对基层防疫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一些防疫站为了解决基层人员短缺的问题,常需要雇佣几个编外人员,这使得防疫站的预防队伍不稳定,技术水平明显不足。

3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优化措施

3.1 规范基层牛羊防疫工作的正确流程基层畜牧兽医防疫工作要求所有人员严格按照准确的标准执行流程。例如,大流行的一般工作流程可分为四个阶段:预防、控制、消灭和检查。首先,在预防工作中,可以提前接种疫苗,降低牛羊患病的风险;其次,加强对动物生活环境的消毒,向农民普及疫苗接种知识。如果一个地方发生流行病,应该用科学手段防止流行病的蔓延。第三严格按照程序开展动物防疫工作。在疫情严重的地区,必须采取隔离措施,尽快应对疫情。最后,要加大对畜产品检验的投入。比如,对流通市场肉制品等环节的检验,要采取措施,确保产品来源的安全可靠。

3.2 加强动物防疫知识的宣传引导目前,有许多养殖人员缺乏动物防疫专业知识。如果动物出现症状,不能及时发现报告和治疗,可能会导致该地区发生重大疫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有必要不断加强对养殖人员的技术和专业指导,通过对动物疾病的预防活动,提高其对动物疾病预防知识的认识和重视。通过宣传和教授疾病预防知识,使其认识到疾病预防的重要性。同时,如果发生疫情,要及时与负责疾病预防的防疫人员沟通和联系。快速掌握专业的救治方法,有效控制疫情,减少经济损失。同时,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引进现代防疫技术,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信息交流,加强与疫苗管理中心的联系,进一步调动农民对动物防疫的积极性,促进动物防疫工作顺利开展。

3.3 建立完善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基层的动物疾病预防是复杂的,涵盖范围广泛,不仅包括疾病知识分析,还包括药理学知识和一些可用的治疗方法。当发生流行病时,单靠兽医是很难控制疫情的。相关管理部门应予以支持和协助,为其提供良好的建议,防疫人员应根据地区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地区情况,并结合当地的气候因素,制定疫苗接种时间表。同时,防疫人员应指导农民接受动物疫苗接种,提高本地区疾病预防工作的质量。同时,我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按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内容有规律可循,开展工作必须遵循,使疫病防治工作更加规范。

3.4 完善基层动物疫病报告制度合理的疾病报告系统是有效预防动物疾病的基础,主管部门要适应和完善疾病报告制度,全面推进动物疫病防治基础工作。此外,要依托信息化建设合理的网络体系,在原有报告制度的基础上完善技术和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在动物及相关物品的露天通行中,对可能的传染源进行隔离消毒,并做好防护措施和检查,对各种传染源的预防和检查,要从根本上避免各种传染源的产生和传播。

3.5 加大疾病预防的投入做好动物疾病防治工作,与政府部门的财政支持密不可分。鉴于目前动物疾病防治的形势,需要加大资金投入。要责令有关部门扩大投入,投入到位,实现资金专款专用,完善畜牧兽医站基础设备,加强畜牧兽医站内部管理,督促管理人员定期做好现场消毒工作,建立良好的检测检测制度,结合实际检测报告分析病因,找出病根。改善动物疾病预防工作的条件人员待遇以吸引更多的专业人员加入动物防疫队伍。

4 结语

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可以促进农业结构的不断改善,也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动物疫病防治是畜牧业长期发展的最重要手段,是畜牧业长期发展的基础。但是,目前我国的疾病预防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技术人员应该对此问题保持警惕,并采取有效的对策加以改进,以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畜牧兽医疫病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中国兽医协会第九届兽医大会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黑科技”打造畜牧健康管理专家
辣椒疫病危害大 及时防治有办法
我是兽医志愿者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中医药防控生猪疫病取得突破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