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屠宰检疫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022-12-13 08:21彭昭录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2年7期
关键词:动物性屠宰兽医

彭昭录

(贵州省黔西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 黔西 551500)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动物性食品在饮食消费中占据了重要位置。食品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为保证食品安全,应重视动物屠宰检疫的积极作用,防止因不合格动物产品流入市场造成不必要的损害,有效预防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保障合格动物产品进入市场流通。

1 做好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重要性

1.1 做好动物屠宰检疫工作,提供安全保障动物检疫工作的最后环节是动物屠宰检疫,相关部门要按照流程严格检疫并出示检疫合格证明,只有通过检疫并合格的动物性产品才可以流入市场。若有不合格的动物性食品流入市场,不仅会增大人们感染疫病的危险,也会因为疫病传播引起社会恐慌,对正常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严格把控动物性食品的安全非常重要,每个环节的检疫工作都严重影响动物性食品的安全。

屠宰前动物的检查是动物在进入屠宰场前、后都必须要完成的工作,屠宰场需要有一个清晰的流程,检疫申报后等待检疫部门审核受理,通过后,官方兽医需要对待宰的动物进行再次检查。官方兽医可以通过群体观察动物的精神状态,发现异常(如精神萎靡、离群)等动物及时处理,再对异常个体临床检查无异常,确定安全无危害之后才可以签发准宰证明。具备准宰证明的屠宰场才能对动物进行屠宰。

屠宰前的基础检查可以率先淘汰患病明显的动物,但依然不能保证动物完全安全。有些患病的动物临床医学症状并不明显,有些病毒也存在潜伏期的情况,以至于部分患病的动物在前期症状较轻时不容易被检查出来。所以动物屠宰后要实施同步检疫,检疫合格,加盖检疫合格验讫印章、肉品品质合格验讫印章,出具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和肉品品质合格验合格证明方能出场,以避免问题动物食品流入市场。国家针对屠宰后的检疫工作设立了最基础的建议指标,因此各大省市都要以国家检疫标准为基础提高检疫水平。按照检疫要求,检疫部门需要按流程设置检疫岗位,将责任明确到每个岗位,每个岗位检疫的工作人员都要承担起相应岗位的任务与职责,做好工作,严格检疫。检疫人员要统一对宰杀好的动物进行编号,方便检查。若出现检疫异常的情况,检疫人员就可以通过编号对相应的动物及动物产品进行处理,剔除检疫不合格的动物产品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屠宰后的同步检疫为动物性食品提供了双重保障,若同步没有问题出现,要对检疫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加盖合格印章。提供相应的合格证明,为食品安全提供保证。

1.2 促进动物性食品安全提升随着市场对动物性食品的需求不断加大,动物食品的种类和数量明显丰富,对动物性食品的安全生产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因此对动物性食品的检疫工作就尤为重要,相关检疫部门一定要全面控制动物性食品的安全。动物检疫部门要严格检查动物性食品生产的整个流程,包括动物饲养、生长、产出等各个方面。要从源头采取措施,严格的防疫检查可以及时对患病动物进行医治或处理,减少因为患病动物对养殖人员及企业造成的损失,也能避免不安全的动物性食品流进市场,有效预防疾病的传播,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从而保护消费者的生命健康。

1.3 降低事故概率我们经常会从电视、手机等媒体平台上看到有关不合格动物性食品造成人类患病的新闻,动物食品数量大幅度提升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安全事故,许多动物本身携带的病毒(菌)也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做好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可以有效地对动物进行筛查,降低动物性食品的事故发生的概率。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动物及动物产品大规模、长距离调运,疫病传播风险增加,食品安全隐患不断加大,口蹄疫、猪瘟、禽流感、疯牛病都是人们常见的动物食品中出现的疫病。猪肉、牛肉、禽肉等都是家中常备的动物食品,如果在动物食品流入市场之前,相关部门能严格做好防疫检疫工作就可以有效减少疫病的传播,从而保障老百姓餐桌上的安全。

2 影响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因素

随着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动物性食品的安全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添加剂超标、抗生素滥用、环境污染和检疫防疫不到位等都是直接影响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因素。

2.1 环境污染动物的生长环境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畜禽养殖产生的废弃物对环境污染,既影响人类的健康,又对动物的生长环境产生了严重的破坏。主要体现在饲料等源头上的破坏,加之人们环保意识较为薄弱,造成土地等资源的破坏,工业污水随意排放都造成了饲料细菌滋生速度加快,土壤发生质变等问题。饲料一旦遭受环境污染容易产生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当动物食用了有问题的饲料后会引发相应的病症,出现问题动物被人类屠宰后食用,进而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引发一系列的病症。除此之外,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化肥超标,产生的农药、化肥残留以及动物生病时接受医治后产生的兽药残留等都会对动物饲料安全造成影响,从而威胁到人类自身的健康。

2.2 抗生素添加剂养殖企业为在短期内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通过采用缩短生产周期的方式,达到产品数量提升的目的,从而获得经济效益。在此过程中,养殖企业往往会借助抗生素或添加剂解决猪病和生长慢等问题,但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为使病症更快得到解决,往往使用大量的抗生素对病猪进行治疗,甚至造成了抗生素的滥用。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导致猪体内的抗生素严重超标,实际生产过程中,生产者又不能履行休药期满后再出售生猪的职责,进而造成猪肉产品中存在残留的抗生素,当人们食用了带有残留抗生素的动物性食品时,极易发生食物中毒等问题,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除此之外,当人类食用过多带有抗生素类的动物肉类或加工制品时会增强自身的耐药性,引发肾脏功能疾病。加工肉制品中依然存在添加剂超标的问题,肉制品中使用最多的添加剂为防腐剂,防腐剂的大量使用,直接导致人类健康受到威胁。另外,在实际的防疫检查中发现,在肉制品市场中还存在瘦肉精等有害添加剂的使用。

2.3 检疫防疫检疫技术水平的高低对动物产品检疫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多数的检疫机构在缺少资金支持的条件下使用的是老旧的检疫设备,不仅无法有效对动物产品、制品进行科学、合理的检疫,更会造成检疫环节的形式化和表面化。部分商家为降低投入、减少检疫成本,通过添加有害添加剂的方式逃避监督和管理。除此之外,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不同城市的动物检疫机构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也并不相同,导致动物检疫效果也参差不齐。容易发生食品安全事件。

影响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各类影响因素也会因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相关部门一定要未雨绸缪,改善检疫设备,提高检疫技能,优化、提升检测手段,提前对影响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因素进行控制。

3 优化和改进动物屠宰检疫的措施

3.1 提高屠宰检疫宣传力度现阶段,人们对动物屠宰检疫工作意识不足,对动物屠宰检疫知识的不了解造成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屠宰检疫工作开展阻碍较大。因此,可通过印发相关文件、管理办法等明确动物屠宰重要性,同时发挥基层兽医的积极作用。对基层兽医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避免在实际的工作中滥用抗生素等药剂,有助于从本质上杜绝大量抗生素的使用,从而保障动物产品、制品的质量。但是,单纯依靠基层兽医宣传检疫防疫工作无法有效延伸宣传范围,因此,还需要采用多样化、多角度、深层次的渗透与宣传。一方面,需要帮助百姓增强防疫检疫知识,另一方面,使其能够了解环境污染对动物肉制品的影响。进而逐渐规范工业排水、降低农药和兽药的残留。例如,基层动物防疫部门可通过在社区张贴标语、宣讲会等方式,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发挥自身主体作用,引导群众识别有害肉、制品,拒绝购买有害肉、制品。

3.2 加强动物卫生安全监督动物屠宰检疫工作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加强监督和管理。基层兽医是动物肉品品质把控的基础,同时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加大监督和管理力度,转变原有的监督管理方式,调整监督模式,对动物产品、制品实行全流程式的监督,重视屠宰、加工中所有环节的监管。例如,在进行瘦肉精、非洲猪瘟的检查中,整体检查后应及时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确保肉的品质符合要求。需要注意的是,检疫过程中发现有产生病变可能的病原体,需要立刻停止屠宰,并将其隔离,防止病变范围进一步扩大。动物屠宰相关单位在工作中应与兽医相互配合,进一步提高监督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在具体的屠宰检疫时,为确保监督质量需要兽医的积极主动配合,检疫合格的动物需要官方兽医及时出具动物检疫证明。当检疫不合格时,应立即停止生产,相关检测结果要及时交由兽医依据规定进行再次检查,严禁不合格动物流入市场。监督流程的完善和优化有助于避免检疫环节出现问题,进而提高检疫的质量和水平。

3.3 健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健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是开展动物检疫防疫工作的必要保证,是提升检疫质量的基础,更能为动物屠宰工作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流程的优化与完善对推动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完善法律法规的同时加大违法行为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除了健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外,应依据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防疫机构的建立,进一步完善动物屠宰防疫措施。通过法律法规的建立,明确食品安全责任主体、保证基层兽医能够在监督管理工作中发挥正向作用,实现动物屠宰的安全检疫。对基层屠宰防疫来说,健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应重视资金与设备的投入,确保村级和乡镇防疫点的动物防疫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3.4 提升基层检疫人员的专业性一方面,对基层动物屠宰检疫人员来说,其工作地点多为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例如,郊区、乡村等远离城市等地区,导致资金、设备投入不足。另一方面,基层动物屠宰检疫工作人员的工作体制不够健全的情况下,使得基层动物屠宰检疫队伍专业素质不足、职业素养较低。因此,需要重视基层动物屠宰检疫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工作,提供更多的专业知识学习的机会。除此之外,重视人才的引进工作,确保检疫工作质量的同时,提高检疫工作效率,从而发挥专业人员的积极作用。通过与高校、企业合作的方式,定期组织技术和学术交流会,为检疫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为现有的基层动物屠宰防疫工作人员提供学习机会,定期组织基层检疫人员到优秀地区学习,了解最先进的检疫管理方法。从而能够发挥自身的优势,提升自身检疫能力,确保动物屠宰检疫的质量和水平。做好基层岗位人员的搭配,科学、合理调整人才比例,通过完善的福利待遇,激发基层人员的工作热情,发挥工作积极性。

4 结论

动物屠宰检疫作为检疫工作重要环节之一,既是动物疫病防控的重要手段,更是公共卫生安全的必要保证。因此,应提高对动物屠宰检疫工作的重视程度,通过采取相关措施和办法,逐步规范动物屠宰检疫流程,发挥监管部门的积极作用,确保食品安全,守护百姓的生命健康。

猜你喜欢
动物性屠宰兽医
人的动物性与植物性
人的动物性与植物性
中国兽医协会第九届兽医大会
2020年巴西生猪屠宰量创历史纪录
我是兽医志愿者
动物性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A special artist—Pigcasso特殊的艺术家
兽医改行搞发明
兽医
生猪屠宰价格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