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生猪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12-13 08:21辜乐平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2年7期
关键词:猪舍疫病生猪

辜乐平

(四川省荣县东佳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四川 荣县 643112)

生猪养殖过程中,需要做好疫病防控工作,从疫病的源头出发,做好猪舍的日常管理工作,防止生猪受到疫病的侵害。同时,需要合理对药物进行使用,避免滥用药物的现象出现,保障药物能够有效对疫病进行防控,实现良好的疫病防控效果。

1 生猪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

1.1 防疫意识较差养殖户需要具有较强的防疫意识,并且对生猪防疫引起足够的重视,否则将会增加生猪患病的风险,对猪的健康造成影响。防疫较差的主要体现如下:(1)未能定期对猪舍清理与消毒,导致猪舍卫生差容易滋生病菌,增加生猪患病的几率。(2)猪舍通风效果较差,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较高,会降低生猪的体质,不利于疫病的防控。(3)需要做好生猪饲料、水源的管理,通过优质饲料,提高生猪的抗病能力,使生猪健康生长。

1.2 专业水平不足我国生猪养殖基地主要分布于农村地区,由于农村地区物资、设备、信息等不够发达,导致生猪出现疫病不能及时治疗。而且部分偏远地带兽医技术不完善,养殖人员对养殖业的发展不够重视,养殖户缺乏专业防疫能力,导致了生猪养殖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不足,不能应对疫病的发生。

1.3 疫病抗药性增强我国养猪业正在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为了有效减少生猪疫病,我国各养殖地区开展了多样化的防治工作,由于养殖人员的防控意识不足,发生病患时为更加治愈病症,养殖人员会对病猪投喂大剂量药物。不论生猪患什么病都会投喂抗生素,长期乱用抗菌药剂使生猪免疫力减弱,耐药性增加,不仅使疫病难治,还更易患病。这种现象严重阻碍了生猪养殖业的发展。

1.4 病原体的增加与变异随着生猪养殖领域的发展各式各样的新型病原也在不断出现,极大地增加了生猪防疫工作的难度。这些新型病原全新的病原体,有老旧病原体变异毒株。容易发生变异的有流感病毒蓝耳病病毒等。当病毒发生变异后原有的疫病防控治疗药物或试剂将效力减弱或无效,所呈现出的治疗效果不够显著,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对生猪养殖市场的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1.5 养殖管理方式存在问题随着生猪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殖人员所获取的经济利润也日益增多,但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依然对养殖发展产生了制约。现阶段,我国各地区的养殖人员仍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手段,这些管理规模较小养殖场的手段已经不符合大规模养殖的需求和标准,需要及时学习更先进的养殖管理措施和方法。从整体来看,一些规模养殖场的地址选择缺乏合理性,管理方式也过于粗放化,猪舍内部的通风条件和排水条件过于陈旧,各项基础设施也没有考虑合适性。在生猪的饲养期间,工作人员并没有给予消毒工作足够的重视和关注,这些问题都是造成生猪疫病防控难度增大的重要因素。

2 防控生猪疫病的措施

2.1 加强饲养管理养殖户防控意识主要体现在饲养管理上,(1)需要做好猪舍清理工作,每天都需要安排专业人员对猪舍内部清洁打扫,尤其是生猪的排泄物和其他废弃物等都要按时清理。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可用漂白粉、消毒液或百毒杀等进行消毒处理,为生猪提供整洁的生存环境,以降低生猪患病的风险。但消毒要严格遵循消毒试剂的使用标准,避免造成二次污染或对生猪的身体产生负面影响。(2)要做好猪舍通风工作,对猪舍的结构进行改造,使其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保障猪舍的空气流动。要合理选择饲料,优质饲料有助于改善生猪的体质。同时,要禁止饲喂变质饲料,使用前要对饲料检查,防止变质饲料影响生猪的抗病能力。还要定期检测饮用水,因为变质或受到污染的水、饲料会影响猪的健康,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2.2 提升专业水平农村用传统的养殖模式,没有引进先进科学设备,缺乏对生猪疫病的防范管理意识。养殖环境长时间脏、乱、差,导致生猪极易产生疫病,养殖人员没有意识到环境消毒的重要性,也不会使用先进的科学消毒设备,增加了防疫工作的复杂程度。

部分养殖人员对生猪疫病防护工作产生错误理解,不重视生猪养殖的环境卫生,把接种疫苗当成万能,根本不进行日常护理工作。全程化、精细化防护意识较差,导致生猪极易产生感染风险。使疫病防控工作难度加大。

发展生猪养殖业和一定要提高养殖人员的防疫意识和专业水平,增加先进防疫设备的投放。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强生猪防疫工作的重视,组织大型生猪养殖防控知识会议,以乡村内部作为宣传媒介,通过海报进行村内养殖宣传。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多媒体软件、微信公众号、小视频平台、广播工具等进行宣传辅助工作。将先进养殖理念及新的防疫技术灌输各养殖户的思想中。

同时相关部门要制定规范的防疫政策并加大管理力度,使养殖人员按照条例标准实施养殖工作。提升养殖人员的防疫自觉性,强化养殖人员的疫病防范意识,学习生猪养殖的防疫知识,提升养殖人员的专业水平。

2.3 合理使用药物任何一种药物的长时间使用都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抗药性,并影响使用效果。所以在生猪疫病防控期间,要合理掌控药物的使用数量和次数,通过饲养管理的不断优化来提高疫病防控效果。为保障生猪养殖工作的顺利进行,相关部门应帮助养殖人员树立正确的理念,避免因乱用药物导致生猪死亡。加强对兽药经营店的监管,严格执行兽药处方药等相关制度。加强对养殖人员的培训,聘请教授指导生猪养殖疾病防控知识,以杜绝乱用药行为。另外,在使用一些具备抗药性的药物期间对症下药,并全面掌握用药的方法和规程,做好药剂的利用数量控制工作。在药物使用结束后,需要定期查看药物的治疗效果,不能随意添加药量,如果发现疫病情况得以好转或症状呈现一定的缓解效果,便可以及时停止药物使用,避免产生耐药性和对生猪体内的肝肾功能造成严重损害。除此之外,需要严格把关饲养管理的整体质量和效率,通过不断优化养殖区域的通风环境以及生猪的营养饲料配比、饲养密度等,切实提升生猪的免疫力,将药物治疗的应用次数降低到最小范围内,减少药物治疗引起的副作用和药物残留。

2.4 坚持预防为主在生猪疫病的防控工作中,预防将是重要核心,并将预防工作与防治工作高度融合,才能有效解决病原体突变和数量增多等问题。(1)科学有序开展免疫工作。疫病的预防是极其重要的环节,并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特征,所以相关养殖人员需要根据免疫程序和标准开展疫苗接种,比如14日龄的生猪要接种圆环病毒灭活疫苗,60日龄和65日龄的生猪要分别接种三联苗和口蹄疫灭活疫苗等。(2)将药物治疗贯彻到底。药物预防通常要疫病发生前,尤其是疫病高发的春秋季,可在饲料中投入适当数量的板蓝根、鱼腥草等提升生猪的抵抗力,防止流行病的发生。(3)按照规定开展消毒工作。消毒工作是疫病防控的重要基础,也是阻隔病原传播和蔓延的最佳方法。比如在生猪养殖区域的周围构建消毒隔离带以及对进出养殖区域的人员展开全面的消毒处理等,可在一定程度上为生猪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稳定的养殖环境,也可以防止将外界的病原体带入养殖区域内。需要重点强调的是,消毒工作要保持一定的针对性和连续性,并采用多种消毒试剂交替使用,切实提高对养殖区域消毒的高效性和实效性。

2.5 创建完善的综合防控体系在生猪疫病的防控工作中,创建科学完善的防控体系可从根本上提升防疫效果,所以养殖人员和地方机构需要不断完善综合性防控体系。(1)以地方的基层兽医站为重要核心,强化其药物的研发及日常培训指导等工作,通过与地方防疫专业人员的协调配合,实现基层疫病防控网络的分层次管理和监督,并全面掌握全新的养殖资源和信息材料。(2)加大政府在经济和政策方面的扶持力度,通过推出专项资金或成本补贴等发放以不断引入先进的防疫设备设施,提升防疫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率。同时,畜牧兽医站要在政府扶持资金的帮助下不断完善疫病防控的硬件设备,配置先进的疫病监测设施,创建实验室等,确保兽医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专业检测设备实现对疫病的有效控制。(3)构建健康和谐的养殖环境和生态环境,对生猪养殖排泄的粪便等污物开展二次加工或能源的转化,在维持猪舍环境洁净的前提下不断降低传染源和污染源的产生概率。(4)防疫部门需要与当地的环境保护部门、安全部门共同加强监管力度,一方面保证疫苗的全面接种,另一方面针对猪舍养殖管理的不良行为惩处,切实将养殖活动朝向规范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此外,还要重点关注生猪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针对猪肉展开全面化的防疫勘测,在源头上抑制疫病感染源的出现与扩散。

2.6 规范补栏活动随着生猪养殖领域规模的壮大,外引生猪补栏活动变得日益频繁。种猪和仔猪调动和运输的频次和范围的扩大,无形中给防疫工作增添了难度。在补栏前要对引种地区的疫病防按状况进行展开全面调查和探究,避免将疫区的仔猪引入本地。首先,全面检查非疫病区域所提供的的检疫证明和印章;其次,不断完善仔猪运输、调配期间的管理和监督,禁止出现不同种类动物的混合性运输,防止出现潜在病原体和新型疫病;最后,当仔猪调运结束后,需要在第一时间进行隔离圈养,并保证隔离时间不低于1个月,在隔离期间还要仔细观察引入生猪的发育状况,定期开展全面体检工作,将疫病传播的风险控制在最小化。购买生猪后需要查明其具体来历和来源再混养,一定要避免为了降低成本而购进没有防疫证明的生猪。特别强调对存在疫情的病死猪要及时做好无害化处理不可进行转运、食用和随意抛弃等,防止病死猪体内的病原体出现二次扩散。

2.7 科学免疫在生猪疫病防控过程中,养殖人员需要对不同类型的疫病进行针对性的防控处理,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预防生猪疫病。另外,养殖人员要不断加强对疫病防控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了解,积极探究科学实用的养殖管理模式,规范防控生猪疫病,提升免疫防控质量。另外,影响生猪疫病发展的外界因素较多,比如季节因素、温湿度等,养殖人员需要重点注意季节的更替和温湿度的改变,及时做好早期疫病防控工作,防止生猪发生口蹄疫、猪瘟等疫病确保生猪养殖质量和养殖利益。

3 结语

疫病对生猪具有较大的危害,需要做好疫病防控工作,降低生猪患病的风险,使疫病能够得到有效地控制。在生猪养殖过程中,需要注重猪舍的管理,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降低病菌对生猪的威胁,使其能够保持健康的状态。

猜你喜欢
猪舍疫病生猪
江苏楼房猪舍臭气处理模式
夏季环境湿度对生猪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辣椒疫病危害大 及时防治有办法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中医药防控生猪疫病取得突破
阳光猪舍的夏季管理
阳光猪舍健康养殖技术助力冬季养猪量价齐飞
2016年2月生猪市场行情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