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球虫病的科学防治

2022-12-13 08:21来常海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2年7期
关键词:磺胺对症球虫

来常海

(山东省莒县长岭畜牧兽医站,山东 莒县 276516)

肉鸡球虫病是肉鸡场的常见高发病之一,尤以农村中小鸡场和散养户最为高发。究其原因与养殖环境污染指数超标、消毒灭源不到位、随意合并群、全进全出及休养期制度执行不严等因素有关。

1 显症特点

本病以2周龄以后的育成鸡群较为高发,主要是禽-粪接触频度增大、饮食源不洁所致。肉鸡感染球虫后,其消化能力明显减弱,食欲随之下降,病鸡呈渐进式消瘦及贫血,精神状态较差,羽毛散乱且无光泽。最典型的特征是病初多见湿热下痢,粪便常附着一层粉色肠粘膜,随病情发展肠道炎性出血更为严重,进而出现血便、全身感染症状、甚至衰竭死亡等。若无有效对症控制,则综合发病率及病死率高达50%以上,育雏期肉鸡发病后死淘率接近100%。

2 流行特点

呈常年发病态势,但以春夏季高温、高湿、环境污浊的条件下最为高发,秋冬季大幅降温时较少发。主要传染源是新近发病鸡和成年隐性感染鸡,被病原虫(球虫/虫卵)污染的饮食源、禽舍饲具及用具等均是潜在传染源。新建成的鸡场一般较少发病,第2~3批次鸡群及以后鸡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连续投养多批次且未严格执行休养期管理规定的禽场发病风险极高;网养、笼养鸡由于与地面污染源接触较少,则发病率较低,而平养(地面散养)鸡群发病率则较高。将不同来源、批次、日龄的鸡随意并群饲养,以及混养其他家畜禽等,有极大的诱发病风险。传播途径较为广泛,主要包括摄入被病原体污染饮食源后经消化道引起健康禽感染发病;养殖环境空气污浊、病原体含量超标,经呼吸道侵入引起感染发病;与发病禽近距离接触引起整群内水平传播。

3 抗球虫药物选择

近年来,家禽球虫病表现出明显的耐药性,传统沿用的一些抗球虫药物往往效果不佳,为提高当前对症控制效果,有必要进行小批量药敏试验以筛选高敏剂。近年,规模养禽场常用的抗球虫制剂主要是“盐酸氨丙啉,地克珠利,常山酮,复方磺胺,妥曲珠利”,合理选择应用均能达到理想效果。

3.1 盐酸氨丙啉药物靶心作用于球虫的裂残体内,具有明显的虫体杀伤效果和球虫卵囊抑杀效果,可作为对症控制首选药物。

3.2 地克珠利重点杀灭艾美尔球虫,能够抑制第二代裂殖体,临床上抑杀球虫(含虫卵)的实际效果颇佳,是治疗肉鸡球虫病的理想药物之一。要注意在使用过程中须依据药物成分和含量来精准掌控用法用量,由于该药物微溶于水,建议均匀拌料投喂效果较好。

3.3 常山酮该药属于中草药提取药物,较适用于家禽早期防治球虫病,其具有较强的抑制球虫增殖作用,是临床上较为广谱的抗寄生虫药物之一。该药可促进病鸡受损肠道粘膜尽快修复,且有一定的促长增重效果。建议病史场早期防控(治未病)球虫病首选该药物,若对症治疗发病鸡则宜选用前两种推荐药物较好。

3.4 磺胺类制剂较常用的是磺胺啉钠、磺胺氯吡嗪钠,近年则以复方长效磺胺制剂为主,譬如“复方磺胺氯吡嗪钠可溶性粉”。磺胺类抗球虫药物重点消杀艾美尔球虫,但对第一代球虫卵囊的抑杀效果不理想,临床上常与其他抗球虫药物混合使用以达到理想效果。鉴于磺胺类制剂半衰期较长(高药残),对动物肝肾负担较重,尤其是对低龄雏禽可能造成二次伤害。因此,30日龄以内雏禽、产蛋禽、出栏前期肉禽不推荐使用该药物。

3.5 妥曲珠利该药物重点抑制球虫增殖,药物靶心作用部位比较广泛,能干扰球虫细菌核的分裂,并能抑制球虫呼吸和代谢,是确诊(球虫病)病例的理想治疗药物。此外,还有癸氧喹酯、三字球虫粉、氯苯胍、球痢灵(二硝托胺)、氯羟吡啶、尼卡巴嗪等可供选用。

3.6 选药用药的总体原则是治疗前充分了解选用药物的药理药性及使用方法等,按照药物敏感度的选择顺序依次是“高敏→中敏→低敏”,无效的药物不选用;按照药物肾毒性的选择顺序依次是“对肝肾无损害(如:常山酮口服液)→对肾脏轻微损害(如:盐酸氨丙啉)→对肾脏有较明显损害(如:磺胺类,尽量不用或少用)”。之所以推荐上述众多抗球虫药物,主要是针对鸡球虫种属较多(不少于7种)、球虫不同繁殖阶段对药物敏感度不同、病原虫极易产生药物耐抗性等特点,有必要采取阶段性用药、联合用药、交叉用药以达到最佳效果。单一用药最好选择抗球虫谱较广的药物和作用与球虫繁殖周期较广的药物,必要时采取联合用药以扩大抗球虫谱,同时要注意尽量避免发生重度药残、药物耐抗及药物中毒等。

4 综合防治

4.1 保护易感群2~6周龄育成鸡群是重点保护对象,应加强日常饲养管理,抓好养殖小环境卫生及消毒管理,尽量减少禽-粪接触频度和防止饮食源被污染,长期保持禽舍内清洁、干燥、通风、光照充足、温湿度适中的适宜环境条件,严防舍内形成“高温+高湿+污染”的不利环境条件。

4.2 消除重点致病因子及时清除圈舍(栏)内粪便及潮湿污染的垫料,避免经久堆积形成球虫病适发环境条件;雨季注意防止禽舍地面低洼处积水,同时主动消杀“四害”及体内外寄生虫等中间传播媒介;及时隔离治疗早期发病鸡及疑似病例,防止群内进一步发生水平传染;彻底清除发病舍内的粪污及垫料并作无害化处置,必要时进行带禽消毒;严禁无关人员及其他动物等随意进入禽场(舍)内;多批次投养鸡群务必落实好整场清扫保洁和消毒灭源工作,且要坚持足够的休养期,最好达到半年以上休养期较为安全。

4.3 营养控制实践证明,科学配制和饲喂全价日粮,全面均衡供应能量、蛋白、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及饮水等动物必需的营养物质,在鸡群健康状况、营养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即使感染少量球虫并不会引起发病。

4.4 合理保健(治未病)在饲喂全价日粮的同时,适时投喂对症保健方剂,高敏雏鸡群可用常山酮适倍液混饮7~10d,日粮中适量添加VC、VE及B族维生素预混剂,可促进轻度至中度受损的消化道黏膜快速修复,并可增进鸡的机体免疫力。发病群可选用安全高效的抗球虫剂内服,争取将病情控制在萌芽阶段。本病应坚持“防重于治,防治结合”原则,及时有效的早期药物对症控制可以将发病率及病死损失降至最小范围内。

猜你喜欢
磺胺对症球虫
“对症”开良方辽宁省锦州市市场监管局持续开展“优化计量惠企”活动
渝西地区兔球虫病流行情况调查及虫种鉴定
和田部分地区和田黑鸡3种球虫分子检测与鉴定
饲料和食品中磺胺增效剂残留量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中药泡茶要对症 体质差异方不同
肉鸡球虫疾病药物防治效果的分析
中小鸡场鸡球虫感染情况调查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猪尿中的磺胺类药物残留
HCO3—对真空紫外/紫外/氯(VUV/UV/Cl)降解水中抗生素磺胺二甲基嘧啶的影响研究
HCO3—对真空紫外/紫外/氯(VUV/UV/Cl)降解水中抗生素磺胺二甲基嘧啶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