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措施研究

2022-12-16 10:02蔺宏荣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2年28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初中生思维能力

◎蔺宏荣

(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第三中学,甘肃 酒泉 735300)

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包含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等,培养他们拥有这些能力对学习其他科目的知识也具有一定的影响.过去的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在传授知识时使用的教学方法比较简单,致使整个课堂气氛出现枯燥、单一的现象,导致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难以提高,且课堂过于理论化,使初中生不懂得学习数学知识有什么用,应该怎样使用数学知识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知识时要善于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并在恰当的时机渗透生活化元素,加强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促使初中生学会使用数学知识处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除此以外,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初中生数学思维的严谨性,提高其数学课堂参与度,这样能够有效推进学生数学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一、将生活元素渗透到数学知识中

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当下的初中数学教材内容就能够发现,其大部分知识点都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但是,在过去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都在整个课堂中讲解理论知识,这样的做法就会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失去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整堂课大部分时间都是由教师在讲解,教师在设计教学计划时也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考虑,这就使学生很难理解教师讲解的知识点,长期下去,就会逐渐减少对数学科目的学习热情,从而非常不利于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应当积极主动地渗透生活元素,促使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并鼓励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难题时尝试着应用数学知识处理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既能够减少学生的学习难度,又能够促使他们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很好地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比如,初中数学教师在讲解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这一单元时,就可以让学生将教材中的例题和他们的现实生活进行联系,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所以,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设计的问题需要具有一定的生活元素,将学生分成小组开展收集与整理工作,其中一组可以收集有关天气的资料,另一组收集本班所有学生上学使用的交通工具,收集完毕后一起进行数据整理,每一个小组人员分工合作,全部参与其中.这样的教学方法渗透的生活元素相对较多,有助于指导初中生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注重培养初中生的拓展性思维

在过去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大部分都是使用填鸭式教学方法,一味地想要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师在为初中生讲解练习题时也是只以自身的经验为主,自身处在主动的位置,而学生则处在被动的位置,坐在座位上听教师讲解与做笔记,并没有真正融入数学课堂.除此以外,有许多练习题都具有多种解题方法,但是教师为了减少学生出现混淆或者记忆混乱的现象,会只讲解一些基础的解题方法,而这并没有让初中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获得很好的发展.所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为学生讲解知识的时候应当注重培养他们的拓展性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根据他们真实的学习情况对有关知识实施拓展,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比如,初中数学教师在讲解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三章“三角形”这一单元时,就可以为初中生设立一道练习题: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两个三角形是不是一样的.学生凭借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能够非常容易地知道这两个三角形是相似的.此时,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思考:“修改哪一个条件能够使用另外的判定定理判断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呢?”有的学生就会说:“将其中的一边对应成比例改成另两边夹角相等.”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展开提问:“假如改为两条边对应成比例,或三个角当中有两个角是相等的,能够证明三角形相似吗?”学生根据这一问题展开相关讨论,有一些学生会凭借判定定理说这不可以证明两三角形相似,还可能有一些学生会经过自己绘制图形来实施验证,这样的教学模式既能够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又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

三、积极、主动地指导初中生融入数学课堂

初中生是否具备学习积极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直接影响他们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其融入数学活动的热情就越高,还可以有效地和数学教师开展互动与交流,对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知识点有很大的好处,还可间接提升教学效果.但是,在过去的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非常枯燥、简单,毫无趣味性.而处在初中时期的学生大多性格活泼、好动,比较喜欢一些具有趣味性的事物.长期下去,学生就会对数学知识失去学习兴趣,严重时还可能出现抵制情绪.所以,在培养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时刻引导学生融入数学课堂,并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模式,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初中数学教师在讲解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这一单元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在上课前带领初中生进行剪纸活动,指导学生把纸片对折并裁剪,裁剪完毕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自己剪的纸片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有的学生会说有角、有直线.这时教师让学生把两张纸片放在一起,这时学生一下子就会明白两个纸片是一模一样的.这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这在数学知识里叫什么吗?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知识点.”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激发初中生的好奇心,使其在学习这一单元时有很大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热情.

四、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情境

初中数学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应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注重有效指导初中生处理数学问题的模式,并间接帮助他们理解与掌握各种各样的处理问题的方法,这样才可以不断提升初中生的数学综合素质.数学问题的导入是教学的基础,对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很大影响,故教师必须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情境,把教材当中的数学知识点和学生的真实情况相结合,不断提升初中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处理问题等各个方面的能力.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需要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或者生活情境.第一,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促使学生的逻辑思维逐渐活跃起来.教师在向学生讲解知识时,应用问题情境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与好奇心,为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打下坚实基础.第二,教师在课堂上应用生活情境可以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有效关联,以此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价值获得更多了解,同时可以应用所学知识去面对现实生活当中的各种问题,这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非常重要.比如,初中数学教师在讲解“直线、射线、线段”这一课的时候,就可以设计与之相关的问题,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三个数学谜语,“有始有终”“有始无终”“无始无终”,全都打一线的名称,以此引出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然后,教师应用多媒体呈现生活化情境.教师可出示竖琴演奏画面、火车运行画面及探照灯等,学生通过观看这些生活化情境,可以对教材当中的线段、直线、射线等知识点展开更深入的了解,对三者的区别、联系及表示方法等有更好的掌握.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数学分类思想及联想思维能力等进行培养与锻炼.再如,初中数学教师在讲解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这一单元时,就可以使用多媒体以及投影仪对相关知识点展开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短暂时间进入学习状态,既可以将复杂、烦琐的知识点更加直观地呈现出来,又可以丰富初中数学课堂内容,除此以外,还能够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联系,不断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五、不断优化初中数学教学模式

根据我国新课改提出的相关教学要求,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教学计划的可行性及实用性,这样才能够满足初中生的学习需求,并推进数学教学模式的不断优化.所以,在培养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以及辅助教学作用,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将课堂还给他们.这样可以促使初中生不再依赖教师讲解知识点,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有效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及注意力,最终提高他们的整体数学能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使用一些适合学习数学知识的小故事来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还可以设计一些逻辑性比较强的悬念,促使初中生养成爱思考的好习惯,并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帮助下,让他们快速参与到知识学习中,这对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最大的动力,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教师在对初中生进行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时需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以激发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满足初中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六、培养初中生的思维意识与思维精神

初中数学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精神与思维意识,引导并鼓励学生深入探究与分析问题,并有效解决问题,以此推进其创新能力与发散思维能力等的不断提高.比如,教师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课堂引入,设计和我们现实生活有关的数学竞赛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快乐与乐趣,也可以向学生展示各种图形,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思维获得有效激发.当面对学生提出的一些奇怪问题时,教师不应当立即否定,而是对他们进行引导与赞赏,促使学生的大脑建立思维意识.当学生的大脑能够被数学意识与数学精神所引导,那么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去解决各种数学问题.

七、教师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需要意识到数学科目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意义与作用,并针对初中生的学习能力与性格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促使初中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思维能力可以获得有效培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创造一定的教学条件.新课改推进以来,教师自身课堂主导者的身份出现一定的变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逐渐成为主体,由最初的被动学习者变成主动学习者,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民主化与平等化.基于此,在新时代下,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并为他们创造一些时间与空间进行自身能力的提高,促使他们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下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并收获相关知识,发展相关技能.

八、结语

根据以上内容的讲解,我们从中可以发现,数学科目是初中时期非常重要的课程,对培养初中生的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可以渗透一些生活化元素,促使学生懂得使用数学知识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并注重培养初中生的拓展性思维,积极主动地指导初中生融入数学课堂,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情境,不断优化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以有效推进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初中生思维能力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