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22-12-17 11:48□刘
人才资源开发 2022年21期
关键词:校企协同育人

□刘 平

当前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进发展的脚步,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一直处于蓬勃向上发展的状态。新闻传播事业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是传达国家意志政策的最重要途径,尤其在信息技术现代化不断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事业有了更充足的渠道与媒介,向广大人民群众传达信息。新闻传播业对于人们的生活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也对新闻传播类专业培育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开展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是当前新闻传播专业发展的趋势,对于我国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

一、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开展的背景

为了进一步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国家特此制定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这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大进步,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建设的重要决策,被称为“高职双一流”,也称“双高计划”。“双高计划”明确指出,要在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建设中大力提高校企合作力度,完善高等职业院校和地方企业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高等职业院校要以“双高计划”为根本指导思想对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合作模式进行完善和改革,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达到我国“双高计划”对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要求。校企合作是推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以及教学模式完善的具体途径,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院校在发展上的重要课题。在“双高计划”的背景下,新闻传播类专业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就必须对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进行探索和实践。

二、新闻传播类专业开展校企合作的重要性

在当前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教育界对于有创新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高水平、综合性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视。我国传统的以理论型培养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当前飞速发展变化的社会经济,传统模式下培养出来的理论型人才大部分实践经验不足,理论与技能相互割裂,不符合当前社会各方产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尤其对新闻传播类行业来说,新闻传播类是一项综合性、多元化的行业,所需要的人才要拥有高尚的职业操守和综合素质,有创新性的应用实践能力,擅长应对突发状况,对于新闻传播类人才的技能和实践能力有极高的要求。要想进一步培养应用型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就必须开展校企合作,通过学校与企业的紧密连接,帮助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开展校企合作是新闻传播类专业落实高等教育改革政策的必然要求,是落实我国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实践。校企合作是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是改革新闻传播教育模式的实际要求。通过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的建设,为新闻传播类专业培养理论素养扎实、专业技能熟练、实践经验丰富的新时代人才,满足我国当前新闻传播类行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要,促进新闻传播类行业继续向前发展。

三、新闻传播专业育人现状及校企协同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闻传播专业育人现状

新闻传播类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当前的普遍情况是媒体单位人才需求量极大,但新闻传播学高素质专业人才缺乏,导致社会上新闻专业类大学生数量多,但就业率极低,大部分毕业生达不到新闻媒体用人单位招收的人才标准。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的就业目标大多选择国内一二线发达城市与沿海发达地区,就业空间受限,导致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大学生就业观念不对等,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大学生倾向于在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就业。现代新闻媒体类专业技能需要专业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对于时事有一定程度的敏感度、观察力和技术操作能力,对社会现象所蕴含的道德情感要有更高的洞察力。因此,要求学生要耐得住寂寞,又要扛得住辛苦。但现在新闻传媒大学生存在眼高手低、娇生惯养、职业素养不够、综合能力差等问题,导致专业人才培养的成果无法满足当前要求越来越高的新闻传播行业。

(二)当前新闻传播专业校企合作育人中存在的问题

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政策法规不完善。我国当前新闻传播类专业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在相关人才培养、政策法规方面仍然不够完善,虽然我国在2013 年由教育部和中宣部共同出台了《关于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但是在实际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开展的过程中,我国高校新闻专业与相关新闻媒体行业之间的联系仍然不够紧密,两者属于不同的部门分管,在合作意向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由于二者属于不同的工作系统,业务之间也不存在密切的联系,因此,新闻媒体与新闻专业的合作意向并不强烈。新闻传播专业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政策和法规还不够完善,不能有效地从政策上落实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的建设。缺乏了政策支持,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想开展校企合作就存在一定程度的阻碍。

2.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不健全。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开展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主要是为了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巩固学生的专业理论,通过学校与企业之间教育培训基地的建设,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但是当前我国新闻传播类专业在课程方面的主要问题是,大部分院校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忽视了专业基础教育与综合素质的养成,过于重视传播媒介机械与技术的应用。在传播媒介机械与技术方面的专业技能由于没有理论依靠,出现了普遍的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存在能力不足与文化素养缺失的双重弊端,不能完全满足当前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实务对人才的需求。

四、新闻传播类专业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发展路径

(一)政府及教育管理部门制定鼓励政策,从制度上提供保障

要想进一步加强我国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的发展,政府及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加大对于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的重视程度,并制定相关鼓励政策,从制度上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的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与此同时,政府及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定期对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和相关企业进行督察和监管,加大新闻传播类专业与新闻传播媒体行业之间的联系程度,增加新闻媒体行业对于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合作意愿。同时,政府还要在经济上、政治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和肯定,调动高校与行业双重的主动性,进一步促进新闻院系与新闻媒体行业长期合作、共同发展。

(二)创新校企合作,助推人才培养

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在当今时代的背景下要培养复合型新闻传播类人才,就要进一步创新校企合作,完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构建更加合理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合作,了解当前新闻传播行业需求,要根据当前新闻传播业的需求将学生在新闻传播专业的专业技能分为采集新闻素材、编写新闻素材、摄影等多种分解化课程体系。通过对专业技能的分解,有针对性地培养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对于专业技能的熟练度。新闻传播专业教育要开展与企业的定期交流,并且进行情景化教学,要培养学生熟悉和掌握多元化的新闻媒体业务,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再到新时代下的手机媒体平台和新媒体等,学生需要掌握各种媒介形态的操作流程和技术,把握其中的差异性,强化自己的专业能力。

猜你喜欢
校企协同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京津冀协同发展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