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背景下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22-12-17 11:48□齐
人才资源开发 2022年21期
关键词:软件技术证书院校

□齐 宁

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高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我国高职教育更注重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了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重中之重。“1+X”证书制度的出现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指明了新的方向,软件技术专业也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不断发现人才培养存在的弊端,进一步改进与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发展输送更多复合型、多元化的软件人才。

一、“1+X”证书制度的基本内涵

(一)“1+X”证书制度的含义

简单来说,“1+X”证书制度的“1”是指学历证书,是学习者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达到学校或教育机构认可的毕业标准而颁发的学历证明文凭证书。“X”则指的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证书制度就是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学校颁发的学历认证的同时取得各种职业技能的等级证书。对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来说,最重要的就是“X”。以会计专业为例,学生需要考取国家认证的会计基础证书、初级会计证书等会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样才能在社会上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二)“1+X”证书制度的内在价值

“1+X”证书制度的实施符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职业教育要求,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1+X”证书制度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学历加职业等级认定,而是在学生达成了学校和教育机构所制定的毕业标准之外,对自身的能力和国家认可的技能进行外延和拓展,将自身在学校的能力进行固化并深入研究,让自身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更上一层楼。“1+X”证书制度的实施既为学生的学习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是高校制订人才培养计划的一项标准。在“1+X”证书制度下,培养的人才基本能够满足我国在经济结构转型和企业结构升级过程中企业对于大量高素质、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二、软件技术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协同育人模式的实施不够深化

目前,在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开展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是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但在实际培养过程中,相关企业与高等职业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的合作意向不够强烈,学校与企业之间协同育人模式的实施并不够深化。主要原因包括缺少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约束、高校对校企合作不够重视等,导致校企之间权责不明确、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时常发生。除此之外,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关于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培养基地的建设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软件技术专业人才综合能力的提升受到了极大程度的制约。

(二)师资队伍建设不够完善

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基石,高等职业院校也始终致力于建设高质量师资队伍,希望让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充足社会实践经验的教师不仅为学生提供系统、专业、全面的理论知识传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充足、有借鉴意义的社会实践经验,帮助学生度过学校到社会的转换期,提高学生职业素养、认清职业方向、增强综合职业能力。但是在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相关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不足,新教师门槛较低,没有充足的社会实践经验,缺少对校内教师的定期实践培训,导致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基于“1+X”证书制度的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

(一)建立健全更加完善的高校组织管理体系

为了实现“1+X”证书制度与软件技术人才培养的融合,首先,高等职业院校要建立健全更加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坚持党的领导、找准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优化类型定位,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机制、保障机制等政策改革,切实增强高等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其次,建立教职工代表大会,对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体制进行研究与监督。软件技术专业主要的目的在于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高质量、高素质、技能应用型软件人才,高等职业院校需要以此目标为基础,建立有关软件技术专业人才教育机制的相关规章制度,在“1+X”证书制度的引导下,进一步完善学校自身的组织管理体系,优化内部结构,为高校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1+X”证书制度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而且需要学会多项专业技能,获得各种专业技能岗位证书。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要能够认清当前社会培训方面的缺陷,及时建立起社会企事业单位、人才市场、学校之间的信息纽带。学校要改变对于社会实践培训的敷衍态度,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提高社会实践培训的重视程度,将社会实践操作提升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学校要能够掌握市场发展动态及对软件技术人才的实际需求,改变过去僵化死板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社会实践培训的灵活性、实操性,来多维度提升软件人才的综合能力,帮助学生在社会实践、岗位实习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三)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提升教学质量、展现教学水平、发展教学特色的中坚力量。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为了达到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标准,必须打造一支具有综合理论知识与专业技术水平的优秀教师队伍。软件技术专业是一个复杂且具有高度技术含量的专业,因此,对于教师的专业技能要求也比较高。除此之外,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也十分重要。如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否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否具有充足的社会实践经验都是一个教师社会实践能力的具体表现。高等职业院校可以对本校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同时邀请企业中资深的软件技术人员作为专家到学校进行实际案例的指导,以此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

(四)构建“课证赛”融通软件人才培养体系

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为了全面提升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人才的综合素养,需不断完善“课证赛”融通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课程的优化设置、专业证书的考核以及软件职业技能大赛的举办多方位提升软件技术专业人才的理论知识与职业技能,实现课程与岗位证书之间的对接、能力与竞赛之间的对接,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与未来发展目标。通过证书的设置与竞赛项目的举办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及展现自我的平台,与此同时,也能够为高校明确人才培养的定位,有针对性地对培养体系进行完善与优化。

四、结语

我国经济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各行各业都面临新的挑战,市场形势的变化也对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当前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缺口巨大,培养优秀的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对于发展社会经济、提升我国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软件技术证书院校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收录证书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新教改背景下高校软件技术专业教学的课程改革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