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数字经济的思维方法及时代价值

2022-12-17 13:57程保锐
关键词:数字思维经济

程保锐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厦门 361021)

数字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与安全问题,建设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一、数字经济是新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我国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一)新发展阶段,我国正经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局,是党中央对全球发展大势、世界格局变化做出的战略判断。自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南北差距、数字鸿沟不断扩大,而新冠肺炎疫情大爆发更是使世界经济雪上加霜,世界发展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更加突出。大变局下,世界经济格局正发生深刻调整。世界经济力量对比“东升西降”趋势愈发明显,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新一轮科技革命正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数字化信息技术催生了众多数字化产业,引发了产业数字化升级浪潮,正成为促进经济恢复的利器。正因为认识到数字经济的重要性,西方发达国家各主要经济体正不断巩固其原有数字化信息化方面优势的同时,从国家战略层面制定了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加大在5G等数字经济领域的投入,以加强其在数字经济方面的国际竞争力。与此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也强化了与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不惜动用国家力量来压制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发展。可以看出,我国将面临严峻的数字经济竞争态势。

(二)新发展阶段,我国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

新时代,我国已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经济上,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由原来贫穷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达到了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而要实现向高收入国家迈进,就必须实现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向。当下,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转动能、调结构、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机,经济结构的不尽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被人“卡脖子”、产品质量不高,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等状况依旧存在,新冠肺炎疫情更加剧了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向的困难。然而,互联网普及、信息技术加持下的数字经济发展催生出来的“云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正跃升为提振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数字技术广泛应用还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质量、效益和动能变革,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不仅如此,数字技术运用场景也延伸到了政府治理上,改变政府治理模式,实行数字化治理,是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可以看出,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迈向现代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发展数字经济蕴含了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思维方法

(一)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辩证思维方法

矛盾分析法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工作方法原则。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要求我们既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也要看到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并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毛泽东同志指出,“对于矛盾的各种不平衡情况的研究,对于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的研究,成为革命政党正确地决定其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方针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一切共产党人都应当注意的。”[1]

数字经济是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发展数字经济是大势所趋,也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里面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数字经济发展中,我们既要正视与西方国家相比,起步晚、基础弱、存在发展短板的一面,也要树立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弯道超车的信心;既要分析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风险和挑战,更要看到发展的机遇,善于化危为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经济新常态下,数字经济为我国经济转型提供新动能,通过数据资源有效整合共享,加速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打造数字产业链和供应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本质是创新经济,科技创新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也是我国在未来数字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核心技术是大国重器,当前我国发展的最大隐患是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要打破这一局面,就要牵住核心技术“牛鼻子”,通过科技自立自强创新,攻克数字领域核心技术壁垒。

(二)坚持战略思维和底线思维的统一

战略思维是一种从整体、全局角度选择国家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的思维方法,它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擘画和未来选择。战略思维能力的强弱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发展数字经济,把数据作为重要生产要素写进政府文件,把建设“数字中国”写进党和政府文件;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统一的新发展格局;面对核心技术被人“卡脖子”的现状,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等,无不是战略思维的真实写照。数字经济引领未来发展的方向,数字领域竞争是未来竞争的重点方向,我国要未雨绸缪,以应对日益激烈的数字经济挑战。

底线思维就是凡事做最坏打算,划定底线,最大限度防范发展中风险的思维方法。新时代,发展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愈发突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我国还将面临很多未知的困难挑战,这需要在发扬斗争精神进行伟大斗争中,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就要“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2]发展数字经济中,坚持底线思维就要建设网络强国,维护网络安全,尤其要维护数据安全;企业要守住法律底线,不能进行数据垄断,扰乱经济秩序,更不能泄露事关国家安全的数据信息;个人要增强数据保护意识,谨防信息被窃取,更不能非法利用他人信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三)坚持历史思维和创新思维的统一

历史思维就是要以史为鉴,在对历史的学习考察中把握事物发展规律,进而思考现实问题,以求把握事物的前进方向。“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历史的教训更应引以为戒”。[3]从历史上考察,帝国主义国家从来不想让中国通过发展实现强大,即使今天我们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任何个人或国家都无法阻止这一发展趋势下,西方国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依然想方设法阻止、延缓这一历史进程。数字经济最早是西方国家提出,长期在竞争中拥有优势。从2G到4G,我们都在跟跑,5G我国实现了弯道超车,在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由此,西方国家开始从高科技领域对我国实施封锁、打压。我们应从历史学习中放弃对西方国家的幻想、要在加强国际合作中做好竞争的充分准备。

创新思维就是突破常规、超越陈规,创造性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创新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导力量,也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出路。在数字经济成为世界公认的发展新引擎的今天,我们要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把创新思维融入骨髓里,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实现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改造升级,催生新的数字化产业,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更好地维护产业链安全;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创新政府治理模式,完善政府治理体系,不断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坚持创新思维,贯彻以创新为核心的新发展理念,我们就一定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发展数字经济的时代价值

(一)发展数字经济有利于培育数字思维,增强数字安全意识

数字思维是一种创新思维,是从数字经济和网络安全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

随着互联网普及和智能手机、电脑飞入寻常百姓家,刷抖音、聊微信等线上生活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人们经常感慨,现在什么都可以缺,惟独不能缺网络。这虽是一句笑话,却也反映出数字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更加依赖互联网的现状,以至于人们在断网时都难以正常开展工作。数字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改变了国家间的交往方式,引发国家对网络安全问题的担忧。近二十年来,数字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数据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大数据因其巨大商业价值自然成了网络攻击的重点目标,数据泄露风险持续加大,也产生众多数字安全问题。如人民群众信息被盗取贩卖、网络诈骗等,严重扰乱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损害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又如,滴滴海外上市事件,则严重威胁到了国家数据安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和网络安全问题,催生出了数字思维,势必成为社会的主要思考方式。

树立数字思维,切实维护数字安全。网络安全是国家总体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安全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数字安全。数字经济时代,建立在先进的数字经济和网络安全之上的数字优势将使一个国家在全球中居于主导地位。回溯孟晚舟事件,可以清晰看到中美数字竞争的焦点是5G技术。以华为为代表的窄带物联网技术对美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相对优势,是数字世界的新引擎,对美国高科技领域的霸权构成了威胁,所以美国要不遗余力进行打压。我国在线政务系统中含有海量政府数据,有的还是国家机密数据。一些企业中也存有大量事关国家安全的国土资源、生物信息数据等。应对不力将威胁到我国的总体国家安全。所以,要以数字思维来统筹数据安全与数据应用,建立强有力的保护国家关键数据资源的“防火墙”,增强数据安全预警和溯源能力。以数字思维引导加快数字经济方面立法工作,建立完善保护数据安全的法律体系,为维护国家数据安全提供法律保障。在发展中发现数字经济的问题,及时“堵漏”;在发展中提升数字经济的国际话语权,实现从“数据大国”迈向“数据强国”。

(二)发展数字经济有利推进新发展格局构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已发生巨大变化,构建新发展格局既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也是占据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战略抉择。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实打实的经济大国。大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以内需为主导,实现国内经济的循环,并以此支撑带动国际大循环。一段时期以来,我国形成了“两头在外”的发展格局,然而近年来,一方面国际经济复苏乏力,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国际循环动力严重不足,以国际大循环为主导的发展格局遭遇严重阻碍。另一方面,我国拥有最完整的工业体系、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超大规模的内需市场,“互联网+”经济激发释放国内需求潜能,国内大循环为主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历年“双11”热销状况见证了内需的活力和潜力,是时候调整发展格局了。

畅通经济循环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我国是制造大国,尚不是制造强国,我国的产业链和供应链还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因此,要围绕数字经济做文章,推动产业链数字化,着力打造韧性强、循环顺畅、安全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数字经济的实质是创新经济,科技创新是数字经济的表征。当下我国发展过程中,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被人“卡脖子”,导致经济循环不畅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以芯片为例,中兴、华为事件暴露出来因为缺芯少魂,导致的产业链安全问题,已严重威胁了国家经济安全。核心技术是要不来、讨不来的,唯有靠科技自立自强。我国要把科技创新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逻辑起点,围绕科技发展中的短板,在维护国家战略利益的关键问题上,一方面要巩固已有的优势产业,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持续增强航天航空、高铁、新能源、5G通信等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另一方面支持企业做强做优,既要集中力量培育具有全生态产业链主导力的大企业,又要形成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保证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和发展。

(三)发展数字经济有助于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建设现代化强国,需要现代化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近些年来,在社会治理过程中,曾出现过令人备感不适的真实事件。河北小周为办护照,在北京和老家之间往返六次,江苏小狄来回十一趟跑行政服务中心,才办成营业执照……诸如此类事件,反映出我国传统社会治理模式的缺陷和不足,需要实现社会治理的数字化转型,以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开放共享数据资源已是世界发展的新趋势。在我国数据开放与共享水平很不平衡,数据资源主要掌握在政府和一些大企业手中,存在数据孤岛现象。数据要素的广泛使用及大数据技术的日益成熟,政府治理模式也在不断创新。打造以人民为中心的数字政府,构建更加智能化、更好服务人民群众的社会治理体系,就要“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打通信息壁垒,构建全国信息资源共享体系”,[4]才能真正实现政府治理的数字化。现如今,各级政府政务系统数据开放共享互联互通的机制正不断完善,大数据运用场景日益丰富,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成为各级政府部门的标配。政务数据信息的实时共享,老百姓可以足不出户,只要有网络,仅凭智能手机或电脑,就可以通过小程序办理众多事务,还可实时了解所办理事件的进度。数字经济赋能下的政府治理,不仅简化了行政程序、提升了行政效率、提高了政务水平,而且提升了老百姓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数已排在世界第45位,达到全球电子政务发展‘非常高’的水平,其中在线服务指数排全球第9位,处世界领先行列。”[5]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数据显示了其独有的优势。它可以准确及时地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调,实现精准防控,对防止疫情的扩散筑起一道无形的“防火墙”。可以看出数字化赋能政府治理,大大提升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四)发展数字经济有助于缩小数字鸿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前,受新一轮科技革命快速发展影响,数字经济呈现出巨大活力,是当下世界经济复苏的重大亮点,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之所在。数字经济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驱动引擎,世界各国竞相出台政策推进数字化发展,布局参与新一轮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浪潮,长期根植于西方国家中的零和博弈思维,使得全球数字经济竞争格局正向纵深发展,未来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竞争将更加白热化。美国是最具数字经济竞争力的国家,已连续多年保持全球第一。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突飞猛进,2021年已晋升十大数字贸易经济体,每年数字经济都实现了量质齐步提升。相比于美国,我国数字经济的竞争力还有相当大差距,尤其体现在数字创新和数字治理竞争力方面,体现在芯片、工业制造软件等“硬核”数字技术方面。

竞争之余,世界范围内的数字经济治理也暴露出了诸如南北数字鸿沟加大、平台垄断、数据安全风险、数据产权纠纷等问题。世界性的问题,唯有靠各国团结合作,携起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方能解决。面对世界百年未有的大变局所带来的风险和挑战,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加严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围绕数字经济的核心技术,炮制了华为事件、中兴事件,更以莫须有的名义把50多家中方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列入实体清单加以制裁。我国应居安思危,做好防范重大风险的准备。一方面,要在发展中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掌握尽可能多的核心技术,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控;另一方面要深度参与数字经济领域国际合作,扩大数字经济领域话语权,参与制定全球数字经济治理的游戏规则。

作为最具数字经济活力的中国,始终积极推动数字技术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带动世界数字经济发展,中国希望各国都能搭上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快车,实现互利共赢。“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激发数字经济活力,优化数字社会环境,构建数字合作格局,筑牢数字安全屏障,让数字文明造福各国人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6]这是中国提供解决数字经济领域发展问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四、结语

数字经济已成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成为世界各国聚焦的核心领域。我国要发挥后发国家优势,以科技自立自强补齐数字经济发展短板,更好维护数字经济安全,同时,要积极参与数字经济领域的国际合作,提高数字经济国际话语权,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猜你喜欢
数字思维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答数字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