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类芽苗菜种子发芽率影响因素研究

2022-12-20 05:41贾姊薇贾兵国王素娜王星王景玺王丽萍
河北农业科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芽苗菜豆类豌豆

贾姊薇,贾兵国,2,王素娜,2,王星,2,王景玺,王丽萍,2*

(1.河北工程大学,河北 邯郸 056038;2.邯郸市土壤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河北 邯郸 056038)

芽苗菜是指利用植物种子或其他营养贮藏器官,在黑暗或光照条件下直接生产出可供食用的嫩芽、芽苗、芽球、幼梢或幼茎的总称[1]。芽苗菜在汉代就被载入《神农本草经》,最初是因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而被用于食疗。近代由于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不同蔬菜的需求量大大增加[2],芽苗菜因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而备受人们的喜爱。研究表明,每100 g豌豆含有维生素B10.15 mg、维生素B20.19 mg、维生素C 53 mg、钙156 mg、磷82 mg、铁7.5 mg、蛋白质4.9 g、脂肪0.3 g[3]。芽苗菜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和激素等化学物质,是安全、优质的绿色无公害蔬菜,且生产周期短、生产过程简单,利润较高,是一种非常适合菜农种植的蔬菜。

20世纪90年代初,芽苗菜作为新型蔬菜在北京、上海等地进行种植,且受到广泛欢迎。至1998年,芽苗菜生产已经覆盖20多个省,栽培面积472.5万m2,产量达到3 150万盘。随着科技发展以及人工栽培技术的不断进步,芽苗菜生产发展势头依旧良好。数据统计发现,国内芽苗菜生产量虽然较高,但立体式的工业化生产仅占1/10,大多数仍采用家庭作坊和大棚生产,存在生产技术、生产标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且还存在过度依靠人力,工厂机械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低的情况,有些农户为了提高产量,甚至出现了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的现象[4]。此外,环境控制技术落后、能源缺失,加上农药滥用,使得芽苗菜产量降低,质量无法保证。

在芽苗菜实际生产中,对影响芽苗菜产量和品质的几个重要因素仅依赖于经验数值[5],缺乏精确的适宜芽苗菜生长的外界环境因素条件,致使产量提高受到一定限制,经济效益受到严重影响。欧阳新[6]研究表明,适宜的温度有利于山黧豆芽苗菜发芽,温度为24~28℃时能够培育出高品质的芽苗菜。孙海龙等[7]试验发现,温度与光照对松柳芽苗菜生长及营养品质有一定的影响。刘乃森等[8]研究表明,催芽温度可显著影响油葵芽苗菜的发芽率。刘福霞等[9]试验发现,高密度播种时黑豆芽苗菜品质较佳,但易徒长倒伏。截至目前,对影响豆类芽苗菜种子发芽率的外界环境因素研究仍然较少。为了科学合理地提高芽苗菜生产的种子发芽率,且增加芽苗菜产量,研究了浸种时间、温度、播种密度等因素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以期为芽苗菜规范化生产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市售的大豆、豌豆和绿豆种子,其中大豆品种为冀豆17(河北宏瑞种业有限公司生产),豌豆品种为嘉美软荚604(广东绿友种业有限公司生产),绿豆品种为中绿一号(广东绿友种业有限公司生产)。剔除陈年豆、坏豆、嫩豆、虫豆、无皮豆、残破豆和变质豆,选择正常情况下发芽率95%以上且颜色鲜亮、颗粒饱满、大小均匀、成熟度好的种子[10~12]进行试验。先用清水把种子清洗2~3遍,去除表面尘土和其他杂质;然后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5~20 min,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防止种子发芽过程中受到病虫为害[13];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备用。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设计 分别以大豆、豌豆和绿豆种子为试材,均从浸种时间、催芽温度和播种密度3个方面,研究外界因素对豆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以高发芽率为目标,对不同因素的适宜条件进行筛选。

1.2.1.1 浸种时间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每种豆类均取种子100粒,称重后浸种,浸种时间设4、8、12、16和24 h共5个处理,每处理均3次重复。浸种结束后沥干水分,再称重,计算相对吸水率〔(吸水后的种子质量-吸水前的种子质量)/吸水前的种子质量×100%〕。

将浸种处理后的种子,置于事先铺有1层湿滤纸的无菌培养皿(直径20 cm)中,然后放入培养箱内,在温度25℃、相对湿度85%、黑暗条件下进行培养[14],保持滤纸湿润。每24 h统计1次发芽(胚根露出种皮且超过豆子长度1 cm以上)种子数,连续统计7 d,计算发芽率(7 d发芽种子数/供试种子数×100%)[15]。

1.2.1.2 催芽温度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每种豆类均取最适浸种时间处理的种子100粒,置于事先铺有1层湿滤纸的无菌培养皿(直径20 cm)中,然后放入培养箱内,培养温度设15、20、25、30和35℃共5个处理,在相对湿度85%、黑暗条件下进行培养,每处理均3次重复。每24 h统计1次发芽种子数,连续统计7 d,计算发芽率。

1.2.1.3 播种密度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先用清水把育种盘(规格20 cm×25 cm)清洗干净,然后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0.5~1 h进行消毒,最后用清水洗净,晾干。在育种盘底部均匀铺厚0.5~1 cm的湿润珍珠岩,每种豆类均取温水浸泡最适浸种时间的种子100粒进行播种,播种密度设0.3、0.4、0.5、0.6和0.7 kg/m2(以种子干重计)5个处理,然后铺厚0.5~0.8 cm的珍珠岩覆盖至看不到种子,每处理均3次重复。用黑色遮阳网遮盖,24 h后统计发芽种子数,计算发芽率。

1.2.2 数据统计与分析 利用Microsoft Excel 2010软件和SPSS 21.0软件[16]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Duncan’S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豆类种子的吸水规律

不同豆类种子的吸水规律大致相同,均可以分为3个阶段:浸种开始后的8 h内为吸水前期,种子的相对吸水率随着浸种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该阶段吸水快且吸水量大,浸种时间至8 h时大豆、豌豆、绿豆的相对吸水率分别达到72.88%、47.59%和84.87%;浸种8~16 h为吸水中期,该阶段吸水速度变慢,吸水量明显减少,浸种时间至16 h时大豆、豌豆、绿豆的相对吸水率分别为107.28%、75.97%和96.61%;浸种16~24 h为吸水末期,该阶段种子含水量基本达到饱和状态,浸种时间至24 h时大豆、豌豆、绿豆的相对吸水率分别为119.30%、95.46%和98.77%(图1)。

图1 不同豆类种子的吸水规律Fig.1 Water absorption law of different bean seeds

2.2 浸种时间对豆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浸种时间对不同豆类种子的发芽率均有显著影响(表1)。随着浸种时间的延长,豌豆和绿豆的种子发芽率呈逐渐升高趋势,浸种24 h时发芽率分别达到97.66%和97.00%,此时绿豆的发芽率极显著>其他浸种时间处理,豌豆的发芽率极显著>浸种16 h外的其他时间处理;大豆的种子发芽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曲线变化,其中浸种8 h处理的发芽率最高,达到52.66%,极显著>浸种4 h外的其他时长处理,但浸种时间至24 h时发芽率仅为20.00%。表明豌豆和绿豆的最适浸种时间为24 h;大豆的适宜浸种时间为4~8 h,其中最适浸种时间为8 h,浸种时长超过8 h后发芽率极显著降低。

表1 浸种时间对豆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Table 1 Effect of soaking time on germination rate of different bean seeds (%)

2.3 催芽温度对豆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催芽温度对不同豆类种子的发芽率均有显著影响(表2)。随着温度的升高,不同豆类的种子发芽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曲线变化,且均以25℃处理的发芽率最高,此时大豆、豌豆和绿豆的发芽率分别达到91.66%、98.66%和96.33%,其中大豆发芽率极显著>除20℃外的其他温度处理,豌豆发芽率极显著>除20和30℃外的其他温度处理,绿豆发芽率显著>其他温度处理。表明豆类种子的最适催芽温度为25℃,温度太高(35℃)或太低(15℃)均不适合种子萌发。

表2 催芽温度对豆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Table 2 Effect of germinating temperature on germination rate of different bean seeds (%)

2.4 播种密度对豆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播种密度对不同豆类种子的发芽率均有显著影响(表3)。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大,不同豆类的种子发芽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曲线变化,其中,播种密度为0.5 kg/m2时大豆和豌豆的发芽率最高,均达到92.33%,此时大豆发芽率极显著>除0.3和0.4 kg/m2外的其他密度处理,豌豆发芽率极显著>除0.4 kg/m2外的其他密度处理;播种密度为0.4 kg/m2时绿豆的发芽率最高,达到91.67%,极显著>除0.3和0.5 kg/m2外的其他密度处理。表明播种密度为0.3~0.5 kg/m2时,对豆类种子的发芽率普遍影响不大;播种密度超过0.5 kg/m2后会导致种子发芽率显著降低,密度越大,发芽率降低越明显。总体来看,豆类种子的最适播种密度为0.5 kg/m2。

表3 播种密度对芽苗菜发芽率的影响Table 3 Effect of different sowing density on the germination rate of different bean seeds(%)

3 结论与讨论

浸种可以使种子吸足水分,达到种子正常含水量,激活种子活性,促进种子萌发。浸种时长过短,种子吸水不足,会导致种子发芽率低,甚至不发芽;而浸种时间过长,种子吸水过量,会导致种子破裂和进行无氧呼吸,降低种子活性,造成胚根腐烂,降低种子发芽率。明确最佳浸种时间可以更好地提高种子发芽率,增加产量[17,18]。本研究结果表明,绿豆和豌豆的最适浸种时间均为24 h,相对吸水率分别达到98.77%和95.46%,发 芽 率 分 别 达 到97.00%和97.66%;大豆的适宜浸种时间为4~8 h,其中最适浸种时间为8 h,此时相对吸水率为72.88%,发芽率达到52.66%。大豆不适宜长时间浸种,浸种24 h时相对吸水率高达119.30%,而发芽率降低至20.00%,原因是大豆种子脂肪含量高,过量吸水会导致种子结构破坏,营养物质外渗,造成发芽率降低,这与赵雨云[19]的研究结果一致。

种子发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反应,但反应中需要酶的催化,而温度与酶促反应密切相关。温度过低,酶活性低,相应的酶促反应进行缓慢,种子发芽缓慢甚至不能发芽[20~22];温度过高,酶活性遭到破坏,种子萌发受到影响,发芽率就会降低。只有在适当温度下,才能使酶保持较高活性,促进种子发芽,具有较高的发芽率。在芽苗菜生产实践中,适宜温度有利于种子发芽,提高芽苗菜产量。本研究结果表明,大豆、豌豆和绿豆种子的最适催芽温度均为25℃,发芽率分别达到91.66%、98.66%和96.33%;温度太高(35℃)或太低(15℃)均不适合种子萌发。

播种密度在一定范围内,对种子发芽率影响不大;播种密度增大,会导致种子通风性下降且生长空间受到限制,造成呼吸作用降低,种子发芽进程减慢或者停止,发芽率降低。本研究结果表明,播种密度为0.3~0.5 kg/m2时对豆类种子的发芽率普遍影响不大,播种密度超过0.5 kg/m2后会导致种子发芽率显著降低,总体来看豆类种子的最适播种密度为0.5 kg/m2。

猜你喜欢
芽苗菜豆类豌豆
关注 | 豆类的消费风险提醒
种植活动促进幼儿“全收获”的教育策略
豌豆笑传
芽苗菜达人
豆类走势日渐明朗
豌豆笑传之拔罐
芽苗菜
脱脂对3种豆类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
豆类及其制品食用价值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