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0 0 0—2 0 2 0 年国家科技奖钢铁领域获奖情况分析

2022-12-21 06:44鄂秋乐
中国钢铁业 2022年8期
关键词:发明奖进步奖钢铁

张 颖 王 莹 许 营 鄂秋乐

1.国家技术发明奖

国家科学技术奖是我国科学技术领域的最高成果奖,具有影响力大、示范性强、认识度高的特点,是衡量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贡献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央企业更擅长应用技术创新,因此,获奖集中在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看重技术突破,而科技进步奖更加强调技术应用,看重其成果是否能够有效解决国家、行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带来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2000—2020年期间,共产生了国家技术发明奖810项,其中一等奖20项,占授奖总数的2.5%,二等奖790项。每年获奖项目数在21~76项之间波动。

1.1 钢铁领域获奖项目数量

基于钢铁行业自身特点,钢铁领域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的项目主要分布在二等奖,获奖项目数量占当年授奖总量的比例约在2%~5%。钢铁领域获国家技术发明奖难度较大,有些年份为空白(见表1)。

表1 2000—2020年国家技术发明奖钢铁领域获奖情况统计 项,%

1.2 钢铁领域获奖项目专业分布

钢铁领域获国家技术发明奖的项目可以分为铁前、冶炼、特种冶金材料、灰铸铁、管理与环境、碳钢、低合金钢以及冶金设备七个专业方向。铁前2005年获奖1项;冶炼2005、2007、2017年各获奖1项;特种冶金材料2001、2019年各获奖1项;灰铸铁2014年获奖1项;管理与环境2016年获奖1项;碳钢、低合金钢2000、2007、2009、2012、2017、2018、2020年各获奖1项;冶金设备2008、2015年各获奖1项。总之,碳钢、低合金钢专业获奖项目相较于其他专业略多。

2.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2.1 获奖项目数量情况

2000—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每年授奖数量在170项左右,且自2012年起明显减少,钢铁领域每年获奖数占总授奖项目数的比例在2%~4%之间。20年间有106项钢铁领域的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98项。平均每年有5个项目获奖,获奖最多为9项,最少为2项(见表2)。

表2 2000—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钢铁领域获奖情况统计 项,%

2.2 钢铁领域重点单位获奖项目分析

在国家科技进步奖钢铁领域获奖项目中,第一完成单位包括由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企业,以钢铁研究总院为代表的科研院所和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代表的高校(由于科研院所和高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项目较少,因此将其合并归为院校),总体上第一完成单位为企业的项目所占比例居多。但从2015年之后,院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获奖项目数量呈现超过企业的趋势,这与院校牵头承担了一批有影响的国家科技重大项目,且自身具有突出的科技优势有关(见表3)。

表3 2000—2020年企业和院校牵头的获奖项目统计 项

2.2.1 重点单位获奖项目数量

2000—2020年期间,钢铁领域获得的106项国家科技奖,共有410个单位参与完成(包括单位重复出现),有钢铁企业、科研院所以及高校,反映了三者之间科技创新产学研用的联系与互动不断加强,形成了协同创新的良好格局。

本文确定重点分析的钢铁领域获奖项目的完成单位,企业选取鞍钢、攀钢、宝钢、武钢等6家,院校选取钢研院、东大以及北科大等3家(见表4)。

表4 2000—2020年主要钢铁企业获国家科技奖情况统计 年,项

2.2.2 重点单位作为不同顺序获奖项目数量对比

不同获奖项目的完成单位可以有一家或多家。2000—2020年期间,第一完成单位中,宝钢获奖最多,共有10个项目获得国家科学进步奖,可见其科研实力较强。其次为钢铁研究总院和东北大学,均有8个项目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奖。第二完成单位中,北京科技大学有12个项目获奖,且作为第二、第三以及其他次序完成单位的项目均最多,各等级获奖总数也最高,可以看出北科大科研活动较为活跃。

2.2.3 重点单位获奖项目专业分布

不同获奖单位的获奖项目大致可以归为矿山、铁前、冶炼、轧制以及产品五类。产品专业获奖数量相比其他专业占据绝对优势,其中,钢铁研究总院、北京科技大学以及东北大学在此专业获奖较多,特别是钢铁研究总院的获奖远超过其他单位。在轧制专业中,鞍钢和东北大学的获奖较多。在冶炼以及铁前专业中,武钢和北京科技大学具有较强的获奖能力。另外,在矿山专业,鞍钢相比于其他企业有较多获奖项目(见表5)。

表5 不同获奖单位的获奖专业情况统计 项

2.3 钢铁领域获奖项目专业分布

2.3.1 各专业获奖项目第一完成单位分布

2000—2020年期间,钢铁领域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项目按照第一完成单位归类统计。结果表明,在钢铁材料腐蚀、材料成型模拟技术以及冶金设备专业,企业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奖项空缺(见表6)。

表6 各获奖项目第一完成单位分布 项

2.3.2 各专业获奖项目数量及比例分布

在2000—2020年期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获奖项目中,铁前、冶炼、轧制和低合金钢4个专业获奖数量较多,为科研人员研发的重点专业。分析发现,铁前专业有12项,占总获奖项目的11.3%;冶炼专业17项,总获奖项目的16%;轧制专业26项,占总获奖项目的24.5%;产品专业35项,占总获奖项目的33%。其中轧制与产品专业几乎每年都有获奖,说明该专业研发价值较大(见表7)。

表7 2000年~2020年钢铁领域获奖项目专业比例分布 %

2.3.3 重点专业技术分布

(1)铁前专业

铁前专业中高炉炼铁和焦化技术的获奖项目占比居多,分别为25%、41.7%。焦化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干熄焦技术研究方面,在2018年获得一个一等奖,2001年和2009年分别获得了二等奖。高炉炼铁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炉喷煤以及高效生产等方面,没有一等奖产生,且在2016年以后没有获奖项目,说明传统工艺开发创新较困难。

(2)冶炼专业

冶炼专业可以细分为耐材、炉外处理、炼钢、连铸以及环境资源五个技术方向。连铸和炼钢技术是获奖项目中较多的技术,所占比例均为35.3%。在连铸中,最近一次的获奖时间为2020年,且从2009年开始陆续获奖,说明连铸技术的研发一直是热点。在炼钢中,主要以研究电弧炉及转炉两种冶炼装置技术为主,聚焦不锈钢、特殊钢生产等。

(3)轧制专业

轧制专业可以细分为自动控制、设备、热轧、热处理、冷轧以及环境资源六个技术方向。在轧制专业中,研究的重点主要为热轧和冷轧技术,分别占50%和23.1%。在热轧技术中,从2002年到2010年,几乎每年都有获奖项目,说明该时间段热轧技术具有较大进展,而2010年之后获奖数目较少,2020年为最近一次获奖。冷轧技术在2006年开始获奖,但持续获奖时间较短,于2013年获奖之后再无获奖项目。

(4)产品专业

产品专业可以细分为长材、特种冶金材料、硅钢、特殊钢、碳钢、低合金钢以及不锈钢六个技术方向。在产品专业方面,碳钢、低合金钢技术是研发的重点,其中碳钢、低合金钢所占比例最大为48.6%,远超其他技术。碳钢、低合金钢技术,主要集中于海洋用钢、汽车用钢、桥梁用钢等方面,共产生两个一等奖,15个二等奖,且从2002年开始陆续获奖,最近一次获奖时间为2018年,说明碳钢、低合金钢的研发较早,且一直都是研发的热点。不锈钢的主要获奖时间主要集中在2000年和2014年,产生了一个一等奖。

钢铁领域各重点专业技术获奖项目数量和占比情况见表8。

3.结语

通过对2000—2020年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情况梳理,分析出钢铁领域相关技术获奖成果的特点如下:

(1)从专业方向看,在铁前专业中的高炉炼铁技术、焦化技术,冶炼领域中炼钢技术、连铸技术,轧制专业中热轧技术、冷轧技术,产品专业中碳钢、低合金钢等方面,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较多,研发力度较大。

表8 钢铁领域各重点专业技术获奖项目分布及占比 项,%

(2)从完成单位看,在钢铁企业中,宝钢申报的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较多,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获奖项目最多。在科研院所中,钢铁研究总院、北科大以及东大均有较多获奖项目,其中北京科技大学参与完成的项目最多,实力不容小觑。

猜你喜欢
发明奖进步奖钢铁
202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部分)(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及一等奖)
广州市园科院科研成果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低纬高原种花技术获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适地适花”构建“云南模式”
2020年CCF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获奖项目简介
“钢铁侠”
2019年PALM展参展商产品技术进步奖获奖名单
扑面而来的“钢铁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016国家科技奖和技术发明奖初评名单发布
小小“钢铁侠”拯救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