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市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路径分析

2022-12-26 04:06沈小芳
关键词:文物群体博物馆

□沈小芳

新郑市博物馆,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轩辕路228号,是新郑市唯一一家集文物标本收藏保管、陈列展览、宣传教育、科学研究于一体的文化事业机构,藏品数量近6万件,是国家二级博物馆。多年来,该馆依托新郑市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文物藏品优势,多角度、全方位展示新郑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华夏民族博大精深的文明。本文以新郑市博物馆为主线,探讨基层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和优化基层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

一、新郑市博物馆的服务内容

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是以实现博物馆教育、研究、欣赏为目的,向社会及公众提供的各种博物馆文化服务和博物馆文化产品服务的总和,强调博物馆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发挥博物馆文化传播和社会教育的功能。

新郑市博物馆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为原则,不断强化公共文化服务意识。初始,着力建设和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游客服务中心、休息区、残疾人通道、分类垃圾箱等人性化设施相继投入使用。在此基础上,强化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新郑市博物馆秉持“以人为本”理念,全年对外开放,无闭馆日。建立、发展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专题培训,增强服务意识,推广“社区+志愿者”的模式,以专业社工引领志愿服务。同时,在馆内开展“志愿讲解”“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提高博物馆公共服务质量。自2008年免费开放以来,新郑市博物馆以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了社教和服务民众的活动。如:利用世界文化遗产日、“5·18”国际博物馆日,积极发放宣传资料,举办文博知识有奖竞答,把当地历史文化传播给更多民众,扩大基层博物馆在地方上的影响力。并先后到当地街道社区、中小学和高等院校举办“文物生肖展”“全国道德模范展”“感动新郑十大人物展”等展览。此类服务项目,有效延伸了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均等和便利性特征。

对文物藏品的研究,一直是博物馆工作的主要部分。在发展中,新郑市博物馆积极拓展学术研究,坚持每年都要发表期刊论文,申报并参与相关省、市重大课题项目研究,夯实基础研究工作。同时,做好通俗性与知识性相结合的科研成果转化,把理论性、思想性、针对性很强的学术报告转换为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图片或文字。比如,《黄帝故里新郑青铜器》《黄帝故里新郑铜镜》《溱洧遗珍》等图文,有效提升基层民众的文化获得感。

二、新郑市博物馆的服务对象

在发挥博物馆功能和开展文化活动时,新郑市博物馆充分考虑观众群体之间的差异性,对不同层次的观众群体进行科学合理的细分,并根据不同的观众群体设定相应的展览主题和展览形式,以多种服务方式展示不同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满足广大公众多层次的文化需求,力争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

1.按受教育程度划分。依据公众受教育的程度,新郑市博物馆的公众群体可分为中小学生群体、大学生群体和研究生及以上群体。

2.按年龄层次划分。按照公众年龄层次,新郑市博物馆的公众群体可划分为儿童群体、青少年群体、成年群体和老年群体。

针对中小学生、儿童群体,结合其身心特点和实际需求,博物馆在假期推出“满天星光水精灵”的涂鸦活动。既可从小培养孩子的创造兴趣,又可增强亲子互动,深化父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

针对青少年、大学生群体,博物馆举办陶艺活动和相关知识问答。陶艺活动,从练泥开始,通过盘条、泥扳、捏塑、拉坯等实训,让他们感受古人的智慧与原始魅力。知识问答活动,是倡导观众自主地、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鼓励观众积极了解、获取和探讨博物馆文化。

针对研究生及以上的成年群体,博物馆举办义务教学,开展木版印刷及拓片体验,着力打造博物馆品牌教育,并向社会公众推介宣传。

3.按参观目的划分。按照公众参观目的,新郑市博物馆公众群体可分为游览观赏群体、求知学习群体、专业研究群体。

“游览观赏”这一群体,他们来博物馆主要是陶冶性情、休闲娱乐、观光游历。为满足这一需求,博物馆在基础设施、馆舍环境等方面进行了改善和优化。

“求知学习”这一群体,他们对新学科、新思路、新问题反应敏锐,博物馆举办多种形式的普及型知识讲座、文物讲解,为前来求知学习的观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对“专业研究”群体,博物馆在重要文物展示和库房文物的利用方面给他们提供便利,以方便他们研究。此外,博物馆还同这些专业研究者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共同探讨交流最新成果。如聘请其为历史研究或文物藏品的顾问。

除上述的观众分类以外,新郑市博物馆还对特殊的公众群体予以照顾。如残障人士、偏远乡村的农民群体等。针对残障人士,博物馆内设置有无障碍设施;对偏远乡村的农民群体,通过“移动博物馆”等形式,把馆藏文化传递出去,给予弱势群体平等享受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权利。

三、新郑市博物馆的合作模式

1.博物馆与博物馆、考古研究机构相结合。博物馆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可以延伸拓展博物馆的服务范围,不同等级博物馆之间的结合,能以强补弱,增强弱势博物馆的服务能力。博物馆之间的合作与资源的共享,不仅可以提高大馆文物资源的利用率,还可以带动小馆陈列展览的开展和文化服务能力的提高。

新郑市博物馆联合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举办了“河洛:闽南人的原乡——河南新郑诸侯国青铜珍宝暨固始风情图片展”;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合作,举办了“平天下——秦的统一展”。通过展陈交流这一方式,不仅有效地发挥了博物馆在文物藏品、学术研究、运营管理方面的优势,还能激发基层博物馆的活力,形成博物馆事业的张力,发挥整体效能。

此外,博物馆与考古研究机构之间,开展藏品、展览的交流与合作,可以将相对有限的文物资源集中在一起,增强举办陈列展览的可行性。同时,这也是组合文物藏品、优化文化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新郑发掘的珍贵文物,经整理研究后移交至新郑市博物馆,扩充了博物馆藏品的种类与数量,极大地丰富了博物馆的馆藏,为博物馆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提供了强有力的实物支撑。

2.博物馆与学校相结合。博物馆与学校相结合,是博物馆发挥教育功能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博物馆承担社会责任、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体现。对学校而言,在学校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方式,可以借助博物馆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物教学、情景教学和互动体验等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体验和经历。博物馆与学校的结合,是各自发挥独特优势、弥补自身缺陷、实现社会效益和双方共赢的重要途径。

新郑市博物馆与郑州西亚斯学院携手开展馆校共建活动,签订了新郑市博物馆与郑州西亚斯学院明礼住宿书院共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协议书。通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合作,继承、弘扬、传播新郑市优秀的历史文化,活化新郑历史文化资源,为更多学生、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增进了公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此外,新郑市博物馆还和当地中小学校、职业高校等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为学生开辟第二课堂,积极培养志愿服务人员。如与新郑市轩辕小学、郑州煤炭工业技师学校的合作,既延伸和丰富了学校的日常教学,又扩充和强化了博物馆的志愿服务队伍。

3.博物馆与社区相结合。社区文化是增强社区成员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重要纽带,它能让社区民众了解自己的文化历史,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家园。博物馆与社区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需要的关系,博物馆对社区的服务便是对社会的服务。

新郑市博物馆送展进社区,巡回展览,开放共享,使博物馆真正走出馆舍,摆脱场馆的束缚,使各阶层的民众都能享有使用博物馆的机会和权利。博物馆在积极融入社区文化建设的同时,也迎来了一批稳定的观众群体,为博物馆的宣传教育赢得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扩大了博物馆文化传播的影响力。

4.博物馆与景区相结合。从旅游环境来看,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游客对文化旅游的诉求越来越强烈。而博物馆所营造的浓郁文化氛围,正是多数旅游景区中所缺乏的文化资源。因此,文旅融合是当下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新郑市博物馆,东临AAAA级旅游景区黄帝故里,自身也是国家AA级景区。博物馆与景区的结合,增强了博物馆在文化旅游中的传播功能。景区有广泛的游客来源、完善的服务设施和轻松愉悦的旅游环境,这些都是促进博物馆文化传播的催化剂和营养品。因此,依托景区的优势资源,可以将博物馆的文化内涵更为广泛地予以传播。二者相融并济,合作共赢,既能通过博物馆的文化品位提升景区的档次,又能以景区较强的普及性来增强博物馆的辐射面,促进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四、新郑市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相关问题分析

新郑市博物馆自1993年建立以来,已有近30年的历史了,一直没有进行过大的维修和改造。因此,其自身在空间格局、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1.服务设施亟待完善。新郑市博物馆是由原新郑市文物保管所搬迁所建,馆内仿古建筑物朽蚀严重,有些地块局部塌陷,馆舍条件相对简陋。同时,展厅面积也过小,仅有600平方米,不便进行数字化展示,无法运用技术手段加以扶持,不利于全方位、多层次高科技展示新郑悠久的历史文化。

此外,博物馆尚无配套的停车场地,除了博物馆院内可以停放工作人员车辆外,没有专为观众参观设置的停车位。周边虽有停车位,但时常被附近居民占用,停车位短缺的问题凸显。交通是关系到发展的大事,只有拥有良好的交通环境,才能为文旅融合带来的大批量客流提供更加优良的服务。

博物馆应从内到外,改变自己的结构、组织体系,努力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参与博物馆建设和管理,不断增强博物馆的内在活力。

2.服务形式略显单一。服务对象的多样化导致了内容需求的多样化。新郑市博物馆现有基本陈列主要有2个,分别是“郑韩故城出土文物展”和“华夏之根”,内容较单一,且长期未更新。应该将目光投向观众,对他们进行评估调查、分析研究,掌握观众的心理趋向和动态变化,并以此作为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参考依据,着力优化为社会、为公众提供的服务。

同时,优秀的藏品需要通过展览介绍给观众,优秀的展览需要观众积极参与互动,而宣传则是实现博物馆与观众之间良好沟通的一个重要手段。新郑市博物馆的宣传,目前仅依靠微信公众号,宣传面不够广,宣传缺乏针对性,宣传效果有待提升。如何让博物馆的参观人数进一步增多,有效改进和强化宣传工作是关键,应予以高度重视。

3.创新能力有待增强。创新能力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产品的开发。文化产品开发一直是新郑市博物馆的一个薄弱环节,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博物馆在社会服务上的发展和影响度。在文化产品开发上,主要是针对青铜莲鹤方壶工艺品等衍生品进行开发,对于其他文化遗产的衍生品开发则较少,存在着组织人员力量薄弱、产品种类偏少不成系列、产品同质化明显、研发设计的实用性和艺术性不足、性价比低、特色优势不突出、产品销路不畅等问题。在文化产品营销上,观念保守,对现代文化商品消费的市场规律缺少认知,未引入现代营销的理念和操作模式。

二是人才的培育。人才是博物馆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新郑市博物馆在人才培养上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个是专业技术人员比率低。目前新郑市博物馆专业技术人员仅有十多名。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特殊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并重,而博物馆很难招到陈展开发、文物修复等专业技术人才。另一个是缺乏资金,员工培训不足。免费开放以来,博物馆的资金大多来自财政拨款,没有用于人才培养的专项资金,馆员学历和专业技术能力提升呈双难状态。

猜你喜欢
文物群体博物馆
文物的栖息之地
博物馆
文物的逝去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露天博物馆
文物失窃
文物掉包案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不容忽视的校园“小群体”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