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彰显与创新
——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核心

2022-12-26 05:29王子豪曲新英青岛大学山东青岛266071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现实

王子豪,曲新英(青岛大学,山东 青岛 266071)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5年创立的一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巨著。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完成了哲学思想的转变。他们从“现实的个人”出发,论述了人的本质以及人的实践劳动对社会发展的基础作用,系统分析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实现路径,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新时代继续弘扬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要扎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这座宝库,充分挖掘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深层内涵,发挥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作用,坚定不移沿着党的群众路线走下去,立足时代做出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伟大业绩。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个人”的基本规定

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个人”的论述是他所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理论起点。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开篇便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关于“现实的个人”进行了批判,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现实的个人”进行了更为具体的分析与论证。

(一)现实的个人是自然存在的人

个人是自然存在物的一种,具有满足本能需要的自然性需求,同所有自然存在物一样会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在这个意义上,考察现实的个人就要从现实、有生命的个人出发。于是在对其他思想家有关人与动物之间区别的批判中,马克思提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人通过自己的肉体组织,有意识地进行生活资料的生产,这时人便将自己与动物区别开来。尽管动物也会进行生产,如蜜蜂筑巢、蜘蛛织网等,只不过动物的这种生产行为与人的物质生产有着本质的区别。动物只是根据它的本能生产它自己及其幼仔所需要的东西,其产品直接属于它的肉体,并不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而自然存在的人通过自主意识和计划能力,可以进行超越时间和空间,甚至不受肉体影响的生产。而且随着对规律的发现,人在生产的过程中了学会了运用美的规律来建造。从劳动的视角看,动物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仅仅是因为自身存在的需要,而人改变自然是通过劳动的各种形式,在达到自己目的的同时实现对自然的支配。

(二)现实的个人是社会存在的人

与青年时期更倾向于二元论的个人概念相比,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反复强调我们要从现实的个人出发,从他们的物质活动出发,将现实的个人当作是一个可以直接呈现出来的整体的存在物,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生产条件和生产关系之中。马克思认为人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人,人与人之间的现实活动构成了社会关系,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生产劳动。“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当马克思从感性的角度来看待人时,现实的个人直接体现为作为个体的有生命的自然存在。但是从历史的角度看,作为个体存在物的个人还是被一定社会关系所环绕着的社会存在物。无论是从个体属性看还是从社会属性看,它们都从属于现实的个人,不能脱离现实。

(三)现实的个人是面向未来,具有未知性的人

与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孟子等认为人的本性是天生的看法相反,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个人的一般本性是后天获得的,是历史的、发展的。通过对现实的个人及其发展的考察,马克思认为整个历史就是人类本性的变化史,现实的个人处于永恒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绝对运动之中,由此决定了现实的个人处于不同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文化关系,不同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之中。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的核心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论述了现实的个人是处于各种经济要素、政治要素和文化要素中,并且要素与要素之间还形成各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文化关系。由此,各种关系与关系之间形成一种稳定的结构性存在,即人是一种社会性存在。现实的个人作为“社会”这种结构性存在中的人,会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动而做出调整,因此现实的个人是面向未来、具有未知性的人。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探究

马克思在对人的本质进行定义的过程中逐渐找到并总结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首次明确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矛盾的规律,并以此为依据探究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基本规律,得出了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最高目标和终极归宿。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起点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塑造唯物史观的过程中,揭示了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是要能够从事生产生活。在这一层面上马克思赋予了现实的人真正的地位,揭露了人类的本质。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引入劳动实践,并将其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是有需求的,人的生存必然需要生存资料,生存资料的获取除了从自然中直接获得还需要经过一定的劳动实践进行创造。人通过劳动实践满足了自身以及社会的需要。在对共产主义与过去其他运动作对比的过程中,马克思指出只有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人才能凭借自主意识将自己的意向活动和物质生产生活匹配起来,实现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向共产主义的发展,是消除了异化的人本身的交往、真正的人的主体性自由的实现。《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共产主义做出的重要论述,不仅点明了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起点,同时也指出了劳动实践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1.人的活动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初次论述了他的共产主义概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3]也就是说,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有着非常丰富和完整的活动形式和内容,并不会受到社会以及其它人的约束,不会被限制在某个绝对的范围内,所有人能够按照自己的天赋、个性、爱好和能力选择从事的职业,在参加物质生产劳动的同时,还可以参加生活管理以及艺术创造活动等。

2.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

能力的发挥是满足需求的先决条件,是主体能动的作用于客体的现实手段。在满足人的自然性需求的过程中,个人的第一步行动就是要进行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为了更有效地满足人的需求,人类在进行体力劳动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地开发智力,以脑力带动体力,进一步地激发个人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既包含着个人能力的提升,也意味着能力的发挥要和实践活动高度契合,使自己的全部能力和力量得到充分彰显。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既是人在从事劳动实践中的职责和使命,也是实现人身心和谐的现实路径。

3.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明确指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在参加劳动实践活动中会形成社会关系,人所能发展到的程度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从部落所有制、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三个形式入手,指出人类发展的特征之一就是社会关系的不断丰富,而分工又在其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旧式的分工是造成人的异化与片面发展的主要原因。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使得人们摆脱了以往个体、分工、地域、民族等狭隘的局限性,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伦理关系、宗教关系等全面生成,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得到解放。人的全面发展包含着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从本质上看,人是一切社会关系极大丰富和完善的产物。

4.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在马克思分析的人的发展的三个阶段中,只有在第三阶段,即“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等方面得到发展”[4]。这时人们可以获得对生产能力的共同控制,使得自己接受教育、发展智力、履行职能、提升能力、开展社交等的时间大大增加。个性是一个人作为个体的人在社会中存在的不可替代性,这也是他使命存在的前提条件。人的个性全面发展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性的积极力量得到了充分彰显,并为社会实践起着巨大的推动力量。

(三)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路径

1.生产力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是“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而生产力是人存在的物质前提,“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须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5]。要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满足人的需要。这个过程必然伴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所参加的一切活动中所运用的来自人本身的力量便是生产力,生产力的进步使得人的实践活动得到丰富、参与实践的能力得到提高,因而可以说生产力的发展本身也是人的能力的发展,生产力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动力。当生产力达到一定的水平后,人参与劳动实践的效率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这时人就有了充足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以人的可自由支配时间的延长为前提,人的全面发展有了实质性的意义。因此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

2.劳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人在本能需要的驱使和高级智慧的引导下,为了满足自身生存、生活以及其他物质和精神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将自己的体力和脑力付诸实践的有目的的活动,这就是劳动。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维持人的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方式。劳动能力作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手段,它的增强使得人类在与劳动对象交互作用时能够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劳动不仅是一个单向的付出的行动,在这一过程中人自身也在接受教育和自我改良,参与劳动的能力也得到提高。然而劳动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了异化,工人的劳动成为了被统治、压榨和剥削的手段,工人越劳动,越会感到麻木、不幸和被奴役。因此,要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要将生产劳动与体力和智力相结合,还要将其作为解放人的手段,不断地克服劳动异化。

3.制度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界定因素和关键条件

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伴随着社会关系的进步,人们只有在一定的环境中通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交换彼此的活动,生产才会发生、社会才能运转。在这个生产过程的实践中,一些社会关系、交往关系固定下来、规范起来,从而形成了制度。制度一旦被确定,它为人的活动提供了规范,划定了人们从事活动的空间范围。制度既规范着人们的社会关系,影响人的现实活动,又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发展着人的个性。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正是私有制的存在才产生了阶级,而阶级的不断固化又导致生活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差异扩大,不同阶级的人表现出来不同的品质、德性、思想情操以及精神状况使得人无法自由而全面地发展。对此马克思强调必须消灭私有制,建立以公有制为特征的共产主义制度,达到共同控制社会关系的目的,从而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科学内涵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所坚守和丰富发展的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理论成果,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的恒心,指明了发展依靠人民的真心,彰显了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的决心。

(一)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

解决为谁发展的问题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根本立场问题。早在1845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便提出个人作为自然存在物,个人的存在是一切活动的前提,人一切活动的进行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人的发展。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将实现人民的发展为己任,把人民立场作为党的根本立场,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转变,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摆在第一位,确保人民感受得到真正的幸福感。随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改善和提高,人民开始对物质文明以外的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实现这一现实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是我们党百年来的执着追求,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代接着一代干”①。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便是为人民谋幸福,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与人民心连心、共命运。

(二)发展的手段是依靠人民

在明确了发展的目的之后,接下来要解决如何实现发展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指出,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强调人民是推动政治变革与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群众路线作为党在革命时期形成的、毛泽东思想三个活的灵魂之一,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落实提供了现实路径。“一切依靠群众”指出人民群众中蕴含着巨大的力量,我们党要想实现发展就必须以人民作为依靠力量,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密切联系群众,从思想上树立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意识,明确党的根基、血脉、力量来源在人民。人民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座“大厦”的奠基者,高质量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这一“蛋糕”的生产者,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都要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以人民的需要作为业绩的来源,以人民的实际感受作为业绩的评判标准,以人民为中心,将全体人民凝聚在一起,在新时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出最大能量。

(三)发展成果必须要与人民共享

共享是发展的最终归宿。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不忘初心使命的重要体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分为2020年到2035年、2035年到2050年两个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将不断满足,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将不断迈出坚定步伐。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向人民许下的一个庄严承诺,也是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重大成就后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的前进目标,是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最生动的诠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6]要实现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首先要实现生产力的大发展。只有生产力足够发达之后,才能解决物质生存条件不足而引起的其他矛盾,为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要以制度建设作为保障。面对当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加强制度建设尤为重要。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还要以合理有效的制度安排来破除复杂交错的利益壁垒,确保人民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保证人民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让制度为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发展成果提供坚定的保障。

四、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契合性与创新性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结晶,强调社会主义建设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在建立自由人联合体的过程中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要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支撑,并在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创新与超越。

(一)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历经了一百七十多年的烈火淬炼以后,马克思主义在消除剥削、反对压迫以及改造社会中向世人展现了其巨大的影响力和优越性。人民性作为马克思主义与生俱来的、最鲜明的品格,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作为精华部分一直为无产阶级指引前进方向。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系统地阐释了人只有在活动、能力、社会关系以及个性的有机统一体中才能实现最大发展,社会上的每个成员才能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由此才能获得最大的自由、实现真正的幸福。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要求,将人民性作为全部理论和实践的归属,将人民性作为执政党的最鲜明底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做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时代回应,是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新时代的具体价值表达。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强调发展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升人民的幸福感;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强调人作为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的自由和全面。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遵循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理论逻辑,并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性质与发展目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就是为人民群众办好事,为人民群众幸福生活拼搏、奉献、服务”①,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刻把握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明确民心所向,才能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超越与创新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引着无产阶级开展社会实践的终极目标。党的十九大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两步走”战略,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现实条件和路径保障。生产力、劳动、制度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路径,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从根本立场、发展动力以及最终归宿三个角度践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物质条件的丰富是达成人的全面发展的首要因素,“发展为了人民”意味着生产力的发展并不是一味的追求经济数字的提高以及建设高速度,而是注重发展的高水平和高质量,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扶贫工作以及美丽中国建设生动地体现出发展生产力关注的是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人民的劳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人民是生产和消费劳动产品的主体,一切劳动产品以及劳动本身都属于人民,“发展依靠人民”意味着要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力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来不是一个人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以人民为主体的积极主动投入实践的活动,因此必须充分调动人民的力量,激发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人民在劳动创造中实现全面发展。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条件,“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就是用不断完善着的社会制度保障人民能够享有发展的成果。当前民生保障制度已经为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做出了坚实保障,使国家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到全体人民,为实现共同富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面对新时代出现的新挑战,人民对生活产生的新需要,必须继续发挥制度优势为人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五、结语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不仅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和实现路径进行了吸收与继承,并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了创新与超越。纵目回望几十载,中华民族所克服之困难、所取得之成就,无不是人民的支持参与的结果,而这正是中国共产党无往而不胜的力量之源。新时代的号角已然奏响,在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桎梏。为此,必须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新时代发展的目标导向,作为对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和期盼的亲切回应,心中常思人民之难,脑中常谋富民之策,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实现全面发展不懈奋斗。

注释:

①习近平2022年1月26日至27日赴山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的讲话.

猜你喜欢
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现实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漫画:现实背后(下)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与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道德思考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及其启示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