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元年”到来,眼镜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

2022-12-26 02:56刘哲宇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22年11期
关键词:镜架二氯甲烷镜片

文 刘哲宇

进入21世纪以来,环保与可持续发展逐渐深切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各国相继公布环保目标和进程,我国更是许下“2030年碳达峰”的庄重承诺;在商业领域,众多企业纷纷“转绿”,宣传和经营同时向可持续发展靠拢,既是为了品牌形象的塑造,也为可持续未来提前布局。

由饮料瓶引发的环保讨论

今年8月,一件“小事”引爆了中文互联网,并引发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讨论热潮——可口可乐宣布,旗下饮料雪碧放弃使用了半个多世纪的绿瓶包装,改用透明塑料瓶,深入消费者心中的宝石绿色将只保留在瓶盖和标签上。消息一经公布,许多网友表示:“没那味了”“爷青结”“一下就不清凉了”……抛开互联网玩梗的成分,可口可乐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破坏灌输多年的“雪碧=绿色”的消费者认知,竟然是为了环保。官方表示,过去绿色的雪碧瓶含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这是其绿色的来源,也让瓶子更难被回收利用,改换之后的透明瓶则可以方便地回收,再次制成新瓶,进而减少碳排放。

“变了装”的透明雪碧

就在去年,苹果也以环保之名,宣布此后不在新的iPhone手机包装中附送充电头,鼓励消费者使用旧款充电头;CEO库克更是宣称苹果公司的长期目标是不再消耗地球上的任何资源来制造产品,即100%采用可回收材料。

当然也有质疑声,有人从工业生产的角度出发,分析可口可乐此举其实是为了合并旗下不同饮料瓶的生产线,减少绿瓶的额外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苹果一边为了环保之名砍掉耳机口、充电头,一边美滋滋地在官方商城售卖上百元充电头的行为,也引来消费者的口诛笔伐。不管是“主义”还是“生意”,企业们挥舞可持续发展的大旗,的确赚足了吆喝。

可持续,或已成中国消费者的主流意识

管理咨询机构罗兰贝格展开的一系列调查显示,中国消费者也许比我们想象中更热心环保。当被问及在日常生活中对可持续话题(如环境污染、碳排放、塑料使用、资源浪费等)的关注度时,26%的人表示偶尔关注,53%的人表示比较关注,20%的人表示十分关注,只有10%的人表示不关注或很少关注。

超过85%的受访消费者同意,“时尚消费”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同时,超过半数的人认为自己比过去更关注品牌的环保属性。接近80%的人表示在购买服装、饰品包括眼镜时,会检查并避免特定的材质;接近一半的人在过去两年内购买过二手商品和有机材料的商品。此外,可持续发展并不是年轻人的专属。Z世代与千禧一代更愿意通过线上渠道了解产品可持续性特征,相比之下,80后们则更关心产品的可持续标签和品牌背书。

可持续消费归根结底是一件“用脚投票”的事,如果只关注偏好而忽视销量,就可能出现“你买我推荐,我买我不买”的赚吆喝的场面。另一项调查结果将中国消费者划分为了“绝缘型”“旁观者”“专家型”三种。其中,绝缘型可持续消费者占比为15%左右,在进行购物时,此类消费者从来不会在乎环保或可持续的概念,决策完全基于享乐需求和个人偏好,他们从不看配料表和商品标签,北极熊和热带雨林也不在他们的考虑之列;“可持续旁观者”占比最高,接近65%,他们拥有着平均水平的可持续认知和行业知识,却因为审慎的性格和对性价比的敏感,不会轻易将环保可持续理念付诸为溢价购买可持续商品的消费行为;剩下的20%则是专家型消费者,他们深谙可持续理论行业的最新发展和动态,热衷讨论新环保材料和品牌亮眼的可持续举措,消费行为更加理智、科学和具有逻辑性。这意味着品牌要打动这部分消费者,在可持续行动上不仅要讲好故事,还要传达真实的反馈和效果,停留在营销层面的“洗绿”行为往往逃不过他们的火眼金睛。

眼镜行业的可持续举措

2022年是大量企业从宣称可持续发展目标,到宣布初步达成碳中和的“零碳元年”。对于更加传统的轻工制造业、传统饰品行业和眼镜行业来说,可持续发展是摆在众多企业面前的一笔经济账。现阶段,眼镜行业企业正在尝试和努力实践可持续的转型变革,尤其在筛选供应商、环保面料、品牌绿色定位三方面付诸更多的行动。

二氯甲烷,是优秀的化工清洗剂,也是环境保护的大敌

以镜片生产企业为例,无论采购哪家的设备、走何种技术流派,生产过程中的切削、研磨和多次清洗、固化都必不可少,势必会产生大量废弃固体和污水排放。其中,二氯甲烷作为一种优良的有机溶剂,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使用,过去在镜片生产中一直被用作清洗剂,用量非常大。而二氯甲烷与明火或灼热的物体接触时能产生剧毒的光气,遇潮湿空气能水解生成微量的氯化氢,经过光照则会水解而对金属产生腐蚀性,其产物经过处理也很难做到完全无毒无害。丹阳某镜片企业生产负责人表示,若按照以前的使用方式,每家镜片工厂每生产2万片镜片,就要用掉一桶二氯甲烷,即250公斤。从2015年起,丹阳市就开始持续推进二氯甲烷替代工作,以减少污水排放对于环境的损害,截至目前,已实现全市66家树脂镜片生产企业二氯甲烷零消耗,更有45家企业统一安装了废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的废水统一接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再处理。

国际镜片品牌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起步较早,主要集中于降低碳排放上,且已有了相应的成果。如蔡司集团今年8月在苏州园区落成的新工厂,就安装了由阿特斯组件铺设而成的光伏发电系统,综合利用了4000多平方米的屋顶有效面积,装机容量达409KW,所发电力用于工厂自身使用,多余部分还可接入电网。按苏州当地日照条件估算,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在运行的25年内,总发电量预计可达1023万度,将带来约797.9万元的电费收益,累计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2万吨,相当于植树55.8万棵。依视路光学和豪雅光学则是分别推出了“Eyes on the Plant可持续发展战略”和“One Vision可持续平台”,通过减少碳排放、循环利用办公材料,以及减少镜片终端包装等手段来达成可持续发展。

在行业上游原料领域,同样有可持续发展的尝试。如在高折射率树脂镜片材料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三井化学,就推出了旗下拳头产品MR-174TM的环境友好版——Do Green MR-174TM,采用植物原料开发,与使用石油原料的MR-174TM相比,有着完全相同的光学性能,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则降低了14%。然而,或因单价较高,或因相关生产配套流程不同,我国生产1.74折射率的镜片企业中,Do Green MR-174TM的采购量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在镜架生产领域,意大利眼镜巨头霞飞诺集团于2020 年首次在行业中推出了TROGAMID®myCX-eCO材料,并于今年1月在旗下品牌BOSS的春夏新品之中大量使用了这一材料。它由40%的生物原料和100%的可再生能源制成,其碳排放相较于上一代材料降低了50%。

采用环保材料制作的BOSS新款

国产镜架品牌施洛华也在此前推出的代言人联名款眼镜中使用了纯天然蓖麻籽提取物作为主材料。据其品牌负责人介绍,蓖麻籽中存在大量的蓖麻油,通过提取加工制成的镜框既环保又健康,废弃之后材料可自行分解,是真正的环保材料,施洛华对于这一材料的接触和使用开始于2020年,目前还只在较小的范围内使用。

此外,来自温州的国产眼镜企业——森瑟光学宣布研发出了可降解环保镜架的生产制作工艺。企业发言人表示,通过添加生物基天然材料与塑胶钛熔融混合的方式,改善了镜架制作原材料的物理性能,使眼镜架的镜框、镜腿以及铰链连接部分在稳定性、强度和柔韧度等方面性能得到优化。采用这一工艺生产的镜架经过粉碎后,在常温下埋入土壤,模拟自然状态土质湿度、空气流量、细菌群落的实验条件下,经过3~4个月的时间即可完成分解过程。今年上半年,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受理了这项发明申请。据悉,森瑟光学开发这一环保工艺流程的最初原因是为了获取的大规模的外销出口订单,目前外销规模已达10万副级别,企业正在谋求将该工艺向国内市场进一步推广。

谁来为可持续的眼镜行业买单?

可以看到,不管是镜片原料还是镜架原料及生产工艺上的创新,眼镜行业的“可持续”还停留在“小打小闹”的程度:一款“爆款”单品、某一年的春夏新品系列,即便是10万副眼镜,与我国独占全球近70%的眼镜产量和巨大的消耗量来说,都有着数量级的差距。目前眼镜行业真正产生可以体现在统计数据上的环保行为,大都还是由各地监管部门自上而下主导的规范和改革,如丹阳镜片企业的二氯甲烷替代,温州、深圳龙岗等地的电镀企业整改和关停。

眼镜企业自身为何缺乏可持续发展改革的主观能动性?通过采访镜架和零售企业,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缺少可信的供应链追踪技术合作。我国是眼镜生产大国,相关产业链成熟,镜架生产企业的上游供应商为数众多,可替代程度高,竞争激烈。上游供应商的生产流程可追溯性极低,除了树立典型案例用作宣传外,意义不大。

其次,监管部门硬性要求已较为严格,自主可持续举措缺乏具体的量化指标。2021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写入了碳达峰、碳中和,各行业监管部门在节能减排与环保合规方面的要求只增不减。对于企业而言,既要满足监管部门的硬性要求,还要自主创新,并没有标准化信息可供参考,也没有达成行业内的共识,只会损害自身的竞争力。

第三,可持续材料选择过少,消费者不买账。前文提到的“可持续消费者”中,即使是最愿意为可持续理念买单的“专家型”消费者,其为了环保理念所付出的商品溢价均值也只有25%,价格再贵一些,他们也不买了。为了五分之一消费者的四分之一购买力,企业究竟愿意付出多少额外成本?每个企业都会算账。

后记

“眼镜的可持续”是一个全产业变革的过程,摆在面前的困难不少:供应链意识问题、行业统一标准缺乏、数字化赋能不到位、消费者平均购买力有限……但可持续是一件“战未来”的事,有些课题,在今天不具备吸引力,在明天显得难度很高,但在后天,也许就会成为产业发展的新机遇。眼镜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吸引力,并不在虚无缥缈的品牌形象——比起绿色、节能的品牌理念,中国消费者一定更偏爱更专业、更有效的品牌形象。当经济体量更大、产值更高的其他行业纷纷迎来绿色可持续的一天时,提前布局相关技术的眼镜企业才能获得先发的竞争优势。

猜你喜欢
镜架二氯甲烷镜片
镜片外的星光
凝望
如何为孩子选择眼镜架
隐形眼镜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塑料以及塑料制品中多环芳香烃的研究
二氯甲烷/石蜡油回收装置技术方案优化
眼镜布不是用来擦眼镜的
眼镜与时尚
我该如何选镜片?
挑选眼镜架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