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轨道交通科技创新改革项目

2022-12-27 09:25
山东国资 2022年10期
关键词:科技成果济南盾构

近年来,济南轨道交通集团对标一流科技管理,狠抓科技创新,加快成果转化,优化创新生态,通过攻克一批创新技术、搭建一批创新平台、壮大一批创新产业,助力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提供强力支撑。

激发创新活力,促进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展

创新攻克工程技术难题,确保地铁建设与泉水和谐共生。泉水是济南的灵魂,为确保泉水保护“万无一失”,济南轨道交通集团始终坚持“用慎重的态度对待保护泉水,用智慧的方法建设轨道交通”,首创基坑降水回灌智能控制技术,回灌率提高到85%以上,最大限度减小对地下水影响。针对“极硬岩、富水软岩、软硬不均、球形风化孤石群”等罕见的地层地质问题,成功攻克盾构机穿越硬岩等施工技术难点,确保盾构平稳连续施工。截至目前,授权专利有852 项,其中,发明专利202 项,编制标准31 部。集团荣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山东省专利一等奖、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奖励20 余项。

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济南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联合山东大学、中铁十四局等单位,承担5 项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成功研发盾构远程智能掘进控制系统、管片自动拼装机器人等关键技术和装备,并应用于盾构机制造,极大提升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保障了复杂地质环境下盾构安全高效施工。不断提升隧道施工装备研发制造水平,打造隧道盾构掘进装备4S 基地。目前,已下线“济南造”盾构机120 多台,成功开拓北京、深圳、杭州等十几个城市轨道交通市场;抢抓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加快推进穿黄隧道建设,针对15 米级超大直径盾构机的研发设计实现关键突破,具备了制造超大直径盾构机的能力。

创新推动智慧运营,推动轨道交通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方向,推动轨道交通产业数字化。首次研发四维地质决策支持服务平台,实现地理信息大数据应用,为泉水保护和轨道交通建设保驾护航;打造济南城轨智慧大脑云平台,实现安全生产精准化、内部管理智慧化;1 号线研发国内首个地铁人脸识别过闸机支付系统,并在全面推广使用;2 号线采用全自动驾驶技术,是省内首条全自动无人驾驶地铁线路;3号线实现5G、WiFi信号全覆盖。

突出创新成效,促进人才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搭建高层次创新平台,集聚创新“蓄水池”。获批工程研究中心、行业重点实验室等省级平台,多家子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全员创新企业等称号。依托平台优势,实现了“平台引项目、项目聚人才、人才促发展”良性互动。

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集聚育才“蓄水池”。高度重视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与中国工程院、日本工程院等6位院士签订合作协议;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获批独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资格,成为济南市首家获此资格的市属企业,引进培养博士后19 名;推荐20 余名优秀员工攻读在职博士,打造高水平科研团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突破2000 人,多人荣获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影响济南”科技人物等荣誉称号,为轨道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盾构机

2022 黄河流域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论坛

创建科普教育基地,打造创新“强磁场”。积极推动济南城市轨道交通“新基建”面向公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创建山东省交通运输科普基地、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济南市科普教育基地。依托项目资源,积极打造泉水保护、轨道交通建造、智慧运营等主题教育场景,组织社会民众参观学习及科普教育,积极策划盾构施工从业人员等产业工人技能培训。

完善创新体系,促进生态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谋布局,打造科技创新管理新模式。注重顶层设计,编制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全面开展重大科学与技术难题攻关,获批国家、省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130余项,与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开展近100 项科研攻关合作。借助知识产权保护与项目优势资源,争取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瞄准轨道交通领域重大科学与技术难题,创建了统筹规划、顶层设计、联合攻关、应用示范、转化推广、产业落地等一体化创新管理模式,在轨道交通施工装备、运营维护装备产业取得突破,为省内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提供了借鉴。

搭平台,营造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牵头成立了山东轨道交通学会,吸纳科研院校、高新技术企业及科技工作者近2000 人,先后开展省轨道交通科学技术奖评选、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对省内外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发挥了积极成效。不断壮大轨道交通“朋友圈”,加入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市政工程协会等国家一级学(协)会,与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水下盾构隧道技术分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申办国家级学术会议“2020 中国城市轨道关键技术论坛”,联合沿黄7 省区11 家轨道交通集团组织“2022 黄河流域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论坛”,共同探讨沿黄轨道交通企业合作共赢机制;主办首届山东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论坛、首届省内地铁集团高层研讨会,为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重应用,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新途径。创建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措施、激励制度,成立了主营科技成果转化的山东轨道交通研究院,打通高校、科研机构、行业优势企业等单位创新成果引进与转化路径,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开展技术、场景应用协同创新,创造性提出“顺风车”式科研协作模式,创建省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搭建开放共享型现场试验基地,被省科学技术协会评选为2020 年度改革品牌项目,并被省政协采用为反映社情民意创新做法,吸引“双一流”大学和业界知名企业开展新技术和新装备现场试验,加速推动优质科研成果转化应用。

“十四五”期间,济南轨道交通集团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国有企业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意见》,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高精尖企业深化合作,打造“产学研用”新高地,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助力加快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

猜你喜欢
科技成果济南盾构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Paving Memory Lane
济南
盾构近距离下穿房屋接收技术
复合盾构在纵向锚杆区的掘进分析及实践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新型盾构地面始发装置的研发与应用
Hi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