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戏”: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有效途径

2022-12-31 08:55江苏省海安市老坝港幼儿园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30期
关键词:珊珊轩轩老鼠

王 云(江苏省海安市老坝港幼儿园)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教师要促进幼儿身体与心理的全面发展,以让他们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但是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在实际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常常会忽视幼儿的心理教育。幼儿时期不仅是他们身体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他们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教师要开展多样的游戏活动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一、引导幼儿养成助人为乐的品行

助人为乐是幼儿需要养成的优秀品质,也是幼儿健康心理的重要体现。在游戏活动中经常发现幼儿大多时候喜欢以自己为中心,不知道要去帮助别人。幼儿在上学前基本习惯获得别人的帮助,习惯别人围绕着他们转。这样的心理状况对幼儿的进一步发展不利,其实对一些游戏的开展也不利。有些游戏的开展需要幼儿彼此帮助才能完成。因此,教师要多创设这方面的游戏,增加幼儿体验,将助人当成习惯。

每次建构游戏结束,教师都要求他们将玩具收起来,以让他们下次再玩的时候能够好到准确地找到所要的玩具。一次一个叫珊珊的小朋友不小小摔伤了胳膊,很不方便整理玩具。但教师在观察中发现没有一个幼儿停下来帮助珊珊整理玩具。他们整理好自己的玩具之后就各自匆忙地回教室了。教师先是将幼儿再次带回到建构游戏区域,幼儿自然要就发现散落在地上的玩具。教师问幼儿有没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妥当的,他们先是内省自己有没有做错什么。大多幼儿觉得自己表现好,没做错什么,他们同时也指出来这个没有整理的文具是当时珊珊玩的。教师再问幼儿,珊珊要不要被批评呢。幼儿回答说,她胳膊受伤了。当教师问那怎么办呢,有幼儿就想到了要帮助别人。

教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一起来做游戏,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彼此帮助。在一次户外游戏中,教师开展搬南瓜活动,幼儿要将田里的南瓜搬到农民伯伯的家里。显然地他们一个人是搬不动的,但教师没要求幼儿合作。一个小组的幼儿自然地就合作起来,两个人为一个小分队,用一个布袋将南瓜装起来,再用一根木棍将布袋挑起来,幼儿一前一后地将南瓜运往家中。在这样的游戏中,幼儿将帮助别人当成一种快乐,同时他们发现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在帮助自己。

开展团队性、合作性的游戏活动,以让幼儿逐渐地养成助人的习惯。一个好的游戏活动不但能提升幼儿的能力同时也能促进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也会渐渐养成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二、引导幼儿形成一定的自制能力

这里所说的自控能力是指幼儿自我控制的能力,大多时候是指幼儿在教师、家长不在场的情况下主动把握行为的能力。一个幼儿是否有一定的自控能力能影响着他们将来的性格,也决定着他们的心理是否往健康的方向发展。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对他们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可将自控能力的培养穿插在拼图游戏中,让他们在一点一滴中逐步地形成良好的品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中指出,教师在开展幼儿活动的过程中要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可操作性的游戏材料(包括低结构游戏材料与高结构游戏材料),进而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元感官进行游戏探索提供基础性的条件。拼图游戏不但能益智而且能增强幼儿的自制力。因此幼儿在拼图的过程中会从拼出来的图片中获得饭前、饭后要洗手、白天要多喝白开水、过马路要靠右行驶等安全知识。幼儿在拼图的过程中渐渐知晓什么是可以做的、是安全的、有益的;又有哪些是不可以做的,是不安全的、是对自己不好的。

教师再有意地引导,幼儿就将拼图上的获得逐步地运用到实际情况中。在体验的过程中幼儿在一些行为上也慢慢地由他控到自控,自制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教师将多彩的游戏与他们的具体心理要求相联系,幼儿就能在身心健康方面都获得长足的发展。教师要关注游戏的多样化的功能,发挥游戏的最大效用,要能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生长。

三、帮助幼儿提升相信自己的能力

教师在开展活动的同时要培养幼儿的自信心。首先教师要游戏活动中应尊重幼儿的愿望,要相信他们的能力,要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大多教师在创设游戏活动时还没能充分显现幼儿的主体作用,也就是说,教师没给每个幼儿充分展示的机会;大多时候教师让幼儿跟着他们示范,没有让他们自己去揣摩、去探究。其次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游戏水平,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换言之,教师要让幼儿做一些他们能够自己完成的事,或者做一些对他们来说难度不大的事。幼儿做自己可以驾驭的事,自然成功的机率机会大一些,因而也就逐步地生长自信的情愫。最后,教师还要能尊重幼儿的游戏创造性,创造是幼儿的天性,教师要站在幼儿的角度理解幼儿的创造性。当幼儿的创造性得到教师的肯定,这也自然地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以一次的角色扮演为例,教师先是播放有关伊索寓言中狮子与老鼠的故事,再让他们将相关的情节表演出来。幼儿在表演的时候,可以自由地选择他们的合作伙伴,自己可组织台词,自己也可创设一些原本没有的角色。教师要相信幼儿,要将舞台交给他们。当一个小组的小组长问有没有谁愿意表演狮子的时候,举手的幼儿很多,他们就多演几场,争取每个幼儿都有表演的机会。增强幼儿的自信,就是要满足他们正当的心理需求。当组长问有没有谁愿意扮演老鼠的时候,竟然没人举手。他们给出的理由是不会学老鼠叫,演起来不像。

教师在平常的观察中就发现一个叫轩轩的小朋友平常总喜欢发出一些奇怪的声音。如果让轩轩扮演, 也许他真能胜任。在教师的鼓励下,轩轩就成了老鼠的扮演者。小组长问除了这两个主要的人物外,还有谁想做点什么。有幼儿就说像扮演森林里的其他的一些动物,在狮子与老鼠表演的时候陪衬着。按照这样的方式进行表演,教师发现扮演老鼠的轩轩还真能学着老鼠叫上几声,虽然不是很像,但是却很自信地展示着。在幼儿表演之后,教师要对每一个参与表演的幼儿以肯定的评价,以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能力,也同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是一个过程,需要教师创设一些有针对性的游戏,需要对一些自信心不强的幼儿多加关照。角色扮演游戏是增强幼儿自信心的有效方式,它能让幼儿动起来,又能让幼儿说起来,更能让幼儿合作起来。在角色扮演中,幼儿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获得自信。当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快乐,获得成功,也获得生长,他们的自信心也必然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不同的幼儿由于他们的经历不同,体验不同,对心理的需求也不同,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幼儿,依据他们的不同的心理状况开展多样的游戏活动。教师要让多样化的活动成为幼儿园的一道风景线,促进幼儿心理发展。

猜你喜欢
珊珊轩轩老鼠
金玉良言
宝石花
钱数不够
解救轩轩
Review on Processability Theory in China
抓老鼠
下次吃2点
笨猫种老鼠
珊珊来早
寻找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