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22-12-31 08:55宋晶莹山东省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青岛路中学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30期
关键词:学法内容探究

宋晶莹(山东省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青岛路中学)

新课改强调初中数学教学中要采取多元化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问题导学法的应用可使学生结合问题的引导探索、分析相关内容,快速理解和记忆,提升自主探究中解决问题能力,且有利于数学思维发展,为其今后更高层次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一、问题导入教学法的应用意义

近年来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理论知识内容占比有所下降,而实践应用类内容占比逐渐提升。教材中很多例题都是结合具体的生活案例。初中生正处于逻辑思维发展关键时期,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摒弃以往传统灌输讲解释方式,而是应该利用问题导学法,加强对学生观察力和创造分析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在习得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思维习惯。

基于问题导向开展数学教学,通过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可引导学生自主投入思考探究,进而快速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掌握。还可引发学生认知逻辑矛盾,使其深入思考。因此说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向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问题导学法应用常见错误

新课改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问题意识,而在当前大多数学生并不具有问题意识,不能够发现自己的问题,或是发现问题后不敢发问、不敢回答,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完全占据着数学课堂主体地位,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本无法得到实现。

近年来国家高度关注教育改革,这也使得初中数学教学任务有所提升,部分教师为了能在课堂内完成教学任务,便会对教学流程进行压缩。为了确保课堂任务完成,多数教师只会按照课本流程为学生设计简单问题或者直接按照教材提问,这导致数学问题设计缺乏针对性和新意。另外,在应用问题导学法时,教师并未对学生学情具体进行考虑,也未给予其充足时间思考、讨论与探究,而这也导致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流于形式,无法将问题实际价值发挥出来。

问题导学法的本质是指教师通过问题作为导向,实现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学生在过程中习得知识。但目前而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多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请问答模式存在固化现象,无法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而这对其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发展,也会造成直接影响。

以问题为导向展开教学时,教师对于学生基础、思维差异并未充分进行考虑,设计问题对于某些学生容易解答,但对于学困生来讲却异常困难,而在学生在回答正确问题后,教师会在潜意识中认为全班学生已掌握这一知识点,而这就忽视了学习能力较弱学生。

三、问题导学法的有效应用策略

(一)引导问题设计应结合实际

在借助问题导学法展开数学教学时,首先要科学合理地设计相关问题,应结合学生学习基础以及能力、课本内容来进行问题的设置,确保问题难易程度适中,充分调动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科学设计引导问题,才能使问题导学法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效用。

如《正方形性质与判定》相关内容教学时,便可为学生设计如下问题:“菱形、矩形以及平行四边形都有哪些特点?”“请尝试着对正方形性质及判定方法进行总结,并表达出来。”第一个问题的设计可使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回忆,第二个问题设计可将学生求知、探究欲望调动起来,使其全身心投入到相关内容探索中,之后教师再进行正方形性质与判定内容的讲解,往往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

(二)引导问题设计应结合生活

在应用问题导学法教学时,应结合学生生活设计数学问题,提升问题的趣味性、针对性,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日常观察,发现其优势,了解兴趣点,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化问题,使学生能感受到数学来自于生活、用于生活,并能借助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如目前多数初中生在观看短视频时都会使用抖音APP,所以在统计调查教学中,教师便可结合这一数学现象来设置调查与统计班级学生使用抖音APP 情况的问题,这一问题设计可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实践的欲望,快速掌握和内化所学内容。

(三)结合学情分层设计问题

基于问题导学开展数学教学时应对学生具体学情精准分析,分层设计教学问题,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数学学习需求。在学情分析时可结合学生学习态度,基础性格爱好等多项内容,科学对学生展开分类,同一层次学生要能够凸显出个性和共性,之后可涉及共性问题、个性拓展、延伸问题等。

数学问题设计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1)基础型问题。基础性问题设计是为了满足数学学习能力基础差的学生,使其能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阅读,简单思考,便能找到解决方法。(2)拔高能力型问题。类问题的设计是针对学习态度良好,但基础一般的学生,此种问题是指学生能通过自我思考,并在教师引导下完成问题解答。(3)拓展类问题。设计此种问题的目的是满足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的学习需求,这一类问题学习难度较大,思维含量大。

通过设置三个层次的问题,可使不同层次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的定位,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三个层次并不是固化学生所处层次,而是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多样化进行处理,即不同问题可实现相互转化,同时要鼓励学生挑战更深层次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发现自身能力,树立数学学习自信心。

(四)结合知识巩固目标设计问题

温故而知新,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也要注重对学生以往知识的巩固,定期巩固有利于学生思路的丰富,可使其对所学内容有系统认知。若未做好复习工作,学生在数学学习时必然会存在遗忘现象,而问题导学法也可运用在学生知识巩固中。例如,在概率问题复习时,便可借助骰子这一道具来设问:“在投掷过程中,骰子小于3 和大于3 的概率是否相同呢?”提出这一问题之后学生立马会回答相同,之后教师再继续追问:“为什么相同呢?”引导学生就概率这一概念进行复述,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巩固和复习是对学生数学成绩进行提升的有效途径,但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明确指引,使其能明确哪些内容为重点内容,而借助问题导学法来指引学生复习,可使学生快速夯实知识。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学法能提升教学趣味性和有效性,可使学生在问题的指导下,发散自身思维分析解决问题,逐步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积极投入到问题导学法应用探究中,通过科学设计问题指引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和巩固数学知识。

猜你喜欢
学法内容探究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摭谈初一数学学法指导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三角恒等变换学法直通车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主要内容
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