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四新”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以株洲地区为例

2022-12-31 11:37
科教导刊 2022年30期
关键词:株洲职教高质量

郭 晨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 株洲 412001)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查湖南时提出“三高四新”战略,为湖南“十四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科学指引。为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湖南省教育厅出台了《教育部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 服务“三高四新”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要整省推进并率先建立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职业教育制度和模式,为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提供湖南经验和模式[1]。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壮大必须有实力强劲的企业作为支撑,而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作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各高职院校责任在肩、使命如磐。

作为湖南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轨道交通、航空、汽车三大动力产业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是株洲发展强有力的支撑,也是株洲闪亮的城市名片。当前,株洲职业教育科技园拥有10 所院校,共设专业241 个,拥有重点专业102 个[2],这为本市制造业的发展奠定了优质的人才储备基础,助力株洲打造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1 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3]。湖南是职业教育大省,全省现有职业院校719 所,在校生164.95 万人,其中11 所高职院校入选“双高计划”,国家级示范专业点、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及教师的重要赛事等多项核心指标位列全国第一方阵、中西部省份第1 位[4]。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也日益凸显。

1.1 职业教育重技能轻素养的思想依旧存在

在传统观念里,职业教育就是教授学生技能的专门性教育。相比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在校时间更短、实践和实训课程更多,要完成规定的理论及实操教学内容已非常不易,所以势必会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课程有所压缩。这种学制、教学方式都无形中加深了学生“重技能、轻素养”的职业教育刻板印象。

技能是立业之本,素质是立身之基。高水平的职业教育,不仅是国家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更是整个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助推器。通过走访调研了解到,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更青睐职业素养较高的员工,在他们身上体现的专业、敬业、精业、乐业是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能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在职业教育中不仅要夯实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要强化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深化学生的职业使命感,以实现职业技能和人文素养的知行合一。

1.2 职教学生专业技能与企业要求存在差距

职业教育是直接面向企业就业的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核心技术和就业竞争力是职教人才培养重点。但目前从学生就业来看,学校与企业间的有效衔接还做得不够,部分学校在学生培养方面依旧延续传统职教模式,侧重于传授通用技术技能,未能做到与企业具体需求深度对接,致使学生到就业企业后还要进行长时间的“再培训”,甚至个别在培训后依旧无法胜任岗位,给企业造成了人才和资源的浪费。

从教育层面来看,这种现象体现出各高职院校未能将当前企业发展形势和地区发展趋势悟深悟透。对于株洲而言,要贯彻落实“三高四新”战略,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坚持职业院校与产业区域布局有效对接,做好为本市、本省培养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要输出窗口。从教学层面来看,则体现出高职院校的教师对于当前企业实际情况了解不深、掌握不透。各高职院校的教师要更多地深入企业一线进行生产实践,例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类院校,要抓住中车株洲所这一龙头企业,可利用寒暑假深入一线了解产业发展现状和前景,从而打造出一支懂理论、会实践、能教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将教学课堂与学生将来所服务企业和所从事行业有效衔接做好师资准备。

1.3 社会层面对职教学生的偏见未完全消除

近年来国家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从政策和法规层面已将职业教育提高到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并出台了一系列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规定。但在实际认可度方面,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思想依旧存在,这导致高职院校生源质量不高、学生学习动力不强、职业成就感较低的现象。放眼世界,一些职业教育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如德国、日本等,在国家政策、社会氛围、人的认知方面都对于职业教育和技能型人才有更为肯定的认识,职业教育与职教学生也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因此,汲取国内外职教发展经验,立足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时代背景下,要扩大对职业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和广度,特别是在湖南“三高四新”发展战略背景下,依托中车株机、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等具有自主核心技术,且在国内、国际具有领先水平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传承和发扬“楚怡”职教精神,讲好诸如“七一勋章”获得者艾爱国、电焊“花木兰”易冉、“砌墙大师”邹彬等大国工匠先进事迹,营造出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社会氛围,为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2 高职院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

2.1 构建思政教育与技能培养有机融合的德技并修动力机制

高质量职教人才不能忽视职业精神的培养和价值取向的引导。分析当前高职思政教育现状,教师大多还是通过传统的“三观认知”进行引导,有部分思政教改走在前列的学校形成了以本校特色为核心的思政教育特色,但大多只针对个别专业群,未能形成一整套将思政教育与技能培养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

职业教育担负着为国家输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而思政教育关乎“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因而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应优化教学方法,展开针对性教学。在探索厚植工匠精神的高职思政课育人路径方面,可以从价值导向、课程资源、教学手段等方面入手,坚持以“国之大者”为引领,以“家国情怀”为底蕴,推动思政教学在形式上、组织上、内容上不断深入。在日常教学中要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例如“国内首条大型牵引电机智能组装生产线就在株洲,每15 分钟就能下线一台牵引电机”这一既有行业特点又具备地域发展特色的案例,能使学生直观感受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速度,了解当前所学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同时,要重视实践教学的功能和作用,例如株洲各高职院校可利用本地区作为重要交通枢纽和制造业重镇的区域优势,对于轨道交通、航空、汽车等相关专业,建设一批“专业+素养”有机融合的高水平实践基地,延展实践教学空间,通过实践达到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实现“以德率技、以技养德、德技并修”的目的。

2.2 构建面向企业精准对接的产教融合动力机制

“产教融合”并非近些年才提出,在实际工作中,在“为什么要融合、谁来融合、怎样融合”三大关键问题上,方向是明确的,主体是清晰的,但路径是传统的[5],这也是产教融合为何无法落地落实的症结所在。因而,当前部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存在脱节,出现了“培养”与“使用”不相适应的供需矛盾,一方面企业招不到或用不了所需人才,另一方面高职毕业生找不到或适应不了工作岗位,这种“两难”境况如何破解?

产教融合既是职业教育的标志,又是职业教育改革的主线。在全国职教大会上明确了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整体方向和发展道路。在构建产教融合动力机制中,高职院校应重视与企业之间的有效合作,实现学校育人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例如位于株洲地区的轨道交通类、航空类、汽车类高职院校和专业群,可以依托中车株机公司、中国航发株洲所以及北汽集团这三大位于本市的先进装备制造企业,通过成立企业导师名师工作室,开设企业订单班,在校期间与企业导师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编写校本教材、实训教材以及参与日常教学等让学生了解职业目标要求和行业发展趋势;通过经常性地开展“大国工匠进课堂”等活动,树匠心、育匠人、铸匠魂。同时,在日常实训和顶岗实习期间,按照相应企业员工标准从知识、技能和素质等方面严格要求并展开校企协同教学,深化学校和企业间的育人共同体意识,打破职业教育“闭门造车”的禁锢,为破解“两难”局面提供实践范例。

2.3 构建人才培养与区域发展有效衔接的产业集群动力机制

高职院校是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的基地,承载着为各类企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在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要明确,高质量职教人才的培育要与社会经济发展链接在一起,并主动融入本地区发展之中。株洲是中国首批重点建设的八个工业城市之一,制造业作为株洲的立市之本和强市之基,能否在“十四五”再上台阶,关键看先进制造业发展。

当前,在湖南“三高四新”战略背景下株洲的发展迎来了新机遇,基于“制造名城,幸福株洲”的城市品牌定位,地处株洲的各高职院校应围绕株洲先进制造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主动把握区域发展重点领域人才培育方向,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主线,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立足株洲本地区先进制造业发展情况,结合学校实际、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来合理建设对接区域发展重点的特色专业群,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专业制宜构建服务区域发展的特色化人才培养体系,并随产业集群发展变化及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探索构建服务于产业集群的高质量人才培养路径,为助力株洲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 结语

湖南出台的《意见》旨在基于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部署下,通过省部共建为湖南能走在中部崛起前列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6]。株洲作为转型升级中的传统工业强市和拥有10 所职业院校的职教大市,抓住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契机,深化本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搭建起“专业群+岗位群+产业链”的职业教育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新模式,传承和发扬楚怡职教传统,为培养一批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湖湘工匠”蓄能,打造职业教育的株洲样板。

猜你喜欢
株洲职教高质量
二年制职教本科线性代数课程的几何化教学设计——以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为例
株洲新时代输送机械有限公司
株洲新时代输送机械有限公司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株洲地域美食文化系列招贴设计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依法推进河南职教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株洲工业 与新中国一起成长的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