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历史动因及其探索历程

2022-12-31 11:37
科教导刊 2022年30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民办高校政策

李 萍

(南昌理工学院人文教育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44)

1 问题的提出

2021 年12 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1],为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坚定了思想、提出了目标、布置了任务。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的不断落实和发展,民办教育积极响应国家对学前教育发展的号召,相继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培养了大量高质量的教育人才。学前教育专业不同于高校的其他专业,它具有专业性强、实践性强、时代性强的特质。目前,大多数民办高校开设的学前教育专业缺乏针对性,无法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的时代特性,本文探究了影响民办高校学前教育发展的因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以促进民办高校学前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2 民办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发展探索研究

2.1 民办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奠基期(1949 年―1977 年)

1949 年至1977 年期间,我国高校虽没有设置学前教育本科学制,但在这一段时间里,国家政策的推动以及社会观念的变化,为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设置本科教育作了奠基[3]。19 世纪50 年代中期,为促进妇女投身社会工作,中央政府颁布了一系列促进幼儿教育的政策,其中包括了学前教育学科建设以及专业人才的培养。1951 年《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4]的颁布,幼儿教育正式纳入我国学制教育,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众多高校积极开设学前教育专业,促进学前教育领域人才的培养与输出。《幼儿园暂行规章草案》《师范学校教学计划》等一系列政策的完善[3],使我国学前教育得到了很好的发展,逐步走向成熟。

2.2 民办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复苏期(1978 年―1991 年)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的基本国策,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4]。经济建设离不开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我国在教育系统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也重新把目光放到学前教育领域。虽然在早期民办高校出现制度混乱、章程不清等情况,但我国政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颁布了一系列章程,规范了民办高校发展。在这段时间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在民办高校的学制设置里,得到了普及发展。

2.3 民办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成长期(1992 年―2010 年)

1992 年党的十四大召开,拉开了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序幕,国家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办学。1993 年《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颁布[5],科学地引导了我国教育发展方向。1995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颁布实施[6],明确承认了民办学校及机构的合法性。1990 年至1999 年,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开设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学前教育本科教育也在这一段时间里步入正轨。法制化、规范化是办学的前提,2002 年12 月,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7],这是我国民办教育法制建设的里程碑。2000 年后,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在全国高校内迅速走红,开设该专业的院校数量增长迅速。

2.4 民办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国特色新时期(2011 年―至今)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序幕的拉开,我国不断调整着社会产业结构,通过供给侧改革使工业经济迈入全新的时期,经济高速增长,与此同时,社会对人口质量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2013 年中央提出二孩政策,2016 年全面二孩,2021 年首次实行三孩政策,随着相关政策的落实和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学前教育也进一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目前,我国各类幼儿园数量无法满足适龄儿童的入园需求,幼儿园质量不均衡也成了社会矛盾之一。2012年《教育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透露出了对民办教育进入学前领域的要求[8],以缓解学前资源紧张的问题,而高校建设学前教育专业,培养优秀学前师资人才也成了民办教育发展的重点之一。2015 年《关于改革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9],要求提高教师质量及素质,加强区域资源调配平衡,缓解我国教育资源不平衡的问题。201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10]中明确指出要解决学前教育的发展体制问题,积极引进引导社会力量办园。这段时间里,我国民办高校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尤其是在2010 年前后开设数量达到了峰值。可见国家政策的导向,以及社会力量的前瞻性,对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发展学前教育专业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

3 影响学前教育专业发展因素

3.1 新时代导向——国内视角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在不断完善和规划学前教育领域的相关政策和发展方向,全面促进学前教育领域的发展。“十四五”规划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健全保障机制,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无论是公办高校还是民办高校,都要严把关,控质量,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和高标准的教学质量,培养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幼师群体[11]。

3.2 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前教育领域的需求与国家政策息息相关。人口政策的调整,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近年二孩、三孩新生儿出生率增长的趋势[12]。据统计,2019 年我国二孩出生人数达835 万,占全年新生儿数量的57%,较“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前,即2015 年,多出183 万,提高了18%。而作为二孩生育主体的80、90 后群体,普遍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并加大家庭在教育上的投入,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新生儿数量的增加以及家庭对教育素质追求的提高,要求我国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作为启蒙阶段的学前教育。民办高校作为学前教育领域优质幼师人才输出的主体之一,只有“以质取胜”,改革教育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需求,才能一直发展下去。

4 民办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研究反思和建议

4.1 反思

虽然国家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健全相应的制度,但是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仍然存在着一些潜在的问题[13]。随着高校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开设院校数量逐渐增多,如何把控教学质量是一个严峻的问题;民办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如何在众多院校中脱颖而出,构建科学完善的教学体系,优化学科建设,成为学前教育学科发展带头院校,也需要深刻反思。与此同时,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就业分布存在着区域不平衡的问题,如何将高校作为支撑,缓解东西部教育资源不平衡的问题,同时带动中西部高校发展学前教育专业发展。公办高校、民办高校如何深入落实“十四五”发展规划,把握指导思想,严守四个原则,完成三大任务,全力配合国家对学前教育领域的规划。

4.2 建议

4.2.1 着眼时代发展问题,完善政策法规

由于民办院校开设时间远远晚于公办院校,发展时间短,实践经验较于公办院校薄弱,存在着一些制度上欠缺的问题。教育部门应针对民办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出台相关引导政策,使其发展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能够良性发展。同时应该加强政府监管,对师资、教学环境、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审查,把关学前教育学科发展质量,扶持民办高校顺利培养高素质高水准的学前教育人才。针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有关部门应尽快解决区域教育资源发展的问题,加强东西部高校的联系交流,共享教学经验,完善西部教学体系质量方案。建议设立学前教育补助资金,引导、鼓励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到西部就业,促进区域之间教育资源的流动。针对“十四五”教育政策的出台,地方政府、高校更应该仔细研究解读政策,细化政策内容,落实政策思想,在“十四五”期间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专业。

4.2.2 响应时代发展需求,严格把关人才输出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不断普及,引发了“学区房”“国际学校”等一系列教育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归因于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区域之间的资源差异导致学生受教育机会不同,解决这些问题,应该从教育输出点着手,严把关,力保教育资源合理分配。第一,严格把关教学资质,只有科学、优质的教学体系才能培养出高质量人才。政府机关在学科审批、学科建设、学科评价等方面高要求严把关,力保民办高校乃至全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都是符合国家政策要求、人民群众需要的教学体系。第二,严格把关人才输出。在学前教育领域人才准入实践前应提高准入标准,做到向高教育资源水准看齐,高要求高质量。同时,在人才输出的同时,政府应引导高校人才向理想就业地周边的教育资源较为匮乏的区域转移,通过相关政策引导,促进区域教育资源平衡发展。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民办高校政策
政策
政策
物理教材中STSE教育资源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新时代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助企政策
政策
“分类管理制度下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成果报告
民办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关键因素指标体系研究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焦虑研究——基于社会支持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