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施工中提高植物成活率的问题研究

2022-12-31 05:04刘坤
花卉 2022年12期
关键词:土球成活率根系

刘坤

(晋城宏圣润晋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山西 晋城 048000)

0 引言

园林植物具有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的重要生态功能,对营造城市景观,改善城市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园林景观工程施工中,由于移栽管理粗放,忽视关键操作,导致植物成活率低、长势弱、枯枝掉叶,甚至死亡,这一直是影响园林景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系统掌握和控制绿化植物移栽过程,重点分析影响园林绿化植物移栽成活的因素,提出关键性的技术措施,保证绿化植物移栽顺利实施,对提高植物移栽成活率,改善植物生长态势起着重要作用。

1 影响绿化植物移栽成活率的因素

1.1 环境因素

植物根系与土壤环境的融合性、适应性,决定了植物的生长状况和生长表现。因此,移栽地的土壤条件与原生地条件越相近,植物生长恢复越快,成活的可能性越大。但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不同地区的土壤性质(如保肥性、保水性、透气性、酸碱度)等差异越来越大,土壤污染化、贫瘠化、盐碱化愈发严重,严重影响了植物移栽后的恢复与生长。此外,不同地区光照强度、光照时长、气温变化的差异,也会引起植物生理活动的不适应,进而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大大降低了植物成活率。园林苗木对自然环境依赖度较高,只有系统化研判园林自然环境条件,才能确保移栽苗木成活。影响植物移栽成活率的环境因素如下:①环境不适宜影响园林苗木存活。从异地引入苗木会影响园林绿化工程中苗木的存活状况,部分从外地引进的园林绿化苗木,由于无法适应园林绿化的土质、气候状况,逐渐出现了苗木死亡的现象。最为典型的就是将南方的苗木树种移植到北方,受土壤、温度等不适宜问题影响,难以正常生存,造成了苗木死亡。②部分苗木在种植移栽过程中容易受到污染,从而直接影响了苗木的存活。一些苗木在移栽后受有害气体金属离子超标、地下水的水质碱性或重金属离子等污染影响,造成了苗木死亡现象。③部分园林苗木栽植过程中,由于深度不适宜,出现栽植过浅,容易造成缺水致死或者栽植过深可能出现根部缺氧或水浇不透等问题,引发园林绿化苗木死亡[1]。

1.2 植物因素

由于植物细胞再生能力随树龄的增长而降低,特别是一些大龄、大规格植物在移栽过程中受到损伤后,根系恢复困难,生长缓慢,导致新根、新芽再生能力弱,大大影响了植物根系恢复能力,既影响了园林绿化植物成活率,又降低了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效果[2]。绿化植物品质的好坏、规格的大小,会直接影响栽植成活率和栽后的景观效果。因此,应选用植株健壮、无病虫害、根系发育良好、枝条丰满、无机械损伤,且适应性强的植物作为绿化材料,比如,乡土植物适应性强,移栽后恢复快,成活率高。

1.3 移栽因素

在移栽施工起苗阶段中,通常需要借助机械器具,如果操作不当或错误,会对植物根系、枝叶造成伤害,出现断枝、掉叶、伤根的情况,不利于植物恢复。同时,植物根部受到创伤,容易滋生病菌,极易造成根部变质、腐烂,从而直接影响植物质量。冒雨种植、高温种植、反季节种植,都会影响植物移栽后的成活质量,雨水容易造成种植土壤黏糊,透气性差,不利于植物根系呼吸,降低植物根系生理活动。而高温条件下,植物由于叶片、蒸腾作用加快,导致植物体内水分散失过快,不利于植物恢复。此外,苗木种植穴开挖不合理,导致土球与下部、周围土体出现空隙,阻碍苗木正常生长。

1.4 养护因素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养”,园林绿化植物移栽后,加强养护管理至关重要。园林绿化植物移栽后,植物主根、侧根、毛细根进入恢复状态,慢慢开始生长,进一步与土壤紧密接触,保证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无机盐、矿物质等营养,加快植物生长和恢复。因此,移栽后必须加强植物养护管理,给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此外,枝叶过多不及时修剪,会加剧植物蒸腾作用,导致植物体内水分快速散失,出现脱水现象。

1.5 人为因素

影响园林绿化工程苗木成活的因素极多,苗木栽植的时间、苗木种类和施肥、浇水等各环节都直接关系到园林苗木植物的成活情况。此外,在完成苗木移栽后,相关人员的养护管理水平也直接影响园林绿化工程苗木的生长。一方面,在园林绿化工程规划设计与种植时,一些设计者会脱离实际,盲目选择树种,缺少与园林景观环境实际状况的有效融合,影响了苗木树种的生存;另一方面,在日常养护、种植过程中,由于缺少良好的养护经验,很难保证苗木的存活,甚至一些苗木养护人员由于缺少良好的责任意识,出现了使用已禁用农药喷洒苗木的情况,破坏了园林生态环境[3]。

2 提高植物移栽成活率措施分析

2.1 植物移栽预处理

2.1.1 调查移栽地环境

根据移栽地的气候环境进行详细的调查与分析,特别是土壤环境、气候条件等,对于移栽地环境因子与原生地存在明显差异的,需要提前制定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避免绿化植物移栽后不能适应新的生长环境。

2.1.2 选择最佳的移栽时间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南北气候差异大,应根据植物生长习性、气候环境确定移栽时间。秋冬季,多数植物进入休眠状态,体内生理活动降低,生长速度变得缓慢,而春季正是植物快速生长阶段,是枝条萌发的最佳时间。因此,在植物恢复生长、开始萌芽前进行移栽更有利于植物成活。

2.1.3 植物品质选择

从植物移栽角度来看,由于长期在苗圃中进行人工驯化、精心培育及进行多次适应性移栽,植株多健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生长姿态及表现基本一致,无明显损伤[4]。此外,随着容器苗培育技术的发展与推广,植物的品质越来越高,拥有独立完整的根系,能较好地保持植物活力,具有抗逆性强、无缓苗期、成活率高、生长快的优势。

2.2 植物移栽保护

2.2.1 土球保护

土球对植物根系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特别是木本植物移栽成活的关键在于土球质量。在树木起苗时,保持土球紧密、无松散,体积尽可能大,通常土球直径为苗木胸径的5~8 倍。最大程度保护苗木根系,减少对根系的破坏和损伤,更有利于移栽后根系快速萌发。对于土质粘性差、紧实度不够的土球,利用质地柔软、韧性的草绳、稻草等软性材料进行包裹,必要时土球采用木箱包装,以确保土球的完整性。

2.2.2 枝干保护

首先,为了保证植物的自然生长状态及景观需要,避免植物枝干在起苗、装卸、运输过程中受到挤压、弯折,可采用包裹、铺垫等措施。特别是大型乔木,因冠幅较大需要包裹枝条,运输时避免压伤枝条;其次,为了防止运输过程中植物体内水分散失,需要对植物进行覆盖、遮挡,必要时洒水淋灌,保持植物体表湿润。此外,枝干保护另一重要作用就是保护树皮,即保护形成层、韧皮部、木质部等内部组织,确保植株体内营养物质与水分的正常运输。

2.2.3 土壤处理

对土壤进行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土壤保肥保水能力,优化土壤团粒结构,增加土壤透气性,降低土壤酸碱度,消除土壤有害虫菌而采取必要的改良措施。根据移栽植物的生长特性,提前对移栽地土壤进行处理,如乔灌木,需提前挖好种植穴,穴的直径比土球大30~40cm、深20~30cm,种植时避免出现空隙。此外,为了促进绿化植物生根和快速恢复生长,可以回填熟土和增施有机肥,必要时可对土壤作杀菌、除虫处理。土壤条件是影响苗木成活的重要条件,应改善园林苗木种植前的土壤基础条件。精耕细作是园林绿化树苗种植过程中对土壤的基础要求。为有效提高苗木成活率,需要在种植苗木时对园林土壤的条件进行细致处理。通过疏松土壤、平整土地,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在园林苗木的土壤环境中不能有过多废弃物,应选择疏松、排水好、肥沃的土壤,适当调整土壤的酸碱度,以充分适应苗木种植对土壤的需求。

2.2.4 支护

植物移栽后,特别是乔灌木必须进行苗木固定,防止重心失稳或风吹歪斜,对苗木根系起固定作用,有利于根系快速恢复。针对不同类型的植物或种植方式,可以采用不同的支护方式,如对于独植的中大型苗木,采用三柱或四柱支架支撑方式;对于条形种植的小型苗木,采用连续龙门支架支撑方式;对于片植的细干植物,采用水平网状整体支撑方式。

2.2.5 回填

回填的深度、次数、压实方式等细节操作,直接关系到种植回填土质量,从而影响植物生长。绿化植物定植后均匀回填原土(或预先准备种植土)至1/3 处,及时调整树体,并对称、均匀踩实,避免土球底部出现空洞。分层回填、压实,边回填、边浇水,同时,不断搅鼓回填土,使土球与回填土接触紧密,避免出现空隙。回填完成后做好围堰,浇透定根水。

2.3 养护管理措施

绿化植物移栽后需要进行精心的养护管理,移栽期是植物恢复生长的关键时期,养护管理措施包括土壤改良、夏季降温、冬季保温、病虫害防治等。做好园林苗木移栽工作要遵循园林苗木的种植规律,充分把握苗木后期养护要求,重点提升园林工作人员的苗木养护技术水平。在园林绿化种植过程中,要提升园林苗木养护工作的技术含量,促进园林苗木更好地生长,降低养护过程中的死亡率,充分关注施肥、处理病虫害等多个环节,在充分保障园林土壤的肥力、水分等条件的基础上,有效保障园林植物成长的稳定性。通过完善种植养护培训工作,全面提升园林工作人员的苗木养护水平,使其充分做好苗木养护工作。在园林绿化工程中,选择适合本地区环境的树种是提高苗木成活率的关键。树苗生物特性主要有耐寒、耐湿和喜阴或喜阳等特征,要具体考虑苗木的生态特征、栽种环境与园林树苗是否匹配、适应等因素。通过合理增加适应于园林种植的树苗,并尽可能从园林的自然环境中选择树苗,减少外调树苗量,确保苗木成活。

2.3.1 土壤改良

土壤改良内容包括水分、养分、通气性、除草等,具体如下:①做到适时浇水、一次浇透,保证植物水分供给充足,避免土壤过湿造成根部腐烂,同时,也要注意雨期控水,必要时采取排水措施。②根据后期植物生长情况确定施肥种类、用量、深度、时间,改善、提高土壤养分,保证植物生长达到最佳状态。③土壤的良好通气性有利于根系正常呼吸,可通过加入少许粗砾、碎石、粗有机物等及采取中耕、除草等方式,改善土壤通气性,调节中耕深度,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润,为植物根系新根萌发创造良好的条件。

2.3.2 夏季降温

在炎热的夏季,特别是我国南方地区应采用遮荫措施或喷雾方式防暑降温,如利用遮阳网、草绳、麻布等材料对苗木进行遮盖或包裹,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植物体内水分散失。另外,需不定时浇水降温,保持植物湿润。

2.3.3 冬季保温

我国北方冬季气温低,进入冬季前应采用薄膜包裹、草绳缠绕、石灰水涂白等措施,对植物进行防寒保温,防止新抽枝条由于气温过低而发生冻害。

2.3.4 病虫害防治

植物移栽后的恢复期,植物长势弱、抵抗能力差,容易出现病虫害。因此,要密切关注病虫害的发生,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采用生态防治+物理防治+农药防治相结合的防治措施,科学防控病虫害,才能保证植物健康生长。在苗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通过完善预防体系,创设良好场景,确保苗木健康生长。在苗木生长阶段做好全面监测,通过详细掌握园林苗木的具体生长情况,对潜在的病虫害进行排查,实时做好园林苗木的病虫害监测、防治工作,确保苗木种植质量。以土壤中存在的根结线虫为例,在病虫害防治时,可以采用热处理法,夏季时通过对土壤进行暴晒进行防治。在处理松毛虫、尺蠖等害虫时,通过在树干位置钉塑料薄膜环的方式防治。

2.4 合理控制苗木密度

在对园林绿化工程苗木养护过程中,为避免苗木养护工作出现问题,需要合理、有效控制苗木的种植密度。此外,针对园林绿化工程设计,选择科学、合理的苗木种植种类与方式,合理选择园林苗木树种,通过合理、有效把控苗木的密度,做好植物树种搭配,切实改善苗木栽植的效果。

3 结语

只有遵循绿化植物的基本特点及移栽的基本原则,科学、合理地制定植物移栽、养护方案及关键性的技术措施,才能有效提高绿化植物移栽成活率,从而达到提升绿化质量与景观效果的目的。

猜你喜欢
土球成活率根系
果树根系修剪的作用
山桐子雌树根系结构分析*
高料价下草鱼“伤不起”!30年养鱼人竟做到鱼种成活率100%,1亩赚5200元
北方大规格雪松移植技术要点
坡位对南方红豆杉和檫树混交林早期成效影响
不同光照对油松根系形态的影响研究
从50%到90%,草鱼养殖成活率倍数提升,致胜法宝是什么?
沙地柏根系抗拉力学特性研究
树木移栽装卸及运输技巧
浅探城镇绿化移栽大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