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山石植物的运用研究

2022-12-31 05:04贾金金
花卉 2022年12期
关键词:山石风景园林园林景观

贾金金

(华艺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88)

0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不仅仅局限在日常的物质上,更体现在更高品质的精神追求,对美的追求。风景园林建筑设计是艺术与人文的有效结合,在色彩学、美学与建筑工程学基础上将山石植物运用得恰到好处来表达情绪和思想。为体现设计的水准与内涵,结合实际环境,多选用合适的山石与植物等相关材料,运用风景园林学与建筑设计学表现风景园林超脱自然的美好。围绕风景园林建筑设计概述、设计中山石植物运用的原则及运用展开阐述。

1 风景园林建筑设计概述

1.1 风景园林学定义

风景园林是处理人、建筑与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能为人类创造更为舒适的环境空间,沿用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从为少数王公贵胄服务到为大众服务,从单一的满足审美趋向生态与文化体现,风景园林正不断完善发展。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同时融合人文、地理因素,具有复杂、涉猎宽泛的特点,建立在美学、生态学与人文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规划与设计[1]。

1.2 风景园林学分类

风景园林学作为一门艺术学科,抽象又具体,分为风景园林规划理论与风景园林设计理论。前者主要是评估风景园林设计中存在的现实因素,为设计提供实际数据参考,主要有表述、评价、过程、变化与决策五个模型。设计理论则是在规划评估后,对施工准备、设计对象、设计范围与实际,包括设计目标与任务进行再次确定,搜集好数据后撰写调研报告进行设计图绘制[2]。

2 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山石植物运用的原则

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山石植物不是肆意妄为的运用,山石属于硬性景观材料,而植物属于软体景观材料,软硬两种材料碰撞,为使风景园林建筑富有层次感与意境,主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2.1 遵循综合性原则

风景园林主要采用山石与植物两种材料,材料看似简单,但风景园林建筑设计涉及相关因素较多,诸如自然环境、地理条件、人文特点、建筑学以及美学等方面。因此,设计首要需遵循综合性原则,综合运用各类知识考虑,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不单是简单的工程建设,其设计过程还包含了环境因素、整体因素与审美因素。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工程是动态,施工完毕后还需考虑山石植物的养护及修缮等问题。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兼顾诸多因素,需开展较为全面且系统的工作安排,科学合理地融合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进行设计方可得当。

2.2 遵循协调性原则

山石植物有其各自的特点与搭配适宜度,风景园林建筑设计需运用协调性原则,首先体现在选用适宜自然环境的山石与植物,能有效融合自然地貌特征与地理水体特征,从而将人为施工的痕迹降到最低,一个优秀的风景园林建筑设计是于大自然能协调融合在一起而不显认为痕迹的工程。此外,选用的山石与植物要与城市整体规划达到协调一致,优秀的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不是独树一帜的,涉及山石与植物布景位置、相关作用与地理方位等[3]。突兀的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与城市整体有悖,违反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原则与理念,协调性决定了该设计方案是否可行,是否具有持久性。设计缺乏协调性时极有可能造成人力物力资源浪费。

2.3 遵循生态性原则

风景园林建筑设计还需遵循生态性原则,随着环保理念深入人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从事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目的不仅是美化城市、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更要考虑其内在的环境与生态价值。在进行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绿色植物的选择应从环保的理念出发,保障风景园林绿化与空气净化的功效。另外尽量选择自然的山石,避免使用人工山石,自然山石的材质更贴近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促进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多元化发展。

3 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山石的运用

山石作为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骨架,使整个风景园林更加立体,若仅仅是单一枯燥的景观无法带给观者更丰富的视觉感受。景观中山石的运用不是简单的随意摆放,应选择适宜的种类,采取合适的布置方法与构造方可使园林景观与山石结合的相得益彰。山石的运用涉及3 个方面,下文将分别阐述。

3.1 山石的分类

山石造景作为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关键部分,公园、别墅庭院、草坪等地方使用的景观石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常用的山石有十种:太湖石、房山石、英石、灵璧石、泰山石、黄石、河卵石、黄蜡石、千层石、云纹石。根据景观设计的需要,山石分为自然地貌、艺术造型和抽象三类。不同的景观设计应根据不同的设计理念和风格选择不同的岩石进行施工,以充分体现景观的艺术和审美价值。例如,古典风格的景观设计选择抽象的山石作为景观,更能体现建筑中的古典美的意境,抽象山石大多不经人工修饰,更贴近自然形态,造型更是鬼斧天成,天然去雕饰的山石符合古典人文气息。另有一些公园采用的山石大多是艺术造型类的,公园是休闲场所,为满足大众的需求选用雕刻堆砌工艺的艺术造型山石最为适宜[4]。

3.2 山石的布置方法

依据风景园林建筑设计风格与实际施工需求选择好适宜的山石后进行布置。布置山石的方法选择是充分表现整体风格与山石特性的关键步骤。考虑山石搭配、颜色、高矮以及层次进行合理规划,设计多种不同方案并择出最优的布局。风景园林的山石布置主要有堆砌法、排列法与陈列法三种形式。堆砌法依据精心选用山石的大小材质等情况,进行堆砌与镶嵌的施工,让山石充分发挥骨架作用,成为整个风景园林建筑的中心,另外,选用山石成色与材质也会对堆砌的方法造成影响,易产生堆砌效果不自然的问题。排列法顾名思义就是将大小、颜色相近的山石分散于园林各处,与植物交相辉映,此处的山石不作为园林景观的主体,而是作为点缀。陈列法主要是将山石单体单独进行陈展示,一般用于题字的标志性山石,比如,公园入口放置一块题字的山石。同样,山石的布置需考虑于自然环境协调融合,无论是现代园林景观或者古典园林景观皆应科学合理地进行山石搭配,认真选择山石质地、形状与颜色,选择更为适宜的山石进行布置,保障山石与园林环境较为完美的融合,尽可能全面的呈现设计的原本意境之美[5]。

3.3 山石构造的方法

至今,现有风景园林中有许多令人惊叹的景观。其中包含的建筑技巧和设计风格,山石结构等,值得所有设计师学习。这些成功的景观建筑巧妙地结合了人文和艺术。如今,岩石结构在景观设计中非常重要,并逐渐成为研究岩石结构在景观设计中作用的一门学科。随着人们对高雅艺术的需求不断增加,岩石结构的制作方法必须进一步创新和改进。不断丰富岩石景观的表现内容或适应岩石结构的形状,可以有效地促进景观设计中山石景观未来的发展。

4 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植物的运用

植物作为风景园林景观必不可少的部分,起到“肉体”作用,与山石的“骨架”共同构成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两大关键因素,“血肉”填充的适宜,那得到的便是一副完美的“身躯”,这具身躯既不可过胖也不可过瘦。植物的运用也需讲究科学合理的方法,毫无规章的植物布置无法满足达到审美需求[6]。

4.1 配置植物遵循的原则

植物是否适宜当地气候与地理条件,是否符合当地人文特征,同时也要考虑布置植物的成本,植物后期的养护也是风景园林建筑设计需要考虑的。选用的植物须与园林山石景观、城市、地貌和谐统一。因地制宜的植物更易于生存与后期打理,呈现的园林景观效果也会更理想。譬如,南方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植物大多会选择小叶榕,通过修缮打理会有自然清新的感觉,易受人们欢迎,但小叶榕因其生长条件对温度要求极高,并不适宜北方的风景园林建筑。艺术不等于天马行空,不等于仅仅只有美,对于风景园林建筑设计来说,呈现自然的美才是最主要的。植物配置须达到科学与艺术的统一,二者缺一不可,选用植物既要融入风景园林环境又要符合生态与艺术的要求[7]。

4.2 植物配置方式

植物种类丰富,不同植物颜色、形状、生长环境不同,结合风景园林建筑设计风格选择适宜的植物,不同颜色间植物的搭配效果迥异。一般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会选用色差大的进行组合,比如常见的有银杏与冬青。而色彩相近的植物则不宜摆放在一起,会影响色彩效果,比如海桐与大叶黄杨。植物形状各不相同,对风景园林景观也会产生影响,科学合理的植物搭配更具观赏效果。

4.3 植物剪裁与后期养护

风景园林选用植物的组合不是一成不变的,需根据季节选择适宜植物种类更替,初期风景园林建筑设计施工完成后并不代表设计已经完成,植物还需后期安排专业的管理人员定期修剪养护,确保景观内植物保持较为完美的状态,实时观察生长情况,科学施肥、定期浇水、合理防治病虫害侵袭[8]。

植物作为任何风景园林景观的必备物,是景观传递美的精髓,是设计者传达设计语义内涵的钥匙。风景园林的植物选用种类较多,单一的植物显得景观过于枯燥,选用的植物也必须能适应四季气候,不可因季节更替而产生过于频繁更换的问题。植物既能作为观赏的主体也可作为其他植物的陪衬,植物与风景园林景观完美适配至关重要。

5 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地形与水体影响

除了上述山石与植物的因素,风景园林建筑设计还受地形因素与水体因素影响,丘陵、平原、草地、山地、山谷等地貌各异,水资源是生态保护的重点,也是万物之源,关系到风景园林景观植物的生长。

5.1 地形因素

地形与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直接相关,影响风景园林景观美观与人们的体验感受,也会影响景观内土地的利用效率,对风景园林建筑设计方案产生影响,根据实际地形进行设计方案调整,风景园林依赖地形,相对平坦的地形有助于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协调性,而地形波动较大的地区需要采取分割形式对风景园林景观进行有效切割。景观视觉效果的提升建立在地形的基础上,地形对风景园林景观的美观度也会产生影响,设计需考虑与地形协调一致,符合自然美的同时合理融入人工建造的景观。地形与其他因素不同,没有办法人为更改或切除,只能进行小面积的局部修理为设计打好基础。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前期需充分调研地形特点,分析地势优劣势,合理利用现有优势,降低劣势对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设计时还需考虑对原有生态的保护,不可对地形造成较大破坏,人工建造的环境与自然遵循和谐统一的原则[9]。

5.2 水体因素

山水风景最为美观,自古水体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数不胜数,水,是生命的象征,是活力之源,有水的地方自古是城市的依傍之地,能为风景园林注入生命。风景园林景观倒映在水中,随着风产生阵阵微波,充满惬意。例如,闻名世界的威尼斯水体设计极为经典,将水体与建筑很好地融合。水体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会起到拓宽视觉效果的作用,使人心情愉悦,水体的合理运用可以使人产生精神层面对美的共鸣,赋予风景园林人文涵养。注重对水体科学合理利用的同时避免对水体产生污染,将环保理念贯彻设计施工全过程,达到与植物体系完美融合,既可滋润景观植物,又可加快水体循环,达到合二为一的效果。

6 结语

风景园林建筑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随着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逐渐提高,风景园林建筑作为满足我们精神需求的设计工程,除了考虑地形、气候、水体、山石与植物等建设因素的影响,还应遵循综合性、协调性与生态性三个原则,山石植物具有多样性,选用合适设计风格的山石,合理搭配植物,以求达到科学性与协调性的统一,既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也要合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猜你喜欢
山石风景园林园林景观
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规划研究
乡土植物在工业风景园林中的应用研究
地域文化元素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
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探讨
雷运华
景观构思在产业园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晒石节”让山石灿烂
孝堂山石祠北魏二题记考论
园林景观康体作用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