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保山河图街道蔬菜产业发展研究

2023-01-03 11:38双文娜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2期
关键词:河图藕粉保山

双文娜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河图街道农林综合服务中心,保山 隆阳 678000)

隆阳区河图街道位于保山中心城市东北部,总人口44071 人,耕地总面积10886 亩,人均不足0.25 亩。年平均气温15.6℃,年降水966.5 mm,日照时数2352 h,无霜期204 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适宜水稻、小麦、蔬菜、莲藕等多种作物生长。在街道党工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类蔬菜种植面积由2007 年的1600 多亩发展到目前的7000 多亩。蔬菜专业合作社从无到有,目前已有7 个,基本形成了“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模式。

一、发展优势

1、区位优势

河图街道位于保山坝城乡结合部,交通便利,村村通路,并且都有公交车到达。街道所在地“河村”距离保山城5 km,最远离市区10 km,乘车30 min 可到达。

2、气候资源优势

当地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时数2352 h,年平均气温15.5~17.8℃,无霜期200 天以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

3、水利资源优势

全街道年降雨量966.5 mm,境内有东河、黑沙河、上下东沟、海尾河、龙王庙河等河流经过,还有官屯水库、麦场水库、青阳水库等,水利资源丰富。

4、劳动力资源优势

全街道2020 年末总人口44071 人,劳动力资源总数22291 人,其中男劳力12110 人。

5、产品比较优势

全街道耕地面积10866 亩,人均不足0.25 亩。种植粮食作物每亩收入1000~1500 元,种植蔬菜作物每亩收入8000~10000 元。河图街道人多地少,种植蔬菜的比较效益明显。

二、发展现状

1、大棚蔬菜发展现状

河图街道大棚蔬菜起步较早,但由于以前政府更注重粮食生产,大棚蔬菜发展较慢。近年来,因为城市建设,人多地少的矛盾更加突出。

大棚蔬菜的种植效益较高。西红柿亩产7~8 吨,产值1.5~2.0 万元;青椒亩产2.0~2.5 吨,产值 1.0~1.2 万元;黄瓜亩产1.0~1.5 吨,产值0.2~0.5 万元。菜农不断扩大种植面积,逐步形成规模。截至2020 年,全街道大棚蔬菜面积4459 亩,产量15398.8 吨,产值4928 万元。近年来,隆阳区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河图街道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水利工程建成,极大地促进了大棚蔬菜产业的发展。

2、水生蔬菜发展现状

河图街道地处保山坝低洼地带,特别是海尾河沿线3000 多亩农田常年受淹,十年九涝,种粮产量低而不稳。近年来,2000多亩低洼面积经街道和农科部门引导,农户自愿种植了莲藕、茨菇等水生蔬菜。引进黄泥塘藕粉厂,完成藕田租种任务1000 亩,系列藕粉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产品质量认证,产品供不应求。截至2020 年,全街道水生蔬菜面积3089 亩。其中,莲藕2889 亩,产量101785 kg,产值5394.6 万元。

三、存在问题

1、市场建设滞后

生产、流通、加工脱节,加工储藏能力差。虽然有一些蔬菜收购点和藕粉厂,但与蔬菜产业的发展不相适应,没有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资源优势。

2、科技服务体系不完善

街道农业农村部门设备简陋,基础薄弱,服务功能单一,科技推广力度不够,缺少蔬菜专业人才。

3、认识不足

有些社区缺少规模种植发展蔬菜产业的引导,还在任由农户自行种植。

4、基础设施薄弱

海尾河水利基础设施为20 世纪60、70 年代所建,近年来由于城市建设发展需要,有些田地被征后导致原来的排水沟、机耕路遭到破坏,导致现有的田地出现不同程度的排灌困难。

5、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蔬菜产业仅靠农民投入建设,发展规模小,规范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不高;钢架大棚少,多为简易竹架大棚。每个钢架大棚投入在5000 元左右,竹架大棚投入在3000 元左右。虽然竹架大棚费用低,但使用1 年后就需要不断修补,造成竹架大棚生产成本较高、效益较低。

6、产业化经营程度低

蔬菜生产经营主体多而分散,仍以单家独户为主,难以保证市场蔬菜供给的一致性,也难以创立品牌。目前,在水生蔬菜方面只有黄泥塘藕粉厂一家企业,大棚蔬菜方面没有龙头企业,只是靠外来商家的收购,造成蔬菜价格波动较大,菜农收入不稳定[1]。

四、发展思路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蔬菜生产领导,抓好万亩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建设,拓宽“立足保山、辐射友邻地州”的销售渠道,引导莲藕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值。通过做强龙头企业,扩大蔬菜种植基地,建设黄泥塘藕粉品牌,开拓市场,带动农户增收。不断提高村组干部的思想认识,增加资金投入,确保蔬菜产业大力发展[2]。

2、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布局,形成山上核桃、坡上蚕桑,东边油菜,中间莲藕,西边蔬菜的产业新布局。在董官、化美、河村、河上村等种菜基础好的村规划建设一定规模的设施大棚,种植不同季节的精品蔬菜。在田坝、魏家、金竹林等地势低洼、受淹比较严重的地区发展水生蔬菜,如莲藕、茨菇、海菜、荸荠等,把不利因素变为有利因素,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促进农民持续增产、增收。

3、引种筛选,优中选优

2000 年以来,通过隆阳区农业农村局和镇政府的规划,从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引进了鄂莲1 号、鄂莲6 号、鄂莲4 号、藕莲9217、0001 号等5 个莲藕新品种。鄂莲6 号经4 年试种表现良好,其主要特点为高产、熟期适中。由于鄂莲6 号已种植多年,为防止品种退化,2012 年又从武汉水生蔬菜研究所引进鄂莲7 号、巨无霸等高产、优质的莲藕新品种。

大棚蔬菜品种青椒以保丰6 号、岫椒5 号和保优6 号为主;番茄以瑞丰、含春10 号、红宝3 号为主;黄瓜以津研和津春系列为佳。大白菜则根据栽培季节选择相应良种,春季栽培选择京春王、阳春等;夏季栽培选择夏珍白1 号、优夏王等;秋冬季栽培选择山东4 号、津青9 号等[3]。

4、政策扶持,完善服务

加强蔬菜合作社建设,大力培养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从中选拔一批能力强、愿意为群众服务的能人,把他们培养成蔬菜合作社的创办人和骨干。不断促进合作社发展壮大,认真做好产前、产中、产后工作,实现有组织、规模化、社会化程度较高的集约型经营。

农户建设钢架大棚和水泥大棚时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降低农户生产成本。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项目和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蔬菜项目,改善种植区域内的灌溉条件,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使蔬菜产业成为当地的增收亮点。

5、科技培训,示范引导

争取市、区果蔬部门到河图街道开展新技术培训。利用培训、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发放科技资料,举办各种培训班。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短期培训、参观考察,提高更新农业科技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拓展科技人员的视野。

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原则,推广抗病、高产、适应性强的蔬菜新品种。借助《隆阳区万亩无公害莲藕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大力发展金竹林水生蔬菜基地和黄泥塘藕粉厂基地,以样板带动周边大面积生产。

加强对菜农的培训,技术指导员要进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进行选种、育苗、栽培、病虫害防治、大棚管理和农药使用等,使其掌握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严格控制用药浓度和打药次数,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提倡使用低毒、低残留生物农药。

五、结语

随着蔬菜产业不断发展,蔬菜种植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为了推进河图街道蔬菜产业的持续发展,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引种筛选优良品种,加强政策扶持,完善服务、科技培训与示范推广等措施。

猜你喜欢
河图藕粉保山
藕粉
云南保山百花岭中国“五星级”观鸟圣地
汉代谶纬界对“河图”“洛书”概念的重整
——兼论“汉无河图”通说中《河图赤伏符》的官方定位
建湖藕粉圆:甜润爽口 余香不绝
走过万水千山 最爱一座保山
藕粉健脾又养胃
难吃与不能吃
从河图浅述人体的气机升降理论
漫画10幅
血染玉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