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库伦旗秸秆综合利用现状、模式及相关措施

2023-01-03 11:38马晓鹏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2期
关键词:基料全旗储运

曙 光,马晓鹏

(1.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白音花镇人民政府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 库伦旗 028200;2.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农牧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内蒙古 库伦旗 028200)

为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围绕自治区、通辽市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十大三年行动计划,以玉米秸秆综合利用为重点,以饲料化、肥料化利用为主要方向,加强示范,完善扶持政策,拓宽利用渠道,探索建立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全面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从根本上减少或者杜绝因秸秆造成的土壤、大气等环境污染问题,实现农业与生态的友好发展。

库伦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西南部,燕山山脉自旗境西南部延入,在中部与广袤的科尔沁沙地相接,构成旗境内南部浅山连亘、中部丘陵起伏、北部沙丘绵绵的地貌。过度放牧会使土地沙漠化、土壤荒漠化速度加快,对生态造成破坏。禁牧后,养殖业对秸秆饲草需求量增大,当地黄贮和秸秆捆存储于简易场地中,易腐烂,影响饲料品质。

实施秸秆综合利用项目,通过揉丝技术处理,改善了饲料品质。秸秆收储运体系年总收储能力增加3.86 万吨,假设收储量与收储能力持平,按每吨纯收益100 元计算,收储运产出效益增加386 万元。辐射带动全旗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推广,带动收储运社会化服务组织产出数量和效益增加,基本形成秸秆收储运体系框架,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基本杜绝了秸秆露天焚烧问题,改善了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

一、库伦旗秸秆利用现状

1、农牧业基本情况

2019 年,全旗农作物播种面积350 万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大豆、荞麦、谷子、葵花、杂粮等,其中籽粒玉米200 万亩,甘薯、甜菜、蒙中药材等特色粮食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18 万亩。全旗积极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坚持为养而种,积极推进“粮改饲”,青贮玉米和饲草种植32 万亩。

全旗以“突出牛、改良羊、稳定猪、发展驴”为主要思路,推进养殖业“提质、扩量、增效”,加快传统养殖向现代养殖转型,不断持续提升养殖业在大农业中的比重、牛羊养殖在养殖业中的比重。目前,养殖业收入占农牧民经营性收入比重达40%。2019 年全旗家畜年度存栏达141.6 万头口,其中牛31.5 万头、羊68 万只、猪38.6 万口、驴2.9 万头,其他0.7 万头;家畜年度出栏99.6 万头只,其中牛10 万头、羊52 万只、猪36 万口、其他1.6 万头。

2、秸秆利用情况

库伦旗农作物种植种类多,秸秆资源丰富。2019 年全旗主要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117.53万吨,可收集资源量110.7万吨,其中玉米秸秆106.6 万吨、谷子1.71 万吨、水稻1.29 万吨、小麦0.35 万吨、马铃薯0.02 万吨、大豆0.62 万吨、花生0.091 万吨。 全旗主要农作物秸秆利用量98.89 万吨,利用率达89.32%。

3、秸秆收储运情况

目前,秸秆收储运新型经营主体约30 家,秸秆离田机具(捡拾、打捆、揉搓、粉碎)682 台套,总收储能力81.84 万吨。通过项目实施新增设备27 台套,秸秆转化量增加3.24 万吨,项目完成后总收储能力达85.08 万吨。全旗可收集资源110.7 万吨,每台打捆机打捆秸秆量按0.12 万吨算,全旗秸秆离田机具缺口量为213 台套。

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模式

1、“收储点+经纪人+农户”秸秆收储模式

通过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支持帮扶大型收储中心、收储运企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完善秸秆收储运用专业化设备。收储主体负责从农户收集秸秆,秸秆离田利用率更高;秸秆经纪人负责运输、销售等环节。建立“收储中心/收储组织/村级收储点+经纪人+农户”秸秆收储运用体系,降低运输成本,解决秸秆产业化瓶颈。

2、秸秆肥料化利用模式

以秸秆还田和秸秆生产有机肥为重点,大力推进秸秆肥料化利用。各乡镇(办事处)鼓励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秸秆覆盖还田、秸秆腐熟还田、畜禽养殖场辅料利用还田,推广普及保护性耕作技术和耕地培肥技术。有关部门加强农机、农艺技术集成和技术指导,科学采用粉碎、深翻、深松、深耕、保护性耕作等还田方式,提高还田质量[1]。着力发展秸秆生物肥料化产业,逐步设立一批秸秆碳基复混肥、秸秆生物有机肥项目。

3、秸秆饲料化利用模式

以“秸秆饲料加工-秸秆养畜-过腹还田”为重点,积极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及循环利用。充分鼓励全区畜禽养殖场(户)利用秸秆推广青(黄)贮、压块、膨化等秸秆饲料技术生产优质饲料,不断扩大秸秆饲料化利用规模[2]。

4、秸秆能源化利用模式

以秸秆沼气、秸秆压块燃料为重点,稳步推进秸秆能源化利用,让秸秆直接成为农户生活燃料。新能源企业收储加工秸秆,为社会提供新型清洁能源。充分利用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箱(桶)和乡镇垃圾转运站等设施,农户可整理房前屋后的落叶、衰草及部分零星、散乱秸秆,收集转运到焚烧发电厂转化为电能。

5、秸秆基料化利用模式

以食用菌基料、作物和花卉栽培基地为重点,发展规模化、设施化秸秆基料化利用。鼓励食用菌生产企业、合作社发展以秸秆为基料的食用菌生产,扶持和引导秸秆基料食用菌规模化生产,扩大秸秆基料化利用规模。

三、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措施

1、完善制度建设

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中实行法人责任制,项目法人对项目方案制定、建设实施、资金管理全过程负责;实行合同管理制,项目实施单位与补助对象签订协议、合同,明确各方责任、义务[3];实行公开公示制,项目实施方案在旗政府网站公开,对补助对象、补助标准、补助金额等内容进行公开公示,公示结果无异议则统一向旗财政局申请拨付补助资金。

2、加强资金管理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资金由库伦旗农牧局统一管理,设立财政专账,严格执行财政部门有关项目资金使用方向和管理办法,严格按照补助资金使用范围和标准,做到专款专用、账目健全、手续合理。加强项目监管,农牧与财政部门联合开展项目督查,项目建设期截止且建设质量达标,协调中央财政资金拨付到位。

3、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广和培训

强化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积极与秸秆利用创新联盟做好对接工作,组建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专家组,签订技术服务合同,协助编制项目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研究政策体系,提炼发布主推技术,总结凝练典型模式,为秸秆综合利用提供全程科技服务。同时结合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训工程,分层次、分环节、分对象举办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培训班,加强对各级技术推广人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

4、加大宣传引导

突出抓好可复制、可借鉴的秸秆综合利用收、储、运、加、销用典型。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和手机等数字终端为代表的新媒体,普及相关知识和技术,宣传有关政策、典型经验和做法,用技术指导群众,用示范带动群众,用效益吸引群众,使广大农牧民充分了解秸秆综合利用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农民增收等方面的重要意义,推动农牧民自觉综合利用秸秆。

5、严格督查到位

农作物收割期间,镇、村要加强日常巡查和现场检查,实行全天候驻守、巡查和值班制度。通过组建应急小分队、设置监控点、组织流动哨、包保到户等方式,对重点区域实行24 h 不间断监管,及时发现并制止秸秆焚烧行为。划定秸秆禁烧区域,包含政府驻地周围2 km 内,国道、省道等重要道路两侧2 km 内,饮用水水源地、重要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及油库、粮库、变电站等重要设施周围1 km 内,以林场为中心半径15 km 区域内。

做到秸秆集中收储,不得随意堆放在路边、河边、田边。加强禁烧队伍建设,及时公布焚烧秸秆举报电话,建立秸秆焚烧值班制和举报受理查处制,同对所在网格的负责人、责任人、监管人追究相关责任。

四、结语

商务秸秆综合利用是未来秸秆处理的发展趋势,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不断引进先进设备,改善经营理念,秸秆综合利用步伐不断加快,大大提升秸秆资源的利用率,真正实现资源循环利用、零污染排放。

猜你喜欢
基料全旗储运
勘误证明
天然气水合物储运技术研究进展
喀喇沁旗气候资源分布特点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鄂托克前旗林业和草原局开展退化林摸底调查工作
油品储运系统油气回收
桑黄对桑枝基料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富集能力研究
桑枝屑香菇种植基料配方的筛选试验
关于油气储运安全的重要性及其策略探讨
不同桑枝比例基料室外种植羊肚菌试验
不同添料频率对蚯蚓堆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