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统整理念的初中美术主题教学方法

2023-01-05 15:55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第一中学吕玉梅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21期
关键词:统整美术教学内容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第一中学 吕玉梅

根据对初中生的了解,当下大多数的初中生都能够清楚认识自身绘画方面的不足,以及这些方面存在的困难,并且意识到自发性的绘画行为或活动相当少这一状况。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美术主题教学的时候,必须要认识到美术学科本身的综合性和包容性,围绕美术这一主题,整合相近的活动和内容等,对学科内和学科之间的联系进行加强,从而保证初中美术课程的教学效果达到理想化的目标。

一、课堂统整理念和主题教学的概述

从统整本意的角度来讲,统整主要指的是采取一定的方式,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内容整合起来,以此来促使在知识、能力和社会生活之间建立起相应的联系。基于此,具有意义的系统信息资源诞生了,推动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的实现。课程统整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广义和狭义的。作为一个多元化的概念,课程统整的狭义层面指的是一种组织手段,而广义层面则指的是整合经验、社会、知识和课程等。从本质上讲,课程统整并不是一个还没有经过开发的新领域,其在道德教育领域就已经有过相关的例子。基于对很多课程通整观点的了解可知,其将学生作为主体,依据生活经验进行弹性化的课程设计。从美术教学设计的角度来看,课程统整理念和指导教学设计的思想十分相似。

“主题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运用主题的形式,将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掉,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主题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其基础是教学内容,将带有一定社会意义的要素当作主题,从而有目的和意义地开展学生学习活动。“主题教学”有很多种表达方式,但是实际上表达的思想内容都十分相似。将主题教学运用到初中美术课程当中,用美术课程的标准来衡量,主题教学能够使学生的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等得以提升,并且更加注重对学生个性化和多样性的培养。

二、基于课堂统整理念的初中美术主题教学方法

(一)明确教学的主题和方向

一方面,确定了初级中学艺术主题教学的主题。在课程统整理念下的初中美术主题教学中,主题的确定主要受到学生、教师和课本三方面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初中美术教学主题的制定是以学生的教材为基础的,在确定主题的过程中,教师应考虑学生现阶段的认知发展特点和学习兴趣,以此来确定主题的范围。同时,教师还要根据现有的主题范围,结合初中美术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主题的归纳,确定“主题词”与学科内容相结合的主题,然后以“主题词”为桥梁,将美术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相结合。另一方面,在确定教学主题后,教师有必要围绕主题探索教学方向,如在初中美术教材中涉及“空间”一词,由于涉及的概念范围广泛,教学倡导以美术为导向的学科,围绕“空间”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根据“学习情境”“学习计划”“学科”的基础,开展相应的初中美术主题教学设计,从而形成有计划、系统的教学主题。教师通过主题整合不同学科的内容,根据内容的跨学科点,通过主题的多学科学习可以使学生对主题有更深刻的理解。因此,在课程整合的概念下,初级中学主题艺术教学是“跨学科”和“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结合,其课程组织是多学科主题教学的结合。

(二)对初中美术教材进行整合,做到课程的统整

一方面,以初中美术教材为基础的学科内容整合是一门综合性的学习课程,它整合了“鉴赏、评价”“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综合、探索”四个领域,教师在整合美术课程时应以美术教材为基础,围绕美术教材的主题对内容进行提炼和总结。根据对界定类课题、中心类课题、显性和隐性观点等内容中蕴含的中心进行提取,结合学生的学情和提取的具体内容,提炼和概括课程类型、核心概念、内容提炼和总结的章节等。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对照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条件等,保证具体教学内容的可靠性。

另一方面,以美术学科为主,对其开展跨学科统整。首先,应围绕“主题”对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以美术学科内容的纵向统整为基础,促进其横向和其他学科内容的相互衔接和统整。其次,根据美术学科教学内容的设置,应选择“适合”的课程内容,内容的选择应有利于学生的艺术学习,而不是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应强调二者的有机结合,能让学生对课题形成多角度、多维度的理解,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应把握课程统整中教材统整这一关键性的内容。为了保证初中美术主题课程教学的可行性,教师必须围绕初中美术教材进行教学设计和内容整合,不能僵化地进行课程统整,而应优先考虑美术类学科的内容,为了使课程统整更具可行性,教师应该探索学科间的交叉点,以学科为基础进行内容统整,并注意把握好“头重脚轻”的原则。

(三)构建特色化和课堂情境化的教学内容

对构建特色化的教学主题内容多加关注。在实际的初中美术主题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以教学内容为基础。由于在课程整合理念下的美术教学内容不可避免地牵涉其他学科的知识,实际的教学过程应根据学科的特点制定,把握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一最终目标。为了实现教学过程制定的“一课一设”,教师应当推动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将课程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凸显出来,这样不仅能够在最大限度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将主题教学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对初中美术主题课程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化教学多加关注。基于对情境化教学的了解可知,其主要提倡的是让学生将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引入到真实的情境中。采取获取直观性的感受的方式,使学生更加直接地获取相关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开展教学情境化的课堂教学,不仅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够引导学生从感知事物向理解和深化的方向转变。

在课程统整理念下的主题美术教学有其特殊性,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看,和其他学科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采取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既能够使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加强,又能够让学生从实际的探究活动中获取对更深层次问题的思考,进而激发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对美术课程主题的诠释可以借助教学过程展现出来,使学生在探究教学活动中触发对主题的进一步探究。例如,初中美术主题课程教师通过对教学活动中的问题进行预先设定,使学生采取自主探究的方式,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核心作用,从而使初中美术主题教学更加具有价值和意义。

(四)做好综合评价,开展多元化的探讨

从学生评价的角度来讲,主要采取的是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方式。在“学生自我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敞开心扉,从多个角度对美术作品进行描述和分析。在描述和分析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学生要描述美术作品的具体创作过程、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状况,将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相应的解决方法分享出来,促使学生能够深入地阐述和说明作品的意义,从而提升学生对自己创作的作品的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在“学生评价”方面,要培养学生观察美和欣赏美好事物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他人的闪光点,改正自己的缺点。

从教师评价的角度来讲,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开展美术教学评价,其中主要涉及教师自我评价和其他评价。从教师自我评价来讲,教师应当根据客观事实进行教学评价,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为评价的主体,而不是以学习结果为中心。由于在课程整合理念下的美术学科教学涉及跨学科,教师不仅要注意学生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要注意学生对其他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达到教学目的,进行激励机制的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对在课程统整理念下初中美术主题教学方法的研究,教师必须要采取明确教学的主题和方向、对初中美术教材进行整合,做到课程的统整、构建特色化和课堂情境化的教学内容、做好综合评价,开展多元化的探讨等方式,从而推动美术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统整美术教学内容
统整教学的策略研究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构建适合学科核心素养转化的课程统整设计
美术篇
统整经典细品析 多维阅读提素养
对小学数学学科统整的探索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