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索

2023-01-05 15:55山东省淄博六中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21期
关键词:错题核心教材

山东省淄博六中 刘 岩

培养核心素养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能够让高中生顺应社会的发展,通过提高学习相应的品格和能力更好地去融入整个社会。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但是如果能够在提高学生地理成绩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对学生后期的综合素质培养是非常有帮助的。

一、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教育的目的并非只是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定的问题。对于现如今的高中生来说,地理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获得的知识转化为一种本领,并且能够在生活当中有所应用。除此之外,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还需要学会对错题进行有效的整理,通过不断的反思与练习掌握其中的知识。这对教师教学的要求就不仅局限于提高学生的成绩,还要兼顾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核心素养能力的提升也与我国现代化发展相适应,提高核心素养也是为了培育更加全面的人才。地理课程是间接教授相关内容的课程之一,课堂也同样是培养学生良好素养的地点之一。学生拥有良好的核心素养,不仅是对社会主义的要求,还对学生有利,是学生良好发展的前提之一。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同样可以受益,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也使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相关内容,以身作则,引领学生。

二、目前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高中地理的教学理念还相对滞后

现阶段,大部分高中教师的教学观念过于落后,在授课过程中大多以考试大纲为主要教学内容,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要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独立思考,从而会导致学生在错题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此外,许多老师往往采用“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法,虽然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到了更多的课本知识,但是却无法让他们理解,无法从本质上掌握知识。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为低下,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较为陈旧的教学理念不符合现阶段新课改的要求,更不符合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学生自我反思能力积极性差

在素质教育下,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反思能力,能够从原有的错题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提升自我。但是通过时间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在错题反思这方面积极性较差,比如,大部分学生并没有自己单独的纠错本,而是在试卷上随手标记,这种方式虽然可以节约时间,但是错题很容易丢失,并不利于后期的查漏补缺。此外,还有部分学生并不重视对错题的整理,大部分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错题集过于杂乱,可用价值不高。针对这种情况,需要从学生自身出发考虑问题,如果错题整理与反思的积极性没有提高,那么对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势必会受到影响。

(三)忽略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首先,许多教师和学生认为高中地理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考试能获得高分,进而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所以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过分地追求卷面的分数,而老师也会过于追求及格率与升学率,从而忽略了对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这些导致学生无法对知识进行更好的理解,对其错题管理造成一些困扰。长此以往,学生无法构建知识体系,只会运用固定的知识来进行解答,而不会根据已学知识举一反三,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三、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案

(一)创新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

前面提到,目前大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过于落后,所以在教学过程会忽略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没有一定的反思能力,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更新教学理念,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首先,应将应试教育模式作为参照,取而代之的是探究式、启发式为主的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新改革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的大环境下,教师也需要在教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模式下授课,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进而促进学生学习理念和模式的转变,尤其是对于高中教师来说,他们的责任更加艰巨,因为他们承担着培养人才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高中地理的教材中是包含多个板块的,仅限于单元教学会导致教学内容碎片化,教学目标不集中。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重新规划教材,将各个单元的知识串在一起,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整合,有效进行错题管理,而且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也更加有利。此外,教师还需要认真解读新课标,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运用专业知识,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师教育观念,树立起符合高中课改需要的新理念,从而选择适当有趣的课堂教学方法,不断变换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有新鲜感,在快乐中去学习。

(二)研读教材,培养学生梳理教材知识体系的能力

要想学生具有一定的反思能力,可以对错题进行有效的管理,进而构建清晰的知识体系,要求相关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梳理教材知识体系的能力。首先,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首先研读教材,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并且进一步培养学生梳理教材知识体系的能力。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可以引导学生将课本中所学知识的疑难问题构建思维导图,从而将问题集中化,不仅可以逐个解决学生的问题,还会节省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例如,在学习与地形相关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将教材里引起地形变化的原因通过思维导图罗列出来,从而使知识更加系统化,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其次,教师需要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并给予帮助。当学生构建完成知识体系后,教师需要进行检查,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纠正,这种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学生对所学知识无法举一反三、系统学习的问题。所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后的总结反思,不仅可以使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对学生问题集中解决,也可以使学生学会梳理所学知识,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清楚明白,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

(三)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

高中地理所涵盖的知识广泛,内容详细,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并且地理知识过于杂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常很难将知识系统化,无法根据主线进行反思。此时,如果老师只是单纯讲解相关的知识点,学生很难灵活掌握知识,所以老师教学时必须要有针对性地充分调动学生思维,使其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知识的奥秘,提高他们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帮助他们进行反思,提高错题管理的能力。此外,由于地理一定程度上具有理科性质——以地理绘图为主,所以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在学生进行错题管理时,可以通过绘图来更好地查漏补缺。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绘图,来帮助学生进行某一地区特点的学习,让学生懂得如何阅读地图,以及如何绘制地图,这样学生在进行错题收集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绘图来梳理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

(四)结合高考命题变化,调整练习设置

目前,高考题型较为复杂,但是并不是无规律可循,因此相关教师要想帮助学生利用错题管理来提高学习成绩,需要不断结合高考命题的变化,调整习题的设置。地理老师也就需要关注高考的实时方向,了解命题风格,并对日常的练习和作业的方向进行调整,让学生能够了解高考,在错题管理上有目的地进行收集。

四、结语

总之,在新课改的推行下,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时需要注重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以此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进行有效的错题管理。相关教师可以选择当下在新课改背景下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也需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他们更多的自我思考时间,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进而促使学生理念和模式的转变。

猜你喜欢
错题核心教材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压强』易错题练习
教材精读
笑笑的错题
教材精读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