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英语翻译:阐释与理论建构

2023-01-06 00:56杨奕泽寇艺培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英语翻译语料库体育

刘 明,杨奕泽,寇艺培,王 博

(1.河北体育学院 外语系,石家庄 050041;2.北京师范大学 法学院,北京 100080)

《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强调要构建体育对外交往新格局,提升中国体育国际影响力,深化对港澳台地区体育交流合作,服务大国特色外交和“一国两制”事业[1]。在这一过程中,体育英语翻译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我国的体育英语翻译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还不适应新时期我国体育外交的发展需求。2020年发布的《新文科建设宣言》指出,推动原有文科专业改造升级,实现文科与理工农医的深度交叉融合[2]。在此背景下,英语翻译研究迫切需要突破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强调并力求促进多学科的交叉与深度融合。目前,科技英语翻译、商务英语翻译和法律英语翻译均蓬勃发展,而体育英语翻译仍是学术洼地,急需构建研究框架以促进发展。将体育与英语翻译研究相结合,以翻译理论指导体育英语翻译实践,强调跨学科视野,对于促进体育文化、体育科技的翻译与传播,尤其是中华传统体育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作用。

1 体育英语翻译

著名翻译理论家韦努蒂从解构主义视角建立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译者在理解的前提下,用目的语中的能指链来替代源语文本中的能指链的过程[3]。基于此,我们认为体育翻译需要译者以全面理解体育文本为基础,在目的语中用最恰当的能指链来再现源语中的体育文本信息。

体育翻译活动古已有之,原始社会不同部落之间游戏和舞蹈形式的体育交流即伴随着翻译活动。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漫漫长河中,体育翻译从未缺席。但受历史因素影响,英汉之间成规模的体育翻译起步较晚。清末,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国门,中国社会开始受到西方文化影响。随着西方势力的介入,部分晚清政府官员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士开始逐步接触体育英语翻译。19世纪60年代,李鸿章招募的淮军跟美国人腓特烈·华尔统领的洋枪队学会了军事体育的基本英语术语,并音译了“发威马齐”(forward march,即齐步走)、“腾瑞特”(turn right,即向右转)等词语[4]。19世纪末,上海、天津等地的租界中的体育活动只在西方侨民中流行,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接纳华人进入体育场所[5]。在体育参与过程中,体育英语翻译在帮助华人掌握足球、赛马、赛艇、田径、网球、板球等比赛规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项目也才能进一步走出租界进而传遍中国。该时期至抗日战争爆发,一系列奥运项目和西方体育项目陆续开展,形成了体育英汉翻译活动的第一个高峰期。同时,以武术翻译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体育和体育典籍英译也开始萌芽。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内外体育交流减少,体育英语翻译活动近乎停滞,除了军事体育交流外,鲜有史料可查。直至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对体育运动的重视,体育国际交流大幅度增加。在上世纪70年代的“乒乓外交”等体育外事活动中,体育英语翻译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我国派代表队参加1984年奥运会前,大量奥运体育项目规则、体育科学文献等被译介到国内,促成了体育英语翻译活动的第二个高峰期。

1998年到2022年是我国体育英语翻译的第三个高峰期。其间我们经历了奥运会和冬奥会的申办、筹备和举办,从申办材料到陈述,从译介奥运规则到训练理论传播,从聘请外籍教练到赛事筹备,体育翻译活动蓬勃开展,产生并留存了大量的翻译史料,成为我国体育翻译史乃至整个翻译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时期。不仅如此,为了培养体育英语翻译人才,大多数体育院校成立了英语专业,这类专业建设突出体育与英语的交叉融合,是新文科建设时期体育院校在专业特色上的伟大尝试,为体育英语翻译提供了人才支撑。

2 体育英语翻译的研究现状

笔者在中国知网以体育英语翻译为主题,检索到论文82篇。研究主题集中于体育英语教学,包括课程设置、特色人才培养等方面。作为对照,以科技英语翻译为主题的检索结果,不仅成果数量更多,而且研究范围更广,除涉及科技英语教学研究外,还呈现出与文体学、语用学、翻译学交叉的研究特点。这反映出当前体育英语翻译研究在深度与广度上存在欠缺。

但在体育英语翻译研究过程中,也不乏一些有理论建树的专家学者和有指导意义的代表性成果。袁彬对体育文本和功能进行了分类整理,并结合翻译理论提出了翻译策略与方法,从而可以对词句选择、话语结构、逻辑修辞等做出灵活、适当的处理[6]。欧阳娜对跨文化意识下的体育新闻习语翻译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标准和翻译方法[7]。李在辉对体育翻译能力进行了界定,在分析体育翻译人才培养若干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对策[8]。杨飞以ESP理论为视角分析了大型体育赛事中体育英语翻译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9]。田学礼指出了我国体育翻译人才培养中的认识误区,还探索了外语院校培养体育翻译人才的模式[10]。

然而,体育英语翻译研究在研究内容、方法上依然存在较大空缺,特别是在跨学科研究方面,与其他学科的翻译研究还有较大差距。一是从研究的系统性来看,当前体育英语翻译研究话题还比较分散零乱,还缺少系统阐述体育英语翻译的专著。二是从研究广度来看,体育英语翻译的研究尚不全面。目前有限的研究成果集中于体育翻译人才培养,多重视角下观照体育英语翻译的研究比较欠缺。对体育翻译史、体育文学翻译、体育英语语料库的研究很不充分。三是从研究深度来看,不同主题间研究深度差异较大。其中体育英语人才培养研究较为深入,体育英语翻译策略也取得了一定深度的研究成果,但是在文化自信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下,对我国传统体育的英译较少,主要集中在武术英译特别是太极拳英译等方面。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博大精深,传统体育和游艺杂技类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多达166项;各类涉及体育的文学作品以及《丸经》《体育之研究》等体育典籍也都很丰富,而以上对象的英译还极度欠缺。四是,从研究方法来看,体育英语翻译研究缺乏翻译研究的方法和理论分析视角。大部分成果对其跨学科属性认识不足,立足翻译理论的研究方法比较欠缺,语料库等翻译学常用的基本方法尚未使用,对社会学、体育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的借鉴也很不足。

分析体育翻译研究的这些不足,原因有二:一是由于体育英语翻译研究尚未引起主流学术圈关注,少数学者话语权有限,跨学科的体育英语翻译长期游离于体育学和翻译学研究边缘。尽管近年来体育院校外语教学研究会等学术团体举办了一些学术研讨会,但总体影响较小。二是从事体育英语翻译研究的专业人才匮乏,仅体育院校的外语研究者难以充分挖掘利用体育翻译学术资源,无法形成系统、可持续的研究局面。

3 体育英语翻译研究的内容与思路

体育英语是特殊目的英语的分支[11],相对于科技英语、军事英语和法律英语,体育英语比较小众。体育英语一般指在体育科学、运动技术、运动场馆和赛事运行方面的著作、论文、教科书、科技报告和学术讲演中所使用的英语,体育题材的英文文学作品也可视为体育英语。以体育英语为文本的翻译活动即指体育英语翻译。体育英语翻译研究范畴多且分散,按照研究重点,笔者将其归为6类。

3.1 体育英语文体特征与翻译研究

随着奥运会、冬奥会等大型国际赛事的举办,国人对于体育的热情逐渐高涨。人们主要通过各种新闻媒体、现场解说、学术期刊、体育项目规则、体育科技类产品说明书等来了解和关注国内外最新体育动态。因此,体育英语翻译可以帮助国人了解世界体育发展,促进传统体育文化走出去,增进体育国际交流。

体育英语文体特征与翻译研究主要立足于当前体育英语翻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体育英语词汇、语用等方面的文体特征,探讨体育英语翻译的技巧与方法等,为中国与世界各国体育的跨文化交流提供借鉴。研究方法上,可以积极借鉴新时代文体学采取的定量研究方法、语料库方法、实验方法和多模态方法[12],把体育英语文体特征的科学化研究引向深入。在此基础上,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探讨不同文体风格之下的最佳翻译策略、方法和技巧。

3.2 体育英语翻译史研究

我国翻译史研究已相对成熟,既包括翻译史理论、翻译史研究方法等宏观研究,也有与其他学科领域相结合的跨学科翻译史研究,如文学翻译史、外交翻译史、法律翻译史等。体育英语翻译史研究属于后者,发展还不成熟,存在着翻译史料少且挖掘不充分等问题。我国古代军事体育和民间体育高度发达,但古籍中却鲜有体育翻译资料。如上文所述,体育英语翻译虽可追溯至晚清,但研究极其匮乏,相关文献也散见于地方体育志等其他史料中。

可见,目前我国体育英语翻译史的研究还属于空白,因此体育、翻译和历史学界急须加强合作,构建体育英语翻译史研究理论框架。因起步较晚、成果不多,体育英语翻译史的研究可参考国内外翻译史的研究成果,如穆雷在研究12部中国翻译史专著的基础上从研究对象、研究时间跨度、汉译外或外译汉、通史或断代史等维度搭建了中国翻译史的研究框架[13];皮姆在其专著《翻译史研究方法》中详细系统描述了翻译史研究的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形成了翻译史研究的基本原则、译者界定、跨文化界定等理论,提出了整理译作与译者清单、绘制译作与译者图表、区分并统计重译与非翻译等一系列具体研究方法[14]。以上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可部分应用于体育英语翻译史研究,但由于研究素材匮乏等限制因素,还应辅助其他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包括但不限于史料翻译中体育素材的翻译、文学译介作品中中西方民间体育文化的翻译等,通过对材料的整理加工,以体育项目、历史时期等为视角,丰富我国体育翻译史研究,提升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3.3 体育文学翻译研究

体育文学翻译研究主要指对国内外各种体育题材文学作品的翻译研究。开展优秀体育题材文学作品译介研究,对提高体育文学作品翻译质量举足轻重,从而有助于借鉴国外体育发展经验、传播中华体育文化。如周宇《体育文化翻译中译者的自我博弈——以体育传记〈我为人父〉译本解析为例》一文以翻译目的论为基础,解析体育传记,思考译者自我博弈下的翻译选择和倾向[15]。基于翻译目的论的体育文学翻译研究可以为今后如何在商业利益目的和体育文化传播目的之间进行抉择提供重要参考。

文学性为体育文学的主要属性,因此其翻译可借鉴文学翻译的研究框架、理论与方法。当前我国文学翻译研究发展已较为成熟。体育文学作品形式多样,主要有体育报告文学、体育传记文学、体育诗歌、体育小说等,其特点是含有大量体育术语,反映社会体育生活与体育文化。在将文学翻译理论运用到体育文学翻译实践的过程中,应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挖掘体育文学翻译的研究价值。

体育文学翻译研究中“研究什么”的本体论较为清晰,但“怎么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却不十分明确。依靠直觉、感悟、灵感的评点式研究模式依然主导着传统文学翻译研究。为此,体育文学翻译研究可进一步引入语料库方法,为体育文学翻译研究增添新的工具,增强研究的前沿性和科学性,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用体育类型文本的翻译材料为语料库翻译学服务,而是要真正采用语料库工具为体育文学翻译研究服务。

3.4 体育典籍英译研究

体育典籍英译有利于向世界传播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一方面为国际体育发展提供新形式、贡献新价值,另一方面,更直接有利于传统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传播。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共同目的,越来越多的海内外译者和体育从业者主动译介中华体育典籍。《太极拳经》等一批体育典籍英译作品相继问世,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精髓得以在全球范围内发挥影响。

体育典籍翻译主体的文化立场、翻译策略与方法、古籍与译作的关系、传播路径和社会反响等方面都值得深入研究。此外还应着重思考,如何通过恰当的翻译展现和传承中华体育典籍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以及如何通过客观、中肯的翻译批评来提高体育典籍的翻译质量。当前,体育典籍英译的主要难点是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恰切揭示原作所蕴含的深刻哲学内涵,以及精准呈现中华文化语境下的技术动作特征。在这方面,有复合型学术背景,既懂体育项目和古典哲学,又精通英语语言的人才就显得格外重要。因此,为了使译文兼具忠实性和可读性,我们既要加强对体育典籍英译实践的研究,又要争取多元文化背景和学术背景的复合型翻译人士加盟,通过多方合作,共同促进中国体育典籍的对外传播。

3.5 体育英语译员研究

在体育翻译实践中,翻译服务外包造成体育译者经常以集体形式出现,译者独立性和主体性通常被掩盖了,体育译者的身份认同也较低。因此亟需通过研究构建体育译者的身份和主体性。体育翻译研究应当注重作为人的译者,因为只有人才能承担起体育翻译活动的社会责任,只有通过体育译者及其委托人、赞助人、读者和社会环境,才能理解体育译作产生的社会时代特点。

体育英语译员研究主要包括对体育笔译、口译译员的研究。研究的重点在于译者本身,围绕译者心理认知、能力特征、生活及文化环境等展开。国内外对译员的研究方法多样,早期的译员研究多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现场访谈、问卷调查、个案研究等途径对不同场域(商务、文学、医疗等)的译者进行分类与分析。体育翻译活动多样,对译员的能力要求也不尽相同。如体育赛事报道需要译员熟知赛事规则并具有出色的临场发挥能力,体育外宣翻译要求译员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等,甚至不同体育赛事或不同运动项目对于译员的能力要求也存在差异,这给译员研究带来难度。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语料库技术逐渐被应用于语言服务领域,我们可以通过语料库量化分析进行更为科学的体育译员研究。

3.6 体育翻译教育研究

体育翻译教育研究以教育为落脚点,主要涉及体育翻译人才培养、体育翻译教材编写、新技术与体育翻译教学等方面。研究主要目的是揭示体育翻译教育的本体特征和内在规律,对标当前体育翻译事业需求,为我国输送高质量的体育翻译人才。在人才培养方面,我国学者已进行了初步探索,然而体育翻译教材编写、体育翻译教育教学技术方面的研究还存在不足。

体育翻译教育不是通用翻译教育的子项,而是翻译与体育的学科融合,因此在人才培养、教材编写、教学技术与方法上应充分考虑两门学科的特点,科学结合翻译教育与体育通识教育的研究方法,从构建体育翻译知识生态、提升教师技术应用水平、丰富体育翻译教育资源等多方面提高体育翻译教育水平。体育翻译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因此应采用科学合理的分层、分类教学模式,针对不同体育翻译领域的实际需求制定教育模式与教学方法,增加实践环节占比,切实提高体育翻译教育质量。

4 体育英语翻译的研究方法

体育英语翻译涉及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诸多学科,如哲学、语言学、文学、传播学、人类学和历史学等,这要求必须综合运用各交叉学科理论构建研究范式。应关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办法,重点结合翻译学科方法论,推动体育英语翻译研究走上学术前沿。结合当前该领域研究的具体情况,笔者认为体育英语翻译研究应该采取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使研究方法贴合于、服务于具体的研究内容。

体育英语翻译研究可用的定性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档案研究法、比较分析法、思辨法、访谈法等。档案研究法即利用档案材料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文献资料法的一种。档案材料中的内容大都未经加工整理而以原始形态存在,通过档案材料,重构过去的体育翻译事实,可以清晰再现翻译活动的社会背景,也有助于还原体育翻译历史真实,提高研究成果的可信度。比较分析法通过把性质相同的内容进行对比分析以寻求某一结论性的解释。具体到体育英语翻译研究上,可以将一些重大的体育翻译活动或事件进行纵向或横向比较,从而多角度、多层次地认识某一体育翻译活动或事件的历史发展轨迹和变迁规律。如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语言服务人员和英语国家举办冬奥会时的语言服务人员进行横向对比,研究其差异性,以供今后赛事组织者或研究者参考。思辨法指通过纯理论分析或逻辑推导的方法进行研究,此法可用于厘定体育翻译的基本概念与范围,论证体育翻译与社会背景、国际体育交流之间的关系。运用访谈法可以有效收集研究对象的真实情况,为进一步分析研究奠定材料基础。比如对冬奥会的体育译员进行专访,获得第一手资料,揭示冬奥会中体育译员的真实工作状态。

定量研究是理论检验的过程,其以理论为研究基础,通过对特定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来证实或证伪。对体育英语翻译研究而言,定量研究适用于有一定理论基础、需要数据或者通过实验来加以印证的场景。比如体育英语翻译教学、译者体育翻译能力与行为的关系等主题;也可应用于体育英语翻译史研究,如对体育翻译活动或成果进行共时或历时统计,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以揭示体育英语翻译某个时期或某个方面的特点和规律。

近些年,语料库语言学在翻译中的运用愈发受到学界重视。从方法论的角度看,语料库作为一种实证研究方法可以广泛运用于体育英语翻译研究中。从一定角度看,语料库是方法而不是研究对象。语料库与体育英语翻译研究相结合,可以在体育英语翻译教学、体育英汉词典编纂等领域深入探索,具有跨学科研究的影响力与实践价值。

我国体育英语语料库建设起步晚、规模小,且尚未在体育英语翻译与机器翻译领域得到充分应用。北京冬奥组委联合北京语言大学研制的《冬奥会体育项目名词》包含中、英、法等8种语言共13.2万条术语,并融入冬奥体育机器翻译服务,在体育翻译领域具有示范性作用;此外基于小规模语料库的定量研究也已起步,多应用于体育英语新闻翻译、赛事翻译等。

语料库建设是翻译研究的重要途径,也是计算机辅助翻译研发的重要环节;同时语料库在翻译研究与机器翻译中的应用也为其自身建设提供方向与指导。与翻译相关的语料库有平行语料库、多语语料库、可比语料库[16]。其中平行语料库与多语语料库中的语言文本具有翻译关系,可归纳出语言间的等值关系,因此可通过知识获取技术改善机器翻译质量。当前人工智能翻译技术已在国际大型体育赛事中得到初步应用,但在国内尚不普及,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体育赛事语言服务需求。今后体育领域应更多借鉴语料库和机器翻译研究成果,拓展其在体育领域和行业的应用。

5 结语

体育对外交往和文化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愈加凸显了体育英语翻译的重要作用,对翻译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迫切需要对翻译实践工作进行经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加大体育英语翻译研究力度。从上文可见,体育英语翻译研究具有丰富的资源可以挖掘,一些学术空白亟待填补,只有与体育项目传播史、翻译史、语料库与机器翻译、奥运发展史、体育典籍等研究领域有机结合,体育英语翻译才能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才能有效推动翻译实践向前发展。

猜你喜欢
英语翻译语料库体育
地铁站内公示语英语翻译的特点和技巧
逆向思维在大学生英语翻译教育中的导入和培养
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中国谚语VS英语翻译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我们的“体育梦”
文化差异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影响分析
语篇元功能的语料库支撑范式介入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