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再思考
——以天琴文化为例

2023-01-06 02:02罗树杰
贺州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壮族民族传统

罗树杰

(广西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创新是近年来学术界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广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文化自信,大幅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对于如何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近年来,在关于传统文化保护问题的研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文化的继承者要“原汁原味”地保持文化的“原生态”,如在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中实行“原生态保护”,一些学者也使用“原生态的真朴”的概念[1]51。本文在对壮族天琴的故乡田野考察和口述史发掘的基础上,深入了解近年来天琴文化的变化、传承和保护状况,以思考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问题。

一、天琴文化的历史演变

天琴文化是以弹拨天琴(布傣语称为“叮”或者“鼎”)为主要演绎形式的一种传统文化,集乐器、乐曲、唱词、弹唱、舞蹈、展演等多种民族文化艺术形式于一体,主要流行于广西凭祥市、防城港市防城区、崇左市龙州县和宁明县以及越南北部。天琴文化积淀着壮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壮族生活方式、民俗风情、心理特征、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的重要体现。由于历史文献中关于天琴的记录几乎空白,天琴文化近年来才逐渐为世人所了解。根据民间艺人的口述史挖掘,天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当时壮族先民对自然界的许多现象无法解释,对许多灾害感到无能为力,进而对大自然产生敬畏、崇拜心理,试图通过天琴与“天神”沟通,祈求“天神”赐福消灾、保佑苍生。这一古老的文化形式近年来发生了巨大变化,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天琴形制的全方位改良。民间流传的传统天琴由简单的琴头、琴杆(琴身)、琴弦、琴筒几个部分组成。琴头形状不固定,一般正窄侧宽;琴杆与二胡相仿,长1~1.2 米,选用当地硬木制作;琴头和琴杆可以灵活拆装,使用时铆接起来,外出则拆卸装进背袋;琴筒一般选用晒干的葫芦壳或椰子壳制作;琴弦则选用藤条、鱼丝或蚕丝制作[2]。传统的天琴虽然民族特色浓郁,但过于原始、简单、粗糙、不规范,艺术表现力不强,难以适应现代舞台演奏的需要。为了满足现代舞台表演的要求,在范西姆、韩醒等专家的指导下,琴师秦华北等人针对民间传统天琴在外观、材质、拼装方法和用途上的不足和局限性,对天琴的形制进行全方位改良。在尽可能保留传统民族特色的基础上,融入了当代审美元素,仅天琴形制就进行了三次比较大的改良:“第一次,将三截杆拼装成一根直管,一节贯通,加了一条弦,两根弦变为三根琴弦,成了三根弦的木天琴;第二次:将木质材料琴杆改用竹子,几近成了三弦;第三次:在三弦的基础上再加一弦,最终成了四根弦24品的竹天琴。”[3]114经过改良,基本统一了天琴的规格:琴身选用当地优质硬木或者竹子制作,全长1.05 米,其中琴杆长0.7 米;琴筒用干葫芦壳制成,以薄铜版为面板,琴筒的长度和面板的直径根据葫芦的大小按比例制作;在琴头上雕刻龙头;弦轴孔钻成锥形,以保证音准更加稳定。改良后的天琴,外形更加漂亮,发音更加准确,更具艺术价值而被众多人士收藏。2010 年龙州县人民政府定制了一批天琴作为礼物,赠送给出席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各国领导人[4]。

二是音域和演奏技法的丰富。天琴原来仅是壮族民众在举行祭祀等民间活动时使用的一种手持伴奏乐器。由于这类活动的乐曲比较简单,对演奏者的演奏技巧不需要太高的要求,因而传统的天琴的弹奏方法单一,一般是以左手按住天弦,同时用右手拇指和中指扣住琴杆的根部,然后用食指弹拨琴弦。因此,天琴演奏技巧简单,声音单调,音乐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不足。通过借鉴琵琶等其他弹拨乐器的演奏方法,调拨方法由原来用手拨弦改为用拨片弹拨,增加了双音、打音、顿音、滑音扫拂等弹拨技巧;拓宽了天琴的音域,按正四度固定音高定弦,音域扩展到四个八度,音量也显著扩大,音色更加圆润、清脆。此外还形成了具有不同特色的大中小系列天琴,也就是具有高音、中音、低音的系列弹弦乐器:以大葫芦制作的天琴,声音浑厚低沉;中葫芦制作的天琴,声音清脆,音色圆润甜美;小葫芦制作的天琴,声音尖细,音色高亢嘹亮。在琴长不变的情况下,又把天琴的琴弦由原有的两弦改为三弦,而且每一根尼龙琴弦粗细不一,天琴品位因此增加。改良后的天琴音乐表现力和感染力大大地提高了,从最初的伴音乐器变成可以弹奏主乐曲的乐器[3]114。

三是功能的多元化。天琴原来是壮族民间传统仪式活动中的一种“喻天”的法器,通过道公在民间仪式中拨动天琴弹唱经词,企图达到沟通天人两界,实现镇土安宅、禳解灾疫、祈福消灾、祈福延寿的目的[5]45-48。 2003 年以来,除了在民俗活动中弹唱天琴以“喻天”之外,大量的天琴弹唱并不是为了“喻天”,而是以文艺活动的形式登上“大雅之堂”,天琴艺术开始登上各种文艺演出的舞台并逐渐演变成为地方民族文化的标识[6]57,成为地方政府发展特色旅游产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资源。世俗空间的舞台展演,已经逐渐取代了民间仪式中的弹唱而成为艺术表达的主流方式,并成为地方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靓丽名片。

四是演唱曲调和唱词的创新。据考证,目前已知最早的天琴唱词为《塘佛》。“塘”为当地壮族语发音,其意思是道路。“塘佛”翻译成汉语就是“佛祖指引的道路”。当地民俗仪式上所演唱的《塘佛》主要是祈福消灾、福寿安康、求花保花等内容。近年来,随着天琴展演舞台的不断扩大,其功能也由神秘仪式上的“喻天”演变成为“娱人”,即大众娱乐活动。演唱者由年长的道公变成了青春靓丽的少女,演唱场合由“神坛”到舞台,唱词和曲调都在发生变化。《唱天谣》《弹起天琴唱壮歌》《天琴乐》等作品,使天琴艺术登上各类舞台和荧屏,引起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圈粉”众多[7]95-96。

五是传承方式与对象的变化。天琴文化原来主要以师徒传承与世家传承等形式传承,尽管师徒传承没有时间、地域、性别与民族身份的限制,但其传承的范围大体局限于中越边境地区的壮族群众内部。天琴的传承有许多限制,如父母只能传给侄子、侄女或孙子、孙女等晚辈,或传给跟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徒弟,再由徒弟传给儿女,而不能直接传给自己的儿女。一些村屯甚至有“传男不传女”的规定。家族内部传承满五代以上,就被视为天琴世家。天琴世家一般都有自己的祖训与规诫,家人必须严守,代代相传,不可断代,否则被视为不祥。师徒传承的主要内容是法事仪式授业,待徒弟学成之后师父赐予法号,徒弟可再收徒弟。近年来,在政府的支持和资助下,传承方式与对象都发生了根本变化,传承祖训与规诫的历史传统已经被打破,除了原有的民间传承方式以外,通过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大量非壮族的年轻人也能学习天琴艺术。天琴也由民间进入大学课堂,天琴乐器艺术课程已经在中央民族大学、广西艺术学院、广西民族大学、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等20 多所大中专学校开设。另外,“天琴兴趣班”也在龙州民族中学、新华小学等中小学开办,天琴艺术表演队也越来越多。因此,学习和熟练掌握天琴弹唱的人员大大增加。

六是交流合作机制的改变。天琴弹唱原本是一种具有浓郁民间色彩的传统技艺,现已发展成为一种大众化的民族艺术,且在传承中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共享新机制。政府设立天琴传承中心、天琴艺术团、天琴制造厂等,政企合作打造“天琴文化民俗旅游村”,民间合资筹办侬垌节祭祀活动等,互相之间形成了天琴文化共建共享的巨大合力[8]65-71。

总之,近20 年来天琴艺术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此带来了天琴艺术的升华与广泛传播。目前天琴艺术已逐步走出山野,走上央视大舞台,走入维也纳金色大厅,名扬海内外。

二、对天琴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考

首先,只有不断创新的优秀传统文化才有生命力。“那些表面看来或者声称是古老的‘传统’,其起源的时间往往是相当晚近的,而且有时是被发明出来的”[9]1。并非所有的“传统”都拥有古老的起源和历史,许多传统来自于近代的“发明”和“生产”。“被发明的传统”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创造人们对“民族—国家”的认同。“被发明的传统”要真正成为一个国家或民族新的文化表达方式,还必须依靠国家政权的力量来实现。民俗文化也常常被用来作为对抗外来文化以及促进民族认同的工具,例如20 世纪80 年代韩国的民族文化运动发起的初衷就是为了避免现代化过程中的西化特别是美国化[10]607-628。

关于天琴文化产生的时间目前分歧较大,还没有形成共识,但没有任何一种观点认为天琴艺术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这也间接承认这种文化形式是人们后期“发明”出来的。“传统”既然是发明出来的,就不可能一成不变。近年来,天琴文化历经精英挖掘、官方组织、艺术包装等一系列环节,从“藏在深山人不知”到逐步演变为龙州乃至广西享誉中外的文化品牌,天琴文化得到业界的普遍认可,甚至成为壮族和龙州县等地的文化标识,就充分说明了基于“发明”起源的“传统”发展中的继承性与创新性。文化的变迁是永恒的,当下天琴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展现了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力。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根据时空变化不断调适,只有不断创新的传统才有生命力,固守“原生态”而反对创新,其结果有可能导致传统文化的消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创新发展,在多次讲话和论述中反复强调“创新”,内容涵盖理论、制度、实践的创新以及科技、人才、文艺等领域的创新,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上,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11]这为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指明了目标和方向。

其次,必要的外部因素是促进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持续发展的“催化剂”。由于学识与视野的局限,地处偏僻的少数民族群众往往无法自觉认识其所拥有的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功能,需要一些包括政府和社会力量在内的外部因素的介入,才能为这些鲜为人知的传统文化注入激发其内生动力的“催化剂”,从而有效激发村民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从天琴文化的开发、保护和发展的过程中可以看到,村民的文化自觉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是在外界的影响下被激发出来的。

南宁举办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给传统的壮族天琴文化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2003 年,为了更好地利用南宁民歌艺术节这个平台,展示龙州县的特色文化,龙州县成立了“挖掘和打造龙州壮族文化品牌领导小组”。一是邀请各地民族音乐专家到龙州县采风。2003 年9 月12 日,范西姆、梁绍武、农峰、韩醒等民族音乐专家在板池屯观看民间老艺人的天琴弹唱表演之后,对天琴艺术进行了专业化改造,使一批民族特色浓郁、体现龙州壮族风情和文化底蕴的民歌脱颖而出,《唱天谣》《美女泉美女村》等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二是成立了天琴表演队——“龙州天琴女子弹唱组合”,由村中挑选出来的 15 位女青年组成。2003 年 11 月 8 日,“龙州天琴女子弹唱组合”在第五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登台弹唱《唱天谣》引起众多媒体和社会的关注。之后,她们多次受邀到国内外演出,声名大振,天琴热情被进一步激发出来,这也极大地激发了当地民众传承天琴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在第七届中国—东盟国际博览会上,制作精美的龙州天琴以中国政府名义赠送给东盟各国贵宾,从此,龙州天琴作为壮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标志性符号走向国际舞台[12]14。三是地方政府进一步加大投入,将板池屯打造成“天琴故乡”“旅游胜地”。不少学校开设学习天琴的课程,学术界也积极投入天琴文化研究,新成果不断涌现。天琴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不断扩大[13]80。综上,如果没有政府推动、社会扶持等外力作用就不可能有今日天琴文化欣欣向荣、可持续发展局面。

三、天琴文化创新对我国文化建设的启示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认同符号,是一个民族之所以成为这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之一。少数民族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习近平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14]167文化自觉最终依靠文化的创造者、拥有者、享用者对其文化的功能、价值有清晰的认识和坚守,并能够把握文化的发展规律,根据新的发展要求不断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正如费孝通所指出的:“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才有条件在这个已经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能和平共处,各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15]22外部因素的适当介入,是帮助人们正确认识本民族文化意蕴和价值的重要手段。文化自觉就是人们对自身文化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反思,并给予重新审视和定位。这一理念包含四个方面的内涵:

第一,知我。文化自觉首先要正确认识自我,就必须由反思开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纵向深入我们的文化精神,不仅要深刻了解本民族及其代表文化,还要深刻了解其他兄弟民族及其代表文化。从空间的角度来看,要深刻了解各区域、各民族的文化生活,摒弃任何形式的民族沙文主义。

第二,知他。这里的“他”指的是本土文化外的其他异质文化或人自身之外的对象。这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要了解“他”,同样需要反思,同时进行“跨文化交流”(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即自觉性的“文化对话”,而非一般意义上的文化接触。

第三,对话。只有平等对话,才能增进双方的互相理解。要实现平等对话,对外必须重构现实的国际秩序,打破旧的不合理的秩序结构。同时重构现实的经济关系,使南北经济关系走向平等,另外还要打破现实的文化格局,改变文化原创者和接受者角色的固定结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增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使民族文化能够持续成长,文化间的平等关系结构才有实际依托。

第四,共荣。费孝通曾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15]22这既是对文化自觉历程的概括,也是对文化自觉所追求的目标的界定。在全球化背景下,通过平等对话,能够逐渐增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识,身处不同文化语境中的人们能够做到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欣赏,守望相助,和平共处。由此,文化自觉不仅涉及中华民族文化如何繁荣发展的问题,也体现了对整个人类前途的深刻人文关怀。

简而言之,文化自觉主要是指每个民族对于本民族文化价值的觉悟和觉醒,即能够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本民族文化的地位作用、发展规律和建设使命。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民族实力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这种新的形势,需要从三个方面切实提高少数民族的文化自觉:

第一,在深刻认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作用上要有高度自觉。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中华文明之所以光辉灿烂、延绵不断,与各民族在历史上创造出大量优秀传统文化是分不开的。少数民族先民曾经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彰显了少数民族群众爱国、勤劳、敢于挑战、富于创造的特点。要充分认识这些优秀传统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必须高度重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用的发挥,把民族文化作为加强国家软实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民族文化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从而更加自觉地推动民族文化建设,促进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二,在准确把握民族文化建设规律上要有高度自觉。深刻认识民族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是推动民族文化建设的指南。民族文化的发展规律,包括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继承和学习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符合人民群众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等内容。当下发展民族文化,也须在上述规律的指引下,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紧密结合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适应人民群众的审美追求,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此外,还要在继承和学习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找准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的着力点和切入点,不断推出新技术、新作品、新成果,进而推动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三,在积极主动承担促进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责任上要有高度自觉。促进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仅仅是某些部门或某些群体的责任,而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是“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每一个民族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中华民族的每一份子都责无旁贷。每一个公民都应该更加自觉地承担起推动先进文化发展的重任,更加主动自觉地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为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壮族民族传统
我们的民族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Cat’s book》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壮族山歌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