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6+1复合酸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效果

2023-01-07 08:03郝思雨田江天
医学美学美容 2022年20期
关键词:皮脂腺痤疮皮损

郝思雨,田江天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1)

寻常型痤疮(acne vulgaris)又称“青春痘”“暗疮”,是由于皮肤皮脂腺分泌旺盛以及毛囊角化过度引发的毛孔堵塞和皮肤炎症,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的皮肤疾病[1]。诱发因素涉及饮食、生活、身体等因素或日常皮肤清洁不到位,导致皮脂腺过度分泌皮脂,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造成毛孔堵塞,皮脂无法正常排出而堆积,痤疮丙酸杆菌定植皮脂腺滤泡,从而形成粉刺、丘疹、脓胞、结节、囊肿等[2]。临床对寻常型痤疮的改善方式为清洁皮肤疏通毛孔,配合外用药物进行治疗。阿达帕林、他扎罗汀等维A类药物为首选药物,可有效改善皮肤毛囊皮脂腺角化过度情况,从而溶解堵塞皮脂;但由于维A类药物存在光解情况而引起皮肤敏感,使用部位易出现红斑、脱屑、紧绷和烧灼感等情况,且可易逐渐耐受,不建议长期使用[3]。化学剥脱作为痤疮治疗的二线治疗手段,在临床上常与其他治疗手段联合使用,以达到协同增效的效果。新型6+1复合酸抑菌凝露含有水杨酸、多种果酸成分,可松解角质形成细胞间连接,加速表皮层细胞脱落与代谢,改善黑色素表达,协同提高改善皮肤毛囊皮脂腺角化过度情况,抗炎,抑制皮脂分泌,且可改善皮肤肤质的各项指标水平,降低维A酸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本研究察旨在探讨新型6+1复合酸联合阿达帕林凝胶轻中度痤疮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2021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78例寻常型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观察组男18例,女21例;年龄18~42岁,平均年龄(21.87±4.11)岁;病程3~36个月,平均病程(11.25±2.33)个月。对照组男17例,女22例;年龄18~38岁,平均年龄(20.15±3.76)岁;病程1~36个月,平均病程(10.54±2.73)个月。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了解临床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19修订版)”[4]和“痤疮改良的Pillsbury 4级分级法”轻度痤疮和中度痤疮诊断标准;无阿达帕林应用禁忌证和化学换肤禁忌证者。排除标准:对新型6+1复合酸或阿达帕林凝胶所含成分及其衍生物过敏者;合并有急性或亚急性湿疹、皮炎等皮肤疾病者;备孕期、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近3个月参与过其他临床观察治疗或服用过系统性药物者。

1.3 方法

1.3.1对照组 接受阿达帕林凝胶治疗:患者每日睡前清洁皮肤痤疮患处,待干燥后于痤疮患处均匀薄涂一层阿达帕林凝胶(武汉诺安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73406,规格:30 g∶30 mg),1次/d,连续使用28 d,涂抹期间注意避开眼部和唇部皮肤较薄部位。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外用新型6+1 复合酸:清洁皮肤治疗区域,待干燥后于皮肤皱褶区域或破溃处涂抹红霉素软膏(唐山红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3022717,规格:10 g),再均匀涂抹德菲林新型6+1复合酸抑菌凝露,油脂分布较多区域可重复涂抹,停留5 min后双手食指和中指蘸取适量无菌水在面部均匀划圈按摩,促进酸液释放,持续10~15 min,患者面部出现均匀潮红为理想终点反应;使用纱布蘸取无菌水擦去残留面部溶液终止治疗,1次/周,连续治疗4周。治疗期间嘱患者注意密集补水保湿、清淡饮食并严格注意防晒。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皮肤改善情况、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1临床疗效 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8 d由同一主治医师以照片的形式记录患者面部粉刺、丘疹、脓疱、结节总皮损数量,皮损改善程度=(治疗前总皮损数量-治疗后总皮损数量)/治疗前总皮损数量×100%;痊愈为皮损改善程度≥90%或痤疮症状完全消失;显效为皮损改善程度60%~89%;好转为皮损改善程度30%~59%;无效为皮损改善程度<30%。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总例数×100%。

1.4.2皮肤改善情况 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8 d由同一主治医师使用VISIA皮肤图像分析仪对患者的皮肤斑点、毛孔、红色区3个指标进行记录和评价,VISIA皮肤图像分析仪自动生成绝对分值作为分析标准和统计数据,分值越低代表皮肤特征问题越少。

1.4.3满意度 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8 d由患者填写自制患者治疗满意度表,针对皮肤肤质、光泽度、毛孔大小和油脂分泌情况进行评价,总分10分,>8分为十分满意,5~8分为一般满意,<5分为不满意,满意度=(十分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4.4不良反应 包括红斑、刺痛、灼烧、瘙痒的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皮肤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皮肤斑点、毛孔、红色区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皮肤改善情况比较(,分)

表2 两组皮肤改善情况比较(,分)

组别 n 斑点 毛孔 红色区观察组对照组39 39 tP治疗前39.89±10.13 40.67±10.79 1.387 0.739治疗后25.16±6.17 36.65±7.85 4.279 0.039治疗前26.82±7.27 28.44±6.57 3.080 0.709治疗后16.48±3.81 23.45±5.86 1.477 0.024治疗前45.01±10.28 47.66±9.13 3.853 0.550治疗后27.76±8.14 38.46±5.56 4.968 0.022

2.3 两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满意度比较[n(%)]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寻常型痤疮是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好发于面部、胸背部等富含皮脂腺的皮肤区域,临床上常见症状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多种类型皮损,且多伴有皮脂溢出,痤疮病变部位亦常伴有瘙痒或疼痛感。研究显示[6],过去30年间寻常型痤疮发病率以每年约0.55%的速度增加,具有持续增加趋势。痤疮的发生机制较为复杂,尚未全部阐明,目前临床公认发病机制主要是毛周角化异常、皮脂腺功能亢进、痤疮丙酸杆菌过度增殖和免疫炎症反应引起。轻度和中度寻常型痤疮首选外用维A酸类药物,该类药物具有角质溶解作用可有效溶解微粉剌和粉剌,清洁毛孔,下调皮脂腺功能,但维A酸类药物有一定的吸光作用,可造成皮肤敏感反应,进而引发皮肤屏障受损,出现包括红斑、瘙痒、灼热等,存在一定的应用局限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74%,高于对照组的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肤斑点、毛孔、红色区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8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新型6+1复合酸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寻常型痤疮可有效缓解红斑和炎症程度,改善皮肤色素沉着与粗糙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分析认为,阿达帕林凝胶是治疗痤疮较好的外用药物,联合化学剥脱可以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德菲林新型6+1复合酸由水杨酸、辛酰水杨酸、甘醇酸、扁桃酸、柠檬酸、乳酸和乳酸菌发酵提取物(EPS)复配而成,6种酸剂组成的复方体系可通过剥脱毛囊口堆积角质,增加皮肤清洁,从而纠正毛囊皮脂腺功能,减少皮脂腺油脂分泌,水杨酸还具有抗炎抑菌的效果,能够降低皮肤炎症反应;独特添加的乳酸菌发酵提取物可有效促进皮肤表面有益菌生长,调节皮肤菌群,抑制痤疮丙酸杆菌菌落生成;保湿性能佳,长期使用能够改善皮肤经皮失水量(TEWL),保护皮肤免受伤害并增强皮肤抵御力[7,8]。本研究使用阿达帕林凝胶联合新型6+1复合酸治疗轻中度痤疮,抑制过多油脂分泌,促进角化恢复;同时联合方案具有更好的抗炎作用,对痤疮形成的3个机制方面都有正向作用,故整体疗效更好。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69%,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新型6+1复合酸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寻常型痤疮安全性较高,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能与复合酸为多酸复配、刺激性较低有关[5]。

综上所述,新型6+1复合酸联合阿达帕林凝胶联用治疗轻中度寻常型痤疮是安全且有效的,对于皮肤肤质和肤色改善效果确切,并且可减少不良反应及痤疮后遗红斑的发生情况,值得临床使用。

猜你喜欢
皮脂腺痤疮皮损
30%浓过氧化氢溶液外涂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的半边皮损自身对照临床观察和机制研究
不同针灸疗法治疗寻常痤疮的网状Meta分析
129例湿疹患者皮损部位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
长了粉瘤一定要手术切除吗?
油性头发少梳多按
寻常型银屑病皮损组织中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和TLR7/9通路表达的研究
腰骶部巨大皮脂腺囊肿1例
为什么有些人会得严重痤疮?
1例犬皮脂腺腺瘤的病理学诊断
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的经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