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泊三醇联合308准分子激光治疗银屑病的临床效果

2023-01-07 08:03孙玉鲁杨宪鲁李威威
医学美学美容 2022年20期
关键词:卡泊三醇准分子红斑

孙玉鲁,苏 芳,杨宪鲁,李威威

(山东大学附属医院威海市立医院皮肤科,山东 威海 264200)

银屑病(psoriasis)是指在遗传易感性、细菌病毒感染、皮肤损伤、自身免疫等因素作用下导致皮肤角化过度、角化不全,引发的慢性炎症性、鳞屑性皮肤病,发病后皮肤会出现红色斑块,伴随点状出血、白色鳞屑等症状,可累及全身各部位,如躯干、上下肢、头部等,严重者可出现脓疱、关节损害、剥脱性皮炎、代谢综合征等表现,多数患者呈终身性患病状态[1]。如何缓解银屑病症状、控制疾病进展成为皮肤科重点研究问题。卡泊三醇起效迅速,是银屑病常用治疗药物,可调节皮肤细胞增生、分化,防止角质细胞大量繁殖,纠正银屑病病理状态,缓解瘙痒症状,促进皮损愈合。308准分子激光具有不累及正常皮肤、治疗次数少、不良反应小等优势,借助激光束快速传导紫外线,能够抑制多种细胞因子释放,调节T细胞凋亡过程,治疗银屑病、白癜风等皮肤病效果理想[2]。为探究卡泊三醇与308准分子激光联合治疗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本研究结合我院2021年1月-2022年4月收治的80例银屑病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山东大学附属医院威海市立医院于2021年1月-2022年4月收治的80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确诊为寻常型银屑病;②年龄20~80岁;③皮损面积不足体表总面积20%。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皮肤疾病;②对卡泊三醇过敏;③存在308准分子激光禁忌证,如瘢痕瘤、胎记瘤、光过敏等;④合并实质脏器疾病;⑤入组前4周有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使用史;⑥无法正常沟通交流;⑦皮损部位存在糜烂、脓疱。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0~50岁,平均年龄(40.23±4.05)岁;病程2~6年,平均病程(5.41±1.80)年。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1~50岁,平均年龄(40.61±4.12)岁;病程2~6年,平均病程(5.65±1.89)年。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对照组 予以卡泊三醇软膏治疗:于皮损部位涂抹卡泊三醇软膏(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541,规格:15 g∶0.75 mg),并进行轻柔按摩,2次/d,涂抹量100 mg/周,根据患者皮损情况,适当调整涂药次数、涂抹量,提醒患者涂药后及时洗手,切勿将药物用于黏膜部位,连续治疗6周。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308准分子激光治疗:卡泊三醇软膏用法用量同对照组,选用308 nm准分子激光仪,治疗前进行照射试验,对无暴露的健康皮肤进行激光照射,注意观察照射后24 h皮肤有无红斑,依据小红斑量与皮损状态确定初始剂量,一般为最小红斑量的3倍,每周照射治疗2次,采用30%重叠法操作,指导患者佩戴防护眼镜,保护暴露部位皮肤,注意遮盖会阴部,每次照射治疗间隔>2 d;合理调节照射剂量,红斑持续时间<1 d、1~2d、2~2.5 d,分别增加照射剂量15%~30%、维持原照射剂量、减少照射剂量25~50 mJ/cm2;若出现疼痛性红斑、水疱等表现或红斑持续时间>2.5 d,应暂停照射治疗,待症状消退后,将照射剂量减少50~100 mJ/cm2,再次恢复照射治疗,治疗6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皮损情况、生活质量、临床疗效、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1皮损情况 采用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3]评估,涉及面积评分(头部、上肢、躯干、下肢)、严重程度(红斑、浸润、鳞屑)评分2个维度,总分72分,评分与银屑病症状严重程度呈正比。

1.3.2 生活质量 采用皮肤病生命质量问卷(DLQI)[4]评估,涉及10个条目,总分30分,评分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1.3.3临床疗效 依据PASI评分评估,显效为PASI评分下降>80%;有效为PASI评分下降50%~80%,无效为PASI评分下降<5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4炎性因子水平 采集患者肘正中静脉血,转速1000 r/min,4 ℃下离心处理10 min,使用全自动酶标仪及配套试剂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白介素-17(IL-17)、T细胞α趋化因子(I-TAC)。

1.3.5不良反应 统计皮疹、刺痛感、瘙痒症、皮肤干燥及红斑性疼痛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皮损情况及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两组PASI及DL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皮损情况及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1 两组皮损情况及生活质量比较(,分)

组别 n PASI评分 DLQI评分观察组对照组40 40 tP治疗前18.04±2.15 17.92±2.11 0.2519 0.8017治疗后3.22±0.97 6.85±1.43 13.2864 0.0000治疗前10.49±2.60 10.88±2.65 0.6644 0.5084治疗后3.41±1.02 5.87±1.59 8.2361 0.0000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3 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8、IL-17及I-TA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pg/ml)

组别 n TNF-α IL-8 IL-17 I-TAC观察组对照组40 40治疗后75.22±8.95 tP治疗前39.75±4.18 40.21±4.23 0.4892 0.6261治疗后22.97±2.60 28.05±2.79 8.4246 0.0000治疗前16.70±2.33 16.45±2.29 0.4840 0.6298治疗后10.98±1.24 13.65±1.48 8.7459 0.0000治疗前41.95±5.22 42.30±5.28 0.2981 8.9655治疗后14.56±2.04 19.88±3.15 0.7664 0.0000治疗前229.41±21.75 227.80±20.94 0.3373 10.8173 98.61±10.34 0.7368 0.0000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银屑病病因尚未明确,主要致病因素如下:①自身免疫因素:血液内T细胞数值下降,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辅助细胞数值升高;②遗传因素:银屑病具有多个易感基因点位,有家族史人群更容易发生银屑病;③代谢障碍:银屑病皮损鳞屑形成与表皮细胞代谢速度减慢密切相关;④其他因素:包括过敏、肥胖、精神紧张等[5]。对于皮损面积较小患者,临床多采用局部外用药治疗,具有用药方便、起效较快、无严重不良反应等优势,可有效缓解干燥、脱屑、瘙痒、红斑等症状[6]。卡泊三醇乳膏局部涂抹后能够发挥抗角化作用,有效改善增生性皮损症状,控制角质细胞增生,属于维生素D衍生物,患者耐受性较好,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刺痛感、瘙痒感等症状[7]。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可重复性强,利用脉冲气体激光,能够对病变部位进行深入照射,使能量直接作用于病灶,进而影响表皮细胞免疫应答,改变皮损部位介质分泌状态,加快皮损修复,抑制细胞因子产生,诱导皮损内活化T细胞凋亡,从而起到治疗作用[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PASI及DL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8、IL-17及I-TA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卡泊三醇联合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可发挥协同作用,加速患者皮损愈合,改善银屑病症状,减轻疾病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抑制炎症反应,切实提高整体治疗效果。IL-17在多种免疫疾病中均发挥了重要介导作用,能够诱导内皮细胞、上皮细胞合成分泌,影响独立分化和发育调节机制;IL-8可加快免疫细胞活化速度,诱导抗体原发生改变;TNF-α与银屑病患者免疫障碍密切相关,是最强的诱导因子;I-TAC可定向诱导靶细胞,导致大量免疫细胞聚集[9]。卡泊三醇外用后抗炎、免疫抑制作用确切,能够调节细胞因子释放,减轻银屑病患者真皮、表皮炎性反应,减少T细胞趋化,但效果相对有限。308 nm准分子激光照射治疗,能够降低皮损部位炎性因子水平,抑制T细胞活性,诱导T细胞凋亡,通过阻断T细胞增殖,促进表皮炎症吸收,进而促进病情转归,改善患者免疫力[10]。研究显示[11],对银屑病患者皮损处进行激光照射治疗可加速T淋巴细胞凋亡,患者瘙痒症状明显改善,肉眼可见皮损好转,且从微观水平观察,患者皮损处T淋巴细胞浸润现象基本消失,皮肤细胞组织结构趋向正常。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治疗安全性理想,激光照射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局部用药所致的不良反应,但仍需大样本量研究证实。究其原因,卡泊三醇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瘙痒、烧灼感、红斑等,均为皮肤刺激症状,无明显全身不良反应;激光照射治疗刺激性较小,属于物理疗法,无明显痛苦感,不会导致皮肤损伤,患者耐受度更佳,不易又诱发刺痛感或瘙痒,还能加速局部血液循环,少见皮肤红斑性疼痛、水疱等严重不良反应,与照射剂量不当、操作方式不当等因素有关。为保证该治疗方案安全性,应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卡泊三醇软膏,每周用量不得超过100 mg,嘱患者涂抹药物后立即洗手,避免高钙尿症、高钙血症等严重不良反应;激光照射治疗期间严格把控照射剂量,根据患者皮损情况合理选择照射剂量、次数。

综上所述,予以银屑病患者308准分子激光联合卡泊三醇治疗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皮损症状,有效缩小皮损面积,调节炎性因子指标,切实提高整体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

猜你喜欢
卡泊三醇准分子红斑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308nm准分子光联合皮肤屏障修复剂治疗稳定期面部白癜风的疗效评价
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联合311nm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
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卡泊三醇治疗银屑病症状转归及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评价
木星的小红斑
青雄膏联合卡泊三醇软膏治疗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观察
木星上的大红斑
他克莫司与卡泊三醇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新生儿毒性红斑的护理体会
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