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鲜教授从肺论治鼓胀经验浅谈

2023-01-10 20:13孟海洋李志恒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水液宣肺利水

孟海洋 李志恒 李 鲜

(1.禹州市人民医院康复科,河南 禹州 461670;2.河南省中医院肝胆脾胃科,河南 郑州 450000;3.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李鲜教授为河南省中医院肝胆脾胃二区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从业30 余年,对肝胆脾胃疾病有着独特的研究。鼓胀是以腹部胀大如鼓、皮色苍黄甚则腹皮青筋暴露为主要特征的一类临床病证。现代医学的肝硬化腹水属于本病范畴。历代医家多认为本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总属为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气、血、水三者积聚腹中而成,故多从肝、脾、肾论治。李师秉承《黄帝内经》“肺主气”和“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思想,归纳古人思想,临床从肺论治,以宣肺利水为主要思路,颇有奇效,笔者有幸跟师侍诊,现将相关经验总结整理,介绍如下。

1 鼓胀与肺的关系

首先,“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通过其朝百脉之功对全身气血津液起着治理调节作用。从生理功能上讲,肺主气,司呼吸,通过肺气的宣发肃降以调节全身气机,宣降顺则气机调。《潜斋医学丛书》指出:“肺主一身之气,肺气清则治节有权……肺气肃则下行自顺,气化咸藉以承宣”[1]。《张氏医通》认为:“肺气顺则膀胱之气化,而水自行矣”。肺为华盖,居于最上端,主行水,通调水道,通过肺气的宣发肃降,将水液精微输布全身,并外输皮毛以为汗,下输膀胱以为尿液,从而使水液输布正常。其次,气为津之帅,津为气之母,血能载气,气能行血,水液和血的运行必须以气化为动力,气机的升降出入正常是水液和血正常输布的基础,气机升降逆乱则水液和血必然运行受阻[2]。《景岳全书》指出:“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凡治肿者,必先治水,治水者,必先治气。若气不化则水必不利”。若气滞湿阻,升降失司,清浊相混,则可出现腹胁胀满,腹部按之空空然,扣之如鼓之气鼓;若水湿内停,蓄于腹中,则可出现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之水鼓;《金匮要略》说:“血不利则为水”。瘀血与水相互搏结,水气蓄于腹中,则成血鼓。

其次,肺与其他脏腑关系密切。肺属金,其性肃杀。《素问·刺禁论》曰:“肝生于左,肺藏于右,……,从之有福,逆之有咎”。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与肝肺关系密切。肺为相傅之官,居于上焦,主肃降;肝为将军之官,居于下焦,主升发。因此,肝的升发使下降之气复上,肺的肃降使上升之气复降,一升一降,升降有序则气机条达[3]。本病之初多肝气郁滞,郁则盛。《素问·五运行大论》曰:“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悔所不胜”。今肝郁不升,肺气无以肃降,则气机失调,肺主气行水,肝藏血,气机失调则气、血、水输布障碍积于腹中则胀满。《素问·经脉别论》篇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水谷精微通过脾的转输至肺,通过肺输布全身。肺宣降失司,水液输布失常,则水液聚于腹中则为水鼓。《灵枢·经脉》篇云:“肾足少阴之脉……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灵枢·本输》篇曰:“少阴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明确指出了肺肾两脏的密切关系[4]。在五行属性上,肺属金,肾属水,肺金与肾水为母子关系,二者互相滋养,相须为用。金可生水,肺阴充足,则肾阴充盛;水能润金,肾为一身阴阳之根本,肾阴肾气充足,则肺体得养,宣降正常。《类证治裁》云:“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且“肺为水之上源,肾为水之下源”。可见,肺与肾相辅相成,共同维持人体水液代谢的平衡。若肺宣降失常,必然影响肾与膀胱的气化,导致水液停蓄而为癃、为闭或鼓胀等水液泛滥之病。

综上所述,李师认为鼓胀的形成与肺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以及病理变化密切相关。李师提出鼓胀从肺论治是根据肺的宣降作用对气、血、水、脏腑和鼓胀与脏腑、气、血、水的密切关系而确定的。

2 鼓胀从肺论治的理论依据

《素问·汤液醪醴论》提出了治疗水肿病的总原则:“平治于权衡,去宛陈莝……开鬼门,洁净府”,后世根据此原则,在鼓胀病的治疗中,或宣肺利水,或利尿消肿,或活血利水。清·怀抱奇在《古今医彻·肿胀论》中说:“金不平木,土不制水。由是肚大、青筋、脐突、背平、足心平”。鼓胀的病位初在肝、脾,若无肺金之平佐,则脏腑阴阳不守其位而成鼓胀。朱震亨[5]在《格致余论·臌胀论》中说:“补脾,又须养肺金以制木,使脾无贼邪之虑;滋肾水以制火,使肺得清化之令”。强调在鼓胀的治疗中,除了从脾肾论治以外,都应当注重肺的治理。李梴以虚实论治此病,在《医学入门·杂病分类·湿类·鼓胀》中指出:“鼓胀虚软实则坚”,并认为虚胀为阴寒盛,实胀为阳热盛;方隅在《医林绳墨·鼓胀》中认为鼓胀为“脾肺之大病”,并立“胀宜清气而开郁”之法。李中梓在《医宗必读·水肿胀满》中认为鼓胀当首分虚实,而实者当“直清阳明”,同时又说道:“先喘而后胀者,治在肺”,而肺与大肠相表里,故亦认为鼓胀论治与肺相关。《金匮要略》所载之己椒苈黄丸,主治肺失通调,三焦决渎失职,水饮内停,郁而化热,膀胱气化失常而外溢,蓄积胃肠而成的鼓胀,同样适用于肝硬化腹水实证。唐容川所言:“气与水本属一家,治气即是治水,治水即是治气”[6]。吴鞠通在《温病条辨·治血论》中指出:“善治水者,不治水而治气也。”沈金鏊于《杂病源流犀烛·肿胀源流论》言鼓胀“药必大补脾土,养肺金,使金能制木,脾无贼邪之害”。近年来有中医专家从肺论治肝硬化腹水的实践探索,印会河[7]认为肝硬化腹水的2 个发展阶段是“气鼓”和“水鼓”。肝炎早期由瘀血造成,若此时失治或调治不当,其病可由血瘀而转生气滞,其所表现的症状多为腹胀。若失治误治,可由气滞转变成为水停,发为鼓胀。冯文忠认为三焦气化不利为肝硬化腹水的直接因素,肺气的宣发肃降正常,气机的正常运行是三焦疏利而行决渎之职的重要保障[8]。陈福来[9]对肝硬化腹水的治疗,运用疏表宣肺之法,加用杏仁、枳壳、桔梗、前胡等宣肃肺气之品,从肝、脾、肺三脏同治。宾容等[10]从肺论治,药用麻黄、桑白皮、桔梗、杏仁、黄芪、葶苈子等药。李道宽[11]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开肺利水益气之品,如生麻黄、桂枝、杏仁、黄芪等,治疗肝硬化腹水,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徐庆武[12]运用软坚开肺利水法治疗肝硬化腹水,在临床上宣肺利水与降气利水法同用,效果颇佳。李玉成[13]运用“宣上”“畅中”“渗下”之法从三焦论治鼓胀,而此“宣上”即“宣肺”之法,有“提壶揭盖”之意。李佑桥等[14]在临床观察之中发现,运用益气温阳法治疗本病能迅速消退腹水,改善患者症状。故李师根据临证体会,提出鼓胀者不必执着于肝、脾、肾,可从肺论治,并结合临床病证,虚实加减,实者宣肺降逆,使气机条畅,则鼓胀易消;虚者补肺纳气、滋润肺阴、温肺助阳,使气运足,治节有权,则津液自消。

3 辨治体会

导师认为,虽临床治疗以宣肺利水为基本思路,但证分寒热,病有虚实,故应根据病证之虚实有所加减。因酒食不节,虫毒感染或情志所伤,湿热毒邪阻滞中焦,气机失调,脾胃受伤,土壅木郁,致肝失调达,脾失健运,气滞、血瘀、水停于腹中,此为实;病程迁延日久,脾胃肝肾脏腑受损则虚。

实证者,腹部胀大满,或叩之如鼓,或按之如囊裹水,或腹壁青筋显露;证属气、血、水停滞腹中,临证若只理气活血利水,则水无导向,水出不利。盖肺为气之主,为水之上源,并通气于外,李师常于理气活血利水之时加以宣开肺气之品,以使上下气机通利,效果颇佳。吴又可在《温疫论》中说:“欲求南风,需开北牖”即是此意。此证可用柴胡、厚朴、陈皮、苍术、茯苓、猪苓、川芎、赤芍、紫苏、杏仁等。厚朴降肺胃之气,柴胡疏肝理气,二者共奏理气之功;陈皮、苍术燥湿健脾,使腹中之水生成无源;茯苓、猪苓利既成之水;稍加川芎、赤芍活血行气,遵《金匮要略》之“血不利则为水”;紫苏宣发,杏仁肃降,一升一降,肺气升降通调,总揽治节之权。诸药合用,肺气通调,气机条畅,气行则水、血行,故鼓胀可消[15]。

虚证者,若腹大胀满,形似蛙腹,腹胀早轻暮重,形寒肢冷,腹中冷痛,肢体浮肿。证属脾肾阳虚。阳虚者常兼气虚,然则气足则水行,故李师认为在温补脾肾之中加温肺、补肺之品则效果更佳。此证可用炮附片、干姜、白术、茯苓、猪苓、桂枝、黄芪等。炮附片、干姜温补脾肾,白术健脾,三者共用则中气足,亦有“培土生金”之意;茯苓、猪苓利水,桂枝一则助膀胱气化,以通调水道,二则温养肺阳以恢复“雾露之溉”,黄芪补养肺气,并有利水之功,二者合用则肺气足,并借肺之阳气输布津液。诸药共用,补肺气,温肺阳,气得阳以运,则宣降有序,气机通畅。若腹大胀急,腰膝酸软,面色晦暗,口燥咽干,五心烦热,证属肝肾阴虚。李师认为此证在补肝肾阴分与化浊利水之间加润肺补肺之品,则肺制节有权,阴液化生有源,浊水利出有道。此证可用沙参、麦冬、生地黄、枸杞子、猪苓、茯苓、山药、黄芪等。枸杞子补养肝肾,猪苓、茯苓利水;山药、黄芪补养肺气以助气运;沙参、麦冬补肺养阴以养肺体;肺气得养,肺体得养,则气运足,治节有权,津液得消。

4 典型医案

陈某,男,74 岁,既往肝癌14 年,于西医院行肝手术切除术,期间复发,多次行手术、介入及化疗等治疗,期间出现腹腔积液、胸腔积液,治疗效果差,遂来禹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现症见:腹部胀大如鼓,身目小便黄染,心慌,胸闷,呼吸急促,咳嗽,吐痰,双下肢浮肿,纳差,乏力,小便少,大便可,眠差。舌体胖大有齿痕,苔白厚,脉弦滑。

按语:患者水液代谢失常,湿困于脾,聚于腹中,故腹部胀满如鼓,辨病属鼓胀;脾土横克肝胆,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故身目小便黄染;脾胃为水湿所困,运化失常,故纳差,乏力;脾胃气机失调,上犯肺金,肺失宣降,聚而为痰为饮,故胸闷,咳嗽,咳痰,呼吸急促,双下肢浮肿。此为实证,证属水湿困脾,肺气闭郁。舌苔脉象均为此证。治以健脾化湿,宣肺利水。方用五皮散加减:蜜枇杷叶1 5 g,蜜苦杏仁1 5 g,紫苏叶1 5 g,桔梗1 2 g,大腹皮3 0 g,蜜桑白皮1 5 g,茯苓皮3 0 g,冬瓜皮4 0 g,陈皮1 0 g,并佐以冬瓜皮以利水不伤阴,枇杷叶与杏仁以降,紫苏叶、桔梗以宣,则肺气宣降通畅,水液通调,1 0 剂后,患者小便量逐渐增多,腹部鼓胀及浮肿均减轻,面目黄染渐退,纳增,余症好转。

5 结语

综上所述,鼓胀为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水停腹中而成,然则临床不可执着于此。李师认为肺主气,主治节,主治理全身的气与津液的运行,常在临床上以宣降肺气为主要思路,根据证候,或宣肺,或温肺,或润肺,从而调理肺气,可使气机通调,津液得通,每多良效,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水液宣肺利水
宣肺止咳合剂对LPS 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模型大鼠AQP1 蛋白表达及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
背后七颠百病消
两对穴让人体“下水道”畅通无阻
益气活血利水复方塌渍治疗大鼠深静脉血栓的实验研究
小穴位 大健康
提壶揭盖法治疗闭经的探讨
复方葶苈子汤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经验
祛风宣肺止咳方治疗风痰闭阻型感染后咳嗽30例临床观察
饮水
浅谈茯苓在宠物临床上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