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重点

2023-01-10 07:45张广厚
中国经贸导刊 2022年12期
关键词:短板城市群基础设施

张广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交通基础设施是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動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和重点领域。当前,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达到新的高度,但仍存在结构、质量、支撑等方面的短板和不足。立足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尤其是基于我国交通现代化建设征途中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阶段的发展形势判断,以补充空间短板、结构短板、支撑短板为抓手,提出国际互联、国内干线、城市群、都市圈以及城市、农村等领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任务。

一、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现状与问题

(一)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一是网络规模达到新高度。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总里程超过600万公里,铁路营业里程达到了15万公里,其中高铁4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16.91万公里,内河航道的通航里程有12.8万公里,其中高等级航道超过1.6万公里,机场总数达到250个。高速铁路营业里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数量均位居世界第一。

二是网络覆盖实现更充分。铁路已经覆盖了全国81%的县,高铁通达93%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速公路对20万以上人口城市的覆盖率均超过了95%,航空服务网络覆盖全国92%的地级行政单元、88%的人口、93%的经济总量。全国建制村全部实现了直接通邮,快递网点目前基本实现乡镇全覆盖,建制村快递服务覆盖率已经超过80%。

三是设施质量达到新水平。通行能力更大、运输速度更快的交通基础设施比例不断提高。截至2021年年底,高速铁路营业里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分别比2015年提升84.2%、21.0%、93.2%,高等级公路里程、高等级航道里程占比稳步提升,铁路复线率、铁路电气化率不断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质量迈上新台阶。

四是支撑发展实现更精准。西部地区交通短板显著改善,东北地区进出关通道运输能力进一步提升,中部地区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道能力进一步提升,东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结构进一步优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一步增强,京津冀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格局基本形成,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加快建设,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交通网络加快形成,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互联互通取得积极进展,成渝双城经济圈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持续推进。

(二)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短板仍然存在

一是空间覆盖仍不充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区域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对外通达性及一体化通畅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城市群、都市圈等人口资源要素高度集聚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缺口明显。东北及中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进疆入藏通道、边境地区等的设施覆盖范围和服务可靠性仍待提升。

二是设施质量仍需提高。高快速铁路、高等级公路、高等级航道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等大运量、高速度交通基础设施比例仍需提高。网络一体化衔接水平亟须提升,“断头路”“瓶颈路”等问题仍较突出,跨行政区交通网络互联互通短板较多。设施网络功能结构待完善,区际、城际、市域(郊)、城市等层次的轨道交通缺乏合理结构配置,普通国道和国家高速公路之间的衔接协调不够,枢纽、干线、支线、通用航空等层次的民航机场功能结构待完善。

三是支撑经济仍待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与产业分布、城镇空间功能布局的衔接互动仍较弱。首先对重要产业布局的支撑不够,一些重要园区、重点企业缺乏更加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对产业运输特征需求把握不够,交通网络难以提供精致的运输服务。其次对特色产业发展的支撑不足,对生态旅游、现代农业等具备突出作用的产业支撑不够,旅游路、产业路建设仍待加强。第三与区域城镇体系匹配度有待提高,对城镇化发展背景下的空间格局支撑不够。

二、新时期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思路与重点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高质量精准供给为统领,以全链条畅通、全方位融合、全周期协同为导向,以补充空间短板、结构短板、支撑短板为抓手,畅通交通与国内国际、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发展大循环,精准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品质和效率,加快构建面向全球、强大可靠、覆盖全面、衔接顺畅、立体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更好支撑引领国土空间开发、人口与产业布局和全方位开发开放,更好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国家战略大局。

一是聚焦空间短板,继续扩大交通基础设施网络规模。继续提升特殊薄弱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和交通网络通达通畅水平,加快进疆入藏新通道建设,提升边境地区交通保障水平。支撑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以城市群、都市圈为重点,统筹强化多层次轨道交通网,适度加密地方高速公路网,支撑区域发展新增长极建设。结合全国城镇体系布局,依托大中城市,加快高品质城市交通建设,推进一批国际枢纽机场、国家物流枢纽基地、大型综合客运枢纽建设。

二是聚焦结构短板,全面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网络质量。适应中高端运输服务需求,加快推进高品质交通网建设,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民用航空等为主体,加快提升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民航运输机场覆盖水平,建设服务品质高、运行速度快的高品质交通快速网。统筹要素资源集约利用,推动各类设施衔接协调、功能互补、共建共用,提升各种基础设施网络的整体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三是聚焦支撑短板,精准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进交通与关联产业融合发展,遵循现代产业组织特征,推进基础设施空间组织优化,形成精准匹配的供应链服务,有效嵌入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加强重大交通技术进步应用,积极推广应用更高时速的高铁、中低速磁悬浮、高原机场、跨海通道等新技术、新设备,促进相关产业创新发展。

三、交通基础设施发展重点任务

(一)全面提升交通网络国际互联互通水平

一是加强区域市场统筹协调,推进沿海港口发展。聚焦我国沿海港口产能过剩、价格竞争问题较为突出,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加快推动区域港口整合,实现统筹协同、高质量发展。二是打通国际运输通道,促进跨境经济合作。以六大经济走廊为重点方向,有序推进国际通道互联互通,加强国际通道与国内通道有机衔接,依托口岸城市,通过打造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形式,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国家产能合作。三是完善国际枢纽机场体系,大力发展临空经济。进一步加快建设国际枢纽机场体系、完善国际航线网络,通过航空产业园、临空示范区建设,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带动当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二)持续强化干线交通基础设施网络

一是优化综合运输通道布局。适应未来交通运输需求总体格局,构建与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高度契合的“纵横联通、轴幅放射、沿边环绕”综合运输通道体系。二是加快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网络质量。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指导和约束作用,以多中心、网络化为主形态,完善多层次网络布局,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立体互联,增强系统弹性。三是持续提升设施衔接水平。实施枢纽质量提升工程,以既有枢纽节点为重点,落实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衔接要求,完善枢纽周边集疏运设施网络,系统规划布局无障碍设施。

(三)因地制宜推进城市群城际交通发展

一是持续推进高品质城市群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际铁路建设,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适度建设地方高速公路,强化国省干线公路,建设以城际铁路、高速公路为骨干的城市群城际交通网络,打造主要城市群核心城市间、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间、相邻城市间力争1小时通达的交通圈。二是因地制宜、重点突出完善城际公路网络。趋于成熟阶段城市群重点加快打通跨省、跨市的断头路,快速发育阶段城市群重点提升瓶頸路段通行能力,雏形发育阶段城市群重点提高城际公路网等级。三是循序渐进、审慎有序推进城际轨道交通建设。趋于成熟阶段城市群应加快推动城际铁路迅速成网,快速发育阶段城市群应统筹考虑国家干线铁路网,在主要城际公路通道谋划形成公铁复合廊道,雏形发育阶段城市群可主要依托高等级公路网支撑客货运输需求,部分骨干通道可利用铁路线路,通过场站、线路适度改造,开行城际列车。

(四)加快建设都市圈交通一体化网络

一是加快推进公路城市道路化、道路客运公交化。加强主要城市和重点城镇的交通连接,打通节点城市间公路联系,改善公路通行条件,构建形成以高速公路为骨架、国省干线公路为基础、县乡和农村公路为补充的外通内畅、快速高效、便捷安全的公路网络。改变原有必须进站的道路客运模式,逐步发展成城际公交、城乡公交。二是以适宜的技术标准推进市域(郊)铁路建设。通过既有铁路补强、局部线路改扩建、站房站台改造等方式,充分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郊列车,适时推进市域(郊)铁路建设。

(五)着力打造高品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

一是持续优化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推进特大城市地铁成网,着力提升轨道交通可达性,优先加密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网络。大力推广“小街区密路网”城市开发模式,加强次支路建设,打通断头路,开放内部道路。二是加快补齐静态交通短板。通过产业化手段加快推动城市停车设施建设,完善物流车辆静态交通体系,同步推动新能源车充电设施、路侧自动收费设施发展。三是大力改善慢行交通环境。完善非机动车道、步行道网络,提升其连续性、独立性、景观性,增设自行车停车设施。

(六)提升农村交通支撑保障能力

一是全面提升农村公路网质量。持续提升农村公路通达通畅水平,对年代较久或拥堵瓶颈路段实施路面升级或改扩建工程,完善安全防护措施和公共交通设施,保障农村地区基本出行条件。二是建立规范化可持续管护机制。明确乡村交通基础设施的公共产品定位,构建事权清晰、权责一致、中央支持、省级统筹、市县负责的城乡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机制,健全分级分类投入机制。三是强化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撑力度。推进、促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地区资源开发、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加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与旅游资源富集区交通建设。四是强化交通对巩固脱贫攻坚的基础支撑作用。大力推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垦区林区等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建设项目尽量向进村入户等更基层倾斜,实现以交通便利持续改善生产生活便利条件,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运输所)

猜你喜欢
短板城市群基础设施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执行“强制休假”还需“补齐三个短板”
立新标 补齐劳动防护短板
DCT的优势与短板并存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补齐短板 建好“四好农村路”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