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卫浴行业新常态下的新活法*

2023-01-14 10:21马永平
陶瓷 2022年3期
关键词:卫浴赛道常态

马永平

(惠达卫浴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 唐山 063307)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依然严峻复杂,因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百年变局及多方因素叠加影响,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经济增长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

作为资源能源消耗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之一的陶瓷卫浴行业,由于成本上涨、环保政策更严、竞争激烈等内在压力,以及消费升级牵引,无论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是创新驱动促进转型升级,不仅迎来了高质量发展新时代,还迎来了创新引领、品质为先、品牌竞争的新赛道,更迫使企业要在这条新赛道上应对各种新常态、新挑战,走出一条摆脱传统发展模式、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新路。

1 新常态的概念

新常态的“新”,即“有异于旧质”;“常态”,即是固有的状态。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

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认识、适应并引领新常态,是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2 陶瓷卫浴业的新常态

伴随百年大变局叠加和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我国陶瓷卫浴业在跨入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在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时代潮涌下,迎来了由变化引发的各种新常态:

2.1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且扩展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层面

全方位、立体化的竞争,既有企业综合实力、品牌实力,还包括产品竞争力、服务竞争力都成为考验企业竞争力强弱的标尺。许多头部陶瓷卫浴企业采取增产扩容方式,抢占、扩大市场占有率,以产量换销量,追求产能最大化同时,实现市场版图最大化。从产品创新到品牌实力的表象竞争,从成本到创新,从管理到效率的角逐,背后是企业体系和运营团队的整体考验。

2.2 竞争焦点转向服务竞争

这不仅是陶瓷卫浴行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之一,更是今后市场竞争的主战场。差异化的服务竞争优势将会为培育产品竞争力、增大品牌优势等方面提供越来越大的贡献值。特别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一定要追求品质最好、服务最优,让消费者的满意度最大,这才是企业的最大价值和最高追求。

2.3 产品、服务、品牌创新要迎合消费升级需要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更高追求是不变的,且始终是企业发展之源、创新之本,高质量发展的恒久动力。消费理念和发展红利在变,消费者在迭代,精装、整装、装配式建筑逐渐成市场主流,高质量发展是时代主流,这些作为一种新常态持续存在,更会成为陶瓷卫浴企业必须面对的机遇和挑战。

2.4 个性化消费增加

越来越多消费者以个性化诠释对高品质生活的理解和追求,围绕个性化创新将是陶瓷卫浴企业创新驱动的着力点。作为个性化消费作用于陶瓷卫浴企业的一个难点,大产业、小市场的个性化陶瓷卫浴产品难以大规模量产,多批次、小批量的生产模式会削弱规模化生产优势,造成资源浪费,这个新常态下的难题亟需通过跨界、混搭等模式来破解。

2.5 环保政策日趋严格

在绿色发展理念引导下,环保成为陶瓷卫浴企业必须跨越的门槛。随着国家提出“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资源消耗型、能源依赖型和环境敏感型的陶瓷卫浴企业,面对能耗双控、环保加码等,应坚持以节能减排为中心,努力探索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发展理念和模式,实现绿色发展、清洁生产,充分减少资源消耗、能源消耗和降低污染排放,大力推广以绿色产品为重点的创新与生产,为消费者提供更低碳、更绿色、更健康、更环保的美好生活方式,塑造企业全新竞争优势和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3 陶瓷卫浴企业在适应新常态中找准着力点

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或蝴蝶效应,对陶瓷卫浴企业而言,是严峻考验。越如此越能考验企业心智成熟与否、坚定与否,是否以初心引领创新,是否用坚守击溃浮躁,最终拨云见日。

3.1 做强自己

困境蕴含着机遇;挑战昭示着新生。陶瓷卫浴企业面对“大变局”时代,核心竞争优势、综合实力的提升成为致胜主导。

从最初的品质、品牌,到如今的服务、模式,消费升级反推企业转型,围绕使命和担当,陶瓷卫浴企业仍需静心强基础,创新促发展,无论是在构建国内外双循环新格局中抢占先机,还是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中赢得优势,精耕细作、做精做专才是核心。

3.2 化解难题,为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消费升级、竞争加剧引发陶瓷卫浴企业由内而外的系列变革,特别是来自生存的挑战,更让陶瓷卫浴企业使出浑身解数以突破困局、战胜挑战。成本上涨及营销模式和渠道变化,消费者希望的终端解决方案,需要的个性化、智能化、定制化陶瓷卫浴产品供给,以及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而实施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生产模式转型,都需要陶瓷卫浴企业边破解边创新,化压力为动力,变被动承压为主动出击。

3.3 努力构建双循环格局

陶瓷卫浴产品的需求市场依旧旺盛,尤其是国内市场,更是陶瓷卫浴企业双循环的主舞台。陶瓷卫浴企业既要千方百计拓展国际市场,努力为产品开辟更多通路,还要以更高产业站位,以国际视野审视国内陶瓷卫浴企业在国际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位置,对照自身在国内市场地位,先谋后动产业基地新建、上市融资、兴建海外基地,以及与国内相关产业的强强联手等可行性方案。

3.4 量力而行,安全第一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任何建立在妄想和想当然基础上的行为都是危险的,尤其是投资。装备的投资成本在增加,而科技创新的日新月异令装备保值率不断降低。消费者迭代对陶瓷卫浴产品的需求模式和品种发生变化,技术和装备的保质期在缩水。成本投入与收益回报的匹配与衔接,现金流的充裕程度,投资新产品的市场前景以及与时代的契合度,都需慎重和关注。

3.5 软硬件相得益彰才是致胜关键

劳模精神、奋斗精神、创新精神、企业家精神等的传承弘扬;以人为本理念的落地,鼓励、激励政策的一以贯之;致力于百年老店企业文化建设等。或许在当前物欲充斥、浮躁满街的不利环境下,初心难守,硬件优势使得人的价值、精神的力量、文化的作用被忽视、忽略。

面对不利形势和环境,众企业的起跑线是一致的。国内外环境变化和陶瓷卫浴业面临的种种困难挑战,每个企业都是亲历者、参与者,要站在行业利益大局观下,统筹企业在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的行为举止,要共同遵守诚信、尊重、守法的行业行为准则,努力为企业自身强大创新不止步、奋斗不停歇,助力产业价值链、供应链的跃升。

4 陶瓷卫浴企业积极探索新活法

新常态,亦是新挑战、新机遇。陶瓷卫浴企业要转变思路、转换观念,探索适合的新活法。

4.1 修炼内功

提升企业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技能,让企业变得更强大,从而克服外部环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影响,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更有实力和底蕴,更具韧性和潜力,是陶瓷卫浴企业战胜困难、赢得挑战、抵达梦想的必备素质,是内涵式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管控成本、提质增效的根本所在。做企业不是百米跑,而是马拉松,比拼的不光是爆发力,更是持久力。

4.2 因时因势而变,开辟新赛道

变化是常态,陶瓷卫浴企业既要在常规竞争中强化、巩固传统赛道,又要在与时俱进的发展中拥抱、开辟、拓展新赛道。面对整装、精装、装配式建筑逐步成为陶瓷卫浴行业核心赛道,陶瓷卫浴企业既要转型以迎合新赛道准入许可,又要创新产品、服务、营销模式等对接新赛道的竞争规则,并努力在新赛道中抢占优势。面对营销渠道的变革,陶瓷卫浴企业既要延伸产品链、服务链、价值链,以最大程度创造价值、服务客户,又要多渠道、深领域、多节点实现营销渠道建设的全覆盖。面对工程渠道成为企业对接市场的重要端口,且竞争呈现白热化,陶瓷卫浴企业既要加强与房地产企业唇齿相依的合作与共赢,成为房地产供应链条的关键一环,更要关注与之合作的安全性。

4.3 将消费升级的反推力量转化成前进动力

面对消费升级的大潮涌动,陶瓷卫浴企业必须以创新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完成企业应有的责任担当;以创新助力转型升级,以使企业拥有更好满足消费升级需求的能力;以创新拓展陶瓷卫浴产品的外延和内涵,努力把消费升级大趋势形成的反推力量,转化成陶瓷卫浴产品和服务持续创新升级的新动力,并努力将自主创新推上一个新高度。

4.4 不断学习

在变化不断提速的当下,陶瓷卫浴企业应变的首要之策就是不断学习,增强危机意识和内生动力,提高适应能力和创新水平。新常态呈现的变化,随时随地在发生、改变、升级,陶瓷卫浴企业在新环境、新市场、新变化中,有必要培育塑造自己的新活法。

5 结语

当前,人们的消费需求开始由“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优不优”,开始追求回归自然、简约时尚、健康优先的生活消费模式,从而给陶瓷卫浴企业生产经营开启了绿色模式,给陶瓷卫浴产品和服务创新开启了注重品质、建设品牌、时尚智能的消费理念新阶段,并引导企业逐步跟上消费升级的脚步,催生了陶瓷卫浴企业近几年来一系列创新大爆发大流行,甚至颠覆式创新的风起云涌,以适应这种新变化、新常态,并力求探索全新的生存之道。消费升级是常态,作为实现消费升级目标的陶瓷卫浴企业,只有以创新不断升级产品和服务,不断贴近消费需求,不断以符合时代特色的产品助推时代列车前行,才会在循环往复的发展与创新中,实现企业的生生不息。陶瓷卫浴企业实现从“活下去”到“活得好”的升级,要积极适应新常态带来的新变化,积极探索新时代适合做强做优做久的新活法,惟如此,才会更好服务社会发展、满足消费需求,并在消费者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中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卫浴赛道常态
跃马新姿 赛道试驾法拉利296 GTB
彩珠赛道大迷宫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征服蒙特卡洛赛道
华艺卫浴
浪鲸卫浴
2018年度卫浴产品十大质量奖出炉
适应新常态,创新促发展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以德树人 推进学雷锋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