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E在小学英语RLPR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2023-01-29 09:41王烨媚
英语教师 2022年19期
关键词:书面理解能力阅读教学

王烨媚

引言

2018年,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并实施了《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China’s Standards of English Language Ability,以下简称CSE),为我国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提供了测评思路和调整方向。CSE首次规定了英语学习者的能力标准,使我国对英语语言能力的测评有了统一的“标尺”,不仅为教师的教学和测评提供了依据,还为未来的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

小学英语RLPR教学模式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与加涅(Gagné)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为基础,融入加涅的九个教学事件,并结合《课程标准》进行优化组合,形成新的教学模式(高小兰、郑妙霞 2020)。RLPR模式以话题为中心,以情境为主线,以活动为途径,注重体现单元整体教学理念,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在所任教的小学,大部分学生英语阅读量不足、阅读能力欠缺。为了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结合CSE,借助RLPR教学模式,进行了针对性训练和实践,总结出部分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策略,旨在帮助其提高“运用知识提取书面信息、概括与分析书面信息、批评与评价书面信息”的能力(教育部考试中心 2018)。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CSE

CSE是首个面向我国学习者的英语能力标准,以语言运用为导向,将学习者的英语能力由低到高划分为“基础、提高和熟练”三个阶段,共设九个等级(新华网 2018)。其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水平大致对应一、二级。能力总表包括语言能力总表,以及听力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组构能力、语用能力、口译能力和笔译能力等各项能力总表,内容各有侧重(人民网 2018)。

(二)小学英语RLPR教学模式

小学英语RLPR教学模式由高小兰提出,包括引起关注(Raise concern)、学习新知(Learn)或链接(Link)、练习实践(Practice)或准备发表(Prepare to report)、发表汇报(Report,包含反馈与评价)四个环节。该模式认为,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借助直观手段引起学生关注(Raise concern),然后立即教授新知,促使其接受信息并编码储存信息(Learn)。之后,教师应设计课堂练习进行操练(Practice/Prepare to report),帮助学生有效进行课堂汇报展示并给出评价(Report)。该模式以活动和兴趣为中心,以发表汇报为驱动,致力于培养学生说英语的能力,提升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高小兰 2018)。

(三)小学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习者英语能力水平一般处于CSE的一级和二级水平。在阅读理解能力总表中,一级和二级的水平描述见表1:

表1:阅读理解能力总表

CSE在阅读理解能力总表的基础上将阅读理解能力划分为六个方面:理解书面描述、理解书面叙述、理解书面说明、理解书面指示、理解书面论述、理解书面互动。由于一级和二级的阅读者较少涉及论述说明类文章,这两个级别的阅读理解能力分项表见表2:

表2:阅读理解能力分项表

结合CSE对小学阶段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小学生应具备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结合已有的生活和阅读经验,在阅读过程中正确理解书面语言;熟悉阅读文本的材料,能够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并能够对文本句子进行重构和表达;能够借助阅读材料中的图片、表格、上下文逻辑关系,理清文章脉络,提取关键词,掌握文本的意义。

(四)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涵盖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语言技能的教授和训练,阅读教学是其中重要一环。阅读教学活动由读前活动、读中活动、读后活动组成。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采用多种辅助手段,如绘制思维导图、创设教学情境、精选网络资源等,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拓宽知识获取渠道,提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二、文献综述

结合CSE,很多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英语阅读教学进行了探讨。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不同等级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侧重点。对于一到四级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将教学重心放到认知策略上,训练他们的总结和复述能力,提升其理解力。学校可以结合学情,开发行之有效的阅读策略训练课程(王晶2021)。

CSE强调了“面向运用”的重要性。教师要革新阅读课程,多设置生活化场景,选用内容新颖的材料,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提升语言思辨能力。同时,可以结合线上线下教学相融合的形式,让阅读教学更加可视化、可听化、互动化(翟琳琳 2018)。

教师可以借鉴国外“分级”阅读的原则,结合我国CSE的逻辑框架,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水平、感兴趣的书籍进行独立阅读,为其提供诊断性测试并给予反馈。一旦学生通过这一级别的阅读诊断测试,就可以阅读更高阶段的读物(杨志明、吴本文2017)。

上述研究从提升学生的阅读技能与策略、创设生活化情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拓宽阅读教学渠道、丰富阅读教学资源、结合学生实际等方面对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进行探讨,提供了多种切实可行的阅读教学思路。但是,针对具体的课堂设计和教学策略,没有展开清晰的论述。

针对RLPR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可以整合Learn和Practice环节,设计“阅读前活动、阅读中活动、阅读后活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兼顾语言学习与思维训练,实现延伸运用和拓展思维(赖燕英 2018)。

RLPR教学模式注重阅读方法与实践训练,突出学生阅读的主体性,能有效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通过该模式的四个环节,学生可以把知识直观化,结合旧知领会新知。教师可以结合该模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发挥优势,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张玉华2019)。

上述研究证明,运用RLPR教学模式能够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因此,教师基于CSE,围绕RLPR教学模式的四个教学环节,结合学情,利用学生配套的练习册开展阅读教学研究,以期发展他们的阅读能力,提升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三、CSE在小学英语RLPR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CSE的阅读理解能力总表,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应注重提升学生的书面描述理解能力、书面叙述理解能力、书面说明理解能力、书面指示理解能力、书面互动理解能力。教师对提升学生书面描述理解能力、书面叙述理解能力、书面说明理解能力展开了研究,并总结出以下策略。

(一)借助表格框架,提升学生的书面描述理解能力

根据CSE对英语能力二级的描述,学生在阅读描述事物的短文时,能描述事物的特点;在阅读描述人物的短文时,能理解人物的特征。在沪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Unit 1 Meeting New people的拓展阅读中,学生要通过阅读比利(Billy)写给艾维(Ivy)的信(见图1),总结归纳比利三个新同学的外貌特征并填写在表3中。

图1

表3

对于friends话题,学生基本都不陌生。因此,Raise concern环节可从free talk着手,遵循趣味性原则、目的性原则,先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朋友,以及朋友的年龄和爱好,激发其对先前学习的回忆。例如,教师可询问学生:“Who is your good friend?What’s his/her name?How old is he/she?What does he/she like?”在熟悉的问题的引导下,学生逐渐集中注意力,开始主动思考并尝试表达。这为后续学习作好了准备。

在Learn和Practice环节,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指导,帮助其编码新知并储存在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在阅读教学中,读中环节是学生形成知识的主要阶段,也是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阅读教学的目的是教授学生有效的阅读策略,使其在掌握阅读技能后迁移运用,利用重点词句进行表达和输出。因此,学生的初次阅读可以是泛读。教师可以提出问题:“Who are they?How old are they?What do they like?”先让学生带着问题了解文章大意,然后进行第二遍精读,快速定位文中三人的信息,画出关键词。学生可以采用默读、同桌问答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阅读与操练。

针对上述信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表格板书Report。学生运用核心句型“XXis...yearsold.He/Shelikes(doing)...”复述。教师应合理、科学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帮助其增进对新知的理解与运用。

借助表格框架进行阅读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快速筛选重点,抓住事物或人物的主要特征,还能培养其比较与分析、归纳与总结的思维品质,优化其阅读方法。

(二)开展整体阅读,提升学生的书面叙述理解能力

根据CSE,处于二级英语水平的学生的书面叙述理解能力应达到以下标准:在阅读语言简单的小故事时,能准确获取人物、地点、事件等信息;在阅读简短的日常书面对话时,能理解其中的人物关系。对故事开展整体阅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抓住情节发展的关键信息,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整体阅读思维。

在讲授沪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Unit 5 Friends时,学生阅读了乔(Joe)和马克(Mark)两个小队进行足球比赛的故事短文(见图2、图3)。

图2

图3

在Raise concern环节,教师可以先播放学校足球比赛的视频,引导学生感受比赛的激烈,渴望胜利的心情,队友之间互相帮助的珍贵情谊。在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后,教师引入主题football match及相关核心单词和短语,为后续阅读搭好辅助“支架”。

在“读中活动”(Learn&Practice),教师遵循目的性和针对性原则,通过“Who are they?Where are they?What are they doing?”等问题引导学生整体阅读文本,了解段落大意。在学生了解全篇文意后,教师提出细节性问题:“When do they play football?What do they say?How do they feel at last?”引导其通过局部精读提取关键信息,找到问题的答案并作出判断。之后,教师开展小组讨论、分角色朗读、故事复述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知识,感受情感。在读中活动,学生不仅在阅读中扩充了词汇量,提升了表达能力,还感受了帮助他人的快乐,建立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观念。

在“读后活动”环节(Report),教师借助故事图片和关键词,引导学生对故事展开复述,让有能力的学生对故事进行改写。教师遵循评价性原则给予学生及时的评价。

通过对故事进行整体阅读,学生的书面叙述理解能力得到了提升,总结归纳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锻炼。朋友之间要互帮互助、互相鼓励的良好品质也在阅读过程中慢慢融入学生心中。

(三)结合图片科普,提升学生的书面说明理解能力

根据CSE,处于二级英语水平的学生的书面说明理解能力应达到以下标准:在读语言简单的有关日常生活的说明性短文时,能提取关键信息。在读语言简单的图文并茂的说明性短文时,能理解其中的主要内容。小学生生活阅历尚浅,在阅读一些英语科普文章时往往难以理解文章含义,且文章中比较晦涩的科普类生词会增加阅读难度,削弱阅读兴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进行说明文和科普文教学时,教师可以配上生动的图片,消除生词带来的阅读障碍。

沪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Unit 10 My garden的拓展阅读The life of butterfly是一篇生词较多的科普短文。文章讲述了蝴蝶一生经历的四种形态变化(见图4、图5)。

图4

图5

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词汇量有限,对自然界中生物学知识涉猎不多,教师在Raise concern环节可以遵循趣味多样性原则,先呈现蝴蝶的图片并介绍名字butterfly,然后结合虫卵、幼虫、茧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How can an egg become a butterfly?”最后,教师用图片展示蝴蝶的一生,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背景知识。在图片的刺激下,学生可以快速集中注意力,为接下来的学习作好准备。

在Learn和Practice环节,学生首先通过略读定位关键信息,找到蝴蝶形态发育的四个阶段,完成“卵eggs—毛毛虫caterpillars—蛹cocoons—蝴蝶butterflies”的填空,形成思维导图。借助思维导图,学生在进行第二遍精读时可以比较容易地推测出文中其他生词的含义,体会阅读的乐趣,丰富学科知识。在Practice环节,学生可以结合思维导图进行口头复述,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书写练习。在Report环节,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写作出及时评价,巩固他们的学习效果。

结合图片进行科普文阅读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帮助其将英语与生活建立联系,鼓励其在生活中多听、多说、多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结语

CSE的正式颁布与实施意味着小学英语教学有了更具体、科学的依据。作为我国英语学习者能力发展的统一标准,它对我国英语语言的发展影响重大。小学英语RLPR教学模式强调将知识教学转向能力培养。将二者有机结合,可以借助更明确、具体、系统的评价体系,使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有的放矢,收到应有的成效,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书面理解能力阅读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三部曲”
浅谈如何运用阅读技巧与策略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阅读理解差,美国损失大
Keys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书面表达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书面表达题参考范文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