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移动端传播研究

2023-02-09 18:09任媛媛
传播力研究 2023年34期
关键词:内容传统用户

◎任媛媛

(山东艺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引言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体现和积累,它凝聚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血和汗水,也是我们祖先留给后代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宣传和传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如传播形式单一、内容陈旧等,这些都制约着我国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弘扬和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信息科技日益强大,各类信息传播技术和载体开始被应用到文化传播领域,尤其是移动终端的出现,使得人们获取信息更为便捷,基于移动终端的信息传播已经成为主流。基于此,要想使我国传统文化得到更广泛的支持,就必须从移动端传播这一视角出发,探索适合当下形势的新型传播方式,使得传统文化能够充分依靠新的载体和技术实现创新型传播,以满足大众需求。

一、移动端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首先,传统文化的移动端传播有助于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数字化时代,移动端传播成为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渠道之一。通过移动设备,受众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从而扩大传统文化的受众范围,提高传统文化的传承效率。同时,移动端传播能够借助数字技术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推陈出新,不断满足新时代受众的需求[1]。

其次,传统文化的移动端传播有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传统文化是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在移动端传播中,传统文化在全球得到传播,能够将国家的文化价值观传递给全世界,从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同时,传统文化的移动端传播对于加强国家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移动端传播,让国民乃至世界了解和认可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国民的文化自信心。最后,传统文化的移动端传播有助于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移动端传播能够突破地域限制,让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进行文化交流与融合。通过移动端传播,不同国家和地区可以将传统文化拿出来分享给世界,让世界各国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其他文化的独特之处,从而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推动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和共同发展。

二、移动端传播传统文化的优势分析

(一)广泛覆盖和传播

传统文化的移动端传播为实现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持。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财富,承载着历史、价值观和智慧,对于人们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2]。然而,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面临着多种挑战,如信息碎片化、流行文化的冲击和传承断层等。移动端传播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机遇。一方面,传统文化的移动端传播具有广泛覆盖和传播的优势。移动端传播可以迅速覆盖大量用户,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通过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传统文化内容,实现全天候、全球范围的传播。这种广泛的传播方式可以吸引更多人了解和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移动端传播还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等平台进行分享和转发,扩大传播的范围和影响力。用户可以通过微信、微博、朋友圈等社交媒体平台分享传统文化的精彩内容,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其中。

(二)互动性和参与度高

移动应用和社交媒体等平台提供了丰富的互动功能,让用户可以与传统文化内容直接互动和反馈。用户可以通过点赞、评论、分享等方式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理解,与其他用户交流和讨论,形成良好的互动社区。同时,移动端结合了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为用户创造了更加身临其境的传统文化体验。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用户可以仿佛置身于传统文化场景中,亲身感受文化活动和文化遗产的魅力。增强现实技术将传统文化与现实世界相融合,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等设备,用户可以在现实环境中观看传统戏曲、参观历史建筑等,增强了参与感和互动性。这种高互动性和参与度的移动端传播有助于激发用户的兴趣和热情,推动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用户的互动和参与不仅丰富了传统文化内容,还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反馈和创新的动力。通过互动交流,用户可以分享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激发其他用户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形成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的良性循环。

(三)便捷与低成本

移动端传播传统文化的便捷性和低成本性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优势。首先,移动设备的普及和移动应用的发展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获取传统文化内容。无论是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在家中还是在其他休闲时间,用户都可以轻松地浏览、学习和分享传统文化,节省了时间和精力。此外,相比于传统的线下传播形式,移动端传播的成本较低。传统的文化推广往往需要特定的场地、设备和人力资源,例如博物馆、剧院等,这增加了传播的成本和门槛。移动端传播可以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进行,不需要额外的场地和设备投入。内容制作和传播可以通过数字化方式进行,降低了制作和分发的成本,提高了传播的效率和覆盖面。这种便捷和低成本的传播形式让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中。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普通大众,都可以通过移动端平台,方便地获取和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移动应用和社交媒体等平台的普及和易用性使得传统文化的传播不再局限于特定的受众群体,更加广泛地触达了更多的人群。

三、传统文化的移动端传播研究

(一)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创新传播形式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文化的移动端传播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机遇。通过移动端平台,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接触和了解各种传统文化元素,包括文学、艺术、音乐、戏剧等,从而深入了解和欣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移动端传播的便利性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和交流,不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进一步拉近了人与传统文化的距离。因此,通过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结合现代技术和艺术表现形式,可以创新传统文化的表现方式,提高其吸引力和影响力,让更多的受众能够理解、接受和喜爱传统文化[3]。一方面,可以通过移动应用开发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打造互动式的学习和体验平台。通过应用程序的设计,用户可以通过游戏、互动等方式参与到传统文化的学习中,以更加轻松有趣的方式掌握相关知识。例如,可以设计传统文化知识问答游戏,通过答题互动的方式,增加用户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将传统文化与虚拟现实(VR)技术相结合,打造沉浸式的传统文化体验。通过VR 技术,用户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传统文化的场景和活动,如参观传统建筑、参与传统节日庆祝活动等。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能够激发用户的情感共鸣和参与度,增强其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兴趣。

(二)优化传播内容,满足个性化需求

移动端传播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优势是能够根据受众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内容,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和兴趣。通过分析用户的兴趣、浏览历史和行为数据,移动端平台可以了解用户的喜好和偏好,从而提供符合其个性化需求的传统文化内容。举例来说,假设有一个移动应用专注于传统音乐的传播和推广。通过分析用户的兴趣和喜好,应用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偏好,推送不同类型的传统音乐内容。对于喜欢古典音乐的用户,可以推荐古琴演奏视频和古典音乐会的录音;对于喜欢民族音乐的用户,可以推送民乐演奏和民间音乐节的活动信息;对于喜欢流行音乐的用户,可以提供融合传统元素的现代音乐作品。通过个性化推荐功能,移动应用可以根据用户的偏好和行为习惯,实现精准推送。例如,当用户频繁浏览古典音乐相关的内容时,应用可以推送更多古典音乐的演奏视频和音频,以满足用户对这一领域的兴趣。这样的个性化推荐能够提高用户的黏性和满意度,使用户更加愿意长时间使用移动应用来获取传统文化内容。此外,移动端平台还可以结合用户反馈和互动数据,不断优化传播内容,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通过用户的评论、点赞和分享行为,平台可以了解用户对不同内容的反应和喜好,进而调整和改进。例如,如果某个传统文化活动的推送具有较高的用户参与度和赞赏,平台可以增加类似活动的推送频率,满足用户对这类活动的兴趣[4]。

(三)加强互动与社交功能,促进传播与交流

通过利用移动端传播的互动和社交功能,可以打破传统传播的单向性,实现传播者与受众的互动和交流,从而促进提升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首先,在移动应用、社交媒体平台或传统文化相关的网站上,用户可以通过评论功能表达对传统文化内容的看法、提出问题或分享自己的经验。这种互动可以激发更多的讨论和交流,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范围。例如,在一个展示传统戏曲的移动应用中,用户可以在演出视频下方留言评论,与其他用户分享对演出的评价,或者提出对剧情、表演技巧的疑问,与其他用户互动交流。

其次,用户可以通过点赞按钮表达对传统文化内容的喜爱和支持,也可以通过分享按钮将精彩的传统文化内容分享给自己的朋友、家人或社交圈子。这种点赞和分享的行为可以将传统文化传播到更广泛的受众中,增强传播的影响力。例如,一个展示传统手工艺制作过程的短视频,如果获得大量的点赞和分享,就能够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推动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保护[5]。

最后,可以组织线上互动活动,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例如,通过移动应用或社交媒体平台,举办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摄影比赛或线上展览等活动,邀请用户参与并分享自己的作品或观点,通过互动活动引起用户的兴趣和参与度,进一步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四)培养专业人才,提高专业水平

培养具备传统文化素养和移动端传播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对于提高传统文化移动端传播的专业水平至关重要。这样的人才既具备深厚的传统文化知识和理解能力,又熟悉移动应用和社交媒体等平台的操作和传播机制,能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实现传统文化在移动端有效传播。比如,一个传统文化机构可以培养专门负责移动端传播的团队,其中的成员不仅具备传统文化领域的专业知识,还具备移动应用开发、社交媒体运营和内容创作等技能。团队可以通过制作精美的移动应用、制定个性化的传播策略、创作有趣的文化内容等方式,将传统文化内容呈现给用户,并与用户互动和交流。另外,传统文化教育机构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培训课程,培养出具备传统文化素养和移动端传播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例如,为传统音乐学院的学生提供移动应用开发和音乐传播的相关课程,使他们在学习传统音乐的同时,也能了解和掌握移动端传播的技巧,为传统音乐的推广和传承作出贡献。通过培养专业人才,传统文化机构和教育机构能够提高传统文化移动端传播的专业水平。这些复合型人才将传统文化与移动端技术相结合,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和传播。他们利用移动应用和社交媒体等平台,创造出更具吸引力和互动性的传统文化内容,提升用户的体验感和参与度,推动传统文化在移动端的传播和传承。

(五)建立监管机制,保证传播内容质量

建立监管机制是传统文化移动端传播的重要策略之一,它能够保证传播内容的质量和正确性,防止传播虚假信息和不良内容,进一步提升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首先,建立监管机制需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传统文化移动端传播的规范和标准。这些规范和标准可以包括传播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要求,以及禁止虚假信息、侮辱、歧视等不良内容。例如,制定网络传播法律法规,明确移动端传播内容的审核要求和责任分工。

其次,建立监管机制需要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或部门,负责监督和管理传统文化移动端传播。监管机构可以对传播平台、应用程序进行审核和抽查,确保内容的合规性和质量。监管机构还可以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专家、学者、机构合作,共同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保护。此外,建立监管机制还需要建立举报和投诉机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监督和举报不良内容。公众可以通过举报渠道向监管机构报告违规行为和不良内容,监管机构将及时调查和处理相关问题,保障传播环境的清朗和有序[6]。

最后,建立监管机制需要定期监测和评估,对传统文化移动端传播进行综合评价和监督。通过监测传播内容的质量、受众反馈、用户评价等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升传播的质量和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的移动端传播不仅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也有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因此,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移动端的优势,创新传播形式、优化传播内容、健全监管体系、完善配套制度,以更好地实现其应有的功能和价值。

猜你喜欢
内容传统用户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关注用户
主要内容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