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编工作创新与新闻质量提升探析

2023-02-09 18:09徐艳辉
传播力研究 2023年34期
关键词:受众人员内容

◎徐艳辉

(本溪广播电视台,辽宁 本溪 117000)

引言

新闻是指应用报纸、广播、电视节目以及互联网等媒介承载信息、映射时代事件以及记录社会发展。在国民物质生活水平持续提升的背景下,人们在精神方面的需求明显提升,使得人们对新闻的内容和数量具有较高要求。在新闻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时代背景下,新闻采编应重点关注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应用真实性、可靠性的内容赢得受众的依赖,确保新闻媒体在大量媒体中崭露头角,帮助人们高效、便捷地获得更多信息内容。

一、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采编的积极作用

在社会发展形势多元变化的背景下,围绕着行业主流形势创新发展形式已经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采编是新闻行业发展的基础,所以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保障新闻持续性发展的重要选择。目前,广播电视依然处于主流媒体的地位,所以如何应用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变革推动新闻产业和周边产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媒体行业蓬勃发展的重要课题。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新闻采编人员应当主动迎接时代发展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在工作实践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围绕主流发展趋势,创新新闻采编工作理念,为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存在的问题

媒体的融合和发展要求新闻行业提供多种技术支持,通过多种传播媒介的完整融合实现媒介传播优势的最大化,为拓展信息资源获取方式和创新传统新闻采编工作模式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有效提升新闻采编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在科学技术持续创新发展的背景下,一些传统媒体的新闻采编工作难以及时迎合时代变化的发展形势,所以新闻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新闻采编工作的重视,在发展中主动迎合主流发展形势,有针对性地实施创新。

(一)对热点信息缺乏敏感性

目前,大多数新闻平台的技术更新速度较慢,导致新闻采编在技术限制下难以快速获取完整信息,同时新闻采编信息的真实性难以得到保障,特别是在充斥着大量信息资源的网络环境中,多种多样的信息资源对信息采编工作人员的媒介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快速判别信息的真实性至关重要。在媒介平台多样性发展的背景下,挖掘细分群体的热点关注内容已经成为新闻采编工作的重要内容,但是就目前新闻采编工作实践来看,大多数新闻采编人员难以在大量信息中挖掘具有较高价值和话题引导作用的热点新闻。

除此之外,目前大多数新闻信息明显缺乏新颖性。在信息资源持续迭代更新的背景下,传统单调的新闻资讯很容易导致受众产生视觉疲倦,难以满足受众不断变化的多样性需求,使得受众在浏览新闻信息的过程中,难以挖掘其中蕴藏的价值,最终将导致受众呈现出明显减少的趋势。出现这类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新闻采编人员在工作实践中难以科学地把握热点新闻,对新闻热点缺乏敏感性,导致新闻采编内容难以满足公众的差异性需求。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信息传播的载体多种多样,而且不同平台的调性和粉丝画像存在明显差异,所以新闻采编工作在传播新闻资讯之前,应该进行完整的市场调查、采编和播报,避免新闻信息形式单一。

(二)新闻采编人员综合素养有待提升

新闻行业本身属于技能型产业,该行业对新闻人员的新闻理论基础和传播能力以及采编编辑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而且新闻行业在实时传播事件、时政热点传播以及价值观引导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就目前新闻行业的发展实践来看,部分新闻采编人员的专业能力、综合素养难以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缺乏创新性和敏感性的新闻采编方式,难以捕捉热点内容;而且新闻采编人员在新闻采编和报道中,很难设身处地从受众角度考虑问题,使得受众对专业性内容的理解认识出现诸多分歧;此外,新闻采编人员因为媒体素养的限制,造成新闻信息的真实性难以得到证实,导致传统媒体失去优势,部分新闻采编人员难以认识到舆论引导的作用,在新闻采编和报道中,新闻信息呈现的形式存在明显单一的弊端,受众在接受新闻资讯时,难以深入挖掘其中蕴藏的价值观念,对新闻行业的发展造成明显限制。

(三)新闻采编效率较低

新闻采编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是衡量新闻行业发展进度的重要指标。在多种媒体融合的背景下,众多新闻采编人员难以熟练应用新型技术,导致新闻采编工作在效率方面呈现出明显弊端。当前,由于新闻采编技术的限制,新闻采编人员在新闻信息整合中忽视了受众的需求,导致新闻内容与受众需求存在明显的失衡现象,缺乏创新观点的内容难以吸引受众的眼球。

(四)新闻报道形式单一

新闻采编具有任务量大和工作内容繁琐的特点,同时新闻内容采集中具有“一次采集,多元合成”的特点,所以采编人员在前期采编工作中,应当充分考虑后期多元合成的多样性需求。传统新闻采编在信息采集和整理方面存在明显单一的现象,而且收集到的信息内容难以在第一时间快速传播,导致新闻资讯很容易失去自身的价值。所以在融媒体背景下,新闻采编人员应当持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三、新闻采编工作创新和质量提升的策略

(一)科学创新新闻采编工作理念

新闻采编工作理念对选择新闻采编的方式和内容具有明显的驱动作用,因此创新型新闻采编工作理念对于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但是创新型新闻采编工作理念要求新闻采编人员持续提升新闻编写能力,并且在新闻采编工作实践中善于运用大数据技术、新媒体技术等快速进行数据分析,应用互动营销的方法促进媒体融合。[1]因此,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采编人员应当结合行业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创新工作理念,围绕着新闻采编和报道的目标,多方面探索技术应用方法,为提升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和吸引力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明显提升新闻信息内容和信息传播的质量。

新闻采编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工作流程,但是在新闻行业发展理念持续创新变化的背景下,其固定的新闻采编程序早已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革。社会的开放性发展为编辑赋予了明显的创造性,所以新闻采编应秉持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去创作。创新是新闻采编的核心思想,所以新闻采编人员在工作理念创新中,应充分认识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的积极意义,围绕着内容和形式的创新目标,持续提升文字表达能力和新闻价值挖掘能力,从而精准选择当天新闻报道的主题,在主题引导下,完善内容和形式的构思,在内容选择取舍中,落实编辑和包装等工作。因此,新闻采编人员在工作实践中,应当具备明确的编辑思路,内容的设计应当凸显新闻事件的主题,确保受众在阅读新闻时,从大量信息中找到隐含的思想主线。

(二)提升新闻采编人员综合素养

新闻行业和其他行业的工作性质存在明显差别,例如新闻采编工作对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具有较高的要求,新闻采编人员在工作实践中,应当具备较高的新闻灵敏度、信息处理能力以及新闻价值判断能力。[2]但是就目前工作实践来看,繁重的工作内容导致采编人员很少有时间反思自己的专业能力,缺少查漏补缺的采编方式,对采编工作质量和效率造成了深远影响。因此,各个媒体单位应当为采编人员组织专业性培训,应用专业性培训的方式持续提升采编人员的专业能力和采编技能,确保采编人员在持续不断的提升过程中,丰富采编技巧和提高采编综合水平。

1.丰富采编人员技巧,拓展新闻覆盖范围

在网络环境信息量持续增加的背景下,新闻内容的迭代更新对新闻采编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当前,新闻从业人员的首要任务在于审视融媒体时代为新闻行业带来的机遇,应用合适的内容全面提升新闻质量,从而实现吸引更多群体关注的效果。[3]因此,新闻采编人员应该根据现代化媒体发展形势,掌握新的采编技巧,通过灵活运用多种采编技巧,有针对性地提升新闻质量。新闻采编人员在提升新闻质量的工作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新闻采编人员在创作内容和收集信息时,应着重关注受众喜欢的内容,围绕着用户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寻找有价值的信息内容,通过信息资源整合的方式,实现凝练的新闻价值,为提升新闻资讯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在新闻编辑方面,应该凸显层次性,应用有层次性的内容设计形式,引导受众体会新闻背后蕴含的深层次意义,确保受众在情感共鸣和思想共识的条件下,体现舆论引导的作用,促使社会公众在新闻信息的影响下,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念;最后,新闻采编人员应当善于应用各类新媒体软件,并且熟知各类新媒体软件的调性和粉丝画像,针对某一群体创造有针对性的新闻内容,并且应用内容多维度引导的方式,有效拓展新闻的覆盖范围,为提升新闻信息的影响力奠定基础。

2.创新新闻采编模式

采编模式对新闻采编工作的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唯有迎合时代发展潮流,创新采编模式,才能够保障新闻行业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首先,创新采编模式要求新闻采编人员综合判断新闻素材的真实性,应用多渠道传播的形式,提升新闻内容的影响力,并且应用线上线下整合的方式,提升新闻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为提升新闻信息的权威性奠定基础;其次,新闻采编人员在新闻后续报道中,应当着重关注新闻内容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并采用后期回访的形式,避免间断的内容对新闻事件的真实性造成影响;再次,新闻单位在经营实践中,应着重关注更新采编设备,应用高新技术弥补传统采编设备存在的不足,应用采编技术和设备的多样性功能,实现采编模式的多样性创新,在新闻内容整合分析中体现趣味性特点,为激发受众的兴趣和吸引受众的关注奠定基础;最后,为迎合时代发展需求和满足大众的多样性心理特征,新闻采编人员应当尽可能选择一些具有深层价值和感染力的新闻内容,完整融合融媒体时代的优势。

总体来说,创新新闻采编方式有助于提升采编效率,明显减少新闻采编人员的工作压力,还能够充分保障新闻内容与事件本质的协调性,为推动新闻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4]从市场全局角度来看,新闻采编模式应当通过创新迈向简约化的发展方向,将新闻资讯及时传递给更多的受众,并且充分发挥新闻信息舆论引导的作用。

(三)实地考察,提升新闻信息质量

在网络信息门槛逐渐变低的背景下,大量未经过实地考察的信息充斥在网络环境中,缺乏核实的内容很容易对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等造成明显影响,缺乏真实性的新闻内容将对新闻内容的质量造成负面影响。所以,新闻采编人员在工作实践中,应该对内容建立清晰的认知,秉持真实性原则,丰富新闻信息内容,从而获得更多群众的认可和依赖。[5]因此,新闻单位应该重点关注新闻采编人员的思想,通过人文素养和企业文化熏陶的方式,帮助新闻采编人员建立良好的职业操守,促使采编人员将真实报道作为持续性工作的基本原则,在收集新闻信息之后,要进行实地考察,确保受众在阅读新闻时能够了解事件的真相,从而有效提升新闻内容的质量[6]。

新闻采编人员在工作实践中,应该树立为社会公众服务的理念,秉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的工作观念,经常关注民生事件,确保社会公众在阅读新闻时能够了解与生活相关的内容。例如在采编新闻时,可以关注就业、医疗保险以及养老保险等领域,通过新闻媒体,清晰地呈现民生需求、国家政策等相关内容。

(四)关注信息审查,增进与受众互动交流

高新技术的融合推动着媒体行业快速发展。在信息环境多样性变化的背景下,良莠不齐的信息质量对网络环境造成明显干扰。所以新闻采编人员在工作中,应重点关注新闻信息的来源,严格审查新闻素材的来源,从中筛选真实、有效的热点内容,为体现新闻内容的价值和避免出现低俗内容奠定基础,充分展现主流媒体的权威性,从而为保证新闻内容的舆论引导作用奠定基础。

在网络互联背景下,人们对信息交流的需求与日俱增,新闻采编人员在工作中,应该重点关注人们的交流需求[7]。采编人员可以结合新闻传播特点,构建线上交流平台,应用信息技术的功能特点来体现新闻信息传播的双向互动效果。受众可以结合自身对新闻内容质量和传播形式的感受,提出个性化评价,采编人员可以综合整理人们的评价数据,根据其中有价值的内容,有针对性地改善内容表现形式,提升新闻信息的质量。

四、结语

总体来说,在资源整合和共享的时代背景下,媒体融合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多种媒体的相互融合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数字化应用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信息交流提供了多样性渠道,有助于人们在信息收集中摆脱传统单一媒体的束缚。然而,新媒体发展形势对新闻采编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采编人员应当在内容创新中保持职业操守,应用贴近民生的方式展开详细报道,突破传统新闻内容的局限性,确保人民群众在新闻舆论的引导下,科学认识党和国家的基本政策。

猜你喜欢
受众人员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主要内容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
第十一部分 会计组织机构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