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管理应适度做真实自己

2023-02-20 07:22浅黛
青春期健康 2023年4期
关键词:普通人自律营业

文/浅黛

如今,在互联网的各类社交或娱乐平台上,大家经常能看到艺人们的各类“营业”动态与照片。对于艺人本人及其团队来说,立“人设”、发照片、展现日常、“营业”等都是非常基础且常见的操作。大家对此也早已屡见不鲜。但有时,立“人设”与“营业”也并非公众人物的“专利”。在普通人当中,也有一些人十分热衷于在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营业”。

他们不是艺人,也没有所谓的团队,但仍然在社交平台上认真运营账号、精心发布内容、定期更新动态,非常用心地经营着,展示着自己完美的个人形象。

社交平台上常见的“人设”形象

朋友圈是互相分享展示的平台,互为好友的人通过浏览对方发布的动态,点赞、评论,即使地理距离相隔甚远,也能实现即时的互动与交流。远在天涯的朋友,也可以通过互动维系关系、拉近距离。那么普通人在朋友圈中,又都有哪些常见的“人设”形象呢?

富有精致。精美的食物、午后的咖啡馆、酒店高层窗外繁华的夜景、名车的方向盘、摆拍的精致人像。各种经过调光、修图、美颜、美体后的照片,为日常生活蒙上了层层精致的滤镜。富有精致算是朋友圈中非常常见的“人设”了。“营业”的人既满足了自身的虚荣心,也满足了浏览动态之人对所谓有钱人生活的好奇与向往。

幽默有趣。比起容易被拆穿、质疑的富有精致“人设”,幽默有趣反而显得很简单、真实,又为自己增添了一些个人魅力。当下,幽默有趣、有思想内涵也成为很多人的理想状态,“搞笑男”“搞笑女”也成为社交平台常见“人设”。

积极自律。比起消极的“躺平”,展示自律似乎更能凸显自己的积极向上,或是作为年轻人的朝气蓬勃。学习考证、晒获奖证书、早睡早起“打卡”、健身房锻炼运动,或是不经意的一张腹肌、“马甲线”图片,无一不体现着“营业人”对自己的高要求。

朋友圈“经营指导”

在某些社交平台上,就有“朋友圈经营”相关主题的小组。“这些照片能发朋友圈吗?”“这个文案足够有趣吗?”“这组照片应该配什么文案?”“这个评论该如何回复啊?”……许多网友在这里共同探讨关于朋友圈的问题。在各类社交平台和视频网站上,关于朋友圈文案、经营相关的信息也比比皆是。

而在某些电商平台上,许多商家看到商机,甚至推出了“朋友圈打造”“朋友圈经营”相关服务。关于风景、旅游、日常、健身、宠物等主题的图片、视频、文案等各类素材应有尽有,商家甚至会指导消费者具体如何使用。

“经营人设”的原因

那么,为何这么多普通人不遗余力地在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上“经营人设”呢?这种行为能带给他们什么呢?

不可否认,虚荣心必然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例如:富有精致“人设”。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数普通人,都并未出生在十分富足的家庭,出于对所谓富有生活的向往,希望被他人羡慕的虚荣心理,开始经营起了富有精致的“人设”。

至于幽默有趣、积极自律等“人设”,更多的可能是出于青少年自我意识的觉醒。在拥有了一定的物质条件与生活基础后,很多年轻人希望寻找到自己的存在感,渴望在社交圈中被他人看到、被欣赏。展现自己的个人价值与个人魅力,以得到更多的关注,交到更多的朋友,甚至是期望以这种人设博得喜爱之人的好感。

适度形象管理 做真实自己

不可否认,我们作为社会人,一定的形象管理是出于社交需要和情感需求。一个人通过网络等平台向外界展示出的部分形象,多多少少就是在别人眼中勾勒出的“人设”。打个比方来说,这就类似于律师工作时的西装革履,出席晚会时会身着晚礼服。很多人也需要向特定群体展现特定的一面,社交平台也只是其中一个载体。但在过度包装与经营后,所展示出的状态,或许早已脱离了自身的范畴。

朋友圈等社交平台是我们与他人交流展示的平台,但每个人都是活在个人的生活中,而并非生活在社交平台上。在生活中原本并不幽默有趣,或并不积极自律的人,可以通过“经营”,立起自己的“人设”,在朋友圈其他人眼中成为那样的人。

可实际上,这种“人设经营”无法改变真实生活中的实际状况,也并不能使我们真正成为符合“人设”的人。有时,这种优秀的“人设”与个人的真实情况反差很大,反而容易形成更加鲜明的对比,使人产生一种心理上的落差,产生不良的影响。

因此,凡事过犹不及,形象管理也应适度。

猜你喜欢
普通人自律营业
“太空旅馆”营业中
普通人的梦
向这些普通人致敬
能自律者为俊杰
自律成就美好
知耻自律
普通人的“美好生活”
以他律促自律
读《一个普通人》有感
陕西省属国企营业收入位列全国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