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
——天府之源

2023-02-20 07:20赵家明
青春期健康 2023年4期
关键词:成都平原李冰内江

文/赵家明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诗仙李白的这首锦绣画卷般的诗歌《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描写的是四川省成都平原的壮美景色。成都被誉为“天府之国”,那都江堰(图1)又有何魅力而被称为“天府之源”呢?

在古代,“天府之国”是指气候宜人,水土丰润,物产丰富,国泰民安的地方。成都平原在古代是一个泽国,江河横溢,水灾十分频繁,“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在李白的著名诗歌《蜀道难》中描绘的惨状就是那个时代成都平原的真实写照。

战国末期,秦昭王委任上知天文、下识地理、隐居于岷峨的李冰为四川“省长”即蜀国郡守治理蜀地。李冰上任后,决心根治水患,首先治理桀骜不驯的都江堰,发展蜀地农业,造福成都平原,为秦国统一全国创造良好的经济基础。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西部,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高山峡谷岷江出水进入川西平原的地方。岷江之水从高山峡谷中汹涌而来,暴雨季节往往夹带着更多的泥沙和岩石阻塞河道,常常发生水灾,导致成都平原百姓频频房毁人亡。

李冰上任后和儿子率领民众在岷江出水口处兴修水利工程,“深淘滩,低筑堰”,用石块砌成石埂,将岷江水一分为二江,外江即岷江正流,内江流入成都平原,这个工程形似鲤鱼的嘴巴,名字就叫“鱼嘴”(图2),恰到好处地解决了岷江分水问题;在鱼嘴下方的长堤,即金刚堤段建成飞沙堰(图3)自动溢洪道,当内江需水量超过上限时,飞沙堰自行将多余的水量溢出,并将大量的泥沙和石块自行抛入外江;在飞沙堰下游附近筑离堆,开凿自动节制水流的宝瓶口(图4),内江的水通过瓶口流入密如蛛网的渠道系统进入成都平原。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共同组成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主体工程。

图2 鱼嘴工程

图3 飞沙堰

图4 宝瓶口

都江堰的建成合理地利用了自然资源,是世界上唯一现存的“生态工程”,它标志着我国水利工程的领先水平,开创了新的历史新阶段,对世界水利工程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它的3个主体水利工程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自建成2 000多年以来,一直十分有效地起到了分水、防洪、灌溉、运输等作用,保证了成都平原每天的正常需水量,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留存,还能正常发挥作用的无坝引水工程。目前,都江堰灌溉着40多个市县,面积超过千万亩农田,正是“一曲都江堰,唱醉两千年”。

在古代,粮食产量是衡量一个地区生活条件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都江堰水利工程建成后,水和人、地二者达到完美统一,发挥的巨大效能极大促进了成都平原经济发展,水旱被人为控制,物阜年丰,百姓生活有了保障,很难发生饥饿灾荒等现象,百姓安居乐业,四川逐渐成为中央王朝的主要粮食供给及赋税的主要来源地,从而成了事实上的“天府之国”,使得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华阳国志》卷三《蜀志》)。

“问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当代作家、学者余秋雨这两句话十分经典地诠释了都江堰的内涵和外延。都江堰得天独厚的自然山川造就了博大精深的自然、文化、灌溉三大历史底蕴,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沃土上,成为天府之源。

正是因为有都江堰,成都成了一个让人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地方,也正是因为有都江堰,成都乃至四川经济才有了快速发展的机会,天府之国才成为四川对外的名片和代名词。

余秋雨深度考察都江堰后发自内心感叹: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都江堰,一部流淌千年的壮丽史诗,一部舒展万里的锦绣画卷,被称为“天府之源”当之无愧,因为它孕育了“天府之国”。

(图片来源于网络)

猜你喜欢
成都平原李冰内江
成都平原经济区空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变化特征分析
近十年成都平原经济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平安内江,幸福的港湾
四川内江:青花椒成为增收新引擎
李冰与都江堰
Time-Consistent Investment and Reinsurance Problems for Mean-Variance Insurers with Default Risk Under Variance Premium Principle
内江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因子分析的成都平原地区大气污染压力评估
2017 年成都平原经济区将积极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内江市中区联社:做“小微”金融服务专业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