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青贮玉米种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2023-03-05 22:29捌志坚
花卉 2023年2期
关键词:玉米产量

捌志坚

(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勐来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云南 临沧 677000)

0 引言

青贮玉米是一种以玉米为原料,将地面上所有的绿叶植物,切碎、加工,然后用青贮发酵法制成青贮饲料,主要作为牛羊等草食性家畜的饲料。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速发展,青贮玉米在畜牧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其种植面积也在逐年扩大,已经是一项重要的农业生产部门。勐来乡位于沧源佤族自治县的中部,勐来乡找到了发展草畜产业的发展之路,近年来大力推广草畜产业,已初步形成规模,但由于饲草料短缺、饲草产量低、品质差等制约了草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且适宜不同生态气候区域栽培的优质高产抗逆饲草品种少,难以支撑当地草畜产业发展的需求。本文旨在为勐来乡发展青贮玉米,支持草畜工业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

1 勐来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工作概述

自2021 以来,勐来乡农业和农村服务中心始终将“服务三农”、引导产业发展、改善村组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振兴农村的主要工作。中心全体员工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和上级部门的业务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乡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农业和农村服务中心2021 的工作总结如下。

(1)农业工作:①深入田间,向农民传授新品种、新技术,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仔细检查登记的粮食种植面积。据统计,全乡实际有3300 名种粮农民获得一次性补贴,补贴面积29147 亩,补贴金额30.19 万元。②稳定玉米种植面积。全乡玉米种植面积14464.4 亩,亩产3725.66t,亩产257.57kg。加强烟后青贮玉米种植指导,确保青贮加工厂原料供应,完成全县23 个青贮玉米新品种的观察展示和种植管理记录分析。③培育水稻苗木292.8 亩,种植面积3130.42 亩,其中烟后水稻1613.9 亩,种植旱稻1454 亩。④完成农作物保险征集,农作物灾害统计上报。⑤2021 年烤烟种植面积3167.4 亩,目标任务完成率100%。⑥全面巩固甘蔗产业,提高质量和效益。⑦现有茶园面积9468 亩,在12 个初级茶叶生产中心和9 个行政村种植茶叶。茶园栽培、采摘、修剪培训500 人次,茶园采摘管理培训80 人次,古茶树保护法规宣传培训40 人次。

(2)农机工作:①做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宣传。②配合公安、安全生产部门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③监督管理农业机械安全生产,有效预防和减少农业机械安全事故,避免重大农业机械事故的发生。④与9 个行政村签订农业机械安全生产责任书。

(3)农业经济工作:①按时完成农村集体经济各种月度、季度、年度报表的统计上报。②完成2021 年农村经济运行分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农民劳动负担、农村经营管理的调查统计。③勐来乡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阶段性工作如期完成。④按时完成乡镇企业统计报表和产业平台系统的进入。⑤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和物资管理,登记村集体合同台账,制定农村集体“三资”监督代理制度,严格按照会计制度加强村级会计委托代理业务的研究。

(4)农产品检测:为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农产品的“优质、安全、放心”,截至2021 年10 月底,在乡镇市场对蔬菜、水果和其他食品原料进行了96 次农药残留检测。

(5)“温室”问题专项清理整顿行动“回顾”有序开展:①完成两次清理整顿活动,同时完成基本农田复垦。②完善和实施8 项农业用地记录。

2 勐来乡青贮玉米发展前景

发展勐来乡的青贮玉米,既能保证饲料业的发展,又能解决发展青贮玉米所面临的许多问题[1]。在创新驱动、脱贫富民、生态立区的“三大战略”的推动下,临沧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定位。勐来乡“四个一”林草工程和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草养畜、大力发展畜牧业,已经成为勐来乡的一项优势和主导产业,而青贮玉米在畜牧业发展中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因此,大力发展青贮玉米,对于勐来乡玉米从传统的产量规制模式转变为品质效益型,对于改善山地玉米的综合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3]。

3 烟后全株青贮玉米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简介

3.1 品种选择

经国家和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选出适合临沧地区早熟、抗病、高产、适应性广的青贮玉米或粮食饲料品种。目前推荐的品种有红单6 号、云瑞10 号、云瑞21 号、大田183 号、曲陈26 号、正大811号、云瑞121 号、锦衣418 号、临玉11 号等。

3.2 建议提前播出

春季烟草种植区通常适合在6 月下旬至7 月中旬播种。在海拔低于1500m 且无灌溉条件的夏季烟草种植区,应根据适当的时期提前播种,以确保营养和生殖生长。播种期最晚不应晚于8 月5 日。中下部烟叶将在收获后立即套种和播种,以确保雄性授粉在10 月底前完成。

3.3 播种方法

为了避免暴露于水,建议在烤烟壁上套种,种植宽行和窄行。选择在小池塘和播种机中人工种植。1.2m 为播种宽度,窄行间距为0.4m,株距为0.25~0.27m。种植密度为4000~4400 株/亩。烟叶收获后,及时拔出茎,并进行追肥、拔苗和小土栽培。

3.4 现场管理

3.4.1 施肥管理

从出苗到4 叶期,每亩追施10kg 尿素用于出苗,从8 叶期到10 叶期,结合小土栽培,每亩追施20kg 尿素作为拔节孕穗肥。

3.4.2 病虫害管理

及时观察病虫害危害情况,重点防治玉米螟和玉米蟾蜍。从羽化到2~3 叶期(3 龄幼虫前),选用氯氰菊酯+维甲酸防治玉米螟和玉米蟾蜍。要求防控工作要认真,不能遗漏。然后,应根据控制结果和损坏情况及时控制,一般不少于2 次。选择三唑酮+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在8 个叶龄左右防治叶斑病。及时管理间作和除草。

3.4.3 水资源管理

如果授粉和灌浆期间长期干旱,还需要补充水分管理。

3.5 及时收获加工

授粉后30~35d 内(进入蜡熟早期),可收获整株植物并进行青贮。具体加工和饲养方法请咨询当地畜牧技术促进部门。

4 勐来乡青贮玉米种植存在的问题

4.1 土地资源匮乏

勐来乡部分农户存在着一种观念上的误区,认为青贮玉米是一种饲料,而非粮食,在选择种植土壤时,应选择最贫瘠的区域或阴凉地带,这样会导致在生长中由于土壤肥力的缺乏而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进而降低了产量。

4.2 品种老化

不同的青贮玉米品种对其品质和产量都有一定的影响。不同的植物生长水平不同,其产量也不同。因此,要对青贮玉米进行抗病、抗倒伏等方面进行研究。其缺点是植物木质素含量高,会影响口感和转化率。

4.3 种植密度不合理

勐来乡的青贮玉米以垄上密植为主,密植率150000 株/hm2,但这样的密植状况会影响到作物的透气性,导致作物间的水分和营养竞争,从而产生了很多细弱的无果穗,也有可能诱发大斑病、黑穗病等多种病害。

由于烟后土壤里存留肥料较多,烟后青贮玉米的个头较大,有些品种分蘖能力较强,所以在栽培时要注意栽培密度。然而,有些农民却盲目地以为,种植密度大,就能增加产量,或以为种植密度小,就能增加青贮玉米的单株产量。其实,这两个观点都是片面的,因为太多的种植密度会对植物的生长造成不利的影响,如果密度太低,就会导致土地的利用率下降,从而影响产量[4]。

4.4 投入不足

水肥是青贮玉米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养分,但农户对此并不了解,由于山区土壤贫瘠,很多居住山区农户在播种过程中,水肥的投入不足,导致了青贮玉米的缺水、缺肥。

虽然玉米比其他作物更耐干旱,但在缺水的情况下,会对玉米生长造成影响。玉米的水分需求期比较显著,通常在苗期、拔节期和抽穗期是玉米全生育期耗水量最多的时期,3~5 叶期需水量较小,若水量过大会造成淹苗,造成幼苗死亡。此外,若遇水灾,也可造成植株枯萎,产量较大,因此,烟后坝区青贮玉米种植农户要根据玉米的需水量情况,人工加大灌溉、放水次数,以提高玉米的水肥利用率。

近年来,我国化肥使用越来越多,勐来乡甚至有些农户只施化肥而不施有机肥,而且施氮、磷肥比例偏高,若再加上降雨过多,土壤中的养分会大量流失,会造成养分平衡,而且长期施用肥料也会造成土壤状况恶化。土壤中营养成分不合理,而青贮玉米则是一种需要大量肥料的植物,营养摄入不足或不平衡,对玉米的生长和减产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容易引起各种病害。

4.5 延迟播种

勐来乡的玉米于5 月中旬播种,而青贮玉米则在9月中旬;这将导致其生长周期的缩短,从而直接影响到了青贮玉米的积温效应,使其在收割季节无法形成有效的果穗,从而影响其增产潜力;在营养成分缺乏的情况下,对产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4.6 收获时间不适宜

青贮玉米的收割直接关系到青贮玉米的收成与品质,有些农户耕作时间安排不合理,或青贮玉米收购加工厂储存场地有限,机械维护保养不到位等,导致收割过程中出现问题,错失青贮玉米的最佳采收时机。青贮玉米过早收割,其生物产量不能达到最大,养分积累不足,将会影响产量和品质;若收割太迟,青贮玉米纤维含量偏高,适口性较差,因此,应在适当时机进行采收。

5 勐来乡青贮玉米发展对策

青贮饲料由青贮玉米制作而成,不仅可以作为肉牛生产繁殖的重要保证,在一些发达国家中,对于青贮饲料的生产和利用十分看重,因此,青贮饲料还能够成为比拼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基于此,勐来乡十分注重青贮玉米的种植,对于青贮玉米种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8 点发展对策。

(1)选择好的土壤,并进行精细的耕作。青贮玉米不需要太多的茬口,但也有一定的选择性。在某些地区选择玉米、大豆、高梁等作物,并进行适当的搭配。

(2)根据当地情况选择优良品种。有关研究与生产实践表明,不同品种的选择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显著的影响。红单6 号及其他几个品种在生产、品质上均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3)及时播种,并进行适当的处理。播期的确定要引起人们的注意。若播种期早,则会缩短植株的生长周期,从而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使其提前发育,从而影响其储藏效果。如果播种得太迟,会导致含糖量下降,水分增加,并会对储藏产生不利影响。有关研究表明,若气温维持在8℃左右,则是最好的时期,5 月上旬是最好的播种时期。在播种后要及时进行压制,在出现干旱的时候要及时浇水,以补充水分。

(4)合理种植,改善品质。在栽培过程中,要合理地增加青贮玉米的播种密度,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不过,一定要控制好密度,否则会影响作物的生长,降低产量,导致果实在收割过程中不能成熟。另外,过高的密度会引起大叶病、黑穗病,严重发生倒伏。如果密度过低,也会导致产量下降。有关试验与生产实践表明,18~22cm 是青贮玉米播种间距的最好选择。每亩保苗4000~5000 株。在播种时,可以采取机械精密点播或人工挖沟人工过滤种子的方法。另外,种植密度要根据土壤中的营养状况,因地制宜,在一般条件下,应适当减少土壤肥力的地块的种植密度,在荒芜的土地上,要适当提高耕作的密度。

(5)注意施肥比例。部分地区农民观念上有缺陷,对化肥使用不够重视,导致了青贮玉米产量偏低。因此,要加强对青贮玉米的施肥,要注意施用基肥,并要注意施用化肥和有机肥料。

(6)与大豆杂交。青贮玉米含有丰富的营养素,不能供给牛所需的水分、糖、纤维素等,而且含有一定的蛋白质和脂肪。有关研究表明,青贮混种饲粮可以达到蛋白补充和提高蛋白质含量的目的。在贮藏期间,将成熟的秣食豆和青贮玉米一同压碎贮藏。另外,由于秣食豆是豆科植物,其根瘤具有固氮作用,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青贮作物后期的缺肥问题。

(7)精心管理,保证收成。适时的间苗和定植是非常关键的,要确保幼苗的质量和质量。在幼苗出苗后要及时进行检查,若出现缺苗,要及时进行补种,若有缺苗,要及时进行移栽。防治病虫害,应选用低毒、高效的生物杀虫剂,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的杀虫剂。

(8)适时收割,确保产量和品质。青贮玉米有最佳的储藏时期,但各地区的采收周期也有差别,有的地方在9 月初采收,提前采收会导致植株太小,影响品质;造成水分含量高,酸度高,会影响口感。如果收获过迟,会导致某些养分的损失。另外,青贮玉米耐寒性较弱,若遇低温会导致部分营养损失,应注意对青贮玉米的收割[5]。

6 结语

勐来乡应大力引进适合于不同地区的青贮玉米新品种及新技术,通过田间观察、鉴定、筛选、提高品质等方法,筛选出适合当地气候的青贮玉米品种及栽培技术,以解决目前勐来乡发展青贮玉米、肉牛产业、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如何在广大农村地区大力推广优质青贮玉米,提高其种养效益,已成为当务之急。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从品种选择、栽培技术到收获,通过实际技术的发展和推广,使农牧民、养殖企业的养殖效益得到了改善。

猜你喜欢
玉米产量
收玉米啦!
今年前7个月北海道鱼糜产量同比减少37%
提高玉米产量 膜下滴灌有效
玉米适当晚收好处多
世界致密油产量发展趋势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2018年我国主要水果产量按省(区、市)分布
我的玉米送给你
2018上半年我国PVC产量数据
七穗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