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茶具文化特色与艺术精品赏析

2023-03-13 06:35郝月仙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2期
关键词:耀州茶具瓷器

郝月仙

(太原市晋博文物保护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0)

1 宋代茶文化的传承发展与斗茶习俗

我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据说起源于神农时代,距今已有数千年历史。时至今日,中华民族依然将茶文化作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地融到社会文化和习俗之中。宋代茶文化是我国茶文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据史料记载,茶叶在宋代得到了广泛种植,仅福建就有多个茶叶生产基地,享誉全国。而且茶叶通过陆地和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十分兴盛,泉州等重要港口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门户,推动了茶叶种植和贸易的繁荣。在宋代,茶叶的经贸和税收也是宋朝重要的支柱产业,统治阶级还在全国主要的茶叶产区设置了专门的征税和管理机构,维护茶叶市场流通和贸易的正常开展。宋代社会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喜欢饮茶和点茶,如宋太祖赵匡胤就曾下令全国各地每年要向皇帝进贡各类上等茶品。宋朝都城当时的茶叶消费人群达数十万人,在全国各地都有不计其数的茶馆消费设施。我国宋代画家张择端所作的《清明上河图》中,就有对斗茶的描绘,人们坐在闹市的茶馆中斗茶,十分热闹,将这一社会风俗刻画得十分逼真。

相比唐代而言,茶具的器形和功能都有所变化,隋唐时期的茶具主要为青瓷类器物,人们习惯用煮茶的方式饮用茶叶,宋代非常流行斗茶的习俗,此时建窑所生产的黑釉盏,可以有效地衬托出茶叶的白色,形成雪白汤花的效果。如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黑釉鹧鸪斑纹建盏(图1),是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此建盏口径大,碗身有鹧鸪花纹斑。所谓鹧鸪斑指的是类似于鹧鸪羽毛的纹饰,釉料经1300摄氏度高温烧成,烧制形成了自然的油珠,色彩莹润,层次感强,有金属光泽,由此,也被称为油滴釉。这件黑釉鹧鸪斑纹建盏是宋代福建建盏器具的典型代表。另据史料记载,宋代日本曾经派使者来中国学习黑釉茶具的制作工艺,这也推动了日本茶具和茶文化的发展,为日本茶文化注入了中华宋代文化的艺术元素。

图1 黑釉鹧鸪斑纹建盏(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2 宋代茶具的工艺特色和类型

从中华茶文化的起源起,茶具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宋代制瓷业和茶文化非常繁荣,精品茶具不仅是生活器物,同时还具有很高的收藏和审美价值,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都喜欢茶具类瓷器。宋代设立了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茶具的器形、工艺、纹饰、色彩也更加丰富,包括江西景德镇逐渐成为宋代著名的瓷都,景德镇烧制的影青瓷茶盏,胎质洁白,白中泛青,坚致细密,釉色有玉质感,简约大方,工艺考究。宋代茶具的装饰也相对简约,体现了一种极简主义和价值观。

淄博市博物馆馆藏宋代影青茶盏(图2),出土于淄博市博山区一处防空洞内,高4厘米,口径约8厘米,足径3厘米,直口,斜弧腹,小平底,圈足。造型精致,胎质细腻,白中泛青,釉面明澈,是宋代景德镇影青瓷的上乘之作,现为国家一级文物。

图2 宋代影青茶盏(淄博市博物馆藏)

从造型和风格来看,宋代茶器的整体风格柔和素雅,茶具的很多部位都呈现圆形或弧形,给人一种柔和自然之感,有一种和谐之美。从釉色来看,种类也丰富多变,有十多种色调,包括黄、黑、白、青、蓝、绿、粉等等。宋代皇宫和平民百姓不同阶层所使用的茶具色彩也有区别,工艺标准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体现了不同社会阶层的政治属性和社会地位。北宋名臣蔡襄在他的《茶录》中《论茶器》一篇对宋代茶具的常见类型进行了介绍,包括焙茶、茶笼、茶钤、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等器形,每种器形的功能各有不同,还对斗茶的规则进行了论述,成为宋代斗茶文化的重要史料依据。其中,汤瓶又称执壶、注子,宋代汤瓶不仅可以用来注水,还可以作为烧水的器具。

耀州窑博物馆收藏的宋代耀州窑黑釉瓷汤瓶(图3),1984年出土于黄堡镇西新村一处制瓷作坊遗址。宋代耀州窑、湖田窑、吉州窑、龙泉窑等窑口都烧制汤瓶形制的瓷器。其中,耀州窑位于陕西铜川黄堡镇,以烧制青釉瓷闻名于世,釉色包括黑釉、白釉、褐釉、黄釉、酱釉等。此件宋代耀州窑黑釉瓷汤瓶高约18厘米,口径5厘米,通体黑釉,有圆形把手,圈足内凹,釉质厚实,圈足表面呈褐色,是我国宋代茶具文化中的精品之作。

图3 宋代耀州窑黑釉瓷汤瓶(耀州窑博物馆藏)

在宋代《茶具图赞》的画作中,将茶具的常用器形归纳为十二种类型,形象地称为“十二先生”,分别将茶具给予官职的命名,具体包括:陶宝文,即茶碗,由于茶碗一般为陶瓷制成,而且一般器物上都有纹饰,因此,形象地喻为陶宝文。竺副帅,即茶筅,由竹子制成,是烹茶时的调茶工具,可以调搅茶粉末。司职方,即茶巾,为丝织品,一般呈方形。宗从事,即为茶帚,由棕丝制成,主要用途是刷茶末。韦鸿胪,即茶炉,用于烤炙饼茶的工具,由坚韧的竹材料制成,上面有四方洞眼,利于通风。汤提点,即汤瓶,是一种煮茶水的瓶,材料可以用瓷、铁或金、银等。罗枢密,即罗绢筛子,用于筛茶末。木待制,即茶臼,一般为木制材料,用于将茶饼捣碎。漆雕密阁,即盏托,主要用于茶盏的放置,防止茶盏温度高烫手。石转运,即茶磨,一般为石质材料,主要用于把茶饼碾成粉末。胡员外,即水勺,主要为葫芦瓢制成,员外寓意外圆。金法曹,即茶碾,用于碾茶,将茶饼碾成茶末,茶碾在唐代就已经普及,宋代茶碾延续了唐代的造型和工艺,材质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石质、木质、瓷质、金银铜等材质。

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着一件宋代时期的瓷茶碾(图4),长约22厘米,包括碾槽和碾轮两部分,碾槽为船的形状,带有基座,茶碾中部碾槽可以承载碾轮。碾轮类似圆饼,中部有小孔,可以穿进木质圆形木柄,此件瓷质茶碾为随葬器具。

图4 宋代时期的瓷茶碾(中国茶叶博物馆藏)

3 宋代茶具文化所蕴含的人文历史内涵

宋代茶文化是宋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它充分体现了宋代文学、书画、美学等各个领域的发展成果。从文学领域来看,宋代诗词文化发展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繁荣时期,与茶文化相关的诗词歌赋也成为宋代文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的文人墨客对茶文化情有独钟,所创作的诗词达上万首,比如著名的诗人陆游、黄庭坚、苏轼、范仲淹、欧阳修等,都创作了诸多与茶文化相关的诗词。茶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活题材和审美情趣,为文人墨客创作提供了很多灵感和生活素材。

饮茶不仅是一种习惯,更多地被赋予了一种生活情趣和人文价值,给人以清新淡雅的心灵感受,通过品茶可以让人感到宁静和放松,进而思考和感悟人生,达到宁静致远的意境体验。宋代茶具文化不仅体现了高超的制瓷工艺,也蕴含着天人合一和中庸之道等处世理念,使得宋代瓷器具有中庸之美和超凡脱俗的韵味。宋代经历多次战争,国运逐渐萎靡,政治腐败,许多文人和有志之士报国无门,因此,有的文人就通过饮茶和斗茶的方式缓解心中的苦闷,找到心灵上的精神慰藉。比如,苏轼游南山时的诗句:“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北宋著名隐逸诗人林逋在他的《西湖春日》诗中描述:“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又如,李清照在《金石录》中有“酒阑更喜团茶苦”的诗词。此外,宋代茶文化与宋代宗教文化的发展也是密切相关的,比如宋代瓷器造型、纹饰和题材涉及的宗教文化内容及所蕴含的精神与我国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精神内涵都有相通之处,因此,宋代茶文化深受三教九流的喜爱,通过茶文化可以建立一种较为和谐的社会沟通和联系机制,成为一种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手段。2020年杭州净慈寺美术馆主办了“慧日峰下——宋代僧家茶具文化展”,此次展览主要为传承和发扬优秀的宋代茶文化,共展出宋代茶具文物上百件,包括杯盏、盏托、执壶、渣斗、罐以及其他茶具。展览分为三个单元,分别为煎点茶汤、茶具先生、禅茶东传,展示了宋代茶具精品的工艺特色以及茶具文化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内涵。

4 宋代茶具文物精品的艺术赏析

北宋汝窑天青釉盏托(图5),现藏于河南博物院,高4厘米,直径18厘米,圈足12厘米,胎质细腻,器物造型类似圈足折沿盘,中部有凸起,呈圆台状,用于放置盏、杯、碗等,台壁周围有双层覆莲瓣形装饰,釉面为青色,色泽淡雅,有类似冰裂的开片,艺术感强。汝窑天青釉盏托属于承托的器具类型,造型如同一件高圈足的折沿盘,中间部分有凸出的圆形部分,可以用来置放杯、碗等器物,防止意外掉落,说明宋代茶具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和科学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此件盏托的圈足直径相对较大,上部凸出的部分外侧有莲花纹饰,像一朵盛开的莲花,给人以宁静和出淤泥而不染的感觉。北宋汝窑天青釉盏托上的佛教文化纹饰和韵味,体现出宋代瓷器纹饰受到宋代社会佛教发展的影响。

图5 汝窑天青釉盏托(河南博物院藏)

青白釉执壶在南宋非常流行,造型也多种多样,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福建省博物院就收藏了一件南宋青白釉执壶,此执壶高15厘米,口径4.6厘米,足径5厘米,工艺精美,平底,提梁长柄,呈喇叭口,壶颈较为细长,腹部浑圆,有瓜棱造型,因壶腹饱满,类似于灯球,也俗称灯球壶。此外,海南省博物馆也收藏有此类执壶(图6),发掘于西沙华光礁I号沉船,口径约11厘米,足径约8厘米,高约20厘米,直颈,圆肩,束沿,鼓腹,平底,呈瓜棱状,细长流,肩腹部有弦纹,清新淡雅,朴实无华,具有较好的光泽和圆润感。华光礁I号南宋沉船遗址出土的精美瓷器,是宋代陶瓷海上丝绸之路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实物依据。

图6 执壶(海南省博物馆藏)

宋代青白釉鼓腹瓶(图7),现收藏于德化陶瓷博物馆。德化窑是我国宋代外销瓷的著名产地之一,据考古发现,从宋代至清末,德化窑有遗址100多处,烧制了大量白瓷、青瓷、青白瓷的茶具,也有碗、盘、碟、瓶、罐等生活用具。该件藏品充分体现了德化窑的烧制水平,外形精致,底足规整,胎质较薄,质地坚硬,釉色圆润,光泽度好。宋元时期,随着泉州对外贸易的发展,德化瓷也是福建沿海地区宋代外销瓷器的重要商品,远销亚非拉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各国友人的喜爱,时至今日,很多国家的博物馆中都收藏展示有宋代德化窑的精美瓷器,展现了宋代瓷器文化的深厚内涵。

图7 宋代青白釉鼓腹瓶(德化陶瓷博物馆藏)

近年来,我国一些文博机构也相继举办了一系列宋代茶具文化专题展,对宣传宋代茶文化、展示宋代精美的茶具瓷器、普及文物保护知识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中国茶叶博物馆举办的“清雅集古——唐宋精品茶具展”,展示了宋代茶具文物藏品近百件,包括陶瓷、金、银、铜、铁、石等材质。从展品的来源来看,包括龙泉窑、越窑、建窑、吉州窑、赣州窑、耀州窑、磁州窑、霍县窑等作品,充分展示了宋代茶具文化的繁荣。又如浙江博物馆与江西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吉州窑瓷器特展”(图8),展示出宋代精品茶具藏品百余件套,包括黑釉瓷、彩绘瓷、雕塑瓷、青釉、白釉、绿釉等多个种类和展览单元,全面展示了宋代吉州窑的制瓷工艺和辉煌历史。

图8 “吉州窑瓷器特展”精品展示

5 结语

宋代是我国瓷器文化发展的繁荣时期,也是我国茶文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茶具作为茶文化发展的载体和实物见证,彰显了宋代瓷器的精湛工艺和文化内涵,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大国工匠精神的生动写照。宋代茶具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研究宋代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俗风尚的重要实物资料。加强对宋代茶具文物资料的研究,对于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猜你喜欢
耀州茶具瓷器
《香林德水》茶具设计
哲品π杯 便携茶具
瓷器中的文人雅趣
解析元代瓷器——釉里红瓷器和钧窑瓷器
我在景德镇遥望耀州瓷——两个“瓷都”相距千里
耀州瓷走在“十字路口”——向左是传统,向右是时尚
耀州瓷:时光雕刻千年——你的美一缕如烟,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美轮美奂的茶具
作品四
耀州瓷